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探析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形成、发展及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况,阐述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技大学 启示
  
  德国20世纪60年代后的经济腾飞得益于其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举世公认的。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不少相似之处。了解并学习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高等学校,经过30年的发展已被公认为是德国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占高校总数的43.2%,与综合大学、教育学院、艺术院校一起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新体系。
  除了数量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也非常高。不论是官方评价还是民众的向往程度,其在德国高校中的地位都在不断上升。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就对它作了如下定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1990年12月18日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在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展望时又指出:必须尽快大力扩建并进一步发展这类大学。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也一再强调要优先考虑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扩建,扩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招生能力,继续提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比例。
  经济界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质量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再对快速扩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比重表示赞成。1996年初,德国、奥地利、瑞士企业领导人对3国155所设置工程科系的高校进行了评估,在前20名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占了7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高层的人也越来越多,如奔驰公司总裁施林普就是从这类大学毕业的。
  1976年和1985年由联邦会议通过的《德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确认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而推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另外,在办学思路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也被定位成与综合大学具有同等价值的高等教育。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模式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生人数普遍较少,平均为4 000人,规模比不上综合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制为四年,提供学位,因传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所以很多高中毕业生放弃升入大学的机会而选择进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习。目前,进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习的新生有近一半是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并在入学前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另外,还有约50%的新生是接受过至少2年职业教育的职业高中毕业生。
  总体上,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其规模小、学制短、职业适应性与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而见长。
  
  1. 专业设置与教学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遵循实用原则。开设的主要专业有工程科学、经济学、管理与法律、社会学、健康与治疗、宗教教育学、数学、信息学、信息与通信、营养学与家政服务以及艺术设计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通常在教学计划中每年安排1~2周的集中教学时间,称为项目周(Blockwoche),这段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外出考察, 包括去国外(主要是欧洲国家);也可以安排学生就某个专题集中学习, 邀请其它大学的学者, 包括外国学者来集中授课或举办讨论班; 还可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常,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取得不同类型的学分。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某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也有利于促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其它高校之间的交流和提高。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入学资格的要求相对宽松,但教学过程很严格。《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通过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不少学生无法按期毕业,淘汰率在30%左右。学生在毕业前还必须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规定是三个月以上,主要在企业里结合实际任务来完成。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正规学习时间是8个学期,但实际上学生需要10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宽进严出有效地保证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质量。
  
  2. 学位认定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学位与综合大学的学位有区别,在证书上会注明是从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的。由于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所以经常比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更受实际部门(如企业)的欢迎, 企业界认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位与综合大学颁发的学位等值;在学位的国际比较方面, 德国官方的看法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位相当于国际上四年制本科略高一点的水平。根据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规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位与中国的学士学位相当。
  到目前为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一般还没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取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位的人,如果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通常要在一所综合大学再学习1~2个学期,成绩特别优秀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也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双轨制,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
  
  3. 学生就业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主要在经济界就业,与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毕业生相比,他们有更多实践知识,能更快适应实际工作,解决企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受经济界的青睐。在企业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多从事中层管理工作及设计、生产、市场营销和技术咨询等专业工作,能否进入高层管理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学校类型,所以对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有更多进入高层管理的机会。另外,因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兼具国际通行的学历及过硬的应用技术,所以不管是留在国内发展还是出国发展,都更有优势。
  
  三、启 示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和技术教育,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3 1”学制、专业设置、教学改革、与企业紧密结合等特点,显示出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
  
  1. 通过立法确立学校地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自建立30多年来之所以发展迅猛,并为德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应用型人才,这首先得益于德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并从立法上严格保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施。
  1976年德国的《高等学校总法》规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文凭与综合大学文凭具有同等效力。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从立法角度给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德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教。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重要地位、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均得到联邦和各州法律的认可,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健康、迅速地发展,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也已立法,如《职业教育法》等,我们可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法治教的经验,进一步加大贯彻和执行《职业教育法》的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及实施细则等,除了明确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其基本特点外,还应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与水平、教学质量与效益、教师职称、学生学位和企业应承担的实训职责等予以明文规定,以确保高职教育的顺利开展。
  
  2. 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传统的双轨制已被打破,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尚停留在大专层次,并且与普通高等教育处于两条线。尽管不少院校在高职的层次延伸以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上做了一些尝试,但并未完全得到官方及民间的认可。国家教育部的官方文件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与专科教育的层次相提并论,如“高职高专”的提法,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格于大专层次,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对高职的认识,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长远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必须打通。
  
  3. 产学结合,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实施二元培训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目前,我国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已将“产学合作”列为教学的基本途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方面,德国的“双元培训制”值得借鉴。高职院校应密切与社会、企业联系,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训练,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4. 师资建设是关键
  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他们必须在研究和开发等方面有至少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事实上,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有10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他们取得教授头衔通常在35~42岁之间。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立双师型队伍是高职师资的建设目标。针对我国当前高职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1)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2)聘请兼职教师, 主要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专家、资深技术员等, 以解决现有师资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 (3)对已有的师资进行培训, 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
  
  参考资料
  1 Die Fachhochschulen in Deutschlend[EB/OL].Berlin,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d , 2000 ,S.20
  2 Das Studium der Betriebswirtschafslehre[EB/OL].http://www.bmbf.de,2007-7-16
  3 Grund-und Strukturdaten 2000/2001[R].Bonn,BMBF,2001
  4 Fachhochschulen [EB/OL]. http://www.daad.de,2007-7-6
  5 Forschung an Fachhochschulen [EB/OL].Bonn, Berlin 2006. http://www.bmbf.de, 2007-7-5
  6 Forschungslandkarte Fachhochschulen. Bonn, Berlin 2004[EB/OL]. http://www.bmbf.de, 2007-7-4
  7 曹育南,张洁.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5)
  8 李好好 , 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2(12)
  9 姜国才,陈铁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1996(6):40
  10 钱建平,肖毅,涂明.德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2001(2):110-112
  11 邵爱杰,石新龙.德国高职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海外职教,2005(10)
  12 王建初,刘鸣东.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13 徐理勤.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8(4)
  14 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J].德国研究,2001(4)
  15 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16 张晓青.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动态考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邓明茜
其他文献
一、美国税收制度和有关高校后勤服务的税收种类美国的税收可分为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美国的税权高度分散,除联邦政府外,州和地方两级权力机构都拥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可以对
上海世博会刚精彩谢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行知杯”全国教师征文大赛颁奖仪式便在沪华丽上演,笔者欣幸接受一等奖荣誉。征文大赛主题独具创意:生活教育·与世博同行。
[摘 要] 日本出台的教育新生计划,旨在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重生,它涉及终身教育、学校评价、学生管理、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教育理念等很多方面,为未来日本教育的复兴制定了计划和发展方向。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教育新生计划 高等教育改革 启示    一、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出台的背景和内容    1. 日本出台教育新生计划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
文章以1998年至2002年中的三本权威期刊发表的文章内容为研究对象,涉及文献802篇,分析的方面包括作者的国籍、研究类型和主题。结果发现,研究者主要来自四个英语国家——美国、
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改革
2010年1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邀请了多位专家,就中国近年来以多种方式加紧吸引旅居海外的顶尖科学家回国、中国能否成为全球科技的领导者、中国在营造一个能使科学家茁壮成长的研究氛围方面面临哪些障碍等问题展开辩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面临让世界信任的挑战    乔纳森·莫雷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伦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教授):虽然中国目前的体制有着无可辩驳的优势,但它能否成功扭转人才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科技教育的竞争。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而机器人以其跨学科的
骄阳似火的7月,大地仿佛要被晒裂似的。我到和林县西沟门乡新营子村走访贫困户王俊平一家。
“三讲”教育中的自我剖析,其实质是自我批评,其关键是找准症结、深挖根源。剖析如果不从党性党风的理论高度去深入思考,就难以找准问题,即使勉为其难找来找去,也将是“鸡毛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