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是一首书写眼前所见之景之事的小诗。作者信手拈来,不事雕琢,自然成篇。写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日常生活的小事,但于质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就像一位绘画高手,随意涂抹之间,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江南水乡,船儿非常多,“进庄出庄一把橹”,是水乡所特有的特征,也是水乡人作为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一种工具,但“不系船”三字,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表现了船主人的闲适、散淡。这条船儿,随着春风,吹人了钓鱼湾。“春风”二字,不但点明了时令,而且也是船儿被吹的原因。春潮上涨,小溪里溢满了水,小船儿随着和煦的春风,由远及近,悠悠荡荡地飘进了钓鱼湾。不系船,这种生活中的琐事,在水乡是极为平常的,但经过作者这两笔看似不绎意的勾勒,溪居生活的那种恬静、平和、闲散的景象便完全地被摄人了画面,再经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顿时活了起来,显得生机盎然,饶有情趣,富有诗意。
  三、四两句,作者由写景转入叙事——“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水乡的人们,无一例外地都在田间劳作,整个村庄,除了一两处孩子玩耍的喧闹声外,一切都显得极为寂静。突然,有一位小童看见一条船儿进湾来了,以为来了客人,便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去,解开柴门,准备迎接客。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神态毕现。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画面,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儿童形象。
  整首诗歌,无论写景还是叙事,都采用了纯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做作,不雕饰,朴素自然,平淡疏朗,得天然之趣,因而极富诗韵,意境深远。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画面素淡的水乡风景图:临溪而居的农家、疏疏朗朗的篱笆、波光粼粼的溪水、悠悠飘荡的小船、虚掩着的柴门、急忙奔走的儿童……既有静态的描绘,也有动态的抒写,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显得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而优美的景致,浓郁而淳朴的乡村生活的气息。而透过这一切,我们似乎领略到了诗人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其他文献
滕王阁因为“落霞与瓜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名惊四方,王勃似乎也就和滕王阁绑在了一起。  滕王阁依旧是那个滕王阁,但它却日日流泪,是为了那个与它相偎至永远的灵魂吗?  滕王阁依旧被斜阳拥抱着,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斜阳的温暖洗不净滕王阁的冷清。在滕王阁穿越时光的坚强里,站立的是清瘦忧郁的王勃,他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依偎在百年来谈不去的坚强里。  王勃终究不是滕王阁,觥筹交错,诗弦管乐。滕王阁
期刊
读了许多关于反映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文章,今一读陆龟蒙的《新沙》,便觉眼前一亮。他没有像《诗经·硕鼠》一样写官府对普通人民的残酷压榨,也没写官府对良田膏沃之地的重赋苛敛。而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揭露官府的横征暴敛无所不至。  初读《新沙》这首诗感觉很容易理解,除了角度新颖,其他则平淡无奇,可是经过反复诵读,便感觉到了其中无限的趣味。这也可能是苏轼所说的“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渤解声中
期刊
初看这篇文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人物,因为他在面对日本人的侮辱时敢于还击,敢于展现千百年来国人都引以为傲但关键时刻却不知丢在哪儿的骨气。但再看这篇文章时,我的思想就发生了些变化,这变化,不是湖面上轻轻的波纹,而是像千古石碑上的那些凿痕,是深刻的思想,沉重的议论。  “我”无疑是正面形象,他在敌伪时期,在身边都是“狗”的时刻表现的像个“人”,但也仅如此而已。至少我要是他,我也会做出与他同样的“壮举
期刊
晴朗的夜晚凄凉悄然,但是还会有鲜花和星光,    凄凉的明月清辉下,叹息和希望,   世界早已入睡。和那大街上   浓密的树下情人的笑语。    我的躯体已不在那里,    而清凉的微风,还会响起钢琴的声音,   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就像这寂静的夜晚常有的情景,   探问我的魂魄何在。可在我住过的窗口,  不再会有人默默地倾听……   我久已不在此地,   不知是否有人还会把我记起,   也许在一
期刊
人的思想使人心变得复杂,人的七情六欲把这个世界搞得朦胧迷离,唯有时间还能那样从容流过,把一切沉淀,把一切澄清。然后,我们静下心来,学着直视,学着思考,心平气和地看那光阴,轻轻,流过。席慕蓉就是用那清灵而细腻的笔法,触摸着轻轻流过的时间,用那沉淀至平静的心成就了这篇至空至纯的美文。  《眠月站》字字空无却字字有情,极富诗情画意。开篇写自己面对寂静的山,回归“这样寂静这样无所欲求的心情”,感慨时光不再
期刊
母爱,这一永恒的话题,在《我只是想送个盒饭》中被演绎得凄婉哀怨、荡气回肠。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母亲的形象也由黯淡无光到光芒四射。  作品描写了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在生命的晚期为年幼的儿子送午饭的感人故事。她知道自己不久即将离开人世,因此,她不顾虚弱的病体,背着丈夫偷偷给儿子煮饭、送饭,既使受到老师的呵责也依然如故;当她躺在病床上时,她为以后无法给儿子送便当而深感痛苦;在弥留
期刊
漫画取材于社会生活,依靠变形、夸张、比喻等手法加以表现,或是评议,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单纯的幽默。  漫画作文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具象材料作文。怎样读懂漫画,怎样介绍漫画,怎样根据漫画进行联想与想象,怎样挖掘漫画的寓意,怎样变换角度看漫画,怎样欣赏不同风格的漫画,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首先,要学会观察,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比如上面的漫画,一个小狗在拼命地追前面的骨头,下面的司机
期刊
《一棵野豆秧》是一篇耐人咀嚼的文章,作品展现了野豆秧那令人敬畏的生—命力,作者在热情讴歌这一高原精灵的同时,也告戒人们热爱自然、关爱生命,更启发人们去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对野豆秧的美进行了多层次的观照。首先,作品极力渲染一个广阔壮观:的背景,展示了野豆秧的粗犷美。“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地平线,没有树,没有人烟”,这一切既给人以辽阔和雄壮的美感,也拓宽了文章的境界;在这种背景的映衬下,孤零零的
期刊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书临皋亭》  岁行尽矣,风雨凄然!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无由持献,独享为愧。想当一笑也。  ——《与毛维瞻》  晚明、清初,似张岱为主的文人以东坡为楷模师表,提倡写小品散文。其实,他们虽努力实践,但造诣火候是远不及苏轼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写的诗词、散文
期刊
一位爸爸下班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