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学生视角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i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以为,文本解读的学生视角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理解,二是对已有理解的超越。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定在“零起点”,他们已有的理解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但是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一望而知”的层面,这就违背了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的“引导”职责,会导致由“一望而知”引向一望而不知的境界。因此,我们的文本解读必须有学生视角,以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作为教学起点,将学生引向他们所能感知、领悟的文本深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一、由“阅读初感”走向“意脉深处”
   著名学者、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回顾自己的中学语文学习生活时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孙先生所说的“一望而知”其实就是学生的阅读初感,这种初感的具体内容每个学生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可能是深刻的,有的可能是肤浅的;有的可能是全面的,有的可能是片面的。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这种阅读触感的层面,学生就会感觉“十分厌恶”,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这种初感又是值得珍视的教学资源,教学就应该沿着学生的初感,寻找文本的意脉,走向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譬如,在上《桃花源记》的时候,我让学生说说对“桃花源”的感受,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 “美!”这便是学生的阅读初感。我又问:“美在何处?”一部分同学说:“环境美。”我又追问:“还有吗?”这时学生沉默了,我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做圈点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这时学生沿着“美”这一条意脉,步步走向了深入,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相互补充,得出了:美在自然环境;美在这里的安康和谐、安静自足的小农社会;美在远离战乱,却毫无感觉;美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利害的争夺;美在神秘不可寻……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是基于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美”初步感知,走向了他们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学习古诗,教者一般都会安排朗读,但是很多课堂的朗读,也只是简单重复,不能体现“一次次读得很好”。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也许通过串讲知道诗意,但并没有进入“意脉”,没有进入诗歌的情感内核,所以依然读不出那种感觉。为了走出这一误区,学习杜甫的《登高》,在理解了诗意后,就引导学生理解“意脉”上的起伏变化了。这首诗,第一、二联气魄宏大,第三、四联出现了些许变化,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直截了当地写了个人的“潦倒”,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有微妙的跌宕。这样学生就感受了阅读初感中“一无所知”的内容,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刻,朗读时也就能读出了那种沉郁顿挫之感了。
   二、由“好奇质疑”走向“沉潜含咏”
   好奇心和兴趣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小时候,父亲给他一个指南针,他看了一下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他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文本解读也是要有“好奇”作为助力的。老师尤其要在文本解读中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重点。亚里士多德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若没有惊奇,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就提不起上课的劲头,更难以说有创造的追求了。那么语文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文本解读就是要让学生好奇勇敢地向文本发问,甚至用“别样”的眼光看待文本。
   譬如在九年级上册卢纶的古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在大雪漫天飞舞的时候应该是冬季了吧,这样的时节怎么会有大雁的呢,大雁不是应该都已经飞往南方了吗?的确,恐怕连诗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吧。不过也从学生的这番质疑,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自己的思考力的,能够站在常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品质,我们要允许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见解,肯定甚至鼓励学生向作者、书本、编者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努力做到以趣生疑、由疑问启迪思维,使问题在疑问和辩驳之中得到解决。在上《鼎湖山听泉》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章及题目进行发问。其中有学生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学生说,为什么是听泉呢,而不是看泉呢?其中“山”和“泉”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学生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便是好奇心的表现,因为好奇,他们对文章产生了思考,有了思考并开始质疑。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小心呵护,并努力让它发芽开花。有学生对“听”有了进一步的深究,并查出这个字的古体字形是“聽”,利用这个字的字形给我们进行解说:古体字的“聽”很复杂,但是能看出古人对“听”的理解已经十分讲究了。这个字里有一个长长的“耳”,意思是要认真倾听,右边还有一个横着的“目”,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听,还要能感知它的形,最重要的是用“心”。所以,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听声、感形、用心悟神是“聽”的最高境界。学生的这个见解,令其他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望。
   疑为学之始,学习最佳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疑问,这是学生视角的题中之意。循着学生的疑问,领着学生沉潜到文本之中,在文本的深处一次次的来回、穿行中对语言进行叩击、涵咏、把玩、回味,只有在这个艰苦的却也有趣的过程中,语言的秘密才能被发现,语言的秘密一旦被发现,整个文本幽暗的世界就会被照亮,就会激发起学生心灵的惊异和渴望进一步探究的精神力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其创新思维很活跃,他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回答,甚至是妙语连珠。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教师应当为学生竖好梯子,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对他们的做法给予赞赏和激励。
   三、由“自我经验”走向“他人之境”
   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跟他的生活经历、知识累积紧密相连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文本多是著名作家所写,这些作家写作的内容来自他们的自身体验,有的是中年时候的感悟,有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有的则是对社会的观察,这一切是阅历和心灵的融合。那么学生的“眼”会怎么看呢?
   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请学生评价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叔叔。有的学生说:菲利普夫妇很势利,在于勒落魄的时候就很希望赶他走,在他发达的时候就希望他赶快回来;有的学生则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有不得已之处,他们身处的就是那样的社会,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的女儿就嫁不出去,由此学生的思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也就是他们单个家庭的命运其实是在整个社会之下,也是无法自主的,迫不得已的;也有的从于勒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个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在这样的互相诘问互相补充中,学生对文本的观察和思考一次次得到冲击并走向深化。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堂教学结构。多年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解读文本时,教师还是缺乏学生视角,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人生初体验。怎样在这些文本解读中尊重“学生”的“初心”呢。教师应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就是在品读中让学生感悟文本所描述的世界,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文本所描绘的细节,在师生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文本所揭示的现实主题。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们从资料上得知书本中的课文和原文是有所不同的,在被选入课本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学生经过多次阅读后咂摸出了不同的滋味,于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我的叔叔于勒》删去开头和结尾是不妥当的”。学生认为删去开头和结尾,使读者对若瑟夫·达佛朗司即“我”这一人物形象无法进行全面理解和解读,因而许多评论文章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不公正。
   总的来说,十五六岁的学生,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善为主”的,他们也能感受到成人世界的迫不得已和矛盾之处。而事实上,正是学生的这些初体验,对人生的本能的美好纯真的认识,印证了《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原本的写作意图,作者是温情地回顾自己受到的感染,那就是对一个苦命人无奈生活的同情。
   学生虽没有太多生活阅历,但凭借他们对人生的初始体验和内心的真善本色,一次次叩问这小说中的人性世界,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回答的相互碰撞下反思自我。老师的肯定、赞叹、启发、引导,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一起解读这篇经典文本。看来以学生的视角读文本,教师就要能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而不是以找到所谓的“批判”、“揭露”为旨归,总是以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者立场睥睨作品中的人物。有论者说:长此以往,文学教育就会沦落为虚假的道德说教,而虚假道德说教引导的只会是伪善,就会失去文学作品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促进作用。有学者告诫说:“阅读小说,首先不是去‘解释’,而是把自己‘摆’进去,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小说的世界,遭遇小说里的人生。”通过文本细读,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摆进去”,在这样的阅读移情中,产生灵魂自省,才有可能真正的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读懂自己,才有可能发挥小说的陶冶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然而,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并不是一味地想着迁就学生,把文本的内涵无限制地扩大。当学生的理解和文本主旨发生偏差,甚至矛盾时,究竟如何处理呢?如果学生的理解虽和作者不一致,但并不矛盾,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那就应该加以肯定;有创意的,还应该充分表扬。但是如果学生理解背离了作品的本意,但原因是受经验的限制,是出于自己的感性认识,那就应该补充学生的阅历,加以启发;如果原因是读书不够仔细,思考不够深入,那就应该引导他们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了……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Shulman说: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区别就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把自己所拥有的内容知识转化为强有力的教学形式,并且适应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能力和背景。”这段话其实也是表明了有经验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学生视角,但这句话也给我们另一个启发,学生视角是建立在“所拥有的内容知识”基础之上的,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能力,决定着教师“转化”与“翻译”水平,因而学生视角不是降低了对教师要求,相反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具有将内容知识转化、翻译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的能力。
  薛晴,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或表达了人间至情,或闪耀着思想光芒的优秀作品,却由于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有限,无法为他们所欣赏。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问题。《项脊轩志》是一篇公认的感情细腻深沉的好文章,可谓“句句皆情”;可学生却认为写的都是小事,读起来很平淡。显然,学生与文章和作者有“违合感”,审美距离较远。因此,我教学时,在解决了语言文字层面的问题以后,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
近读文章《在美国知道“不知道”》(载于《潇洒》杂志1997年1期。作者:年华)感受颇深。“……在美国,有许多事情让我瞠目结舌,其中之一就是教授说‘不知道’,多次碰上教授说‘不知道’和‘你怎么看’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填充自己的脑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我们多数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教授怎会不知道”,“教授怎么没主见”的现象,却恰恰让我们的教改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们综合《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小学教材》和已有研究成果,找到1927-1939年间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出版的冠以“国文”或“国语”名的初中教科书39套,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30年代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四家出版社共出了19套教科书,占当时同类出版物数量的一半左右。这39套教科书,都是文言白话混选,文言文数量按年递增,且按是否分单元,课后是否附语法修辞和文学知识的不同,这些教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一)》中有诗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一壶酒一个人喝是孤独,但是与邻里朋友分享对饮,却是欢乐无穷。酒尚且如此,无穷无尽的知识资源更是这样,我们应该将脑中有限的知识分享,来收获他人有限的知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每个人有限的知识罗列起来,就可以使我们本身原有的知识增值。这是一个抛砖引玉,开阔眼界,增强思辨,储备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自己有涯的知识,吸收异于自己
质疑是学习的必要手段,不论是哪一个学科都不例外。语文阅读中,只有教会学生去深层次发掘文中蕴含的深意,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读书。若说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前面挡着一扇大门,那么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它让我们一览生动、灵动以及饱含激情的语文课堂新貌。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最合理的设疑载体?以下笔者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提问的目标要有明确性   有效提问旨在提高教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作文要写得出新出彩,就必须要运用生动的、典型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无疑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如今不少中学生腹中积累的素材寥寥无几,写起作文来常常使用雷同的材料,令人生厌。  一、中学生作文素材匮乏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写作素材储备量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观察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从生活中提取和积累素材。写作活动本质是反映生
在当今数字化的信息社会里,“浅阅读”“伪阅读”虽也常受批评,但“碎片化阅读”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不能不令有识之士尤其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忧虑。因为这与我们课堂上倡导的深阅读南辕北辙。深度阅读文本给人精神世界带来的享受与体验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文本解读时,应教给深阅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以便学生在平常的文字符号中,在细微的片言只语中,感受一波又一波真情,欣赏一个又一个独特的美,
“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我’的眼光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这一问题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里的习题,弄清了这个问题,实际上等于找到了解读《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密码。由谁来讲述这个故事,本文可以有四种选择:第一,孔乙己。第二,酒客,掌柜。第三,作者。第四,小伙计。作者之所以要通过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我”的眼光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显然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追求有关,与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有关。我们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确切地讲,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而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及对当前教育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课堂的整体设计。  一、关注“问”,更要关注“答”  “问”和“答”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
江西省萍乡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但我在学校语文组开展《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校本研究以来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何才能挖掘先秦诸子的艺术魅力?如何才能处理好它和必修课教学的关系?如何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