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轶闻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扬州八怪”实指哪八家
  
  “扬州八怪”天下闻名。但“扬州八怪”实指哪八家,却说法不一。“八怪”的称呼,可能在当时已经流传,但文献上并无记载。清末时,文献上虽有了记载,但记载者也多是根据传闻,互相间并不统一。集中当时的说法,扬州被称为“八怪”的画家,就有汪士慎、李觯、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板桥)、李方膺、罗聘、华岔、高风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共有十五六位之多。解放后,美术史专家中有的人曾提出“扬州八怪”应改称为“扬州画派”,这样可以不受“八”这个数字的限制,但多数人认为应尊重“八怪”这个习称已久的历史名词。他们考虑到这个画家群体在书画风格上的相近以及艺术成就的高低,采用了清末李玉菜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所举人名,只取上面列出的前8人。这8人是:
  高翔(本地人);李觯、郑燮(二人系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罗聘(原籍安徽歙县,在他前辈时已迁居扬州);汪士慎(安徽歙县人,流寓扬州)、黄慎(福建宁化人,流寓扬州)、金农(浙江杭州人,流寓扬州);李方膺(江苏南通人,在外地做官近30年,后退居南京,时常往来于扬州)。
   二、或官或民均贫寒
   “扬州八怪”有着共同的命运。他们大都出身于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年长后又各抱才艺,但是在人生中却都历经了坎坷不平的道路。
  八人中黄慎、高翔、汪士慎、罗聘终身为职业画家,没有登过仕途。这是由于家庭困窘,无力供他们求学科举。黄慎幼年丧父,为了侍奉母亲,只好学画。为此,他的母亲曾含泪说:“儿为是良非得已。”罗聘“幼遭孤露”,少年时就学画卖画。后来他虽然卖画很多,常与名公臣卿交往,但是却仍“一身道长,半世饥驱”,到晚年甚至“质衣欲尽,债帖难偿,”从北京回家时连路费都没有。
  旧时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要头上有顶乌纱帽,便会腰缠万金。但“八怪”中当过官的三人却是例外。他们中,郑燮以进士出身,李鲜靠举人检选,李方膺以父亲关系,都曾做过县令。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因与上司不合,统统被罢了官。郑燮是“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中年的境况竟至“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李鲜虽家有田地,一旦失意之后,都是“剥啄催租恼吏频,水田德亩翻为累”,不得已只好加紧作画以作补偿。李方膺的父亲虽然官位不小,他自己也作过多年县官,但家里并无积蓄和固定产业,所以在他“去官后,穷老无依,益肆力于画,以资衣食。”
  
  三、金农捷才为人解围
  
  当时,扬州文人声誉颇高,达官士宦经常举行诗会,“每会酒肴俱极珍美”。在这样一种风气下,商人们也都竟相效仿,以标榜风雅。“八怪”中的多数人都经常出席这种盛会。
  据传,金农客居扬州时,一日,某富商在乎山堂请客,金农尊居首席。席间,大家以古人诗句飞红为酒令。轮到一位盐商,想了好一阵未想出来,客人们都说要罚他一杯。盐商忽笑着说:“有了!‘柳絮飞来片片红。”’举座哗然,有人疑其是杜撰的。金农发话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引用得很贴切。”众人说那全诗是什么?金农随口诵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阑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都赞叹金农多识广闻。
  其实,这首诗是金农临时口占的。由于他为盐商解了围,盐商十分感激,第二天便赠他厚礼。
  
  四、郑燮去官百姓”画像以祀”
  
  郑燮曾两任县令,做了十余年的官。他平时接触社会生活面较广,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在《家书》里曾教导弟弟不要多置田产,说:“若再多求,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他这其实是借题骂那些为富不仁者。在他的心里,总想为民办好事,做个“好官”。
  郑燮做县官的时候,总是“右窭子而左富商”。遇到灾荒,也敢于对抗上级,进行赈灾工作。他在潍县做官时,正值山东大灾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深得民心。他还“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徕远近饥民,就食赴工”,使大量灾民摆脱了饥饿。所以,“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潍人戴德,为立祠。”这在封建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五、汪士慎以手摸索作字画
  
  汪士慎一生清贫,以卖画为生,54岁时不幸左眼病瞎,67岁时,余下的一只眼也瞎了。双目失明后,生活更加潦倒。
  但是,汪士慎没有在困境面前退缩。他自我安慰道:“衰龄忽尔丧明,然无所痛惜,从此不复见碌碌寻常人,觉可喜也。”
  他虽然双目失明,但以“心”来“观”看世间的美与丑,练习着用手摸索写字作画。经过刻苦努力,画技竟大有长进,“工妙胜于未瞽时”。
  一次,他拿着自己的草书,高兴地去找金农。此时金农也在病中。金农看了他的字神妙非常,大为赞叹。于是两人便谈诗论画,互相鼓励,直至尽欢而散。
其他文献
在民间,鱼刺卡喉有喝醋救治的办法,但有时候不灵。不灵不当紧,未去医院之前,不妨使用“一口清水可救治”的办法。  第一步:兑好一杯20—30℃的温水;第二步:含上一口温水,抬起头,尽量让水在喉咙口;第三步:喘气把水振动起小泡而不是大泡,稍振动片刻:第四步:用暴发力将喉咙口的水顺势低头喷出水,水出鱼刺也就跟着喷出来了。    切记,千万莫用吃口饭团、馒头的办法吞咽,这样,会挤压鱼刺往肉里深刺,一旦刺破
期刊
一、五灵脂治妇女心痛血气  取净好五灵脂、蒲黄各等份,研为末,每服100克,用好醋1勺施熬成膏,再入水一盏,同煎至七成熟服,效果甚佳。  此方适用于妇女心痛血气、刺不可忍者。    二、水仙花治妇女五心烦热  取水仙花、干荷叶、赤芍药各等份,共研末,每次取6克,温水送服。    三、桂枝治妇女虚劳综合征  取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5克、生姜3克、大枣10个,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6剂为
期刊
贫血面容:面容枯槁,皮肤及黏膜苍白无血色,是多种疾病所致贫血的面部表现。据报道,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出现蓝色巩膜,发生率高达97.6%,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体征。  甲亢面容:患者面容消瘦,眼裂增宽,眼球凸出,上眼睑挛缩,两眼看近物向内侧聚合不良,有目光惊恐、兴奋不安之表现。  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蜡黄,眼睑和颊部浮肿,表情淡漠、呆板且眉发稀疏,是成人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而引起的。  二尖瓣狭窄面容:
期刊
1、取适量桑叶(或桑椹果),洗净晒干研末,与4倍的黑芝麻粉拌匀后贮玻璃瓶中。用时取出部分混合粉,加入适量蜂蜜,揉成“面团”,再分成约10克重的小块,搓成丸,每日早、晚各嚼食1枚,以温水送下。  此方名桑麻丸,常食可奏乌发养发之效果。  2、取何首乌30克、熟地30克,当归15克,共浸于1000克粮食白酒中,10天后即可饮用,每日1—2盅。一般饮6个月一1年,头发即可由白变黑。有1例在治疗后15天头
期刊
噎食多系骤然发生,且多发生于家中或餐馆。在场人员应及时抢救,不应再抬送医院或等医生到来而坐失时机。抢救方法是:  当噎食发生时,如患者不能站立应让患者平卧,抢救者应立即将双手置于患者剑突下(俗称心窝处)的位置,从中上腹向上给予猛烈的冲击;如患者取坐位或立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肩抱其腰,用双手重叠放在病人上腹部剑突下的位置,向内向上猛烈收缩。采用这种冲击的气流压力大多可使胸部肺内的气流将堵塞的食
期刊
①取仙人掌1块,放在容器里拔掉刺,捣碎,糊在红肿部位。也可将仙人掌剖开,敷患处。可换几次药至愈。  此方还可治无名肿痛。  ②取仙人掌适量捣烂,调鸭蛋清外敷。一次可退烧消肿,两次可痊愈。  ③取仙人掌一块,去刺,洗净后捣烂如泥,加入95%酒精50毫升调匀,外敷患部。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  此方适用于腮腺炎、疖肿、丹毒。  ④取仙人掌一块,白矾适量。将仙人掌去刺,捣如泥;白矾研成细末,与仙人掌泥和
期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拜访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演员牛星丽、金雅琴夫妇。早就听说金老师是个爽快人,刚踏进她家门就感受到了。金老师一边领我们进屋,一边冲着里屋大声说:“客人来了!”。客厅的四壁挂着的一幅幅国画,有山水也有人物。“这都是牛老师画的。”金雅琴老师介绍说。  这两位老艺术家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可他们在艺术观点、生活习惯、处世方法等方面却都迥然不同。金老师是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爽快人;牛
期刊
猝死虽然可以发生在人生的各个年龄段,但中老年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少年。在我们每个人的亲属、同事、朋友、熟人中,都可能有过猝死的人。其中一些人身体可能一直很健康,你还十分羡慕他们,还了解过他们的健身之道,认为他们能享高龄。几天前或者就在昨天晚上,你还同他聚谈,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谈得十分投机,约好过两天再就此聊聊,但一夜过去,今天早晨却接到了他已仙逝的噩耗!你悲痛、难过、惋惜,长久不能释怀。那种亲
期刊
足跟骨刺是老年常见病。患病后,一走路足跟就痛,十分痛苦。跺足跟可收良好疗效。方法是:脱鞋,在水泥地上跺足跟,每次30—100下,每天3—5次。长期坚持,一直到痊愈。  有位女性患者患足跟骨刺3年,各种治疗方法无效。采用这个疗法,开始,她疼得足跟不敢碰水泥地,咬着牙只能跺几下。以后,增加到十几下、几十下。一个月后,慢慢疼痛减轻。后来,她加大力度每次跺100下,一天4—5次,渐渐足跟不再疼了。无病者每
期刊
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昏迷,说胡话,或神志不清,而找不出明确的其他诱发原因,就很可能是糖尿病的药物反应,或者发展成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尤大,如不及时抢救治疗,昏迷超过6小时,就会造成不可能恢复的大脑组织损伤,有时还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甚至造成死亡。  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昏迷可分为低血糖性昏迷和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常见肌力弛缓、体温下降而呼吸平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