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已死,价值模式永生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
  龚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
  郝亚洲,曾任《北大商业评论》主笔,《中欧商业评论》高级编辑,现为长江商学院创新中心研究员。
  传统经济学的诡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发现,除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要素之外,还存在大量剩余要素在推动经济增长。虽然,这些剩余要素的贡献率高达80%,但是传统经济学在此前200年间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解释剩余要素。
  传统经济学似乎一直在静止均衡态中徘徊,生产的任务永远是满足市场需求,并努力使供给等于需求。即使是在当下,也有诸如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这种保守派,他宣称经济增长是是人类历史中的特殊事件。言外之意,这不是经济学要做的。
  这种近乎诡辩的解释并没有为经济学解围,因为我们似乎一直生活在全球经济增长的氛围里,即使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也总在想办法用新驱动形式加速迈向未来。
  这种新的驱动形式在美国财经记者戴维·沃什(David Wash)眼里是“知识”。正是因为知识没有极限的增长,才可以起到那80%剩余要素的作用。将“知识”作为要素引入到经济学理论中是一大突破。我们会发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取得成就远远大于传统数据。
  比如从蜡烛到煤气灯,再到煤油灯,照明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把人类推进了光明世界。正是这种“微不足道”,却带来了供给量的无限攀升,带来更多可利用的资源。这些,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是没有模型对应的。
  “知识”的地位提升也第一次把“人”的作用重点凸显出来。无论是熊彼特,还是德鲁克,“企业家”作为重要的知识整合者和创造者起着“信息熵”的作用。这些屈指可数却又无法复制的商业天才代表了创新本身。
  “企业家”要素的地位提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自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概念—价值。企业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撬动文明的黑暗板块,撬动的过程就是价值产生的过程。就像德鲁克所言,创新带来的不是效率,而是效力。
  传统“价值”观念有两种:中学教科书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用的意识形态概念;组织在实践中追求的利润。无论哪一种,都没有提到“人”。即使有了“人”,有了知识经济,在管理学的概念里,价值究竟为何物,也并没有被真正的主张和讨论。
  正是因为“价值”概念的含糊不清,使得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长期被困于静态模型中,典型的莫过于波特的五力模型。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技艺,还是科学,管理在实践中常被人局限于内部组织流程,而忽略了流动的人群。
  从经济学假设中产生的管理学理论有致命缺陷,从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开始,大量的西方学者开始了跨界研究,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量子物理这些以活跃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介入,“管理”才算真的有了活力。
  “商业模式”之殇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曾经对“商业模式”这个概念进行了含蓄的批评,他认为所谓“商业模式”追求的不过是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率,对创新并没有什么帮助。的确如此,“商业模式”就像是一个住着军队的城堡,城门死守,战墙高筑。我们如果将“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拆解来看的话,会发现核心资源能力和产生现金流能力本质上是一回事,即独有产生规模,规模产生效益。
  究其根本,“商业模式”理论模型中没有“人”,没有因为“人”产生的“价值”。而能带来价值的创新,往往在初期不具备效率,因此大公司往往会为了保全利润要素而放弃创新的可能性。这就回到了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窘境”了。
  2005年,《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一项大范围调查表明,50%以上的受访高管都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比产品和服务创新更重要。事实却是,在此前的十年里,能做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少之又少。换言之,诱惑很大,但想通过模式创新获取增长的难度更大。
  当表征线性思维的“商业模式”理论遭遇信息化之后,组织原本努力构建的战墙便会瞬间坍塌。活跃的个体让组织认为外界无法了解到的知识和组织无法了解到的外界流动起来。这些个体就像是游动的餐车,随时可以出现用户面前,而“用户”既可以是老板也可以是消费者,餐车上的食物可以满足任何人“填饱肚子”的需求。
  当流动的餐车多起来之后,会怎样?
  个体知识的释放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无限潜能。知识的增长则带来了供给的全面丰盈,我们面对的都将是信息化的产品。
  因此,我们理解“丰盈经济”更应该站在信息—人—价值这样的思维立场。信息是前提,人是核心,价值是商业活动的落脚点。
  用“上帝视角”追求“价值永生”
  何谓价值?这个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回答。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中提出,那个将我们固化在世俗中,内心却并不尊重的“上帝”已死“。在尼采看来,价值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概念。价值的状况,就是生命的状况。重估一切价值,就是重估我们生命的条件。
  价值之于商业活动,便是关乎在此活动中的一切人的生命状况。这里的“生命”具有更宏大的意义,它是一种尼采式的体验,将被异化的生命重新用产品的形式植入自己的人生场景。换言之,价值必须要被重构。
  这是一个极为高级的概念,却又是我们在创业或者转型时不得不面对的。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独角兽”易有,幸存者难得。创业似乎是一件人人可以做的事情,如若认识不到价值重构的意义,便会陷入到群体的狂热,当潮水褪去,面临一定是惊悚的悬崖峭壁。
  在重构价值之前,敏锐地捕捉价值的主张是起始点。关于“价值主张”,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户痛点,更可以理解成作为企业家,希望可以在用户的生命过程中某一个方面做出改变。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家或者创业者必须要扮演上帝,要对用户的生命过程做出有意义的指导。
  指导过程便是产生价值创造的过程,这完全不同于传统商业模式理论。前者追求用户利益在先,后者追求组织利润在先。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更是所有百年基业公司使然。
  在提供价值的同时,在整个价值链条里寻求为组织捕获价值的机会,机会则来自于所有跟组织相关的利益群体,来自于盈利模式的设计。这样的机会存在的前提是先产生用户价值,并可以和价值创造保持动态平衡。
  至此,以“价值主张”为圆点,“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为交叉十字线的“价值模式”初具雏形。模型内的具体要素和组织形式,正是我们在本书中要探讨的内容。
  无论是不是在互联网时代,“价值”都是商业活动中永恒的核心。互联网的到来,加速了现代性社会的瓦解,经历过一段时间曲解的“价值”势必面临回归和重构。简单追求商业模式的壁垒效应,无论是转型中的传统企业,还是初创公司,最后都会面临共同的困境:用户选择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他们只在乎自己生命中不曾有过的惊异体验。
  本书的成型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在此要特别感谢两位没有署名的作者:《中欧商业评论》执行副主编姚音,《中欧商业评论》编辑刘婕。她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翔实的研究素材。
  怀特海曾言:“在每个明显过渡的年代,人们都在无声而被动地实践着一套正在过时地习惯和感情模式。与此同时,一整套新的习惯正在形成。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夹杂着衰亡者的悲惨和新生命的朝气。”
  面向新生命,告别陈词滥调。
  是为序。
其他文献
ANSYS 14热力学/电磁学/耦合场分析自学手册/胡仁喜张秀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3.-978-7-115-31065-1:¥69 O414.1-39;O441-39  高等统计力学导论/梁希侠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2.-978-7-81074-062-3:¥30 O414.2  拉曼谱学/吴国祯著.-科学出版社,2013.2.-978-7-03-036708-2:¥5
本书围绕中国崛起的一系列大战略进行系统解读,包括“大国领袖”“大国交往”“大国治理”“大国军队”四个专题。作者立足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就习近平总书记新政治观和新设计师定位,中国在国际交往中需要采取的新战略和新策略,国内治理如何在解决深层次和关键问题上狠下功夫,中国军队如何进行改革、实现强军目标等问题,做出富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论断。  作者:  公方彬,著名学者,
夜深了,妈妈把小闹钟放在我的枕边,又指指门后挂着的书包,说:“天冷,明天第一天上学,要穿的衣服多,记得要早一点起来哦。”  我点头应着,心里怀着一点对上学的憧憬,钻进了被窝。  月光将玻璃窗的剪影留在天花板上,與斑驳的墙顶构成了一幅好看的山水画。我不再留恋眼前的风景,赶紧闭上眼睛,我要快点睡着,好让明天早一点到来。  因为明天,我就是大孩子了。  我好开心!弄堂里那些背着书包的哥姐姐走路神气的样子
10月8日,香港著名美食家、作家蔡澜先生做客青岛大学浮山书院,于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大学生带来“有趣的人生,真实的自我”主题讲座。蔡澜曾经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素有“食神”美誉。  淡才子:倪匡不会换收音机台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如今,黄霑已高唱“沧海一声笑”驾鹤西去,金庸早已封笔,倪匡隐居多年,唯有蔡澜尚活跃在中国的美食界、电影界和文艺界。遇见蔡澜,“才子”
近年来,“全媒体”一词在业界频频出现。何为“全媒体出版”?目前业界尚未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全媒体出版”就是通过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内容进行出版。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媒体、光盘形式,还包括互联网、手机、阅读器等新的媒体。全媒体出版的结果是:以上任何一个媒体的用户都有机会成为读者,这样,出版物的受众会更加广泛,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009年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后,全媒体出版大有
[西班牙]米雷婭?特留齐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1  118.00元  [西班牙] 米雷娅·特留齐  西班牙zahori童书品牌创始人、编辑、世界插画奖评委。在出版社工作多年后,创立了西班牙小而美的zahori童书品牌,该童书品牌的图书既充满创意,又具有科普教育意义,频频入围国际绘本奖评选。  本书通过大数据视角、以信息图形式来讲述小女孩露西娅和这个世界的故事。本书以饼图、柱状图、
本书着眼于“四个全面”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从战略目标、战略决策系统探索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路径,为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有益参考。全书主要分为四篇,分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荡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续写中国奇迹;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同时附录人民日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五篇评论员文章。  新常态新战略“四个全面”  民
贾平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9787020105960  2014-09 36.00  本书以文学方式叙述了一段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故事。书中灵魂人物老生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作家在小说艺术上做出了大胆突破,创造性地用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极强的空间感蕴含着作家的思想与智慧,于混沌琐细中饱含对社会历史的独特感悟。
[日]清水义范 著  邱惠悠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6  48.00元  [日] 清水义范  1947年生人,主要作品包括《普及版日本文学全集(第一集、第二集)》《摇身一变的世界文学》《啊啊,你竟然不知道这样的世界史》等。曾荣获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  这是一本轻社科类的“文学简史”。日本文学近年来受到较高关注,本书从日本上古文学巡礼至当代文学,各色作家作品应有尽有。其语言风趣活泼,不仅
图书说明:  《八路军》共分14个板块。主体11个板块,包括抗战综述、重要文献、重要会议、组织序列、主要战役战斗、抗日根据地、主要人物、国际交往、抗日英烈、大事记略、丰功伟绩;附录3个板块,包括纪念馆所、抗战文化、日军序列。展示了八路军坚持华北抗战的全景式历程。该书提纲拟定很有代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条文撰写背景清楚,内容翔实,史料可靠,实事求是,遵循历史已作的结论,不作任何夸大或缩小的评价,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