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中,全球教育服务市场规模扩张迅猛,国际教育服务已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服务业部门,是世界公认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成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个国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GMS成员国的人员合作交流,云南省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代表方身份成为中国参与合作的主体和前沿。因此,对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以提升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波特的竞争力模型
为了深入地研究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影响因素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我们在此引入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波特竞争力模型又称为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制定战略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波特认为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偏好来理想地加以改变。任何产业,无论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二、建立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
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行业的竞争力及基本情况,明确本企业的优势与弱点,了解这些竞争力量对企业的战略定位产生怎样的限制与影响,确定本企业对各种竞争力量的态度以及采取怎样的政策,制定有效的策略。教育服务贸易也如企业一样面临着行业的竞争,将波特竞争力模型运用到云南省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可得到云南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即其他国家或地区对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为新加入者对教育服务贸易有潜在的威胁;政府、企业、各高校作为教育服务贸易的的资金、政策等资源的供应者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起支持和约束作用;GMS各国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作为教育服务的需求者,其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服务将会占取一定的市场,作为替代品威胁云南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最后也是核心的便是现有教育服务贸易力量抗衡。
三、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的分析
下面我们着力于对竞争力模型的分析,从中得到云南省对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的威胁和机会,为制定战略措施提供依据。
(一)现有的教育服务贸易力量的抗衡
云南省虽然与GMS各国一直都有教育服务贸易合作,但并不意味着云南省是唯一的合作伙伴,很多的国家和地区也一直和GMS各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比如我国的广西省。广西省较之云南省有以下优势:首先,广西在与东盟合作基础更好,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与GMS各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其次,广西经济规模优于云南,教育资源及条件较云南有一定优势;再者,广西与GMS的主要合作伙伴是越南,近年来该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而云南毗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越北地区,交通状况较差,使云南省与越南交流合作发展的力度远远不够。同时,紧邻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教育贸易的空间有限。因此,竞争是激烈的,形势是严峻的,制定出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战略,提升云南省对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迫在眉睫。
(二)新进入者威胁
对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行业会不断有新的涉入者与云南省形成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在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都远远胜过云南省,这会给云南省的教育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业,它要有慢慢渗透的过程。在教育行业中,教育选择的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旦选择便不会轻易改变。教育的接受还要考虑文化因素,GMS各国和云南省同有汉文化基础,教学方法和理念便容易被接受。而那些发达国家在地理和文化上没有如此的优势,在进入这个行业时困难会大一些,耗时要长一些。面对新进入的竞争者我们应该即看到威胁也看到自身的优势,针对问题选择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提升竞争力。
(三)买方谈价能力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消费者应该是GMS各国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从云南与GMS各国的情况来看,云南省在GMS各国中就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而言是具有一定优势的。GMS各国中,除了泰国,其他各国的教育设施和教育体制均不是很健全,云南省的很多学科如汉语言和中医药等在GMS各国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和产业吸引力的。GMS各国的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選择教育服务时,会偏向于选择一些经济适用的专业,以使自己的教育投资物有所值。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人们的教育意识不是很强,对于教育服务的需求量就少,没有特色优势的教育服务项目吸引不了他们消费。总之,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意识也会越来越强,消费也会越来越理性;随着竞争者的增加,人们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议价能力会不断增强。因此,要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供应商谈价能力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供应商应该是云南省政府、企业和各高校等。云南省政府很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高校和企业也为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但对于整个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而言,政府及企业的教育投入还是有限的,整体水平相对于世界水平或我国其他地区水平还是很低的,这对云南省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是有约束的。同时,教育服务贸易具有两面性,既有盈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在盈利方面,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对于教育服务行业,一直没有盈利,供应商自然会撤出自己的投入,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在社会公益性方面,虽然政府会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扶持,但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如果某一形式的教育不具有竞争力,政府也可能转换策略。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不能小看,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断做出成绩才能够给供应商信心,得到持续的发展。
(五)替代威胁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替代威胁来自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服务项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在线教育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很多学科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服务项目在成本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对我省在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有一定的冲击,但应该还代替不了境外消费。境外消费还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学习更全面 ,更系统,更能感受另一国家的文化等等,在一定时期内,跨境交付还只能做为境外消费的一种补充,不可能代替。
四、提高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在分析云南省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模型之后,可以看到在教育服务贸易中有机会也有威胁,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是提高教育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服务贸易各方面的建设。云南省高等教育经济投入不足,随着来滇留学生数量的成倍增长与高校国际化课程和科研项目的飞速增长,省政府奖学金额度和出国留学基金额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招收留学生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因此云南省应该从不同渠道加大教育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用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以及名师队伍和教育国际化建设等。另一方面,要建设高校拨款新机制,化解云南省高校债务难题。再者,应拓宽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办学资金,试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教育基金会及争取中央财政性资金的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强高校融资能力,确保教育服务贸易的投入。
(二)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育服务观念,优化教育环境。
在新形势下,要调整教育行政,加强教育及相关政策的引导,规范教育行政管理,扩大教育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减弱政府行政性的资源配置作用,由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转变,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辦学自主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入世后有关的教育服务承诺条款,要增强透明度、开放性。要强化教育服务系统,强化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教育资源协调机制,强化教育服务系统。应该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规,优化留学生学习环境。如建设高校与社会想结合的来滇留学生的后勤服务及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为来滇留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和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国际化理念,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高质量的教育是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要使产学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核心的教育竞争力。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除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之外,也要加强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学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或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吸取先进经验,以更高的水平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双语教学师资缺乏,这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有一定制约的,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尽快达到较高比例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导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教育服务贸易课程设置单一,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进展缓慢。据调查发现,前来云南高校求学的留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并且接受专业学历教育的学生数量不是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云南省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高层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重点加强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建设。入世后以及云南省对世贸组织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及符合国际职业要求的人才将成为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注释:
①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3-4。
②仵凤清,王盈盈.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我国高等学校战略定位分析[J].广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2卷总第148期.89-91。
③吴汶亚.关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21卷第6期.92-95。
参考文献:
[1]仵凤清,王盈盈.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我国高等学校战略定位分析[J].广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48).
[2]吴汶亚.关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简介:孙丽(198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波特的竞争力模型
为了深入地研究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影响因素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我们在此引入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波特竞争力模型又称为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制定战略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波特认为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偏好来理想地加以改变。任何产业,无论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二、建立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
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行业的竞争力及基本情况,明确本企业的优势与弱点,了解这些竞争力量对企业的战略定位产生怎样的限制与影响,确定本企业对各种竞争力量的态度以及采取怎样的政策,制定有效的策略。教育服务贸易也如企业一样面临着行业的竞争,将波特竞争力模型运用到云南省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可得到云南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即其他国家或地区对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为新加入者对教育服务贸易有潜在的威胁;政府、企业、各高校作为教育服务贸易的的资金、政策等资源的供应者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起支持和约束作用;GMS各国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作为教育服务的需求者,其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服务将会占取一定的市场,作为替代品威胁云南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最后也是核心的便是现有教育服务贸易力量抗衡。
三、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的分析
下面我们着力于对竞争力模型的分析,从中得到云南省对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的威胁和机会,为制定战略措施提供依据。
(一)现有的教育服务贸易力量的抗衡
云南省虽然与GMS各国一直都有教育服务贸易合作,但并不意味着云南省是唯一的合作伙伴,很多的国家和地区也一直和GMS各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比如我国的广西省。广西省较之云南省有以下优势:首先,广西在与东盟合作基础更好,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与GMS各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其次,广西经济规模优于云南,教育资源及条件较云南有一定优势;再者,广西与GMS的主要合作伙伴是越南,近年来该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而云南毗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越北地区,交通状况较差,使云南省与越南交流合作发展的力度远远不够。同时,紧邻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教育贸易的空间有限。因此,竞争是激烈的,形势是严峻的,制定出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战略,提升云南省对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迫在眉睫。
(二)新进入者威胁
对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行业会不断有新的涉入者与云南省形成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在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都远远胜过云南省,这会给云南省的教育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业,它要有慢慢渗透的过程。在教育行业中,教育选择的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旦选择便不会轻易改变。教育的接受还要考虑文化因素,GMS各国和云南省同有汉文化基础,教学方法和理念便容易被接受。而那些发达国家在地理和文化上没有如此的优势,在进入这个行业时困难会大一些,耗时要长一些。面对新进入的竞争者我们应该即看到威胁也看到自身的优势,针对问题选择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提升竞争力。
(三)买方谈价能力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消费者应该是GMS各国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从云南与GMS各国的情况来看,云南省在GMS各国中就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而言是具有一定优势的。GMS各国中,除了泰国,其他各国的教育设施和教育体制均不是很健全,云南省的很多学科如汉语言和中医药等在GMS各国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和产业吸引力的。GMS各国的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選择教育服务时,会偏向于选择一些经济适用的专业,以使自己的教育投资物有所值。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人们的教育意识不是很强,对于教育服务的需求量就少,没有特色优势的教育服务项目吸引不了他们消费。总之,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意识也会越来越强,消费也会越来越理性;随着竞争者的增加,人们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议价能力会不断增强。因此,要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供应商谈价能力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供应商应该是云南省政府、企业和各高校等。云南省政府很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高校和企业也为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但对于整个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而言,政府及企业的教育投入还是有限的,整体水平相对于世界水平或我国其他地区水平还是很低的,这对云南省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是有约束的。同时,教育服务贸易具有两面性,既有盈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在盈利方面,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对于教育服务行业,一直没有盈利,供应商自然会撤出自己的投入,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在社会公益性方面,虽然政府会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扶持,但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如果某一形式的教育不具有竞争力,政府也可能转换策略。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不能小看,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断做出成绩才能够给供应商信心,得到持续的发展。
(五)替代威胁
在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中替代威胁来自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或在线教育服务项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在线教育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很多学科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服务项目在成本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对我省在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有一定的冲击,但应该还代替不了境外消费。境外消费还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学习更全面 ,更系统,更能感受另一国家的文化等等,在一定时期内,跨境交付还只能做为境外消费的一种补充,不可能代替。
四、提高云南省与GMS各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在分析云南省与GMS各国教育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模型之后,可以看到在教育服务贸易中有机会也有威胁,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是提高教育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服务贸易各方面的建设。云南省高等教育经济投入不足,随着来滇留学生数量的成倍增长与高校国际化课程和科研项目的飞速增长,省政府奖学金额度和出国留学基金额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招收留学生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因此云南省应该从不同渠道加大教育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用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以及名师队伍和教育国际化建设等。另一方面,要建设高校拨款新机制,化解云南省高校债务难题。再者,应拓宽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办学资金,试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教育基金会及争取中央财政性资金的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强高校融资能力,确保教育服务贸易的投入。
(二)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育服务观念,优化教育环境。
在新形势下,要调整教育行政,加强教育及相关政策的引导,规范教育行政管理,扩大教育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减弱政府行政性的资源配置作用,由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转变,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辦学自主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入世后有关的教育服务承诺条款,要增强透明度、开放性。要强化教育服务系统,强化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教育资源协调机制,强化教育服务系统。应该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规,优化留学生学习环境。如建设高校与社会想结合的来滇留学生的后勤服务及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为来滇留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和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国际化理念,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高质量的教育是提高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基础,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要使产学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核心的教育竞争力。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除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之外,也要加强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学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或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吸取先进经验,以更高的水平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双语教学师资缺乏,这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有一定制约的,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尽快达到较高比例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导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教育服务贸易课程设置单一,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进展缓慢。据调查发现,前来云南高校求学的留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并且接受专业学历教育的学生数量不是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云南省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高层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重点加强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建设。入世后以及云南省对世贸组织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及符合国际职业要求的人才将成为新的人才培养要求。
注释:
①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3-4。
②仵凤清,王盈盈.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我国高等学校战略定位分析[J].广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2卷总第148期.89-91。
③吴汶亚.关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21卷第6期.92-95。
参考文献:
[1]仵凤清,王盈盈.基于波特竞争模型的我国高等学校战略定位分析[J].广州: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48).
[2]吴汶亚.关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简介:孙丽(198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