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教学中实现语文知识增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一)》中有诗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一壶酒一个人喝是孤独,但是与邻里朋友分享对饮,却是欢乐无穷。酒尚且如此,无穷无尽的知识资源更是这样,我们应该将脑中有限的知识分享,来收获他人有限的知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每个人有限的知识罗列起来,就可以使我们本身原有的知识增值。这是一个抛砖引玉,开阔眼界,增强思辨,储备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利用自己有涯的知识,吸收异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知识“以一生十”,无穷无尽。可以说,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履历经验都别于他人,所以在其脑海中所形成的知识烙印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知识共享平台,将这些迥异的知识体系结构联袂成知识整体,实现个体所存储知识的升值。本文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众矢之的”,来谈共享教学中语文知识增值的实现。
   一.百家争鸣,同台共享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派系繁荣局面,这与同期的古希腊文明遥相辉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永恒的明星,它的光芒也波及整个世界。至今被我们仰望、涉及、流连。之所以如此,大部分是因为横向对比它的丰富性和纵向对比它的深刻性。可以说,“一家之言”总会使所代表的知识领域显得荒凉、浅显、单薄,而倾尽自己现有的知识彼此争芳斗艳、促膝分享却能积淀自己的知识底蕴,丰富、深刻自己,又能实现自己现有知识的增值。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噤若寒蝉的听讲方式,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将别于他人的经验、思想、情感分享出来。这是一次整体中个体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通过知识的分享建立向心力、凝聚力,这两种力量撮合各个个体,进而使学生这一整体更具有强大的力量而攻无不克、无坚不摧。
   一朵花开不算艳,千万种花齐放才算艳。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以一个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不是精彩教学,每位学生以个体的形象说出代表个体的语言才是精彩教学。说比听更有意义。例如苏教版初中教材中《落日》一文。这是一篇经典的新闻纪实文章,即新闻特写。学生阅读文本后发现,本文与其他纪实类文章有些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本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中有一些作者的主观感受。前两段中,还有议论:“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也有学生发现文章选取了一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甚至鸡毛蒜皮的事实来写。如水兵的衣服“军衣洁白,折痕犹在”、签字场所的摆设。有学生甚至谈到文章并未完全依据事实来写,还写了不在现场发生的事实(“白马的故事”)。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共享,学生恰恰能充分认识到“新闻特写”这一文体的特点。又如高中教材中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词,是马丁·路德·金咆哮着发出的“黑人之音”。这篇演说词的历史意义,其间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等都不是教师轻描淡写的讲解就能使学生透彻理解的。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建立一个知识分享平台,让学生互相将所知道的关于作者、美国种族歧视纷争、黑人遭遇,乃至美国种族经济、政策的现状等等做一次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间进行知识互补,增长了见解,也使得原有的知识升值。另外,教师还可将眼光置于文本之外,让学生举出一些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演说,如闻一多的演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
   二.激烈思辨,矛盾相生
   思维的碰触才能激起无限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禁锢只能让智慧之水静止、呆滞和污臭。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它所涵盖的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这更需要我们运用不竭的智慧去探索。但是,由于经验的有限性,我们着眼事物的角度也走向了偏执和片面化。这让我们难以接收与我们不一样的思维想法,我们洞察事物的智慧也一点点用尽,世界在我们眼中成了冰山一角。所以我们需要智慧的挖掘,需要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我们所欠缺的思维方式。可是,思考角度、思考方式也有对错之区别,我们需要在激烈的思辨中来验证自己的思维和他人的思维,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坚持和采纳。正所谓:“矛”、“盾”相生,在思辨中,想法、知识等形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在思辨中,互相矛盾的观点也会互相成就。如果没有矛,就不会成就盾,或者说,如果没有盾,就不会成就矛,事物间总是在相克中相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相矛盾的一隅而不自知,但当与别人进行观点切磋、激烈思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当然,这也是观点、思维分享的一种方式,在分享中知对错,在分享中决策是否坚持己见,是否接受他人观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于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屋”,就足以引起学生的争论。一方面,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另一方面,孩子们又能趁先生自我陶醉时糊盔甲套在指头上做戏,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画画,这些又显得趣味盎然。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辩论中发现作者传达出的隽永的趣味,不管教育体制如何僵化,孩子们活泼的天性总能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而对童心的肯定,恰恰是作者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又如《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涉及到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中不乏一种睿智的思辨色彩。它与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所提倡的“德政”一脉相承。在这里教师可以将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德政”放到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联系目前国家现状,让学生互相进行思辨,谈谈哪种方式更恰当些,更好些。孔孟之道都反对征伐,其所提倡的治国思想都以“仁”为本。但孔子提倡君以修德来聚集远方的人,而孟子提倡以民生的方式来使天下百姓聚集于此。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以前坚持的是那个观点,但是经过互相的思辨展开,他会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矛盾而在辩论中形成自我观点的统一。
   三.观点集合,吃透知识
   正如分散的星星的光芒稍逊月亮的光芒一样,分散的观点的力量总是微小而不具说服力的,所以我们要把观点集合,将无数个看起来微弱的光芒聚集起来,使其形成一个发光整体,整体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建立一个知识、观点共享的平台,让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学习。但倘若教师止步于大家的各抒己见,而不将这些观点做一次总结,那么,该课堂只是满足了学生说的欲望,而没有起到知识分享真正的成效。因此教师要将灌进麻袋的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封袋,让它们形成一个体系。这样,才使得学生易于把握,继而吃透知识。
   “十根筷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过本文不是去讲团结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观点集合之力量的巨大性。还以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和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为例,一个提倡“修德”,一个赞成“民生”,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展开讨论,但是你一言我一语未免显得很杂碎、分散,所以作为教师要进行观点的集合,将学生的观点分类、分角度进行汇总,然后再用最恰当的语言总结出一个最能详尽这一角度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无论是对自己的观点还是对他人的观点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更有利于其对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可突破文本,让学生站在课本之外进行思考。联系国家现状考虑除孔子的“修德”、孟子的“民生”之外的治国思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
   结语: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相互交换,各得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大家相互交换,各得两种思想。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学生作为不同的学习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基于不同的人生经验、生活环境,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各具特性。学生作为知识的主体,也是不对称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不能求同去异,而要重视差异性,为学生搭建共享平台,从而促成学生的相互切磋和借鉴,以此实现个体知识的增值。
  宗桂荣,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其他文献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春节、清明、国庆等长假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优惠活动,游客10分钟内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之内书声琅琅。该项活动把自身蕴含的文化因子与游客的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论从主观动机上还是从客观效果上,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和倡导,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典型。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
当下的语文课可谓是“见花乱欲”“异彩纷呈”,很多老师打着“XX语文”的旗号游走于大江南北,很难说这些都是真正的语文课。很多老师不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上反复讲读,就是把语文课当做输送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大卡车,语文学科要想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学科的路还很遥远。拨开笼罩在语文上空的层层迷雾,廓清语文学科的真实位置,这是当下所有语文教师必修课。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科的讲授方式,学科性质和运用的分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是现代散文作家陆蠡的抒情散文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苏教版语文教学用书中指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人教版教学用书中指出“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
谭邦和,男,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会长。1999年以来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加制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国家级教师培训、语文高考研究等工作。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受聘担任文华学院中文系主任及该校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一、语文课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主人公,时常忽略小人物在文本中特有的文学价值,而由于对“小人物”的忽略,课堂教学常常出现文本解读浅显,甚或理解错误的现象,此种对“小人物”忽略的现象理应引起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人物塑造不分大小,有些人物刻画虽用笔极简,但文学价值极高,阅读教学如能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的“小人物”身上挖掘文学的独特价值,语文教学定能海阔天高。  一、错误阅读“小人物”
《江南的冬景》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文中将北国的冬天、闽粤等地的冬天以及德国的寒郊散步与江南之冬作对比,选取“曝背谈天”“冬郊植被”“微雨寒村”“江南雪景”及“旱冬闲步”等五幅典型画面,展现江南冬景的独特魅力。写景类文章往往是某个时期作者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自古皆然,好的写景文并非纯粹写自然景观,聊资消遣而已,“景物的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郁
问:看到《群山之巅》最后一句话“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你创作完这部作品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就是一种无言的苍凉感。也许是与笔下相处了两年的人物告别的那种心疼与不舍;也许是内心还涌动着一股热泉,可又无处倾泻的那种伤感。   问:《群山之巅》这本书书名的内涵?为什么钟情小人物?   答:我塑造的这个小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群山之巅,所以很自然地就用了这个标题。高高的山,普普通通的
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或表达了人间至情,或闪耀着思想光芒的优秀作品,却由于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有限,无法为他们所欣赏。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问题。《项脊轩志》是一篇公认的感情细腻深沉的好文章,可谓“句句皆情”;可学生却认为写的都是小事,读起来很平淡。显然,学生与文章和作者有“违合感”,审美距离较远。因此,我教学时,在解决了语言文字层面的问题以后,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
近读文章《在美国知道“不知道”》(载于《潇洒》杂志1997年1期。作者:年华)感受颇深。“……在美国,有许多事情让我瞠目结舌,其中之一就是教授说‘不知道’,多次碰上教授说‘不知道’和‘你怎么看’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填充自己的脑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我们多数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教授怎会不知道”,“教授怎么没主见”的现象,却恰恰让我们的教改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们综合《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小学教材》和已有研究成果,找到1927-1939年间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出版的冠以“国文”或“国语”名的初中教科书39套,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30年代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四家出版社共出了19套教科书,占当时同类出版物数量的一半左右。这39套教科书,都是文言白话混选,文言文数量按年递增,且按是否分单元,课后是否附语法修辞和文学知识的不同,这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