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精心 夯实数学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人类知识传递的艺术,教学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知识传递的成功率.如何选择一种高效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打造,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本文立足于当今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从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高效、夯实小学数学课堂基础的角度展开探究,希望能对教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小学数学;高效
  引 言
  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和较为艰涩的公式定理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很大.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处于小学教育阶段要面对的主要难题.如果这一难题不能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那么不仅严重阻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达不到课程学习的条件和要求,而且极有可能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年级学习更深奥的数学知识产生不利影响.自从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只是教会小学生一些固定的知识,而要思考如何改进现有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不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数学课对小学生的培育作用,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增加动力.
  一、以实际案例引导,化抽象为具体
  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最大的难处就是各种概念、公式、定理.数学课程中多数是极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小学生很难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借用小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或事物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小学生能理解的具象化的知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效果.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讲解一些比较难懂的概念,如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三角形是最为稳固的结构这一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两组木条(第一组三根木条,第二组四根木条).首先,教师先将第一组的三根木条中每两根用钉子钉住,组成三角形,再组织小学生拉住三角形的三个角或三条边,观察三角形是否变形.这时,小学生能观察到:无论怎么用力扯木条,三角形都不会变形.其次,教师先将第二组的四根木条按照第一组的方法每两根钉在一起,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四边形,再组织小学生拉住四边形的四个角或四条边,观察四边形是否变形.教师在展示之后可以选取小学生上讲台自己动手操作,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这时,小学生可以渐渐地观察到:四边形的四个角很轻易地发生了变化,形状也变得不同.最后,教师先用一根木条将四边形的两个相对的顶点钉住(这时四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再组织小学生拉扯新得到的图形,观察新图形是否变形.这时,小学生能观察到:新得到的两个三角形均不会发生变形.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上讲台动手操作的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即是否对三角形这一事物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总结发言,陈述上述实验中展示的数学概念:以上实验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样一来,小学生就会在思维中形成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这一数学概念.数学这门学科的初衷是应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熟悉的事物,借用小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或事物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小学生能理解的具象化的数学知识,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与要讲解的数学概念相关的案例或事物,在课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学生讲述与概念、公式、定理相关的案例或向小学生展示與概念公式、定理相关的事物,从而让他们触类旁通,一步一步地明白教师讲解的理论性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并将之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达成一定的联结,进而逐渐实现对他们数学抽象知识的教授.
  二、结合已有知识,促进概念同化
  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后学习的知识可以已经学习的知识为基础,从已有知识结构中引入进行深入学习.也就是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具有的联系便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复习与巩固以往学习的旧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用好这一教学手段,在教给小学生新的理论知识时可以基于之前小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相当于已经站在台阶上往上走,而不是重新开始,大大降低了小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之后,学生已经掌握部分三角形的知识.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进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其他三角形知识,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是三角形或为他们提供三角形的实物进行观察,使他们从这些实物中了解到三角形的表象.在观察三角形的实物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共同属性和规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兼顾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种教给小学生数学理论的方法,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小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的接纳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小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之后,让他们发散思维,将抽象的概念连接到日常生活的实际事物中,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数学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是否都是长方形?”根据这一问题,小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意见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不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夹角是90度时是长方形.小学生在交流时可以畅所欲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真正的含义.
  教师利用这种方法,让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中,有利于小学生通过之前掌握的知识和新接触的知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思维中构建大致的体系或知识框架.一旦形成体系或知识框架,小学生之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就相当于在已经搭建的框架上添砖加瓦,更有助于之后对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变通能力,尤其对于数学概念、定理等抽象知识,更是死记硬背、照本宣科.而通过这种新旧知识连接的学习方式,小学生能将知识融会贯通,逐渐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习惯在课堂上板书大量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小学生记忆.如果教师长期使用这种应试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小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打开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把以往枯燥机械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向着活泼、互动、有趣的局面引导.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针对某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大量地使用了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化难为简,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前,笔者结合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法,要求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为他们制作主要学习点的预习任务列表,即利用小学生或小学生家长的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现代信息化移动设备,向他们传递生动有趣的关于此次课程内容的介绍视频,并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以视频、图片或音频的形式向他们展示.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讨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笔者于课前积极鼓励他们预习即将学习的课程学习内容,并以微信群等形式为他们进行初步的答疑解惑.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活动,教师不仅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此之后,笔者还在课后通过微信群等其他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询问小学生没有理解、听懂的知识点,然后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制作生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小学生查漏补缺,这样能直观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探索的想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虽然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尝试运用一些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使用好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简单地播放课件、向小学生展示知识点、机械地投放一些训练习题,缺乏互动和探究,没有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失去了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初衷,只方便了教师,没有方便学生,而且没有起到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師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精心制作的演示文件、直观具体的微课堂录像等,以及使用现代通信工具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及时解答小学生的疑惑,激活小学生获取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不能盲目机械地使用
  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要适应小学生的真实需求,让小学生从中受益,力求方便小学生,激活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渴望.
  结 语
  夯实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运用具象化的案例引导教学到科学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些都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尝试.让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既是顺应现代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趋势,符合中国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更能为小学生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生活以及为将来小学生进入更高年级的教育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虹.基于大问题视角的小学数学学案设计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4):68-69.
  [2]韩丽芳.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6-7,10.
  [3]敏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0(97):85-86.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尤其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数学教学更加强调教师发掘和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越来越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方针策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走向时代发展的道路.数学是一门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这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小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小学数学知识基础性较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摘要】高中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困难,在当前核心素养下,采用“问题互动”教学可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的生命及灵魂,重视问题设置及师生互动,可在问题互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其用数学思维及知识分析生活及生产中的问题,真正体现数学价值,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问题互动教学;有效措施  引 言  数学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对学生数学学习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并且能解决抽象的高难度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积极学习、探索问题,
【摘要】线性子空间直和理论是数学专业高等代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其中蕴含着线性空间分解思想,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许多教材对线性子空间直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对于子空间直和等价命题的证明却不太详细.本文以线性子空间直和的相关概念为基础,叙述了子空间直和的5个等价命题,并证明了这5个命题彼此等价.  【关键词】线性空间;子空间直和;等价命题;证明  引
【摘要】数是事物的特定属性的量值的形式表示.从自然数到实数再到复数,是数从离散到一维再到二维的拓展.为了用一个数表达事物多个属性的量值,将复数概念推广,比拟欧几里得几何,即得到多维欧几里得数和多维非欧几里得数的概念,由此产生了多维欧几里得“數空间”和多维非欧几里得“数空间”,并引申出多维欧几里得数和多维非欧几里得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关键词】多维欧氏数;多维非欧氏数;数空间  一、数的发展简史隐
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软件探析我国数字版权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并结合相关文献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发现,我国数字版权领域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特性,文献数量呈波动性变化,目前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使其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尤其是在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核心素养意识,通过对试卷中各种典型错题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本文笔者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难免会涉及各种各样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去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是目前每个小学数学老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现如今,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与不足,尤其是教学观念和模式滞后、教学课堂压抑,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摘要】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知识经验,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设计;数学思维;思考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就是全面“接收”教师的讲授信号,并对信号形成完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