在原乡歌唱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大地的栅栏,它是构筑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家园。”文友杨素筠曾经和我去若尔盖巴西片区采访民间艺人的途中,看到半山腰用柳枝和荆棘搭建的牛圈深情地说。她久久停留在初夏绚丽的阳光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令她心旌摇荡的椭圆形栅栏。至此,我记住了她心中最柔软的记忆源自儿时的梦想。那一天,我们满载而归,不仅邂逅美景、野猪、森林和水磨,还得到了求吉嘎哇寨老支书泽旺仁真的热情接待。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文化和红军故事。
  2019年1月9日,在阿坝州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杨素筠的第一部散文集《原乡》上市了。《原乡》作为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第一辑,有幸与“改革文学先锋”蒋子龙、“鲁迅文学奖”得主郑彦英、“孙犁文学奖”得主赵丰、“中国的梭罗”吉布鹰升等名家同台博阵。杨素筠的散文因弥漫着浓郁的泥土和村庄的气息被著名作家赵宴彪誉为“下一个李娟”。
  最早接触杨素筠的文字是在2016年6月于巴金文学院培训期间。我拿了短篇小说《央金的天堂》初稿和她交流,她请我看刚写完的《老去的茶堡克萨》。那是一篇很唯美的散文。充满了作者对古村庄的眷恋和不舍。素筠在文章开篇用题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茶堡,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曾流淌出五千年的哈休文明。茶堡,是一座古老的碉房,碉房是一只盛满麦子和青稞酒的哈休陶罐。茶堡,也是一座一座老去的嘉绒村落,我多么渴望村落能继续讲述着家人,炊烟、牛羊、麦子,青稞,玉米,男人、女人和生老病死啊。中国的乡村群落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它们每天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村落或将渐渐远去……
  《老去的茶堡克萨》记载了嘉绒地区一座古老村庄的起始和命定的终结。这些在历史岁月里无声传承的文化符号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步瓦解。保护和发展永远是致命的对立面。作为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的杨素筠,因常年穿行于村庄和城市之间,她对即将拆迁的古村落痛心疾首。作为一个个体文化工作者,她没有能力挽救正在迁徙的村庄,没有能力挽留奔向钢筋水泥的村民们。
  历史需要书写者,文化需要传承人。作为一名作家,杨素筠深感笔尖的凝重。她如饥似渴地奔波在嘉绒大地的山山水水,用镜头和文字摄取着面临消失的每一处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她不遗余力地刻画着农耕文明在地平线上撞击而出的绚丽光芒和缭绕不绝的余音。
  杨素筠的故乡在茂县土门。她的文学源泉除了一份天赋就是来自书香家庭的熏陶。她的母亲毕业于四川财经大学,才貌双全,父亲是阿坝县商业局局长。素筠两岁时因父母的工作繁杂而被送回外婆和姨妈身边抚养,八岁才再度回到阿坝读书。长达六年的童年时光,素筠是在乡村度过。她爱极了羌山的碉楼和石头房,爱极了乡村的田野和苹果树。她倾听着岷江河五千年文明的涛声和大禹治水的故事长大。她渴望长大后成为像丁玲和居里夫人那样的大作家和科学家。
  作家福楼拜说:文字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杨素筠在文学的炉中取火点燃自己,然后一路借助自身的火光照亮别人。宣传部的工作促使她有更多机会深入基层,走进村寨,寻访民情。她有幸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有幸收集到珍贵的一线资料。她在基层听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她一边写调查报告,一边用散文的形式赞美自然风光,讴歌时代精神。她的文字既符合美学要求也能抵达“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既定目标。
  在《原乡》这部厚重的书里,作者以“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我听见记忆在生长”四个章节、32篇文章书写了群山环绕下的嘉绒大地、梭磨河岸、大藏寺、昌列寺、察柯寺的大美风光、风土人情、古风清音。记录了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命运和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塑造出跌宕起伏的嘉绒农耕文化。《原乡》通过四个板块的构筑,向读者传递了其折射而出的生命基调。
  一、千年不朽的生命起始
  马尔康,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这块遍布着雪山与森林、散落着村庄与古寨的河谷地带,生活着藏族、羌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这里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辈出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这个传承着藏族最古老方言的民族,他们在高半山上、河谷地带种植青稞麦子,他们就地取材,建造房子。二牛抬杠的岁月,糌粑和砸酒传承着千年不朽的生命根基。一座座碉楼和纵横山岗与坡地的农田是嘉绒子民生生不息的标志。
  “高山积雪,山下桃花,藏寨美丽,这里虽没有江南的柳绿点缀桃红,却有胜于中国山水画中浓墨粉黛细娥眉的情调,在万物待春的沉静时刻,这漫山遍野灌木桠条里露出的枝枝、团团、片片的红粉更显雪域高原桃花的灵精乖娇。”(《梭磨河畔品桃花》)。
  地处海拔2600米左右的梭磨河岸,四月的春風刚刚吹过山岗,淡白粉嫩的桃花便开始次第开放。鳞次栉比的藏寨一夜间便簇拥在粉嫩嫩、香喷喷的春天里。农人们放开嗓音,扛上犁耙,一道道弧形的青稞被抛进泥土、植入大地、生根发芽……紧接着,以梭磨河为一级支流汇入大渡河两岸的松岗、脚木足、大金川的万树梨花像赶集似的蜿蜒起伏、蔓延不绝!
  “夜里,冰凉的河水带来极低气温,让温度猛然骤降,白天挥发的冰河水会很快形成厚厚的水雾降临大地,也会降落在每一朵梨花上。夜里,朵朵的梨花就会被浓浓的水雾清洗个透,翌日清晨,你就会发现那些梨花儿变得更加冰清,更加玉洁了。”“每一棵老梨树,都有一个老故事”开东这样对我说。梨树,如时间一样纯粹一样古老。他说:“梨树知沧桑,梨花知岁月,所以老梨树的沧桑与岁月,年年绽放在大金川河谷的岁月长河中。(《岁月伴梨香》)
  行走在大地与美景中的作者,不仅听得见神秘的自然之声,她还听得见青草和花儿在四季轮回中的窃窃私语。通过这些充满灵性的生命,作者能联想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明和生机。她由此联想起那些涌向大城市的打工一族,联想起遗留在高山上的空巢老人。她用立体的画面定格对即将消失的古老村庄的钟爱。她的文字穿透着来自大美山河的风姿绰约、穿透着来自古朴藏寨的情深义重。她懂得传承和记录的弥足珍贵。她愿意用散文的形式,留住原乡的面貌和村庄的起始。   二、坚定不移的生命取向
  《原乡》既宣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不变真理,也对绿水青山将何去何从发出深重拷问。经济建设的大刀阔斧虽然改变了偏远地区的贫穷面貌,但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了。森林被砍伐、河沟被开采、农田被荒废,矿山被炸开。土地流失,生態失衡,资源告急。这一切都是活生生立在前进路上的警示牌。特别是全国实施民生工程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民居被拆除了,原生态的服饰被淘汰了。人们欢天喜地住上舒适房屋的同时,民族文化的古老元素也在不可避免地生锈、变质。
  《老去的茶堡克萨》《云水之间的西索民居》《石旦真叔叔的小鸟》《嘉绒人的葬礼》等文章,作者通过写盘踞在高半山上的空巢老人不愿和儿孙们搬到新房,表达了对正在摧毁的建筑群落的无比惋惜。而“嘉绒人的葬礼”传递给我们的是对生与死的真实态度。嘉绒人民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与土地、与日月、与风雪与天地万物相生相融。他们从天地间来又归于天地。死不过是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的过渡。这篇文章读来让人心生秋叶般的宁静和安详。“那声音并不忧伤,反而像是在安慰一个即将熟睡的婴儿般,轻柔动听,天籁般美妙的玛尼歌声与火堆上逐渐升腾的柏树青烟缠绕在一起了,高举着亡者洁白的灵魂升上天堂……”
  “我甚至渴望,自己老了那天,当要离开人世那一刻,自己也能有这种方式,在村人诵念着淡淡忧伤的玛尼歌声中,接受生命最后一次灵魂深处的触摸。很多人一旦走出村子,就再没有的回来,在城市或者他乡漂泊着生命,到老那天,既被城市遗忘,也会被故乡遗忘,孤独的灵魂没有机会聆听村人送别时那声声玛尼歌!(摘自《嘉绒人的葬礼》)
  对一个普通老人的离世,作者没有铺垫过多的悲情色彩,从头至尾以淡定的笔端描述葬礼前后过程。文字中没有呼天抢地,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对生命和死亡的肃然起敬。对于有着至上信仰的人们,死即是回归。
  三、生生不息的生命礼赞
  《原乡》中的《嘉绒农耕》里有这样一段写春耕的场景:
  “风在吹啊云不息,云在走啊天不息,人在吆喝牛不息,牛拉辕轭犁不息,不息不息生生不息,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一阵悠扬的歌声从谷底飘起,回荡在在空旷的土地上,随那柔风飘逸至田边正在萌动的森林里,飘舞在春天雾霭笼罩着的山巅上。这是一幅多么盛大的马尔康“四土”地区的农耕景图啊,这是一个令人充满遐想和希望的时令,这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和激动心跳的春天盛会……(《嘉绒农耕》)
  在马尔康这块沃土上,劳动号子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符号。春根伊始,农人们穿上盛装、带上美食,请喇嘛念诵
  “赛依拉姆”经。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祀完神灵后犁开了春天的第一轮希望。秋天,寨子里的男女老少涌进麦田,雄壮的收割号子在大山里回旋。男人们挥镰开割,女人们翻晒麦垛,孩子们拾掇麦穗,金色的田埂炊烟飘升。好一副吉祥的丰收图!在嘉绒地区不仅春播秋耕时唱劳动歌,打墙、筑房、娶亲结婚、跳舞喝酒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唱词和咏调。它们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厚文化。充满着大地之子的豪迈和果敢。
  作为一名书写者,杨素筠对村庄、对古寨、对民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经常穿行在高山和村庄中,在调查民情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学素材。可以说,一草一木都能让她感知大自然蓬勃的朝气和博大。她写美景、写碉楼、写天地万物。她写老人、写孩子,写人间百态。她写寺庙、写僧人、写红墙内外。嘉绒地区全民信教。昌列寺、大藏寺、察柯寺在日月轮中阐释着生命的真谛。老百姓通过朝拜、布施、诵经、磕头等活动启迪思想、感化众生,从而提升人们的道德良知和做人的准则。
  “在这里,我会默默地为亲人们,朋友们,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许下心愿,同时我也会默默地为养育我的家园和国土祈福。许下的心愿,祈福的愿望也是对人生、对友情、对亲情,对处世做人的态度,虽然,我没有大师那么宏大无边的无量功德,但是我知道我有怎么样的人生态度。”(《察柯的宁静》)
  杨素筠在不断用文学抒发着对世界认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思想境界。面对庄严的寺庙和神灵,她能潜心排除杂念,以佛教的理论启迪自己。她在走上脱贫攻坚的路上,积极为贫困户呼吁。很多时候,她就住在山上,与古稀老人交谈,与村民和孩子们交流。她把自己的钱和粮食送到孤寡老人家里。希望自己就是他们生活着的大山的女儿。
  杨素筠爱家乡、爱美景、爱古寺、爱麦田、爱大地的栅栏。它们是一个作家拥有的丰厚财富。没有这一切,《原乡》就缺失了青山绿水的灵气,缺失了山花烂漫的馨香、缺失了男耕女织的大地之歌。
  著名作家赵宴彪在《散文以不朽的方式永存》中写道:“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是美丽的,城市是多彩多姿的,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呢?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忠诚与欺骗、为民服务与贪污受贿……文学是怎样表现的?作家必须以真性情、大悲悯作为创作引导,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力作。”
  他说好的文学不是书房里炮制出来的,而是经过心灵沉淀出的文字。不是溜须拍马而是扬善弃恶,不是吟风颂月而是悲悯天下。体尝老百姓寻常真实生活,以忧百姓心中的忧为己任,以乐百姓心中之乐为情怀,经得起时间与读者的双重考验,才堪称佳作。《原乡》正是这样一部呼应时代精神、呼应民众生活需求、记录和咏叹生命之本、血脉之根、自然之声的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杨素筠作为《原乡》的作者,她有足够令人敬佩的脚踏实地的追溯和探寻,有足够征服读者的来自嘉绒大地上所有意味深长的文学接力。她在《原乡》里找回了故乡、找回了良知,找回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千古名言。.
其他文献
妈妈送我去上学,路边有几簇花  我在前面跑跑跳跳,采了花递给妈妈  希望她郑重其事地把花拿回家插在瓶子里  可是,那些花活得太轻松了  伸个懒腰就是一个花季  打个哈欠就有人关切地说“昼暖,昼暖”  直到靠近麦田,春天的清晨  我和妈妈一起走着,麦子突然——  开花,并凋谢  如同短谶,暗示着,麦浪翻涌,麦粒流泻  以及其他盛大的人类活动  在一场误降春天的雪中  我跑出去一段,回头喊  媽妈,你
期刊
一  两年前我有幸参加了“阿坝文学走向暨阿坝作家书系(第一辑)发布会”,会上有同仁说,“阿坝作家书系”有第一辑,就该有第二辑、第三辑,无非是希望以这种方式推动阿坝文学的发展。两年后的今天,“阿坝作家书系(第二辑)”如期出版,遂同仁们之愿。  在“阿坝文学走向暨阿坝作家书系(第一辑)发布会”上,我和宁克多杰有过简短的交流,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子高、块头大,面带笑容,十分温厚。宁克多杰从上世纪九十年
期刊
如果像李泽厚说的“哲学就是看世界的角度”,那么笔者则认为“诗歌就是爱世界的方式”。诚然,世界是不变的,而我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世界是可爱的,而我们常常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当我们把哲学的角度和诗歌的方式联系起来时,陡然发现一位叫罗开东的藏族青年诗人用独特的视角热爱着这个平凡的世界。  我和罗开东相识于2012年大巴山下的四川文理学院,一个“夜雨涨秋池”
期刊
一些限制,意识在淌流寻找  寻找。直到荒原寂静的安眠  房子的屋顶引向天空,空旷  看不见树木,伏地的草簇紧贴着  干涸的泥沙。如同死死地拽着柴达木  咸腥的肌肤摇曳  阒寂无人的山岗,透着灰泥和煤块燃烧之后的冷却  护送风走向依稀如梦的雪山。  天色与雪色的界线  所有绵密的山梁,堆放的柴火  听不见辽远的脉搏  难得相遇鸟羽的划过  柴达木的夏天  有风,但更奔放强大的  是太阳光与风的全覆盖
期刊
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当白林先生的长篇小说《边地》编辑成册,他在第一时间就送了我一本,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暂且不论这本书他的文学含金量有多高,首先,他的出版标志着九寨沟这一区域终于有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填补了九寨沟文学体裁上又一项空白,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跨越。作为九寨沟的文学爱好者和白林先生的倾慕者,我要郑重地向白林先生说一声:衷心的感谢您!  九寨沟在历史的
期刊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众所周知,文学及其文学创造者,大多都是从自我所热爱的民族精神和生存经验出发,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认知。藏族文学正是因为根植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呈现出其文学个性与创作的特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北部。这里地理位置特殊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有没有一个能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并与之融合的愿望的地方?如果你在寻找答案,有一本书,你一定要看一看。  羌族女作家杨素筠在她最新出版的作品《原乡》里,向读者展示了她的故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传递了来自这片土地上的乡音:自然、亲切、浪漫,让人难忘。  嘉绒,意思是“农耕的山谷”。这是一片从成都平原向西北方、由平原向山脉的过渡带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角落为那些逝去的似水流年所保留,也许是某个车站,也许是某座校园,也许只是一条宁静的小路,连接着让你心动的一段故事……而本期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在时间坐标的远端,因为某种机缘见证了一家饭馆的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并在无数次的一粥一饭之间,与这些餐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从某种意义上说,餐馆也是一个小舞台,上演着人生的相聚分离、悲欢沉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与餐馆发生联系:满月酒、高考
期刊
我对面的王清一头微卷的及肩短发,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她戴着眼镜,说话声音轻而温婉,偶尔还会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流露出一丝拘束和歉意。这个女老板既不像阿庆嫂,也不像佟湘玉,更像是一位斯文的老师或学者。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用了10年的时间把一家陕西风味的饭馆在京城经营得风生水起。  2004年初,王清在一位陕西朋友的鼓励下,在京城朝内南小街开了一家名为“秦唐府”的陕西小馆子。10年前,陕西小吃在北京还
期刊
本文标题中支离破碎的几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和景物,只有集中到一个名叫花雷的北京爷们的身上,才会活灵活现地播映出一位餐饮人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到势如破竹、成功登顶的原生态的“生活连续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位于北京东直门海运仓胡同的一家全国性日报担任编辑工作。那时候,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社长、总编辑及资历较深的部门主任的工资也就百元上下,比我们这些普通的编辑、记者所挣的六七十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