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中国研发新政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希望中国项目Ⅱ不但能够帮助中国研发团队提升能力,还能加强与中国专家、管理人员的沟通,深入了解中国对药品开发的需求。
  2月底,德国最大的家族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以下简称“BI”)宣布正式启动剑指研发的“中国项目Ⅱ”。该项目可谓是其2007年启动的“中国项目Ⅰ”的升级版。BI全球医学部高级副总裁Klaus Dugi对《E药经理人》表示,“我们要从单纯了解中国患者如何被治疗,转变到如何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
  据介绍,中国项目Ⅱ立足于使BI在中国具备进行完整的药品开发能力,即从早期创新的探索设计,到高效率的后期临床研究,直至保证完成产品上市的注册申请。该项目将纳入全球研发体系,研发数据直接进入BI全球数据库,与德国、奥地利、美国三个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过去10年,把制药产业链的前端——研发转移到中国,已是跨国药企共同的战略选择,很多公司的步伐已经很快,迄今它们在中国科研支出年增幅已经达到22.5%。
  2007年,为使中国能够参与到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加速新药在中国上市的进程。BI启动了中国项目Ⅰ。2011年,中国项目Ⅰ在中国进行的全球临床试验有33项,全新启动的临床研究有15项,新入选的全球临床试验病人数达3700多名。在公司的全球研发体系中,这一数字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5年来,依托中国项目Ⅰ,美卡素全面心血管保护的适应症、思力华全新的给药装置Respimat等被BI成功引入中国市场。
  然而,中国项目Ⅰ主要针对中国在全球药物Ⅲ期临床研究上的参与,为这些药品提供在中国申请上市的临床数据支持。现在看来,这样的布局已显保守,尤其是与其它跨国同行相比。因此,在中国项目Ⅱ中,“快”与“早”成为屡屡被提及的关键词,而“为中国研发”则被奉为最为核心的理念。
  除在中国的研发工作有可能比以往更早地参与到全球研发体系当中之外,中国项目Ⅱ提出,BI要尽早跟中国新药审评机构开始关于新药研发的对话,尽早地提交新药申请,以保证新药能够全球同步上市。
  确保步调一致
  为确保卡准全球同步上市这一节奏,“如果中国错过了全球的研究,全球项目也会延长试验时间来等待中国的参与。”BI中国医学部副总裁陈小祥说,这在其它大多数跨国制药公司,目前还不可能做到。
  更重要的,BI希望中国项目Ⅱ不但能够帮助中国研发团队提升能力,还能加强与中国专家、管理人员的沟通,深入了解中国对药品开发的需求。
  在项目Ⅰ阶段,中国研发项目基本上100%委托CRO完成,而BI研发团队只负责项目管理。而中国项目Ⅱ启动之后,BI中国研发70%的项目将由公司内部人员完成。陈小祥说,过去针对国外已经上市的产品引进中国,由CRO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无疑可以节省成本,但是随着战略的升级,BI中国的研发需要自身专业人员更多地参与,“这一方面出于保证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能帮助BI中国的研发人员更好地成长。”
  不仅如此,中国研究者的参与程度比以前更高。以肿瘤药物研究为例,BI在中国已经先后邀请了来自中国的肿瘤治疗专家连续三次参加全球早期的研究顾问委员会,通过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帮助BI最终完成这个临床研究设计。目前在头颈部癌的研究方面,就有来自中国研究者牵头设计的研究。陈表示,类似的做法在中国项目Ⅱ中会趋于常态。
  中国项目Ⅱ事实上缩小了BI和其它跨国药企在中国研发布局的差距。陈小祥透露,尽管BI目前没有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的具体计划,但会持续关注相关事宜,并积极寻求合适时机。
其他文献
谁也没有想到,打破这沉默的竟然是他自己!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及要建立职业经理人诚信档案。业内皆清,神威药业近年来数度引入高级职业经理人但收效甚微,李振江不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学费,还让不少医药业同仁对这位老板的脾性莫衷一是。  明白人更知晓,作为当事一方,李老板完全没有必要亲自站出来说话,他大可隐身在后,运用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发起一场讨论,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效
期刊
大型医药流通业大举并购、快速扩张后如何管控、整合区域市场资源,提升竞争力成为它们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国药控股成立十年来,通过整合资源,完善网络,实现了快速做大做强。公司成立之初,营业收入不到70亿元、净利润不足1亿元,到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10224亿元,实现净利润15.6亿元,短短几年时间成为国内第一家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医药流通企业。  纵观国药控股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大致经历了
期刊
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将制剂的销售比重提高到70%以上,真正完成从“原料药到创新药”转型。 十几年前,那时原料药价格高、市场好,石药原料药规模号称国内老大,是石家庄唯一一家利润过10亿元的企业,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当时,我正在参与编写全国“十一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专家组成员,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十五”期间国内医药产业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原料药,这种增长还能支撑多久?我意识到,一个制药
期刊
为缓解审评速度慢的问题,SFDA一方面会通过多条途径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积极完善研发的指导原则体  系和审批流程,使之更加符合药品研发规律。  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发生了积极变化,药品注册申报秩序明显好转,鼓励药物创新的氛围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多、小、散”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药品重复研发和申报现象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大量
期刊
我认为挑战就是机会,就像我接手默沙东中国,如果公司已经十全十美,我会打包回美国。正因为有许多挑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我才觉得这是机会。  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是完美的,更别说对于中国这个涵盖14亿人的医疗体系。我还在默沙东美国总部负责全球供应链工作的时候,就非常关注中国的医改。当时我很惊讶,也很佩服中国政府能够在许多正式的场合上讲到医改目的并明确医改目标。  我认为,中国需要“有中
期刊
2012年是医改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深入的改革政策开始酝酿,这将极大程度上左右医药行业未来的走向。  “2012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从新版GMP到限抗令,从医保付费调整到票据整治,委实是拳拳见肉、步步惊心。那些业务数字一片晴好的药企,管理层心中是否同样晴朗?”一位医药企业经理人在其年终观察中如此感慨。  事实上,这亦是作为一本行业杂志,我们所关切的。今年的“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
期刊
凯美纳是一次创举,它打破了中国一类新药有名无市的尴尬,改变了中国药物学术推广有营销无学术的窘境,也让业界看到了无“金”也有量的销售奇迹。而对于贝达来说,这都是基于他们对药物创新中最本质的有效、安全等关键要素的理解和尊重。  2012年,贝达很忙。其在全国开展了170多场学术推广活动,大到一个或几个省的联合推广会,小到一家医院的肿瘤科室会。这些会议的目的一是给肿瘤科的医生们传递国际上对于肿瘤治疗的最
期刊
默克雪兰诺悄然离开中国生长激素市场后,安科生物极有可能与金赛药业同台竞技。  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生物”)营销总经理盛海从去年年底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安徽、上海、北京三地之间来回跑,目的是执行其为生长激素产品“安苏萌”制定的“利剑行动”。这一行动意在抢占突然空白出来的生长激素市场份额。  上海和北京向来是生长激素的消费大省,但安科生物的优势市场一直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很
期刊
赛诺菲中国在框架结构、新品上市、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中进行的多点布局,是为了凸显和实现中国在赛诺菲全球中的核心市场地位。  这次以赛诺菲亚洲区高级副总裁身份亮相的龙贤礼希望看到的是赛诺菲在中国市场上的业绩“能够持续增长”,虽然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非常复杂”,但他相信赛诺菲保持增长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会以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所有的可能性”。  赛诺菲几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业绩确实可圈可点,两组可呈
期刊
当市场规模已逾6亿元的蓝装新康泰克胶囊由OTC身份转换为处方药之后,其主人中美史克会作何反应?在蓝装新康泰克胶囊转为处方药之前,中美史克又做了什么?  当市场规模已逾6亿元的蓝装新康泰克胶囊由OTC身份转换为处方药之后,其主人中美史克会作何反应?在蓝装新康泰克胶囊转为处方药之前,中美史克又做了什么?  另寻出路  事实上,早在药监部门要求伪麻黄碱含量超过30mg的产品转为处方药的4个月前,中美史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