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人士分析:微信原创作品 不可任意改编利用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t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网络科技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种“微信文化”,很多想象丰富、形式活泼、风格幽默的原创作品纷纷出现,很多微信用户在欣赏、传播的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改编,然后当成自己的“智力成果”,在网络上再次传播甚至用于商业活动。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微信上的各种作品,同样受《著作权法》保护。对他人作品的改编、利用,应当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姓名,同时不得损害作者的其他权益。事实上,“微信文化”出现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说明了生动活泼的文化为网民所喜闻乐见,但同时也揭示了当下网民在版权意识上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凡是网上有的就可以“任意使用”
  很多人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常常认为,从网络上可以自由下载的东西,就是免费的,可以任意使用。典型的现象是,利用他人图片为自己的文章配图时,常常简单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然而这种免责式的声明在法律上毫无意义。这是因为,在使用他人作品时,首先要标明作品来源,而这种来源,并非使用者获取图片的实际环境和场所,而是要标明作品与原创作者的渊源,即不能侵犯作品的署名权。因此,在网络上使用他人图片等可能构成作品的资源时,一方面要注意到其可能存在的著作权,另一方面要在调查了解后正确标明作者身份,不能任意侵犯作者的署名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与之相对,有一些微信公众号在使用他人作品后,会这样声明“作者佚名,请作者看到后与我公司联系”。这种声明同样不能免责,因为使用他人作品时查明作者身份并联系获得授权是使用方的责任和义务。
  误区二:只要是非营利性的,就是“合理使用”
  很多人虽然有版权意识,却认为,只要对他人作品的利用是非营利性的,就属于“合理使用”,无需作者同意。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合理使用不但要求不能利用他人作品谋取不当经济利益,而且不能对他人作品造成不合理的损害。换言之,如果使用他人作品没有赢利但仍然对他人作品造成了不合理的损害,同样不构成合理使用。例如,《著作权法》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构成合理使用。在实践中,一些学校事实上凭借这一条款将教材进行复印并提供给成百上千的学生用于课堂教学。尽管学校并未以此赢利,而且目的也是为了“教学研究”,但是使用范围和数量显然已经远远突破了合理使用的必要限度。同样,在对微信原创作品的演绎中,尽管很多改编并非为了赢利目的,可是却对原创作者控制自己的作品并获得经济回报产生了根本性的威胁和影响,因此事实上已经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但是,如果演绎、利用作品已经得到作者许可,则完全合法。例如,一些作者为了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会以各种形式邀请网民对其作品改编并传播,对于这种情形,属于作者授权,不会涉嫌侵权。
  误区三:对他人作品的“戏仿”,是合理使用
  在微信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恶搞短片,表现形式通常是截取一些知名影视片段加以剪辑、配音后恶搞。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这在广义上属于“戏仿”的一种形式,即模仿者对模仿对象进行讽刺、嘲弄、讥笑,以达到其对模仿对象所表现出的滑稽、可笑甚至荒谬之处的批判和评论,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规定。
  这种说法同样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是采取有限列举的形式,即仅仅列举了12种具体情形,没有一般性的判定原则,也没有兜底条款,这使得很多国际通行的“合理使用”方式不在其中。即使“戏仿”满足“三步法”的检验,但就目前而言,由于《著作权法》第22条封闭式的立法例中并未将“戏仿”规定为“合理使用”,使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仍然存在侵权风险,有侵犯他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和表演者权之虞。(作者袁博 供职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其他文献
“我们今天聚集在广州,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架接亚欧。”菲奥多拉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有很多领域的经贸往来,这些项目总体上在不断前进。他认为,互联互通不单是技术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情感表达方面的互联互通,这正是媒体发挥作用的空间。  “媒体人带来新的契机,带来新的话题。”菲奥多拉夫以自己从事的专业为例谈互联互通:“尊重不同的新闻观点,在不断的了解中,挖掘真相。”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已成为国家间愈发重视的对外传播目标。中亚地处亚欧大陆板块腹地,是多种文化的连接带。加强与中亚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西部边疆省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广播电台对外节目《中国之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解读其在面向中亚的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议
期刊
“媒体可以推动各国之间的交流。”琅慕宁通表示,亚欧面临诸多挑战,保持区域的繁荣和平发展, 需要认识经济文化交往等中心任务。亚洲和欧洲是世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国在合作和竞争中进步。东盟的互联互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都是彼此合作的标志性举措,而一切合作都有媒体的助力在其中。  琅慕宁通建议,在亚欧互联互通过程中,首先应合作加强媒体人员的交流,继而在政府以及学界参与下,推进媒体的互联互通。
期刊
在2016年5月9日至10日举行的亚欧互联互通媒体对话会上,“媒体对话工商界”成为分论坛焦点。来自亚欧各国的媒体与工商界代表在观点碰撞中,共同探索亚欧联通的路径。广东省机场集团总经理杨西将表示,新闻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推进欧亚国家“软联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增进亚欧国家之间的了解和互信。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新闻主任韩咏红则认为,传统媒体如何在迎合某种文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并创造一种
期刊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锦龙表示,2015年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起始之年,去年在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低迷的形势下,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1亿吨,同比增长4%,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国际港口第六位,逆势增长。  “互联互通是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经贸发展的共同需要。”蔡锦龙介绍,集团于去年率先成立了美国营销办事处。今年,为加大其他方向市场特别是亚欧市场的拓展力度,广州港计划分别在欧洲和亚太选
期刊
摘 要:对外传播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对外传播,有效地打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围绕构成国家形象的要素,通过历史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这三个维度,分析新疆电视台在吉尔吉斯斯坦播出的纪录片《走遍中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对外传播;国家形象;《走遍中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
期刊
“两千年后,亚欧桥梁正在蓬勃复兴。”广东省机场集团总经理杨西将表示:“亚洲和欧洲航空市场是白云机场乃至广东机场集团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航空市场,广东机场集团也依托广州这座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城市,携手航空公司在中国华南地区往来于亚洲和欧洲主要地区、城市之间,搭建起一座座空中桥梁,再现古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  “新闻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推进欧亚国家‘软联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
期刊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表示,海外事业是集团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广汽集团正分步打造全球研发、全球采购及供应链、全球生产体系,最终形成完善的全球产业链。  以2015年的中东市场为例,广汽传祺在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等国家中,出口量在中国品牌中排名前列,其中在科威特、卡塔尔成为出口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截至2016年4月,广汽传祺已累计开发14个出口国家,其中11国分布在亚欧大陆,是名副其实的亚欧互
期刊
行业媒体原有的新闻产品和内容,要满足行业、企业和读者的需求,就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找准结构性改革着力点,优化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结构,提高新闻产品质量和传播效率,以激发行业媒体持续发展新动力。  行业媒体唯有及早找准着力点推进供给侧改革,以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为切入点,既要打好行业报自身深度报道这张牌,又要开发新媒体平台,形成融合服务行业新模式和新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依靠单一媒
期刊
意大利《新闻社》中国专栏记者石艾澜表示,一直以来,一些意大利乃至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偏见和误解,而忽视了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的现实。  石艾澜举例说,中国经济增速是7%,意大利是1.4%,从中可见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之强劲。她提醒说,由于过去思维的局限,一些意大利媒体对中国经济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不正确的预期,导致出现一些不公正的评价。  “作为媒体,有义务正视自己的责任,用正确的数据分析当下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