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苏派教育”独特的文化息壤上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苏派”中生代名师开始续写并创造着苏派教育的辉煌。研究中生代名师,提炼他们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对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苏派教育研究走向未来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从中生代名师成长的背景与土壤、规律与特征、策略与路径等方面,就他们共同的成长规律进行了探寻与归纳。
  【关键词】苏派教育;中生代名师成长;文化背景;规律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4-0024-05
  【作者简介】瞿德良,江苏省南通市高新区小学(江苏南通,226009)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近年來,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斯霞、李吉林、洪宗礼、李庾南等江苏教育大家辈出,他们以自己创新的理论建构和丰厚的教育实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树起了“苏派”教育这面旗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这片教育的高地上,又诞生出一大批苏派教育的中生代名师:孙双金、薛法根、华应龙、孟晓东、李伟平、王笑梅、祝禧、黄厚江、蔡林森、唐江澎……他们秉承着前辈的传统,承载着教育的责任,续写着苏派的辉煌。研究中生代名师,提炼他们成长的规律与特征,无疑对“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催生更多苏派名师,推进苏派教育研究走向未来,进而推动建设教育强省”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为此,笔者对百余位中生代名师的成长个案进行研究总结,力图在展示中生代名师魅力的同时,为新生代名师的成长寻找一条正确路径。
  一、万涓细流归大海:中生代名师成长于相近的背景与息壤
  (一)中生代名师的成长得益于江苏教育文化的滋养
  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母乳。不同的地域文化积淀会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教师文化气质。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地理上跨越南北,东临上海,北接鲁豫,海派文化与内陆文化在此交融;汉楚文化的刚劲与大度,吴文化的灵动与洒脱,在这里融为一体。交融性与互补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成了江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息壤上,中生代名师的血液中自然沉淀下江苏文化的基因: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勇于创造,自成一格。这样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中生代名师的文化气质:孙双金的厚重与柔情,薛法根的儒雅与质朴,陈建先的奔放与锐气,祝禧的典雅与谦逊,唐江澎的自信与气度……
  纵观中生代名师的成长,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他们几乎都成长于名校。这些文脉悠长的老牌名校,在长期的办学文化探寻中形成了深厚的教育传统文化底蕴,并以文化遗传基因的作用方式,渗透在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尤其是这些名校的学术文化传统陶冶、引导、催生了中生代名师的专业成长,培育了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二)中生代名师的成长得益于江苏教育良好的生态
  江苏地域文化的多元、开放,营造了江苏文化生态的绿色、和谐。正是这种良好的文化生态,孕育着、影响着,乃至决定着中生代名师的成长。
  1.江苏文化鼓励“和而不同”的价值生态追求。
  鼓励开放、创新的文化生态,孕育出中生代名师“自觉、敢为”的文化精神。江苏一直鼓励学校、倡导校长、引导教师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明晰自己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哲学。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研究开始,这样的价值追求、自觉、敢为就一直根扎在苏派名师的血液之中,进而形成了苏派教学主张与教育改革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蔡林森做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价值判断,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王笑梅把“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作为教育信仰,提出了“生命语文”的教学主张……
  2.江苏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聚焦在制度的设计上。
  江苏把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培养工程作为重大战略决策之一。江苏省教育厅开全国之先河,先后成立了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江苏省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江苏省苏派教育研究中心等;率先推出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聘请专家担任导师,对他们进行定向、长线培养……这样的制度设计,为中生代名师的成长提供了制度、经费、资源的保障,推动中生代名师一步步前行。
  3.教科研文化生态是江苏良好的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一贯重视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走近,宏观、中观、微观问题研究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区域研究、学校研究、个人研究的并举,形成了江苏教育科研的大格局。与此相跟进的,是自下而上的浓郁的教研文化。这就为中生代名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支撑和引领。
  (三)中生代名师的成长得益于苏派教育大家的传承
  榜样的影响与传承是中生代名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江苏教育大家云集。苏派教育的核心代表人物,以自己的文化人格、德才学识、奉献精神,影响着中生代名师的成长。
  1.苏派教育大家都有着令人敬仰的文化人格。
  陶行知、斯霞、李吉林等苏派大家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投射在中生代名师的灵魂深处,召唤着他们踏足前行;他们的教育精神、教育情怀,深深地熔铸在中生代名师的血脉中;他们的直抵教育本质的教育思想,在中生代名师身上绵延继承,成为中生代名师教育思想萌发、成熟的源头活水。比如,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扎根乡村30多年,一直践行着陶行知生活教育及乡村教育的思想,并创新提出新时期生活教育及乡村教育的新思想、新策略、新路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阎勤秉承着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带领团队围绕“爱的课堂——斯霞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这个课题,且思且行,且行且思……
  2.苏派教育大家更有着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
  苏派大家都把提携、培养新生代教师作为己任,不遗余力地呵护、托举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一方面广收门徒,一方面四处讲学,用自己的才学、思想、智慧、经验,引领着中生代名师学做人、学做事、学做研究。一次点拨、一番批判、一个示范都会给中生代名师以醍醐灌顶之感。中生代名师中就有许多出自苏派名师大家的门下,如华应龙、徐斌、许卫兵、张齐华、王俊、贲友林、蔡宏圣等都是张兴华的嫡传弟子;祝禧、王笑梅、王爱华、周益民、刘昕、陆红兵等就都是从李吉林情境教育实验中走出的名师……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生代名师成长有相似的规律与特征
  文化的滋养固然是催生中生代名师成长的重要因素,但起决定因素的仍是人的自主发展。回望中生代名师群体的成长历程,依然可以触摸到他们成长的共同规律和特征。
  (一)浓郁教育情怀的相似性
  教育的成功首先源自教育者内心浓郁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是走向名师的原动力。在中生代名师的教育人生中,都折射出相似的、朴素而深刻的教育情怀。
  1.“一切为了孩子”是他们共同的爱的情怀。
  陈鹤琴的“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情怀,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的教育情怀……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血脉中,绵延生长成共同的教育情怀。爱是他们教育人生中永恒的旋律。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让他们对教育永远充满了热情,教育智慧的创造得以不断泉涌。王笑梅因为深深地爱着孩子,所以她才能和孩子一同嬉乐、游戏,成了“藏在孩子心底的老师”;华应龙因为深深地爱着孩子,所以在他的课堂上,他容许孩子出错,慢慢等待着孩子成长……
  2.“为了每一个生命的成全”是他们共同的理想情怀。
  在普遍缺少理想的时代,中生代名师的身上却都闪耀着教育理想主义的色彩。“以人为本,成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追求。他们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回归教育本义,探寻教育规律,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人。于是,他们的教育有了灵魂,有了人性的光辉。孙双金立志要“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殿堂”,在这样的理想追寻下,他的课成为一种“艺术的享受”;薛法根一直怀揣着理想,“用全部的智慧诠释理想的教育,用自己的生命演绎教育的理想”;唐江澎一直追寻着“成全人”的教育理想,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他用这样的理想约束自己、激励自己,锐意进行“锡山高中”的课程改革探索……
  3.“不跪着教书”是他们共同的风骨情怀。
  教育者的风骨,首先就意味着要有教育的良知,随时想着孩子的今天和明天,想着孩子就是一切;教育者的风骨还意味着教育者是一个积极的建设者,而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怨妇”。他们就是这样一群有良知、有风骨情怀的教育群体。王栋生响亮地提出了“不跪着教书”的教师发展人生信条;芮火才顶住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非议,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终究收获赞誉……
  (二)完美人格特征的一致性
  教师的人格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预示着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高度。翻开中生代名师的成长史,我们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散发着“求真、至善、达美”的人格魅力。
  1.执着进取、乐于求真的精神。
  他们遵循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执着地追寻着教育的真谛,寻找着专业成长的真经。刚工作不久,徐斌在盛大启的课上发现数学课堂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動活泼。于是,他投到盛大启的门下,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取经”之路:“每个星期,我都要去,少则一两次,多则三五次,数十公里的路,交通工具就是我的老坦克——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工作的最初几年,他读了50多部理论书,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笔记。这样的执着进取,换来的是他专业的迅猛成长。每个中生代名师的成长历程中都有着这样奋发进取、勤奋求索的经历,像陈建先“削发苦读”、管建刚“潜心实验”等。
  2.创新超越、止于至善的品格。
  创新是一切名师的基本品格,实现自我超越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孙双金在教学《春望》这首古诗时,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里,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材料。为了读好这首诗,他闭门练习了2天。在反复的试教、修改后,最终实现了教学的创新,达到了课堂的完美。薛法根长期扎根乡镇教育,在推出“组块教学”模式后,他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而是不断实现着一次次的突破,从主张实践“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到“智慧语文”的理论、模型的成熟,再到“智慧教育”的出炉……
  3.合作悦纳、趋于达美的气质。
  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修炼自我成就最美的自己,敞开胸怀吸纳不同的意见,才能让自己趋近完美,才能让课堂少一点遗憾,才能让教学到达美学的境界。祝禧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她的校园是童话的世界,她的办公室一年四季总是有各色鲜花的点缀,她的课堂流淌的是清新的风、唯美的情。王笑梅则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的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她的诗意是课堂最美的风景,她的细致是对美的苛求。
  (三)先进教育理念的同向性
  中生代名师尽管推崇、实践着的教育理念侧重有所不同,表述有所差异,但其核心取向是一致的,这就是指向人的成长。
  1.追寻“以人为本,立人达人”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责任首先在“立人”,而不是培养“标配”产品。通过教育,让所有的孩子清晰地知道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利、地位和价值,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而个性鲜明的人。由此,黄厚江将这样的理念化为“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曹勇军将语文教学定位为“师生之间的故事”,将师生关系定位在诗意的合作、平等、对话的“故事”之中,而在更广阔的空间之中强化育人。
  2.追寻“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有两种,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筛选适合教法的学生,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另一种教师是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法,于是筛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达到了“不教”之目的。中生代名师就属于后者。他们研究儿童学习的心理,探索儿童的认知规律,着力构建“学”的课堂,让“体验”成为学习的核心,努力培养学生“带得走的学力”。肖远骑的“自读—讨论—点拨—探索”四段教学法、华应龙的“容错”课堂、徐斌的“无痕”课堂等都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3.追寻“塑造智慧人”的教育理念。   塑造“知识人”是长期以来深耕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背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中生代名师勇于突破传统,自觉将教育理念定位在塑造“智慧人”上。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人格,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力;从改变课堂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锐意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创新课程的开发……
  (四)全面综合素养的普遍性
  名师的成长是一个学者化的过程。中生代名师正走在通往学者化的路上,“严于自律,精于教学,工于治学,擅于讲学”正逐步成为他们共同的综合素养特征。
  1.德行的自律——德行修养高。
  德行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他们深知,德行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德行修养永无止境。他们以陶行知、斯霞等前辈为楷模,不断修炼自我的德行,以成就高尚的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了他们的精神底色,淡泊名利,有教无类,热爱自己更热爱学生,德行成长逐渐进入自律境界、幸福境界。
  2.学养的自增——学术素养厚。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学科素养、文化底蕴作支撑,没有教育哲学、人文素养的积淀,没有建构起学科体系的版图,没有学科相关边缘知识的储备,那么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把成为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勤奋攻读学科专业类书籍的同时,文史哲科也广泛涉猎,自觉追寻着学科素养的自增。
  3.科研的自觉——科研能力强。
  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良好的科研习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名师的共有特征。中生代普遍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拥有不凡的学术勇气,享有专属的研究课题,葆有坚持不懈的研究韧性。孟晓东积极倡导、研究并践行“生长性课堂”,领衔多项全国、省级课题,先后获江苏省首届、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数百篇论文见诸省级以上刊物,编著了20多本教育书籍;贲友林从教20多年已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教学专著一本。
  三、梅花香自苦寒来:中生代名师成长有相同的策略与路径
  中生代名师的风起云涌,成就了苏派教育的新景象。尽管这群中生代名师所处的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成长方式不同、成长速度不一、成长高度不一,但他们在成长的策略和路径上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一)“读书实践”与“反思立言”成一体
  回望中生代名师的成长,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长方式和普通教师一样,都是行走在“读书实践”与“反思研究”融成一体的自主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不同的是他们对这一成长路径的高度认同与不懈坚守,显现出不同于一般教师的“成长自觉”与“成长自为”。
  1.自觉坚持读书,蕴蓄起文化的宽度。
  读书已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他们坚持走经典式、多元化、咀嚼式专业阅读之路,成就了苏派中生代名师的“文化气”。孙双金“教学之闲跑阅览室,晚上之闲就读书,节假日之闲还是读书”;高万祥认为读书是“自我拯救”,在他的书房里有5000多册图书、几十种教育刊物……
  2.自觉坚守实践,累积起经验的厚度。
  丰富的教学实践是名师成长的沃土。他们始终躬身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形成想法,又带着想法去实践;在实践中形成风格,又围绕风格去探索。在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实践中,他们的技艺在成熟,风格在形成,思想在孕育。薛法根尽管身为名校校长,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课堂,甚至有一段时间,和普通老师一样任教毕业班,“组块教学”“智慧语文”就是在实践中得以形成。
  3.自觉持续反思,开掘着思想的深度。
  反思和实践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就提出了“反思性实践家”的命题。持续的深度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张齐华将“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作为他的实践格言,为此,他每节课都带着录音笔进课堂,每天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回放重现、记录反思、改进变革,最终成长为“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
  4.自觉坚苦立言,建构起学术的高度。
  名师当立言。因为这是名师的学术标杆,是跃向“自成一家”高度的必由之路。而他们就一直进行着坚苦卓绝、持续不断的研究写作、著书立说,李伟平、周益民、华应龙、王凌、高子阳、黄厚江等名师,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通过自己的立言、立说,逐渐使自己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向学者专家型教师的跃进。
  (二)“抱团成长”与“个体突破”相结合
  在名师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共生效应”,放大“共生效应”的最佳路径就是抱团成长。抱团成长实现的是团队成员间的同生共长。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往往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思想主张作为整个团队的研究主题。于是,领头人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引领团队成长、造就新一代名师,会不断加快自己专业成熟的步伐;另一方面,他也会在团队中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实践的验证、思想的火花,从而汲取到个体成长需要的营养。领头人和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发,就形成了名师成长“水涨船高”的良性循环。
  一个名师的成长不仅需要团队的合作,也同样需要个体的突破。如何实现“个体突破”?坚定信念,提升突破的勇气;潜心学习,寻找攀升的阶梯;持续思考,寻求顿悟的灵感;改革实践,蓄积质变的基础;团队互助,凭借外力的牵引等,是实现自我突破的不二线路。他们基本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体的突破,从而获得了专业发展的高峰体验。
  (三)“专家引领”与“平台支持”共谐和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其相关联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等丰富而庞杂。因此,在其通往名师的道路上,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高度的。最好的路径就是借力:借助专家学者的丰富学养和宽阔眼界,以获得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借助教研机构、教育媒体等提供的平台支持,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他们凭借个体的优秀,获得了比一般教师更多的高端培训的机会。像薛法根、祝禧、王笑梅等先后参加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特級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训、境外培训等高端培训。专家学者们深厚的学养、独到的见解、深度的思辨丰富着他们的理论积淀,开阔着他们的视野,启发了他们自身专业研究的方向。像祝禧在提出“文化语文”、王笑梅在提出“生命语文”的主张后,就曾先后几次邀请了成尚荣、杨九俊、叶水涛、张俊平、李庆明等诸多省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到校进行讨论把脉,指点迷津。
  除了善于借助专家之力外,他们还善于借助教研机构、教育媒体的“平台支持”之力。在成长之初,他们都非常珍惜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级赛课,像孙双金、孟晓东、施建平、张齐华、贲友林等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层层选拔下的“一课成名”使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他们重视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这一平台,积极投身其间锤炼自己,孙双金、薛法根、孟晓东、张齐华、魏星、管建刚等都是往届“教海探航”的“杰出水手”。他们珍惜教育刊物强大的传播力量,全国各地的教育期刊上都能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开始辐射全国。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其他文献
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少阳经循经之腑与心密切相关,从《伤寒论》立论,少阳不和、枢机不利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根本原因。临床上,遵“木郁达之”之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和解枢机、宣畅少阳为法,将柴胡剂作为治疗主方,同时兼顾他证,灵活化裁,每每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在临证中不断探索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著有《中国针灸学》,其中专列《传染病》一章。承淡安先生深刻阐述了传染病的发病原理和针灸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针刺、艾灸的效应和差异。在治疗方面,他中西合璧,扶正与驱邪并举;针灸综合,缓急与量效同察。他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关键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增强抵抗力,从而促进疾病向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临证可衷中参西,临证运用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指导诊疗.根据本病所处不同阶段,宏微观辨证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多寒热错杂证,以祛实为要,兼以扶正;缓解期多虚实夹杂证,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从疡论治,拟经验方黄葵敛肠汤局部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可快速修复肠道黏膜.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常合并抑郁状态,遵循脑肠同治原则,制订全方位治疗方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是指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肾损害,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本病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1]。GN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淋证”“癃闭”“关格”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柳红芳教授根据痛风性肾病“清浊相淆,浊瘀伤肾”之基本病机提出以“化湿降浊法”治疗[2],临证效果较好,现择其治验3则介绍如下。
刘晓萍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临证诊治疾病善用“气血相关理论”,认为“气血虚实”的变化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疾病发生的根本与机体气血虚弱密切相关,故在临床诊治时首重“益气补血”,兼以“行气活血”,获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颇深,现将刘师临床运用益气补血法治疗疾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学习交流。
白癜风是以局部皮肤色素脱失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其总的病机为风邪侵扰、气血失和,多数患者以血虚为本。精血同源理论源于《内经》,因肝藏血、肾藏精,精生血、血化精,故血虚可导致肾精亏虚,治疗可采用补肾精的方法以补血。血虚型白癜风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气滞血虚、血虚精亏、血虚致瘀,基于精血同源理论,可从补肾填精论治,兼以疏肝理气、调营养血、活血化瘀,使全身气血和畅条达,肌表郁滞解除,皮肤得以恢复。附验案1则以佐证。
《幼幼集成》由清代名医陈复正所撰,其中关于伤食证治的论述居于卷三,陈氏在该篇中提出小儿伤食证病因责之饮食不节和脾胃亏虚,病性宜辨寒热虚实,治疗上用药精简,健脾为主,且结合体质,辨证用药,强调中病即止,慎用消克之药。陈氏关于小儿伤食证的独到见解,为临床诊治小儿伤食证提供了辨证思路。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LMR)水平,分析证候程度与NLR、LM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共计89例,其中痰瘀互结证37例,肝肾亏虚证52例。测定患者NLR、LMR数值,比较两种证型患者年龄、体温、血压等人口学资料和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应用中医证候量表量化证候程度,分析NLR、LMR与中医证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痰瘀互结证和肝肾
在我们家的相集里有一张绝美的风景照,那是我和爸爸妈妈在厦门鼓浪屿的留影。相片照的是夜景,夜色中的鼓浪屿婀娜多姿,流光溢彩,十分美丽。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了在鼓浪屿难忘的旅行。  登上鼓浪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榕树,它长得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游客们都在树下乘凉。榕树的根很粗,像一条条粗大的蟒蛇盘旋在岩石上。树枝上长出了“胡须”,树干上还长有寄生植物。我把头伸进树洞里问道:“你有多大
·策划人语·  线上教学,不是新鲜事物,我们喊了很多年了,而且自认为一直“懂得”并且正在“做着”。可是,2019年冬天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了开学季的来临。不久,线上教学成了唯一的选择。遗憾的是,层出不穷的“意外”和千奇百怪的“囧相”,让我们对线上教学突然陌生了起来。   在百度百科里,“线上教学”词条下是这样诠释的:“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