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峰:用中国式美学讲中国式人情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由梅峰执导、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于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170万,从第二天开始各大影院纷纷减少排片。这部豆瓣评分8.2的高质量国产片,在上映前就揽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之后梅峰和范伟又分别当选金马奖最佳编剧、影帝。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梅峰,并不担心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票房铩羽,金马加身早已证明了他这部学院派美学尝试的艺术成就。
  11月21日,梅峰执导、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许多业内影评人的期待中于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170万,从第二天开始票房就降至了第九,各大影院纷纷减少排片。
  就如大多数文艺电影一般,这部豆瓣评分8.2的高质量国产片,在上映前就揽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随后梅峰和范伟又分别揽获金马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奖,却难逃市场表现低迷的怪圈,成为现实版“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不得不说,这部颇有气质的文人电影还是带着对文学、对艺术、对世故的叩问再一次敲开了人心,细细琢磨,做人做事皆有所悟。
  如果你恰好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不成问题的电影,可能不仅会为永不过时的官场现形记感到唏嘘,还会诧异于全片单纯的黑白色调、执着的中远镜头、半文言式的对话,甚至非常古典的三幕式结构。故事由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梅峰选择用一种极简主义把它讲了出来,用这种有点抽象的美学,勾起最接地气的话题,就像他说的,这是“人人都能看懂,看法却各不相同”的故事,做电影,他更喜欢给观众留出余地。
  “故事要生动,再去讲美学”
  梅峰大学时候是学中文的,然后到北京电影学院上研究生,才开始接触电影,现在的他是北电颇受欢迎的文学系副教授,偏学术化的个人背景似乎没有影响他创作的脚步,反而给他一种独特的表现视角。正如他所言“文学和专业方面的积累对于一个人做导演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怎么样去找一个故事、怎么样去介入现实、怎么样去做个人表达,这些看似操作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也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特别是老舍的文学作品,剧本的改编本身就是一种对经典的挑战,梅峰把这本短篇小说读了又读,最终定下了一种极简的基调,“在经典的框架下,我只想最大程度地去还原”。电影里既还原的是小说提供的素材,也保持了电影艺术能达到的老舍那层深意。他干脆大胆的用了最客观的镜头语言,黑白的、有距離感的,甚至是随着人物摇晃或干脆固定不动的,对美学的形式感不是一般的讲究,还原出了一种淡淡的象征意味。



  梅峰不是没考虑过市场化电影排片的激烈竞争,也不是没考虑过大部分观众的欣赏口味,但他认为“只要故事本身是生动的,观众就不会苛刻地去看你用了什么技巧”。事实证明他的考量不无道理,不少观众表示电影出乎意料没有文艺片的沉闷,反而处处有种看破人情的趣味。但作为新一代有学院背景的电影人,梅峰觉得自己还是首先要追求专业水平,就算为此被定位成一部小众电影,也是值得为美学牺牲的。“其实这个题材本身,就决定了它广泛的话题度,农场里的丁、秦、尤,是每个人身边对号入座的三个人?还是社会上常见的三种人?又或是我们心中三面的自己?”在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之间,总有一种状态能投射出自己的影子。
  “我是北电的新学院派”
  “比起导演,我更像是一名老师。”教了快二十年的书,梅峰好像更习惯一个人扎下去做学问。从1998年开始,他就呆在电影学院做研究,最常教的一门课是世界电影史,这段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他总觉得电影史不是一门课就能说的尽道的完的。很多人可能对于固定的课程十年用一本教案,但这并不是他眼中真正的课堂,“就算我教的是历史,那也是历久弥新的”。他经常会在课堂上分析最新看过的片子、读过的书,和学生们进行各个方面的讨论,那时他自己也会经常迸出新的灵感与思考,“这就是教书的乐趣,你看着他们年轻人,会有很多不得了的想法”。学生们眼中的他是一个很亲民的老师,在北电是出了名的有人气,经常给学生组织聚会,还是个会搞气氛的活跃人物。
  “拍《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想把学院派的东西好好传承下去,也鼓励我的学生去勇于实践。”谈到为什么会拍这样一部电影,他说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传承和发展。如果说你看过上世纪80年代北电老师们拍的那些电影,就会明白这并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那个时候,像以《沙鸥》为代表的学院派影片,都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国产片的发展道路。“即便是步入当代,电影逐渐进入了市场化阶段,是否就意味着以学术素养为背景的创作就要被抓人眼球的爆米花电影所埋没呢?”继承了学院派传统的梅峰,用他的片子掷地有声地展示了一股清流,作为老师,他的传承可以说是不成问题了。
  “没有共鸣就没有故事”
  “没想到娄烨导演说,我的硕士论文写的像一个电影剧本。”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前,梅峰最为外人熟知的是他的编剧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和《浮城谜事》。之所以能和娄烨结缘,完全是因为娄烨无意中看到了梅峰的硕士论文,觉得太像一个电影剧本了。
  何止是硕士论文,在周围的人看来,梅峰讲故事的天赋,几乎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课互动的时候,随时就捕捉了学生的哪个眼神或哪句话,编成故事打趣。有趣的是他自己对此好像并没有什么自觉。和一些有写作欲望的同学一样,大学时代的他会写写小说,只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好看,“我当时想着就干脆别写了,反正也没有天赋”。
  自认为没有天赋的梅峰后来去北电做电影史研究,觉得做理论似乎也不错。他潜心于此,直到遇见了娄烨,梅峰开始尝试编写剧本,好像从中获得了见证每一个好故事诞生的乐趣,自然而然的,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和以前自说自话不同,他终于找到了将故事更形象地表达出来的方式,以银幕为媒,以镜头为介,更直接地与观众交流。他编的剧本并不多,但基本上都是精品,《春风沉醉的晚上》和《浮城谜事》,一个是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一个是金马奖最佳原创,他无疑有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仅仅是一个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在论坛上讨论的热帖,都能让他得到人物的灵感,讲出故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产生碰撞与共鸣。    Q=《北京青年》周刊A=梅峰
  “对于经典,我想最大程度还原”
   Q:为什么会选择老舍先生的这篇小说?
  A:选择这篇小说,是因为这里面的故事至今仍在上演,我们现在身边还是有很多秦妙斋,有很多丁主任。我看到这篇小说的时候就眼前一亮,觉得这是我想要讲的故事。不过,我想老舍先生的小说起码是以敘事为前提,他不太愿意放大一些标签性,所以我做这部作品的前提也在于此,尽量去客观。
   Q:在剧本上做了哪些改编?
  A:对比原著,较大的改编是加了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跟秦妙斋谈恋爱的佟小姐,一个是农场股东三太太,这是我写故事的一个直觉。因为电影还是要讲究人物的平衡、比例,如果只有原小说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尤太太,拍成电影不太丰满。
   Q:对于改编电影大家通常会和原著做比较,你是怎么看待的?
  A:尽量去忠实原著,既然做了这样一个改编,就要忠实原著的基本框架。原著对所有人物的立场,故事之外要释放的信息,这些是一定要想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为了博人眼球借着原著去放大什么,或者甚至背离了人家的意图。
   Q:电影中的长镜头和黑白色调都给人一种抽象感,但是电影本身的题材又是世俗化的中国式人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现方法是怎么统一的?
  A:我觉得只要故事本身是引人入胜的,塑造人物是丰满立体的,同时又是非常细腻地关注细节的,再去做美学发挥就可以了,其实希望把更多解读这个电影的权力交给观众,没有那么多的主观诱导。切的很碎的蒙太奇构成的电影只有一种看法,就是导演的看法,好莱坞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的电影看似是拉开一点点距离,看似不表态的镜头,但是恰恰给观众留出了一定的余地。
   Q:片中有大量的语言对话,而且有很多种方言,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A:我们保留了原著里所有的人物对白作为台词,当然也有自己补充的,包括那些方言,那些老爷太太吃饭说上海话,这些都是我们写剧本时创造出来的。用方言不是故意去给它做什么地域性的强调,而是因为方言放到这个片子里面会增加更多趣味和层次感,不是那种单一的,全是那种标准的普通话,你让一个重庆北碚的农民字正腔圆地说话,就少了一种真实感。



  想让传承“不成问题”
   Q:很多人说你的片子“气质很纯”,不仅仅是电影作品更是一种艺术品,你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般大众的欣赏口味呢?
  A:当时想就做个小众的得了,如果做成这种形态观众不认就不认吧,但是我们还是要追求它的美学品质,因为毕竟是有学院背景的主创团队做的电影。至于观众是不是认可,我认为只要故事本身是生动的,观众可能就会不那么苛刻的去看你用了什么技巧,因为美学的东西其实是技巧赋予的形式感。看一个电影,一般是因为电影本身故事不好才会说它镜头、摄影太差,美术太差,但如果故事人人都能看懂都有共鸣,观众就不会去说打光不舒服,服装不对、道具不对、声音不对这些形式上的问题了。
   Q:什么是北电学院派?为什么要提出新学院派计划?
  A:所谓学院派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那个年代对中国电影形成了一个坐标,对后来中国电影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当时在电影学院教书的老师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在理论、美学系统上都是非常完整的,如《沙鸥》、《青春祭》、《邻居》、《本命年》等。那批老师是北电的“第四代電影人”,第五代导演那时还是他们的学生。但是上世纪90年代电影市场化以后,用学院立场做的创作基本上看不见了。今天北电重新回归到一个由专业背景的老师去做电影的状态,拍《不成问题的问题》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当代的中国电影里边去做一些美学尝试,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其他文献
二十多年前的《闻香识女人》,电影中阿尔帕西诺从凯迪拉克专车中走出来,指着身后的纽约华尔道夫饭店说,“你知道,这便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说一座酒店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这话未免托大。但以纽约华尔道夫为代表品评奢华酒店的段位和历史而论,说它们乃世界精致文化之集大成者,当无愧色。  珠联璧合之外,更求形神合一的共情  奢华品与奢华酒店,本就渊源颇深。于细节处言说,顶级奢华酒店为宾客提供的个人护理洗浴用品多来自
期刊
W酒店联合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支持中国新锐设计力量,为庆祝上海外滩W酒店开业,携手新锐服装品牌XU ZHI和其创始人陈序之在上海外滩W酒店发布“XU ZHI for W Hotels” 特别系列。在这次全新创作首秀上,“XU ZHI for W Hotels”特别系列惊艳全场,灵感源于酒店流光“异”彩的设计理念,将酒店周边老上海的情怀与新时代的前卫先锋巧妙结合,打造此次跨界合作。12件特
期刊
“你不要觉得小朋友看戏你就敷衍人家,只要你表现得张力不够,真诚度不够,小朋友是能感受出来的,他们的感知力是最纯粹、最直接的。比如他喜欢蜡笔小新,你敷衍他,他会说‘妈妈,蜡笔小新不是这样的。’大人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个二次元动画嘛,但小孩能够感受到这种电波。他们的小心灵是会受到伤害的。”别看孩子们年纪小,但他们最经不起糊弄,更应该被真诚地对待,这是导演艺锋做儿童剧近十年来感受到的真谛,也是他一直秉持
期刊
顽皮的木偶们被魔法轻轻唤醒,为路上的行人们开启蒂芙尼的奇幻异想之境,探寻美轮美奂的珠宝世界。当零点的钟声敲响,雪花漫天的夜空中划过麋鹿轻快的步伐,在充满爱与温暖的颂歌中,Tiffany & Co. 蒂芙尼新年橱窗悄然幻变为充满奇遇与惊喜的冬日魔幻世界。  全新橱窗是对蒂芙尼传世精湛的匠心工艺的诚意致敬,亦是对传奇橱窗设计师吉恩·摩尔(Gene Moore)标志性视觉陈列作品的真挚纪念。可爱的木偶早
期刊
希腊神话中,伊萨卡岛之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导航回家,于是风神给了他一个装满风的皮袋子,袋子里的西风,会送奥德修斯回到伊萨卡岛的家与妻子重逢。阿拉伯神话中的阿拉丁神灯,可以通过摩擦它,唤醒一个能够满足你愿望的精灵。来自俄罗斯传统舞蹈的具有神奇力量的靴子,穿上它的人,可以飞一般的速度行走于世界。凯尔特文化中,水晶球被人们认为可以通过它穿梭时空看到过去和未来。当一颗具有魔力的水晶球来到冬日的橱窗中,
期刊
他既是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也是艺术家、收藏家,繁忙中不忘挥笔泼墨,热衷于中西方艺术品的收藏。今年九月,王中军亲自策划、创立的松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艺术珍品公之于众。  松是王中军最为喜爱的植物,他希望可以让进入美术馆的每位参观者感受到东方禅意。  老房改造的松间艺术  深秋的温榆河畔早已满地金黄,而白墙内的松美术馆仍旧青松静立,碧草如茵。展厅、楼台、松舍,肃然而和谐。  首展
期刊
Bottega Veneta于近日在伦敦百灵顿伯爵大屋(Chiswick House,又称Burlington House)隆重推出“艺匠之手”特别活动,特邀现场嘉宾踏上一段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之旅,体验Bottega Veneta精湛工艺之传承与深厚而悠久的威尼斯风格底蕴。  在百靈顿伯爵大屋一楼,八个展示间装扮一新,来自意大利威尼托大区Montebello Vicentino工作室的艺匠们现场演示
期刊
周鸿祎喜欢挑战权威,甚至推翻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在公共场合发声,甚至有粉丝对当前死水一潭的互联网现状不满意,发出了“人民想念周鸿祎”的呼声。  周鸿祎的反叛和天不怕地不怕的斗志是骨子里的。小时候,他就是个熊孩子,一个成年人眼里的非主流儿童。他经常因为捅娄子,惹来父母一顿揍。上学后,他上课说话、戏弄女同学、把老师画成猪头、偷偷折断老师教鞭,甚至因为淘气被警察找上门来。上大学后他也不安分——
期刊
神秘感总是那么令人好奇又充满探求的欲望,设计师们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欲望,打造了秘境一般的设计系列,让时装精们怀着满满的好奇心一探究竟。  CHANEL 2018春夏高级成衣系列依旧在巴黎大皇宫举行。走进秀场,便被一幅如梦似幻的自然美景所打动,此次,卡尔·拉格斐在大皇宫内搭建起壮观的瀑布景观,奔腾的流水,绿草如茵,一碧千里,这样惬意的场景恰好对应了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秘境主题,也预示着本季的设计灵感
期刊
他1988年出生,成长于音乐世家,是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秦文琛的得意门生。  他是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交响音乐会、金砖厦门峰会“扬帆未来”文艺晚会负责音乐的主创成员之一。郑阳认为:“好的大众艺术,是需要专业的作曲家群体来不断提升和引领的。”  破釜沉舟上“战场”  “十分抱歉,最近在忙搬家,只有客厅可以‘见人’了!”郑阳说着打开家门,把我们领进他暂住的工作室里。这个空间算不上多宽敞,但客厅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