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课议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研修活动,需要在坚持好课标准基础上,把教研活动参与者作为生命成长共同体,改变评价式教研模式,推进研究式教研模式.通过落实加强理论研修、巧用观课量表、科学分工合作、撰写观课报告、创新议课形式、整理议课成果等研究计划,发现并探寻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新途径和新方法.
其他文献
马里翁认为笛卡尔的“宽宏”概念实现了笛卡尔形而上学和道德哲学的结合,超越了笛卡尔在1637年提出的“临时道德准则”;宽宏这种激情作为一种“重视”,既具有自我-感受的特征,又具有非对象性的特征,是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第一命题“cogito,ergo sum”的“最后的”表达,甚至是一种“唯一严格的”“最确定的”表达.通过对马里翁的论证思路进行补充解释可得出,马里翁在我们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第一命题“cogito,ergo sum”的第一种理解“我思,我是一个纯粹在思维的东西”之外,提供的是第二种不同的理解:“我思,
人工智能时代为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契机,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教育教学以提高育人质量,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应诉诸三种学习取向:自主学习、反思学习、互惠学习.与此相对应则存在三种专业发展路向:依托自主学习实现知行合一、依托反思学习实现行思相随、依托互惠学习实现共同发展.
本文引介三个方法论概念,即概念考古、诠释取向,以及体系义,这些视角可以揭示《老子》之自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所凸现的独特性,忽略这种独特性是《老子》研究中的盲点.全文从六个层次说明《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1)独特的人文自然,(2)从词典释义看其独特性,(3)从自然与nature之不同看其独特性,(4)从学界分歧看其独特性,(5)从原文看其独特性,(6)从自然之义的演化看其独特性.
一、教材分析rn1.梦想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本课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题.其课程标准依据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需要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地生根.
期刊
义利之辨是儒家哲学传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漫长而丰富的诠释史与研究史中,本文试图回归与关注的是朱熹对《孟子》首章“造端讬始之深意”的解读.与通常停留在道德伦理与政治哲学等层面对义利的理解不同,朱子关于义利的思考与其心性论特别是理气同构的生成论紧密相关,从而呈现出超乎寻常的思想品质.通过朱子对仁义与利心生成论意涵的揭示,“义利之辨”所指向的人在道德活动中的抉择问题实际转变成了是否朝向人的生成本真而共在的问题.这也使儒家哲学传统中关于“义”与“利”的探讨获得了真正本质性的分判与说明.
随着“气质之性”说的确立,“气”的观念成为朱子晚年讨论已发未发问题时的一个要素.文章从黄榦论性时所引述朱子“气不用事”的思想出发,梳理分析明清朱子学和朝鲜性理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朱子学中所说的“未发”,如果从性去理解可称为主性派,从心去理解则是主心派.主性派中,又可细分为主“天地之性”说和主“气质之性”说.主心派中,又可细分为“未发为中”说和“未发不中”说.通过这些不同理解,可见有的问题朱子本人虽论述较少,但却成为后世朱子学者的重要讨论对象.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朱子学内部的不同观点或派别,这一
人的生命的产生,使宇宙中事物存在的互为对象性关系进入“自我对象关系”,从而宇宙“所含蕴的理性(Nous)得到意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主体自身意识经过“反思”升华为“我”的根据.生命意识作为“此在的存在的规定”,不仅随着生命活动的展开而展开,而且使生命活动在其展开中展开.“生命是人的定在的整个范围”,生命意识包括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生存意识使生命在量上延伸,生活意识使生命在质上拓展.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交融所引发的生命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动力,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向死存在”使此在通过死向生的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原子式个人主义、工具理性“铁笼”、柔性专制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世俗主义、虚无主义等弊病,极大提升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基础的.这种对“人”的全新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成果.它以个体与社群和谐互动的观念丰富、深化、完善“人”的理念,进而推动“人的解放”的真正完成.
情感广泛参与了认知活动,传统认识论对情感的忽略是一种缺憾.然而,情感并不能单独成就一种认识能力,因为它作为一个主体概念,其本质是由后知觉或超知觉的记忆表象或想象表象诱发,并直接作用于主体自身的一种内在心灵体验和意向活动.情感对象通过情感呈现出来,只有主观的实在性,没有客观的实在性.情感判断只能对生存活动本身进行意义赋值,既无法增加任何新的知识,也无法提供任何普遍的知识原则,所以它属于生存论、价值论范畴,不能在认识论中起基础性作用.企图绕过理性,通过信仰的情感认知主义进路重建宗教信仰对于知识领域的话语权,是
“有待无待”问题是《逍遥游》诠释的关键之一,然其始终面临着两难的诠释困境.为此,本文试图提出对“有待无待”问题的新解,指出《庄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的依待意义上的“待”:一是人根本无法摆脱的“物物间”“物道间”对其存在前提的依待,二是人可以摆脱的对生命本然无用且无益之物的依待.《逍遥游》所谓的“无待”,并非全称的无任何依待,而是特指无对“己、功、名”的依待.故庄子“无待逍遥”的思想主旨实际上是让人摆脱对生命本然无用且无益之物对人的拘限,从而实现不为不当依待之物所系缚,无所拘碍,逍遥自在的人生超越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