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君书院师生8人中国画展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 言
  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笔画,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里,工笔画名家辈出,从五代黄筌的黄家富贵、徐熙的徐氏野逸到宋朝马远、赵昌,明清时期的林良、徐渭、陈淳、朱耷直至近代田世光、陈之佛无不以其“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到了当代,著名工笔画家未君,在继承和感悟传统工笔画之精髓的基础上,融个体理解、认知与现代审美情感与一体,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笔墨风格。其艺术创作不但具有着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的特色,而且还表现出了雅静穆然的高古情怀。因此,被业内誉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的实力派画家之一。
  作品《一缕阳光》是未君的经典之作。在作品中他以自然物象追求生命之光的形神之美表现着大自然中自然精灵,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美丽可爱的姿态。整体画面既是他情感的流露,又是他精神的物化。
  在一花一世界、一鸟一自然的大千中,将自己的情绪和意趣融入了笔墨中。那律动的线条和充满节奏感的色彩,不但是他激情艺术的展现,还是他饱满生命的体验。而且,在笔意墨韵中蕴含的生命色彩和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又表现出了一种诗情的激荡。
  作为一名艺术家,未君在艺术理念的传授方面也具有着很深的造诣,由其学生的作品中,可见一斑。无论是刘丁林作品《版纳之春》中显示出的雅致淡然,梁瀚文《岁月如此静好》中自然意趣的生机盎然,梁慧潔《风姿绰约》中澄怀观道的雅静虚然,还是白红《话语》中表现的喻物笃情和淡淡的情思,文清《国粹》中的笔意凝聚、经典再现,或者是张丽莎《紫霞之舞》中的肃穆、安然和大气,王保萍《瞬间花开》中飘逸灵动的洒脱淡然,都彰显着一种生命的安宁和一种自然的体验,都是将未君的用笔致意、用墨致情、用心至诚之艺术精髓,倾注于自己的意念之中,在物象和意象之间营造出沉静与淡雅自然空间的感悟和实践。
  品读未君书院师生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种雅致、一种淡静、一种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静深安然。在其笔墨之间展现的自然之美,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又是对万物生灵的挚爱,还是对花鸟、大地的眷恋和赞叹;读到的是一个个丰富的内心世界笔意展现、一种大千世界色彩墨韵的含蓄内敛和一种大美无限在自然的情感内涵。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对未君先生评价为:未君是一位敏于思考、注重学养、有艺术天分和极富潜力的青年画家。他的花鸟画将宋人形完意足之美、元人儒雅高逸之格、明人大景阔远之境以及清人灵动小写和俊丽没骨之妙的传统神髓融于一炉,而确立了造型健美活泼、色彩明丽稳重、意境浩远幽深、气象宏阔奇伟的个性风貌。其表现特点在于勾勒中见书写意、皴擦点染中见笔墨真情、冲撞积渍中见斑驳迷幻意趣,难得其工写兼施而全然不落“匠”“野”“俗”“怪”之老套路。未君在画面空白处理上有其独到的审美视角,这是他能驾驭“全息”大景花鸟画构架的主要环节。未君深谙,立足乾旋坤转、黑白互映之“易”理与择取儒释道艺术哲思之法理的修炼之道,将是营造“未氏”花鸟画高妙境界的关键所在。(文/金砚传媒 罗允飞)
其他文献
拙文《姚茫父早期写铜作品拾遗》刊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年第2期,这是今年避疫期间的一个意外收获。年初曾将初稿敬呈茫父先生令孙姚遂先生求教,年逾古稀的姚遂先生在眼睛不适的情况下,不仅拨冗审读拙稿,而且亲笔写来审读意见,令笔者深为感动。  先生在信后特别补注:“眼睛不适,写得潦草,望谅。”眼睛不适是真,写得潦草却是先生的自谦与客气,这一笔行草书,如行云流水,意蕴隽永,虽“草”而不“潦”也。为
期刊
艺术创作与时代语境出现相离、相悖现象,市场之手推波助澜,作家艺术家之心性浮躁、物质至上属根本原因。  作品的艺术境界越高,越有可能成为伟大作品。作品的艺术境界取决于艺术家的审美境界,而艺术家的审美境界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精神境界。  人之精神境界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高之处是超验境界。  精神境界与审美境界具有重叠与契合意义。最高审美境界即为人之最高精神境界。  艺术创新贯穿于
期刊
自我做策展人以来,一直关注本土摄影家刘衡老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拍摄郴州的那些不算太老的老照片。  我是九十年代中叶学摄影的,那时刘衡老师已是郴州家喻户晓的摄影家了。记得是1995年,我的一张照片第一次上郴州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摄影展览,展览在郴州师专的图书馆大厅举办。我是学生辈,我第一次见刘衡老师,当我怯生生的邀请他去看我的照片时,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先把照相机端平了。”那是我拍的1994年7月28
期刊
熟与生是书法美学范畴中的一对审美概念。董其昌提出“字须熟后生”的书法理论对书法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熟与生的关系是什么?其意义内涵又是什么?在书法实践创作中如何做到“熟后生”呢?  一、熟与生的辩证关系和董其昌的“字须熟后生”理论  (一)熟与生的辩证关系  熟与生,是同一物体在一定因素的促变下产生演进过程的界定语,用以表达一种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观念。追溯一下,佛经《龙树菩萨劝诫王颂》曰:“自
期刊
摘要:政府资助艺术是许多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的。但尽管如此,关于“政府是否应该资助艺术”的议辩没有停止。支持者认为,政府资助艺术,对艺术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惠民等,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反对者认为,政府资助艺术是一种奢侈,政府应该把支持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国防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方面。对于政府资助艺术的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做结论,应该在不同背景下,从资助的目的性、效益性、均衡性等方面客观审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的教育硕士生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中坚力量,且正发挥着其骨干教师或卓越教师的作用。本文拟就我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的培养情况,即从“教育说事”或“沙龙”式师生交流的“四说”活动方式,谈谈导师组的一种教改创新尝试,以抛砖引玉的方式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教育说事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 教改创新  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有一种“沙龙”式的
期刊
2019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去年开春以来,保利博物馆在全球征集吴冠中艺术作品并于香港、北京举行“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 6月,北京嘉德春拍夜场一幅《狮子林》以逾1.4亿元成交,创吴冠中国画最高纪录。11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美育一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又展出了三组共111件海内外文化教育机构收藏的吴冠中艺术作品,产生巨大影响。我以为,这些都是大大的好事。这当儿,我想起
期刊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學改革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性研究——以“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例》。
期刊
为纪念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百年诞辰,2019年11月1日,“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和“美育人生——国际学术报告会暨吴冠中百年诞辰纪念”陆续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分别出席活动。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华大学、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美育人生——国际学术报告会暨吴冠中百年诞辰纪念”邀请中外专家
期刊
摘要: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除了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身体、心理、精神、审美等全方位成长。当前儿童审美教育不断深入,服饰着装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影响深远。童装个性化定制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有利于新时期儿童成长。文章从童装个性化定制动机、童装个性化精神体现、童装个性化定制影响儿童成长因素,多视角分析儿童成长的影响,使其成为一种高级的生命体。  关键词:童装 定制个性化 非智力因素 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