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归化与异化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中心问题。极端的归化或异化都是不可取的。但如何做到平衡,把握好“度”,也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习语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在翻译习语时,要注意文化的异质性,使归化与异化达到辩证统一,这样有利于源语文化向目的语文化的渗透。本文通过对比归化与异化的概念、特点等,讨论如何运用两种翻译理论指导习语的翻译。
关键词:归化;异化;习语;翻译
一、文献综述
1.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异化和归化这一对对应概念,以指两种相反的翻译策略。“归化”通常是指使译文自然流畅,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归化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异化”是译者尽可能减少对原文的更改,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情调。简言之,异化倾向于源语文化和原文作者,归化倾向于译入语文化和译文读者。
2.归化与异化理论的争论
如何处理异化和归化的关系是翻译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保持原作的风格还是力图让读者读懂的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要么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让作者向读者靠拢。施莱尔马赫认为,两种方法之间是截然相反的,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都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将二者混合使用,必将产生不良后果,使译作的读者无法理解原作的意图。韦努蒂认为,“流畅的翻译策略会覆盖文化差异,这是一种文化侵略”,他把归化翻译视为一种强大的文化霸权,因此“异化翻译可以被视为一种反对民族主义的形式”,而他本人明确表示自己倾向于“异化”策略,因为异化翻译其实是一种“抵抗式”的翻译,故意采用一种不流畅的翻译风格,凸显源语文本的异质性。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以及其他提倡归化翻译的学者认为归化的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试图把源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强加到目标文本不仅不现实,而且危险。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第二,翻译是一种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中介语和跨文化交际中介,在翻译时,源语文化应该被嵌入到目的语文化的行为模式中;第三,翻译的要求之一,就是翻译出来的语言对于目标读者来说应该是自然的,惯用的和可理解的,以此来避免由于语言差异带来的误解。奈达认为,流利的翻译策略,包括归化,对于翻译“自然表达”是十分重要的;第四,从交际的视角看,翻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有效果、成功率高的跨文化交际。因为目标读者通常是以他们自己的文化视角来认知事物的,一个有效的沟通模式在一个文化中有效,并不代表在另一种文化中也一定有效。因此,为了获得一个有效的交流,译者必须尝试将源语言文化嵌入到目标语言文化,消除文化障碍。
针对归化与异化理论的关系,分化出不同的观点。其实,归化与异化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归化翻译更易于读者去理解和接受,但是其自然性和平滑度往往是以失去源语文本的文化和文体信息为代价的。异化翻译保留了源语的特性,使得源语言文化的读者自己去理解,但外来文化中的意象和语言特征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信息过载。
二、习语与文化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典故等。习语的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解码过程,更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递过程。由于中西方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
英汉习语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别:
1.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文化中比较卑微,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尽管近些年来很多人养狗,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无法改变。然而,狗在西方是忠诚的象征。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某一类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用猫喻人,如“馋猫”,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如“Curiosity kills cat ”。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紧密联系。例如,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的生活与土地发生各种联系。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骄阳似火”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酷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预示春天来了的却是西风。英国的夏季则是气温适宜的季节。
3.宗教信仰方面
一千多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的思想受佛文化影响很深,常用习语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信奉上帝,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这样的励志语言,也有Go to hell这样的诅咒。
三、运用归化与异化理论处理习语的翻译问题
1.习语翻译的异化趋势
在习语的翻译中,传统的归化翻译法受到了挑战。它逐渐被异化翻译所取代。异化翻译的应用成为了习语翻译的主流方法。我们都知道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的来源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习俗等。因此,英汉习语有很大的不同,在成语的翻译中采用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的这些差异。例如在翻译“Lord,how should God approve that you rob Peter,and give this robbery to Paul in the name of Christ”时,彼得和保罗均为《圣经》中的人物,且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异化翻译才能保持原文宗教色彩,传播宗教文化。 2.习语归化翻译的缺陷
归化策略往往是传统的习语翻译最喜欢的选择。虽然读者很容易理解这种翻译策略翻译出来的作品,但这种策略可能会忽视原习语的内涵。归化翻译得来的习语往往能适应或替代源文本的文化,但它可能无法完成促进文化交流的任务。例如在翻译“fine feather makes fine birds”时,如果采用归化手法翻译为“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读者更容易理解,但是却忽视了源语的文化特色。再例如,“child’play”不能归化为中国的“儿戏”,尽管两个词有相同的组成成分,前者指“the task easy to be carried out, or the trivial matter”,而后者表示对任务的不重视。
四、结论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在习语翻译中更倾向于异化策略。选择异化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这些习语的传输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真理,反映关于自然和人的常识。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读者共享相同的“认知图式”,可以确保他们对翻译的理解;第二、接受最初的源语言的表达,可以不断丰富目标语言的表达式;第三、源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将传达异国风味到目标语言文化,从而使它更加丰富多彩。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达到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提高翻译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Brill, 1969.
[2]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M]. Leiden: Brill, 1964.
[3]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 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ublishing, 1995.
[5] 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86-187.
[6]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7]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8] 史晓慧.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语言与翻译,2002(2).
[9]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关键词:归化;异化;习语;翻译
一、文献综述
1.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异化和归化这一对对应概念,以指两种相反的翻译策略。“归化”通常是指使译文自然流畅,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归化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异化”是译者尽可能减少对原文的更改,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情调。简言之,异化倾向于源语文化和原文作者,归化倾向于译入语文化和译文读者。
2.归化与异化理论的争论
如何处理异化和归化的关系是翻译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保持原作的风格还是力图让读者读懂的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要么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让作者向读者靠拢。施莱尔马赫认为,两种方法之间是截然相反的,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都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将二者混合使用,必将产生不良后果,使译作的读者无法理解原作的意图。韦努蒂认为,“流畅的翻译策略会覆盖文化差异,这是一种文化侵略”,他把归化翻译视为一种强大的文化霸权,因此“异化翻译可以被视为一种反对民族主义的形式”,而他本人明确表示自己倾向于“异化”策略,因为异化翻译其实是一种“抵抗式”的翻译,故意采用一种不流畅的翻译风格,凸显源语文本的异质性。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以及其他提倡归化翻译的学者认为归化的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试图把源文本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强加到目标文本不仅不现实,而且危险。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第二,翻译是一种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中介语和跨文化交际中介,在翻译时,源语文化应该被嵌入到目的语文化的行为模式中;第三,翻译的要求之一,就是翻译出来的语言对于目标读者来说应该是自然的,惯用的和可理解的,以此来避免由于语言差异带来的误解。奈达认为,流利的翻译策略,包括归化,对于翻译“自然表达”是十分重要的;第四,从交际的视角看,翻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有效果、成功率高的跨文化交际。因为目标读者通常是以他们自己的文化视角来认知事物的,一个有效的沟通模式在一个文化中有效,并不代表在另一种文化中也一定有效。因此,为了获得一个有效的交流,译者必须尝试将源语言文化嵌入到目标语言文化,消除文化障碍。
针对归化与异化理论的关系,分化出不同的观点。其实,归化与异化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归化翻译更易于读者去理解和接受,但是其自然性和平滑度往往是以失去源语文本的文化和文体信息为代价的。异化翻译保留了源语的特性,使得源语言文化的读者自己去理解,但外来文化中的意象和语言特征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信息过载。
二、习语与文化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典故等。习语的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解码过程,更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递过程。由于中西方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
英汉习语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别:
1.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文化中比较卑微,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尽管近些年来很多人养狗,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无法改变。然而,狗在西方是忠诚的象征。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某一类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用猫喻人,如“馋猫”,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如“Curiosity kills cat ”。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紧密联系。例如,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的生活与土地发生各种联系。比喻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骄阳似火”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酷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预示春天来了的却是西风。英国的夏季则是气温适宜的季节。
3.宗教信仰方面
一千多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的思想受佛文化影响很深,常用习语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信奉上帝,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这样的励志语言,也有Go to hell这样的诅咒。
三、运用归化与异化理论处理习语的翻译问题
1.习语翻译的异化趋势
在习语的翻译中,传统的归化翻译法受到了挑战。它逐渐被异化翻译所取代。异化翻译的应用成为了习语翻译的主流方法。我们都知道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的来源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习俗等。因此,英汉习语有很大的不同,在成语的翻译中采用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的这些差异。例如在翻译“Lord,how should God approve that you rob Peter,and give this robbery to Paul in the name of Christ”时,彼得和保罗均为《圣经》中的人物,且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异化翻译才能保持原文宗教色彩,传播宗教文化。 2.习语归化翻译的缺陷
归化策略往往是传统的习语翻译最喜欢的选择。虽然读者很容易理解这种翻译策略翻译出来的作品,但这种策略可能会忽视原习语的内涵。归化翻译得来的习语往往能适应或替代源文本的文化,但它可能无法完成促进文化交流的任务。例如在翻译“fine feather makes fine birds”时,如果采用归化手法翻译为“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读者更容易理解,但是却忽视了源语的文化特色。再例如,“child’play”不能归化为中国的“儿戏”,尽管两个词有相同的组成成分,前者指“the task easy to be carried out, or the trivial matter”,而后者表示对任务的不重视。
四、结论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在习语翻译中更倾向于异化策略。选择异化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这些习语的传输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真理,反映关于自然和人的常识。目标语言与源语言的读者共享相同的“认知图式”,可以确保他们对翻译的理解;第二、接受最初的源语言的表达,可以不断丰富目标语言的表达式;第三、源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将传达异国风味到目标语言文化,从而使它更加丰富多彩。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达到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提高翻译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M]. Leiden: Brill, 1969.
[2]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M]. Leiden: Brill, 1964.
[3]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 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ublishing, 1995.
[5] 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86-187.
[6]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7]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8] 史晓慧.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语言与翻译,2002(2).
[9]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