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土壤管理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壤肥力和质地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大樱桃生长发育旺盛且时间集中,其生长、结果等各个发育时期都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大樱桃根系浅,呼吸强度大,在栽培时表现出既不抗旱、又不耐涝的特点,因此,加强大樱桃土壤管理,对保证树体健壮生长和生产优质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樱桃;土壤管理;改土;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和质地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樱桃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土壤管理,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至关重要。樱桃园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括穴改土、果园间作、果园地面覆盖等管理工作。
  1 扩穴改土
  樱桃的根系多分布在20~40cm深的土层中。在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土质肥沃、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上种植樱桃,能够使根系向深处延伸,提高抗旱、固地性。但在樱桃的适栽区域内,有些土壤不具备此条件,需进行改良。
  1.1 扩穴时间
  定植后第一年秋季开始,每年进行, 3~4年内全园扩穴一遍。
  1.2 扩穴方法
  对于挖坑进行定植的,第1年先在株间进行扩穴,第2年再行间扩穴;如果是挖沟定植的,从第1年开始就进行行间扩穴。每年扩穴,直至行间、株间完全扩通。扩穴要与施基肥相结合,注意不要损伤较粗大的根系。对1年生幼树可沿原定植穴圆周形扩穴,对2年生以上的,每年只在树两侧扩穴,以避免伤根太多,影响树体生长。对4年生以上的樱桃园,禁止全园深翻。
  1.3 整地
  根据樱桃根系生长分布特点,定植成活后,需将园地整成沿树行部分高、行间低的形式。刚定植的树,为浇水方便,保证苗木成活,可沿树行整成50~60cm宽的平畦。待苗木成活稳定后,沿树行起一个40~50cm宽的高畦,树行正好在高畦脊背中间,行间相对较低。以后随树冠扩大,加宽高畦,3~4年后变为沿树行高凸起,行间仅有一条宽40~50cm、深20~30cm的沟。浇灌时沿行间流水。此方式能使每次沿行间浇的水渗透到樱桃根部,而树根茎部位及树盘内无积水,减少了因积水而导致的烂根和根部病害传播。行间浇水在增加行间土壤湿度的同时,也吸引根系向行间扩伸。此方式还有利于雨季果园排水,起到固定树体的作用。
  1.4 中耕除草
  樱桃园树盘内的杂草,要及时铲锄,特别在幼龄期,根系较浅,杂草与根系竞争肥水。中耕一般在雨后或浇水后,深度5~10cm即可,以免锄断吸收根。而对树盘外的行间,不必进行过多的中耕除草,当杂草长到30cm高时,拔去高草。在秋季,杂草开始结籽时,可全园铲草或喷除草剂。幼龄期樱桃园慎用除草剂。
  2 果园覆盖
  2.1 地膜覆盖
  对樱桃进行地膜覆盖可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减少浇水次数,使土壤较长时间保持疏松状态,改善土壤耕性,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防止土壤板结,抑制杂草生长。特别是温室栽培中,覆盖地膜能促进地温迅速增加。晚上由于地膜的作用,地温下降幅度小,昼夜地温相对稳定,能促使樱桃根系提早恢复活动。
  注意事项:(1)黏土地浇水后,需待地里水渗下,中耕松土后才能覆盖地膜。否则,会因土壤含水分过大,盖膜后水分不易散失,土壤透气性降低而引起根系腐烂;(2)为了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地膜下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地膜覆盖带不能过宽,一般幼树仅盖60~80cm宽,大树最多覆盖面积达到70%左右;(3)降雨后,注意开口排水;(4)幼树到6月份要撤膜或膜上盖草,防止地面高温;(5)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地膜类型。
  2.2 果园覆草
  樱桃园覆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有效防止养分流失,提高冬季地温,降低夏季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覆草腐烂分解后,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团粒结构和土壤养分。
  覆草方法:一般在9~10月份施基肥后,将草均匀撒到树冠下,厚度以20cm为宜,根茎部位留出20cm的通气孔,草腐烂后要及时补充。覆草后,上面要少量稀疏的压土,防止风刮草飞。
  注意事项:要加强防治地下鼠害;冬季注意防火;雨季要扒开水路,利于排水;低洼地雨季不要覆草,防止引起涝害。
  2.3 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既省工、省时,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地温,减少冻害和日灼。当果园不进行覆盖和间作时可进行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时要选择浅根系、低干的禾本科、豆科或绿肥最好。在每年青草生长季节,注意增施化肥,防止草与树体争肥,夏季当草长至20~30cm高时及时割草,并铲除行间的高秆草类,树盘下面要保持清耕。
  3 果园间作
  樱桃一般在定植后第1、2年可進行行间间作,第3年树冠已基本覆盖满园,无需再间作。前期果园间作,能对土壤起到覆盖作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降低田间地表温度,减少杂草危害,防止土壤冲刷,增加土壤腐植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但在定植密度较大的樱桃园,间作物最好以间作绿肥为主,主要精力要用于树体管理。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间作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树体的生长和管理。
  3.1 樱桃园行间间作物应具备下列条件
  植株矮小,不影响果树的光照;生长期短,吸收水份,养份少,大量需肥水时间与果树错开;根系较浅、短,不影响大樱桃根系的生长;病虫害较少,与果树没有相同的病虫害或不能是大樱桃的主要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间作物具较高的营养物质,能够肥沃土地。
  3.2 间作方式与管理
  果园间作只能在行间进行,为了解决间作物与果树争肥水的矛盾,间作物必须与果树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给树体生长留出适宜的营养面积。营养面积大小依树龄和树冠大小而定。刚定植的幼树,留出一米宽左右的营养带;2~3年生树,通常以树冠外缘为界限。树冠下不种间作物。随着树冠扩大,果树的营养带逐步加宽, 3~4年后树冠已基本覆盖全园,就不能再种植间作物。
  间作物不能重茬,以免营养失调,给果树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应将豆类、瓜菜类和绿肥逐年轮换倒茬。还要加强对间作物的管理,在果树需肥水高峰期,及时追肥、浇水,减少间作物与果树对肥水的竞争。爬长秧的作物如毛叶苕子、西瓜等,要经常整理其茎蔓,防止茎蔓爬上树。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措施,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两种修复方法,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后的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我国的推进,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镉、铅、铬、汞、砷等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也进入环境系统,这些污染物在对大气、水体造成污染后,最终都回归于土壤而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修复主要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的原因与防治对策,为解决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原因;防治对策  二十年前,农村户养两三头猪很普及,猪粪、猪尿是很好的农家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养殖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1 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畜禽养殖场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
大叶枸是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植物组培技术培育的一种饲料型桑科杂交植物,为多年生落叶乔木,由浙江神光大叶枸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培育成功。大叶枸适应性强,能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能在平原、丘陵、山地上生长;轮伐期短,一年可收割4~6次。在施用沼液的土地上生长迅速。大叶枸是强阳性植物,粗蛋白含量高,经粉碎发酵后部分代替饲料粮养猪,能实现生猪生态养殖、污水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赢。为推广该项技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党参的特性特征,并依其特性提出了适宜的栽培技术和加工炮制方法。  【关键词】党参;优质;栽培技术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毗邻长治市的平顺县、壶关县,历来是党参的主产地之一。林州党参属于地道中药材,是1914年美国旧金山国际商品展赛会选中,送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九种林州特产之一。党参多生长在林州西部深山区,主要靠人工栽培,常年收购量在100000kg以上。  1 党参的特征特性
【摘 要】杨褐斑病为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老樹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造成多顶苗。病害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及嫩梢上。本文分析了其分布与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褐斑病;分布;危害;防治  青海地处高原,苗木成活率低,而杨树在青海是少数适应高原气候的阔叶乔木,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杨树不仅是主要造林树种、还是田间防护林和薪材林的主要树种,因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中华鼢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属,也叫鼢鼠、瞎狯、瞎老鼠、瞎瞎,在我国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青海、四川、湖北等地分布广泛(麻耀君等,2009)。中华鼢鼠是甘肃庆阳连家砭林区主要的森林害鼠,对“三松”生长为害极大。据调查,未防治地段鼠口密度达15~31.5只/公顷, 被害株率达11%~14%,严重的在2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中华鼢鼠的为害,林场专业技术人员从2011年开始,组织专人进行灭鼠
【摘 要】肉毒梭菌为梭菌属成员,为腐物寄生型专性厌氧菌。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一种叫肉毒梭菌毒素的蛋白神经毒素,它是迄今所知毒力最强的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点,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导致运动神经麻痹。同时,该病毒还会毒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中枢,致使呼吸肌麻痹,动物窒息死亡。因该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22~37℃的温度条件下能大量的产生毒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并且将家庭农场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给予鼓励和支持。  山区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耕地面积等因素限制,发展家庭农场难以像平原地区那样借鉴“欧美模式”,走机械化生产
【摘 要】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为害症状、发病特点、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棉花;中后期病害;发生特点;防治  棉花是我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
【摘 要】当前,由于一些养殖户急于求成,想立竿见影的收回建厂成本,对仔猪的来源没有严格控制,仅以单纯的价格来决定引猪。加以长途运输及环境改变等应激,一些隐性传染病猪开始发病。由于猪源不同,各地疫情各异,聚在一起的猪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对于环境消毒应付了事,这就给了病菌大量繁殖并发生变异的机会,从而造成多种病菌存在猪只体内。养殖户仅凭经验,在看不出什么病的情况下来回换药,加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