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未留姓名的冬不拉作曲家——巴赫提汗·塔海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著作权意识十分强烈。这当然是个正常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表现。然而,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偏远的民族地区,许多智慧聪颖、极富艺术才华的民间艺人,他们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音乐作品,却从来没有署名的习惯和要求,而且其他艺人还可在他原曲的基础上任意充实扩展。这大概就是民间音乐的特色所在吧!近些年,我们《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组在新疆从事田野工作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们在伊宁市采录伊犁木卡姆的间隙,几位艺人竟然红着脸争吵起来,问其原因,这位艺人说这段达斯坦间奏曲是他的加工成果,另一位艺人却说是有他的功劳,还有一位艺人更说这是他的心血之作。这一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经过仔细询问和分析,其实,这段乐曲能形成今天的面貌,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贡献。都说得有道理,也都说得不全面。他们争论的目的,只是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却毫无署上自己姓名的要求。
  我们曾采录过几百首哈萨克族冬不拉乐曲,这些乐曲大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伴着流传于世。尽管这样,除了极少数诞生于近现代的作品还能查找到作者外,绝大部分乐曲都不知作曲者是谁了。在众多不署名的冬不拉作曲者中,巴赫提汗·塔海是与我交往较深、难以忘怀的一位。
  初识巴赫提汗·塔海,是在1999年7月30日。当时,我们《新疆传统音乐文化实录》课题组正在阿勒泰做田野工作。阿勒泰地区文化局特别推荐我们在那天去拜望阿勒泰市切克尔齐乡的巴赫提汗·塔海老艺人,采访他的事迹,采录他的音乐。
  塔海原是当地乡农牧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采访时,他已离休在家。老人知书达理,亲切随和,有几分幽默感,对人十分热情。我们虽然初次见面,但彼此都深感相见恨晚。我先后到他家访问过两次,每次他都要宰一只羊款待我。宰羊时,他还特地让家人把被宰的羊牵到我的面前,做一番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以示庄重,使我深受感动。
  塔海出生于1926年。9岁时,他在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一个牧业村的伯父家,认识了当地有名的冬不拉手凯艾萨。凯艾萨弹奏的冬不拉乐声,时而如自由的百灵鸟,翱翔在广袤的天空;时而又如剽悍的骏马,奔驰在辽阔的田野;时而如孤苦的老妪,倾诉着悲惨的人生;时而又如天真的顽童,嬉戏在无际的草场。乐声教育了他,使他懂得了世间的许多伦理;乐声感动着他,使他陶醉在令人神往的艺术天地中。于是,在这之后的一长段时间里,他成了不是凯艾萨徒弟的徒弟,上学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追随着凯艾萨到各地去演冬不拉,从中观察、学习冬不拉的表演技术和艺术。经过多年的磨练,十六七岁时,塔海在当地已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冬不拉乐手了。他为人真诚、热情待人,无论谁家喜庆来邀请他,他都会不计报酬地到那里去演出。每逢节日,乡里、村里总会请他为群众表演。谁要向他学艺,他又会无偿地积极教诲。到我们采访时,他已先后培养了二十多位不交学费的冬不拉学生。
  塔海对冬不拉的最大贡献,是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通过冬不拉的乐声表现出来。塔海对我说:“解放前,我们阿勒泰的哈萨克族人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人们在穷困中饱受煎熬。阿勒泰解放时,我已23岁。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始过着自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坦。我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情感促使我用我的冬不拉来倾吐我内心炽热的感情。”“我要是不把这燃烧的感情通过冬不拉表现出来,心里便总是忐忑不安,创作、演奏出来之后,身心便坦然了。”
  他创作并亲自演奏的冬不拉乐曲有近50首。其中,他经常演奏、群众比较喜爱的有如下几首:
  《欢庆的日子》《阳光普照》——塔海既是一位十分活跃的冬不拉手,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前,他任教的乡农牧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文革”中,一直热爱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他,却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不过,由于他的人缘较好,并没有吃什么苦头。打倒“四人帮”,“文革”结束,他得到了平反昭雪,革命的激情又重新在他心中涌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人们迈向富裕的道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阿勒泰虽然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但这里的老百姓也和全国人民一样,身受其益,精神振奋。这几首冬不拉乐曲便是阿勒泰人民和他炽烈燃烧激情的艺术表现。
  《幸福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塔海老人又拿起冬不拉,自创自弹了这首乐曲。
  在我们采访他的时候,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前夕,阿勒泰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在积极筹备庆贺这个可喜可贺的日子。这时,塔海老人已从教师岗位上离休在家,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有较多的时间来创作、演奏冬不拉音乐,于是他连续不断地创作并演奏了《欢庆50周年大庆》《光荣祖国》《祖国新面貌》。从这些乐曲旋律的流动中,我深切感受到塔海的心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的脉搏跳动在一起的。
  反复学习了塔海的近50首冬不拉音乐作品,我深切感到这些音乐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它们来自实际、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因为他本人就生活在祖国边远地区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他本人就是群众中的一员,他和阿勒泰地区的农牧民一直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这些冬不拉音乐完全是他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在他的作品里,时代社会生活得到及时反映,个人艺术创造得到充分展现。
  这些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塔海老人是一位自幼吸吮着传统冬不拉音乐的乳汁成长起来的民间音乐家,他的作品散发着哈萨克族传统音乐的芬芳。在他的作品里,也有一些对传统音乐的突破和发展,但却仍然深深根植在传统音乐的土壤中,这也正是阿勒泰地区人民喜爱他的冬不拉乐曲的重要原因。
  令人惋惜的是,塔海老人已于2000年10月因病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冬不拉音乐作品却仍在阿勒泰地区流传。人们不会忘记他——一位创作了近50首冬不拉乐曲,却在这些作品中未留下自己姓名的民间艺术家巴赫提汗·塔海。
  
  毛继增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频谱稀缺问题,我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创办了频谱协作挑战赛(SC2),并担任项目经理.SC2 是一个为期 3 年的公开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团队将重新思考频谱管
期刊
2005年11月2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歌剧院承办的全国第11届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活动中,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陈强斌以弦乐六重奏《飞歌》获得室内乐比赛一等奖.
七月的厦门是歌声的海洋,来自世界各地的歌声在这里汇聚,又传向世界。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于7月14日至26日在厦门举行,丰富多
目的:通过探索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与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规律,为今后开展中医药对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
在2006年8月7日开幕的由中央音乐学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协办的“萧友梅与当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化瘀克斑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并探求其作用机理。方法:取雄性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新西兰大耳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实验不同阶段动脉B超观察兔腹主动脉病变,并测定血脂、血清NO、血浆ET-1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腹主动脉平滑肌ICAM-1阳性表达。结果:
所谓音乐诗,是指以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文学题材赋咏音乐,包括艺术地反映乐器、乐工、乐曲或传达听者感受等方面的诗歌作品。唐代音乐繁荣,无所不及的唐诗触角很自然地伸向了这个领域。据《全唐诗》所收录的近五万首诗歌来看,与音乐有关的将近一千首。从初唐至晚唐的许多著名诗人,如宋之问、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等都有类似的作品。本文拟从题材内容和表现艺术两方面对唐代音乐诗进行探讨,以期对
目的:探讨DLL4、Notch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十堰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存档的结肠蜡块标本95例,其中正常黏膜组织8例,结肠癌70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