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整体阅读的主要考点
  1.正确理解能体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重要词句。
  2.理解和分析记叙的材料对表现人物和中心的作用,概括记叙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3.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联想、象征、对比、衬托)、结构特色、详略安排、语言艺术的表达作用。
  4.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说出阅读时的感受和体验。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引
  1.读文章时必须仔细、全面,力求读懂文章。答题时要顾及上下句、前后文,上下搭配,前呼后应,有时要从前文中找答案,有时要从后文中找答案,不能不看具体语境而只围绕提问去抽取片言只语或断章取义。
  2.对分析题不能只有结论,不作分析说明。回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残疾人努力蹬车的形象,从而突出了他顽强的意志、努力挑战自己的精神”,这样回答才算是到位了。
  3.回答有关体验题时一定要做到“切己体验”,就是阅读文章时要能进入文章、进入人物角色。
  4.对感受(人生感悟)题一定要联系自己、家庭、社会的实际,特别不要离开原文而乱说一通。这类试题常常是开放性试题,答题的角度是多元的,思维是多角度的,答案也不追求惟一性和标准性,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就行,但要注意前后的说法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
  5.关于记叙的详略,一般来说,详写的内容是为了突出中心,略写的语句则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6.关于画线句子作用的回答。从文章结构上来说,画线句子在文段开头,一般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在中间,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在结尾,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7.对于段落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是承递、并列、总分这三种,作用一般为总括、过渡、照应。结尾一段,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8.简明概括全文内容。读记叙文时要理解文章记叙了什么内容,选取了哪些材料;读散文要领会文中人或物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小说要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于段的内容概括,与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大致相同,一般要抓住写什么事,抒什么情?或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概括时要做到准确、精练,言简意赅。概括题题目中如有“不超过多少字”、“用文中原句回答”等限制,则应注意不能“犯规”,否则会丢分。
  9.散文中表现手法作用的回答,基本思路是:
  联想:联想起什么?带来感情的愉快或是烦恼。
  象征(以物喻人):写物或景,其实是写人格、人品。
  对比:拿什么与什么对比,突出了什么?
  衬托(反衬):一种是以物衬托,一种是以景衬托。
  10.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一般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
  11.小说的情节有三个环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的叙述一般是以时间的发展或空间的变换为顺序和线索,找出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一般也就抓住了线索。
  12.细节描写一般可从细小的情节、语言、动作、服饰等方面去寻找,它相对完整独立,对人物性格有独特鲜明的表现作用。
  13.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或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人物活动的什么气氛,衬托人物的什么性格、命运或心理。
  14.人物性格(形象)的归纳,要从整体上思考,抓住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尽量用并列的短语或成语。
  15.加点字词或句子含义的回答,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思考,随文释义,注意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与作品的实际结合起来,说的通就可以。
  16.对于文章要点的概括,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摘引文中现成的语句,二是选取文中重要词语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三是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来概括。
  二、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考点
  1.判断说明对象;2.抓住事物的特征;3.理清说明顺序;4.正确理解文章结构特点;5.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其作用。
  (二)说明文阅读的难点是:
  1.要求对文中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2.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3.创造性地“再表述” ;4.拓展性的列举、补写等。
  (三)说明文阅读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1.对说明文的阅读考查注重整体把握;2.重视对语言的品读;3.重视科技作品的阅读,对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领会;4.对阅读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捕捉。
  (四)说明文阅读答题指引
  1.说明文一般全文或每一个段落都有中心句,抓住中心句,对主要内容的概括就好办了。
  2.说明文往往有固定的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明确了说明的顺序,就能理清行文的思路。
  3.对说明文语言的体会,关键是要根据题干要求,对评议的分寸感,从程度、范围、性质等方面入手去辨析。常用的词语是准确、平实;或生动、形象(拟人、比喻)。 4.对说明文要点的概括,主要是说明对象的把握、说明顺序的甄别、说明方法的判断、说明语言的简析。5.关于“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文中经常出现如“约、左右、上下”等这样的词语,一般回答是不能去掉的,去掉了以后就绝对化了,没有特殊性了;再根據内容作简要的回答,去掉了以后和没有去掉的语句对比说明。 6.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试题,要先说出哪句或哪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举出例子,说明作用特征。
  三、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阅读的主要考点
  1.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2.对论据类型的诊断和分析;3.对论证方法的辨识和理解;4.对论证结构和行文思路的把握;5.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6.对文章或语段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7.依据文章内容而进行必要的迁移、渗透、积累、拓展、联想(想像)。
  (二)议论文阅读题的难点
  1.对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2.对文或段的一些表现手法的理解,如语言特色、比喻底细证等; 3.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
  (三)议论文阅读答题指引
  1.找论点。 2.论点的提出,一般是引用名言。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不能将文章中引用来说理的名人名言当作事实论据,区别名人名言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的关键是,看引用的是“话”还是“事”,是“话”就是道理论据,是“事”就是事实论据。 5.结合议论文谈看法。 6.关于议论文的层次,一般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思考。
  结语: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现代文阅读题题目如何变换花样,都还会脱离课标规定的考点,只要我们掌握了考点,明确了它与题目的联系,就可以从容应对,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其他文献
数学素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我们的课堂一直在追求有效性,这始终是我们教学的生命线。最近,我区开展了风风火火的复习课研讨活动,面对各式各样的复习课教学,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让我们的复习课不再如此乏味,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在复习中,品尝得更
期刊
课堂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学生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课堂练习成为我们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练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
期刊
一 引言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说过,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这
期刊
根据语感的心理学定义,我们发现培养语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语感图式。所谓语感图式,就是主体在言语实践中预先存在的以有关言语经验、言语知识的体系,即以言语为信息载体的心理结构。语感图式的动态表现分两种可能,一种是顺向输入,即语感图式同化言语对象,将新的言语信息整合到原有的图式之中。另一种是逆向输入,即语感图式顺应言语对象,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派生或者重新组建新的图式。  明白了语感图式同化顺应的建构过
期刊
建设开放、民主的历史教学环境,进行民主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民主教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开放、民主的历史学习环境。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要建立开放、民主的历史学习环境,教师更新观念是首要的。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充分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人们不只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期刊
一说到写习作学生们个个都眉头紧锁,面露难色;一说到批改习作,老师们就怨声载道,唉声叹气。习作俨然已成了让我校老师和学生都头疼棘手的课题。为了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习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好习作基础,要注重低年级时写话的训练,  虽然识字、写字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但是习作也并不是一定要等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训练,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就可以进行一些习作的启蒙教育。习作不是一朝一
期刊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实践证明,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动力车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为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
期刊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东西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掌握的最好的结果,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来制成的产品,这就决定了它(课文、作品)具有美的教育作用,是一种与美感作用相结合的教育作用。它同时影响人的理智和感情,影响人的整体精神,对人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趣修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列宁称这种作用为“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  那么如何在初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
期刊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力资源,而创新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氛围,给于学生创新空间  营造氛围,就是营造一个
期刊
众所周知,写作文相对于学生来说,一直被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有人甚至笑喻其为便秘,憋足了劲,却始终不见有任何感觉。虽是笑称,却又何尝不是如此。其痛苦可见非一般。如何解除学生写作之苦呢?我想,古往今来无论是各位一线教师还是教育学者们,定是作过研究探讨实行,也肯定有相当的收获。正好本人也对此颇有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故此言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有了兴趣就是有了极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就达到了成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