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视角下中亚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o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已成为国家间愈发重视的对外传播目标。中亚地处亚欧大陆板块腹地,是多种文化的连接带。加强与中亚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西部边疆省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广播电台对外节目《中国之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解读其在面向中亚的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议程设置;中亚传播;国家形象;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156-02
  一、议程设置与国家形象塑造
  议程设置概念的雏形源于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他虽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但却做了前瞻式的论述:人们对外部世界重大事件的直接观察是有限的,只能更多地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事情究竟是怎样的。新闻媒介的角色是向人们提供“外部世界”的观点,从而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议程设置”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正式提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2]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重要意义。由于人们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的有限,媒介是其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并形成对媒介所报道事物的基本看法。如对外传播而言,他国人民中的大多数对于中国的认识主要是源于我国对外传播及其所在国传媒对我国的报道,并以此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中国形象。由此,在对外传播中,大众传媒可通过对新闻的数量安排、选择和策划,从而进行不同的议题设置,来侧重展示发展变化中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之声》基本概述与研究方法
  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通过租赁频道的合作方式分别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落地,《中国之声》栏目是新疆广播电台对外节目的总称。新疆广电虽是省级媒体,但其对外传播却是国家大外宣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对中亚做外宣工作,是国家的安全工程和政治工程。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消息”的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由于节目开播时间为2006年6月,因此在抽样时间选取上,主要是选择节目开播且数据完整的第1年(2005年);数据最具代表性的中间2年,即 2009年和2010年;以及距今最近的1年,即2014年的样本。按照样本抽取的规范要求,广播是随机抽样一天,然后每隔10期抽取一个样本。
  本次研究共抽取样本301个,将抽样的样本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进行分类,并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其在对中亚传播中的“议题”设置,解读《中国之声》对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塑造。
  三、常规性报道议题框架下的国家形象
  1.物态文化下的国家形象
  从样本分析中可看出,新闻报道中“议题”设置最多的是工程,占比39%。在对工程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有个较大的上升趋势,工程主要是指人造系统,包括生产工程、城市改建工程等,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有关城市改建的相关报道较多。
  自然景观、文化产品、人文景观也是报道中占比较多的内容,分别占比33%、24.7%、14%。自然景观集中在环境保护,是针对国际上指责中国环境保护不利的应对,用事实展现近年来中国在环境保护上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形象。
  文化产品在物质文化中是能反映文化性质、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组成,因此也较多的得到了反映,占比24.7%。比如:“一组反映孔子生平及孔子文化的大型国画组画《孔子》,近日在中国沈阳面世。这一大型组画由孔子事迹与孔子文化两部分组成,共58幅,分别以工笔、写意、白描等国画的不同手法进行表现。”介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
  2.制度文化下的国家形象
  制度文化是指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的文化。不仅包含了制度,而且包含了制定维护这些制度的机构。在样本的抽样分析中将制度文化进行了细分,如表2所示。
  从样本分析中可看出,占比最高的是经济制度,占比70%,其次是政治,占比24%。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在历年的议题设置上始终以经济报道为主,占到报道总数的70%。经济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与国家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一个国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可缺少,对外来经济信息的需求较大。中亚各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消息快报中,经济类信息始终占到第一位。
  经济类信息显示了中国改革30年的巨大成就,塑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比如“近日,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了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至此,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全部出台。”这十个产业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这些行业涉及的领域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人数多,消费拉动大。中国政府希望借助调整振兴这十大产业,提高企业、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继而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类信息包括国家权力机构和政治利益集团执政、参政的信息,国家政治趋向与外交走势的信息,国际秩序或国际格局变化的信息,以及各国在国际事务、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等。在国际传播中,政治类信息始终占有突出地位,是国家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类信息的议题设置,也是国家形象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3.行为文化下的国家形象
  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而展现出来的行为总和[3]。行为文化中的“社会组织行为”主要是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比如内政外交、军事、管理、环保等等。事实上在新闻报道中,大部分都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下的活动。比如: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行为。
  从表4的样本分析中,在政治、经济行为的报道中,行为的主体是政府占有主导地位。比如“记者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00多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报道中的行为主体是政府,而非企业,一定程度上有着国家控制媒体的表象。对于国外受众来说,国家控制的媒体是为国家服务的,而不是能够对国家现行状况进行监督的独立媒体。这样媒体的性质就决定了受众对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在本源上某种程度的怀疑,传播效果是有待考证的。
  从表4可以看到:在刚开办的2005年,有关政治行为主体报道的议题并不多,只占到8.3%左右,但在后边的年份里就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随着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的大大提高,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显示了中国政府对待国际事务的态度和积极参与国际活动的现状,展示了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积极形象。
  四、结 语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象征,是国家的无形战略资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备受重视。通过对新疆广播在中亚传播中的“议题”分析,可以看到其在新闻报道中 建构的“和平崛起、和谐发展”、“开放包容”等中国形象。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传播的过程也是在受众心目中“投影”的过程。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需提高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2).
  [3] 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6).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反沉默螺旋”作为一种与“沉默螺旋”相背的传播模式,在当下网络舆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寻“反沉默螺旋”的界定,认为其为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式;其次,从互联网、传统媒体以及网民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网络舆情现象形成、变化的原因;接着,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分析“反沉默螺旋”网络舆情传播中的表现。最后反思“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反沉默螺旋”;“成都女
期刊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用户获取和阅读新闻的主要途径。本文以“今日头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用户的使用频率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用户的教育程度与满意度呈负相关;用户的感知价值与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三个维度中,“表现价值”最能有效地预测用户的满意度,“情感价值”次之,“社交价值”最弱。  关键词:新闻AP
期刊
摘 要: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需要研究者持续关注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在风靡全球的最大互联网演讲平台上,TED演讲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以下特征: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全球发展既存在威胁又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同时国内矛盾突出。TED演讲需要更多的中国声音来争取更多的跨文化传播主动权,以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TED演讲;中国国家形象  中
期刊
摘 要:2014年11月卢森堡泄密丑闻的曝光给刚换届的欧洲委员会以及新上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带来了很大的非议,欧盟各机构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前卢森堡首相Jean-Claude Juncker针对该事件进行了不同的危机公关处理。本文借助Benoit的危机公关中公众形象修复策略模型,分析该事件涉及的不同主体对同一事件所采取的危机处理策略,意在揭示欧盟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媒体效应。  
期刊
摘 要:中国近代辛亥革命一举捣毁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逐渐瓦解。为了达成“建设新中国”的共识,统一建设目标,《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从不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改造中国的方案。  关键词:《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想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
期刊
摘 要:潮州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是潮州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调查与分析;“5W”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迅速,如今在线观看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移动端口网络视频用户也在不断增加,网络视频行业中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成为网络视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本文试以商业系视频网站爱奇艺为例探讨中国网络视频的产业化发展成因及发展举措。  关键词:网络视频;产业化;用户需求;移动视频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
期刊
摘 要:《电视新闻编辑》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担负着构建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重要使命。编辑,一直是传媒类学科的重点课目,在应用型本科被高度关注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保留该课目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创新,在其应用性方面着力研究,实施于教学过程中,收效于学生的实践作业中。笔者从教学一线出发,就实训内容的安排以及如何展开实训过程,对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实训环节
期刊
“如今,亚欧正在发展新的丝绸之路合作,卢森堡首相贝特尔先生在去年的中国重庆会议上强调,人员间的联系增加了彼此的机遇。”戈培尔表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所有国家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互联互通的实践方面,卢森堡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机遇,戈培尔展望卢森堡将成为亚投行最活跃的伙伴。  戈培尔说,电信的连接越来越简单,电脑的使用让大众更快跟进社会发展。世界人口70多亿,手机数
期刊
“我们今天聚集在广州,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架接亚欧。”菲奥多拉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有很多领域的经贸往来,这些项目总体上在不断前进。他认为,互联互通不单是技术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情感表达方面的互联互通,这正是媒体发挥作用的空间。  “媒体人带来新的契机,带来新的话题。”菲奥多拉夫以自己从事的专业为例谈互联互通:“尊重不同的新闻观点,在不断的了解中,挖掘真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