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随县教育人成功承办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这对于随县教育来说,既是首创,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信任。随县圆满而成功地承办了此次盛会,在全国教育同仁面前,从容地、自信地、充分地展现了随县教育的美好形象。
由此,随县“乡村教育”成了热词,在各种网络上都在传递着随县这次盛会的感受、感动和精彩讲述,如《随县新教育实验的独特价值》《炎帝故里 寻根教育》;《新教育是啥样,我想去看看》《随县教育这么牛,你晓得么》等网络语也被用到对随县教育的赞誉和评价中。还有朱永新教授、卢志文理事长、许新海院长、李镇西副院长等的微博、微信都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点赞。有位局长这样写道:到很多实验区观摩过,感受最多的是羡慕(条件好、师资强、工资高),来随县观摩,收获最多的是感动(乡村学校、条件一般、教师学生阳光)。
朱永新教授要我们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探路,努力做全国乡村教育的典范!在三中,朱永新教授欣然为随县学校题词“坚持才有奇迹!”这和朱老师在随县教育局编纂的《守望乡村新教育》这本书的序言中所写“随县的今天,已经在追随新教育的行动中取得了佳绩。我相信,在这样的坚守与成长中,随县会随着新教育的脚步前行,随县的明天,随县的新教育,也会创造新的奇迹”这句话遥相呼应。这些高屋建瓴的评价,为随县教育今后的发展勾勒了更清晰的愿景。朱永新教授一连发了四篇微博来高度赞扬随县新教育,是对随县践行新教育的充分肯定,我们倍受鼓舞!
一、随县学校朴素幸福的样态璨然绽放
本次实验区工作会展示的随县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尚市镇第二初级中学、尚市镇小学、尚市镇净明小学这四所学校,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明晰,行动路径具体,办学特色鲜明、课程展示丰富,呈现出了新教育实践的方向性、多样性和体验性,也体现着乡村新教育朴素幸福的样态,成为了随县乡村新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是文化彰显。厉山三中追求“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的“和”文化,以立体合作理想课堂为核心,坚持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教师发展;尚市二中倡导“阳光文化”,构筑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尚市镇小秉承“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本真”教育;净明小学坚持“明智崇德,乐学创新”的思想,践行“和雅”教育。四所学校的主题文化在此次观摩中得到彰显。
二是特色鲜明。厉山三中设置“新教育陈列室”,将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历程轨迹、行动路径等以照片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建造“炎帝苑”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地实现炎帝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构筑以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为框架的立体合作课堂,举行“101读书会”等,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尚市二中结合乡村的农耕文化,设置 “农耕博物馆”,研发农耕体验课程。尚市镇小设置“走廊阅读吧”“茶歇阅读室”,让学校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学校的紫藤长廊,成为孩子们的阅读乐园,研发乡村少儿传统游戏课程,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净明小学虽属村小,却拥有追寻艺术的优秀师资力量和丰厚的艺术教育底蕴,研发了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组织各种富有乡村特色的社团活动。其中,“种子”课程最富特色,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种子》,建立“种子馆”,让孩子们认识种子、种植种子,体验生命破土而出的惊喜,种子课程和生命成长嫁接,以此来实现生命教育。
三是样态幸福。乡村教育的朴素幸福在富有乡土味的课程里,也在教育生活的体验里。如滚铁环、跳皮筋、抽陀螺、丢沙包等少儿传统游戏成为孩子们最开心的活动课程。这样的活动课程感染了卢志文理事长,他饶有兴趣地上前抽起了陀螺。留守儿童“家常菜厨艺”展,成为学校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的重要教育途径,与会领导、专家都欣然品尝孩子们做菜肴。创意的“可乐塑料瓶”花,长在墙壁上,废旧轮胎构造的唯美花圃,成为学校汇聚美好事物、擦亮每个日子的幸福样态。陈列的一件件古老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如纺车、碾子、水车、煤油灯等,让学生围绕“农耕文化”进行搜罗、整理、归类,以标本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研发农耕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农耕的滋味,品尝劳动的幸福,使之成为孩子们记录农耕活动、守望生命成长的园地。太极拳、抖空竹、花样跳绳、武术操等在校园蓬勃开展,构成师生幸福完整教育生活朴素而充满生机的状态。
宜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刘洪玉说:“为期半天的实地考察让人震惊,尚市镇净明小学和厉山镇三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做得扎实、接地气,随县的竹竿舞、腰鼓队、抖空竹、种子馆、千人太极拳、花样跳绳、石头贴画、树叶画等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赞不绝口。”
朱永新教授这样评价净明小学:“这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想到,孩子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他们研发了种子课程,学校里建设了‘种子馆’,每个孩子都精心记录自己种植的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全程。孩子们正在跳竹竿舞,校长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随县师生快乐成长的故事感人至深
为了更好地彰显榜样的力量,
将他们感人肺腑的新教育故事展示出来,实现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引领,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协作区试讲、演示,最终将教师生命叙事创造性地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群体叙事以叙事诗的形式呈现,更大范围地展现了随县教师的幸福状态。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说,你们展示的13位新教育榜样教师,这是一种言说榜样的创新。以王从伦、支咏梅、王■、谭芳、王春英、刘金超、王银会、蒋继平等为代表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进行教师个体生命叙事与教师群体生命叙事,充分展现了随县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思想、行动与幸福教育生活,其言说感人至深,赢得与会领导、专家的热烈掌声。
随县环潭■水小学的王从伦老师今年57岁。5年前,已到知天命的年纪的王老师,内心的教育热情一度消磨殆尽,准备得过且过捱到退休。2011年,他遭遇了新教育,内心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从此,王老师开始根据新教育实验关于缔造完美教室的理论,缔造了“阳光班”,将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叙事写成《心履历程》;利用河边滩头的石头,研发富有乡村特质的“石头拼画”课程;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实现家校合作共建;打造书香班级,孩子们的阅读量每年高达600万字。王老师要做孩子们一生的贵人,给孩子们一片生命的牧场,陪伴生命成长。随县均川中心学校的支咏梅老师,怀揣新教育梦想,带着孩子们一起缔造了“四叶草班”,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写作、画“纸盘画”,传递“阳光善举”,孩子生日时,她会亲手送上自己的老母亲为孩子们煮的鸡蛋。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的王■校长,很有梦想!她引领全校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校园,
由此,随县“乡村教育”成了热词,在各种网络上都在传递着随县这次盛会的感受、感动和精彩讲述,如《随县新教育实验的独特价值》《炎帝故里 寻根教育》;《新教育是啥样,我想去看看》《随县教育这么牛,你晓得么》等网络语也被用到对随县教育的赞誉和评价中。还有朱永新教授、卢志文理事长、许新海院长、李镇西副院长等的微博、微信都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点赞。有位局长这样写道:到很多实验区观摩过,感受最多的是羡慕(条件好、师资强、工资高),来随县观摩,收获最多的是感动(乡村学校、条件一般、教师学生阳光)。
朱永新教授要我们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探路,努力做全国乡村教育的典范!在三中,朱永新教授欣然为随县学校题词“坚持才有奇迹!”这和朱老师在随县教育局编纂的《守望乡村新教育》这本书的序言中所写“随县的今天,已经在追随新教育的行动中取得了佳绩。我相信,在这样的坚守与成长中,随县会随着新教育的脚步前行,随县的明天,随县的新教育,也会创造新的奇迹”这句话遥相呼应。这些高屋建瓴的评价,为随县教育今后的发展勾勒了更清晰的愿景。朱永新教授一连发了四篇微博来高度赞扬随县新教育,是对随县践行新教育的充分肯定,我们倍受鼓舞!
一、随县学校朴素幸福的样态璨然绽放
本次实验区工作会展示的随县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尚市镇第二初级中学、尚市镇小学、尚市镇净明小学这四所学校,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明晰,行动路径具体,办学特色鲜明、课程展示丰富,呈现出了新教育实践的方向性、多样性和体验性,也体现着乡村新教育朴素幸福的样态,成为了随县乡村新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是文化彰显。厉山三中追求“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的“和”文化,以立体合作理想课堂为核心,坚持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教师发展;尚市二中倡导“阳光文化”,构筑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尚市镇小秉承“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理念,实现“本真”教育;净明小学坚持“明智崇德,乐学创新”的思想,践行“和雅”教育。四所学校的主题文化在此次观摩中得到彰显。
二是特色鲜明。厉山三中设置“新教育陈列室”,将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历程轨迹、行动路径等以照片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建造“炎帝苑”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地实现炎帝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构筑以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为框架的立体合作课堂,举行“101读书会”等,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尚市二中结合乡村的农耕文化,设置 “农耕博物馆”,研发农耕体验课程。尚市镇小设置“走廊阅读吧”“茶歇阅读室”,让学校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学校的紫藤长廊,成为孩子们的阅读乐园,研发乡村少儿传统游戏课程,实现游戏的教育功能。净明小学虽属村小,却拥有追寻艺术的优秀师资力量和丰厚的艺术教育底蕴,研发了丰富的体育艺术课程,组织各种富有乡村特色的社团活动。其中,“种子”课程最富特色,学校编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种子》,建立“种子馆”,让孩子们认识种子、种植种子,体验生命破土而出的惊喜,种子课程和生命成长嫁接,以此来实现生命教育。
三是样态幸福。乡村教育的朴素幸福在富有乡土味的课程里,也在教育生活的体验里。如滚铁环、跳皮筋、抽陀螺、丢沙包等少儿传统游戏成为孩子们最开心的活动课程。这样的活动课程感染了卢志文理事长,他饶有兴趣地上前抽起了陀螺。留守儿童“家常菜厨艺”展,成为学校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的重要教育途径,与会领导、专家都欣然品尝孩子们做菜肴。创意的“可乐塑料瓶”花,长在墙壁上,废旧轮胎构造的唯美花圃,成为学校汇聚美好事物、擦亮每个日子的幸福样态。陈列的一件件古老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如纺车、碾子、水车、煤油灯等,让学生围绕“农耕文化”进行搜罗、整理、归类,以标本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研发农耕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农耕的滋味,品尝劳动的幸福,使之成为孩子们记录农耕活动、守望生命成长的园地。太极拳、抖空竹、花样跳绳、武术操等在校园蓬勃开展,构成师生幸福完整教育生活朴素而充满生机的状态。
宜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刘洪玉说:“为期半天的实地考察让人震惊,尚市镇净明小学和厉山镇三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做得扎实、接地气,随县的竹竿舞、腰鼓队、抖空竹、种子馆、千人太极拳、花样跳绳、石头贴画、树叶画等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赞不绝口。”
朱永新教授这样评价净明小学:“这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想到,孩子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他们研发了种子课程,学校里建设了‘种子馆’,每个孩子都精心记录自己种植的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全程。孩子们正在跳竹竿舞,校长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随县师生快乐成长的故事感人至深
为了更好地彰显榜样的力量,
将他们感人肺腑的新教育故事展示出来,实现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引领,我们经过多次研讨、协作区试讲、演示,最终将教师生命叙事创造性地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群体叙事以叙事诗的形式呈现,更大范围地展现了随县教师的幸福状态。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说,你们展示的13位新教育榜样教师,这是一种言说榜样的创新。以王从伦、支咏梅、王■、谭芳、王春英、刘金超、王银会、蒋继平等为代表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进行教师个体生命叙事与教师群体生命叙事,充分展现了随县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思想、行动与幸福教育生活,其言说感人至深,赢得与会领导、专家的热烈掌声。
随县环潭■水小学的王从伦老师今年57岁。5年前,已到知天命的年纪的王老师,内心的教育热情一度消磨殆尽,准备得过且过捱到退休。2011年,他遭遇了新教育,内心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从此,王老师开始根据新教育实验关于缔造完美教室的理论,缔造了“阳光班”,将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叙事写成《心履历程》;利用河边滩头的石头,研发富有乡村特质的“石头拼画”课程;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实现家校合作共建;打造书香班级,孩子们的阅读量每年高达600万字。王老师要做孩子们一生的贵人,给孩子们一片生命的牧场,陪伴生命成长。随县均川中心学校的支咏梅老师,怀揣新教育梦想,带着孩子们一起缔造了“四叶草班”,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写作、画“纸盘画”,传递“阳光善举”,孩子生日时,她会亲手送上自己的老母亲为孩子们煮的鸡蛋。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的王■校长,很有梦想!她引领全校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