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学段的音乐欣赏课 欣赏的“美”应从何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是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各类音乐鉴赏。然而有了总的目标,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听”,做到了安静地“听”,才会有随后的“美的欣赏”。一切的美育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实现。在我们的教材里,欣赏曲目占了很大比重,但大多是管弦乐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我认为,从孩子们的成长阶段来看,不同年龄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上一节音乐欣赏课不难,但上好一节欣赏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音乐课标已明确了咱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融入进各种风格、题材的音乐中去,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被音乐中的真善美所陶醉,真正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随之产生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我正寻找的艺术源泉。
   对于义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专业技能并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而让他们对音乐中“美”的体验,去提高审美的能力,从中激活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音乐实践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并且能够增强合作精神,对社会音乐活动也产生浓郁的积极态度,这个才是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低段的孩子,情商和智商的发育还属于启蒙阶段,让他们去欣赏作品肯定不能是老师一板一眼地说年代说背景以及说创作。我认为,让孩子们在童趣中经过老师的各种引导不知不觉地融入音乐欣赏中,最后去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当然,根据不同的作品,老师的引导方式也得因材施教。如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等方式去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低段的欣赏课是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和提高音乐感受、辨别、鉴赏的能力。连系他们的年龄特点,我采取的方式是趣味式学习,让他们觉得“不扫兴”,“这样很好玩儿”逐步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知。我会利用像“这段音乐美得像公园里的彩色的花儿”这样的比喻性话语使孩子们产生形象的思维从而帮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再例如:二年级的欣赏曲目《森林水车》。在聆听之前,我会给他们先一段短小故事开个简单的头,“在一个森林里面,住着一只漂亮的孔雀小姐,它每天起来都会去小河边梳洗自己漂亮的羽毛,太阳晒着,暖暖的,风儿姐姐也在和她说悄悄话……接下来,孔雀小姐会干什么呢?她又遇见了谁?森林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它会告诉你答案,讓我们一起去听吧。”接下来的音乐欣赏中,我会让他们闭上眼睛聆听,跟随音乐展开想象,然后穿插讲故事,一个孩子说一小段,然后另一个孩子接着上一个孩子的故事往下想象并给我们大家讲述出来。以此类推。这样的根据音乐讲故事的方式,既让孩子们静下心去聆听了音乐,并且能够主动展开想象融入音乐当中,展开互动。这样的方式既不枯燥乏味,也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中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增长,他们的音乐欣赏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上了。给他们灌输“美”的观念,爱美、欣赏美、崇尚美都是培养的方向。当然,得有正确的的审美观才能正确地去追求“美”。不管是器乐作品还是合唱作品或者是不同时代的历史作品,建立在学习理解音乐感受上的音乐欣赏,才是对“美”的理解与欣赏。对于中段学生的音乐欣赏课,为了体现音乐的最高价值,“美的享受”。我首先由“节奏美”使他们身心产生共鸣;由“和声美”感受和谐与协调,养成协调性;由弦律的美,激发他们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最后,由这一系列的方式全面体验音乐的“美”。从而为高段的音乐技巧、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都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它怎样具体地陶冶我们的情操呢?当我们全身心被音乐同化的时候,我们的感情,便会移入音乐之中,而被音乐的在感觉所统一,成为一种力量。它提供各种情绪表达的机会,也是一种好的抒发情绪的方式。因此,音乐甚至可以当作某种精神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音乐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对于高段的孩子们来说。在他们已经养成了音乐欣赏的好习惯的前提下,感受音乐的能力及学习一些基础的音乐技巧和知识是培养的方向。对于高段的音乐欣赏课,我会逐步地引导他们并给他们提出聆听要求、问题。让他们从中产生联想,对于作品,也不会单单停留在“美的享受”,我会从音乐中引发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例如,我会先提出相关的问题,“你能听出是哪种乐器吗?集中乐器合奏?哪个曲调是主题?能哼出来吗?想象作者他想表达什么?”等等。让他们有目的的去欣赏音乐。对音乐有了动机,就会感兴趣,进而主动去聆听去了解。我会积极地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在我的绝大部分设问里,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每个孩子的答案都是我需要的。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指导儿童欣赏的策略”上就曾说,“音乐欣赏教学”并非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进行欣赏,也并非想到什么曲子就介绍什么曲子,必须有一定的次序性,例如根据曲子的内容,由简单至复杂,才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我认为,在介绍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也应该有次序性,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高段的音乐欣赏课,首先,在初次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会什么都不说,先播放曲子,这样做是因为让他们不要先对这首曲子有任何刻板的印象并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听完后我会问孩子们的感受是什么?觉得这首曲子在说什么,或者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呈现一段很优美的旋律?等等。待孩子们说完感受后,我会谈谈我的感受,然后介绍作品。当然,作品的风格不同我的介绍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随后才会让他们再聆听一次。有了这样的次序才不会令作品的欣赏变得杂乱无章。音乐的呈现是借由音乐要素的综合表现。高段的孩子们已经具备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我会伺机进行音乐技能的学习安排。
   音乐欣赏是集听觉、视觉、思维空间为一体的完整体验。多媒体的适时运用;借助色彩、图形、语言、动作等共同帮助理解、完成欣赏过程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把握好学生年龄的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均,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教学,完成音乐享受,才能真正体验各种音乐带来的“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对口隧切旷置结合垫棉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66例,并将纳入的6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
如何在评卷工作中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如何使考试、测验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我通过努力探索,总结出一套试卷"三七"评析法,即七分由学生独立修改和合作完成,三分由老师指引解决。    一、独立修改,自主探究    每次发下答卷后,老师先不必急于订正评讲,而要让学生“续考”,即独立改正试卷上的错误。改错时,要求学生弄清前面出错的原因和现在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尽量少改错或只改其
期刊
摘要: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環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术课 中学教育    美术作为艺术人文学科之一,是关于美学的艺术。美术教育具有改变人的视觉态度的
观察儿童肾病方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和儿童肾病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肾病模型大鼠的疗效与nephrin,podocin表达。 临床部分:2000年1月-2008年3月随访的小儿肾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义不容辞。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出发,既要注意遵循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重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注重基础性、培养创造性、强化实践性、增加情感性、教法科技性。  关键词:基础性 创造性 实践性 情感性 科技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因此,任务型教学法作为阅读课教学思想的发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第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高中英语 新课标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阅读教学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过程不具
期刊
期刊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学生,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职素描教学中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被放在了教育的一个摘要位置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 经验     一、创造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