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化学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对“电解原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能對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市校合作基础教育研究项目(SXJY2015001)
2018年1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2017年版“),2017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高中化学课程作为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
“电解原理”是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课相应的教材做了重新的审视,精心设计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通过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运用认知模型解决化学现象,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
一、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节引入新课
由生活中电池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换问题入手,提出“第一次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是什么时候?”教师顺势介绍相应的化学史:1799年伏打电池诞生后,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水的电解,发现水通电以后产生H2和O2,且体积比约为2:1,第一次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那么在水通电的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从而引入新课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的原理的学习
环节二:分析研讨,构建概念
以电解水为例,首先明确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电解水生成的H2在电解池的阴极产生,电解水生成的O2在电解池的阳极产生,再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如何生成H2和O2?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向哪个方向移动?2.氢离子移向阴极,氢氧根离子移向阳极为什么?3.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阳离子在阴极发生什么反应?阴离子在阳极发生什么反应?4.电解水其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最后总结出电解池的相关概念。
环节三:实验探究,理解概念
电解水的成功,使人们意识到电可以用于化学研究,科学家戴维思考:电可以分解水,那么电对于盐溶液的作用又如何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电解CuCI2溶液其阴、阳极的产物进行大胆猜想,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猜想结果。
同学们根据电解水过程中设计的电解原理对CuCI2溶液进行分析,但是对其阴、阳极产物的判断各不相同。为了验证大家的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确定电极产物,书写电极反应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I2会污染环境,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改进的措施进行讨论,又教师和学生确定可行性方案。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电可以分解水,CuCI2溶液中存在溶剂水,为什么电极产物没有H2和O2?从而过渡到离子放电顺序的学习。
环节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科学家戴维电解CuCI2溶液得到了金属Cu,那么电解NaCI溶液能否得到金属Na呢?戴维若想得到金属Na应该怎么办?
环节五:归纳总结,建构体系
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组织本节课涉及的电解、电解池、电能、化学能、阴极、阳极等概念。并在分析电解H2O、电解CuCI2、电解NaCI溶液的基础上总结解决电解质溶液问题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生活中电池的使用和电解法的时代背景引入,首先,从微观的角度对电解水的宏观事实进行分析,初步认识电解原理的相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由宏观到微观、由静态到动态。通过电解水初步建立电解模型,再用电解模型对电解CuCI2溶液的产物进行猜测、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然后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学生的猜测,并对实验的改进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通过对“电解NaCI溶液能否得到金属Na,如何用电解法制备金属Na?”问题的分析,完善了电解概念,同时也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三、对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我们知道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通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们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是了解科技发展背后涉及的原理等,这样不但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热情,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等。
2.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以学生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课堂教学前教师应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个教学内容不可能发展学生所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素养教育即可[2]。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庄德刚.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07):77-80.
作者简介:王春梅,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
1.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实验高级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市校合作基础教育研究项目(SXJY2015001)
2018年1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2017年版“),2017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高中化学课程作为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
“电解原理”是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课相应的教材做了重新的审视,精心设计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通过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运用认知模型解决化学现象,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
一、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节引入新课
由生活中电池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换问题入手,提出“第一次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是什么时候?”教师顺势介绍相应的化学史:1799年伏打电池诞生后,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水的电解,发现水通电以后产生H2和O2,且体积比约为2:1,第一次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那么在水通电的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从而引入新课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的原理的学习
环节二:分析研讨,构建概念
以电解水为例,首先明确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电解水生成的H2在电解池的阴极产生,电解水生成的O2在电解池的阳极产生,再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如何生成H2和O2?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向哪个方向移动?2.氢离子移向阴极,氢氧根离子移向阳极为什么?3.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阳离子在阴极发生什么反应?阴离子在阳极发生什么反应?4.电解水其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最后总结出电解池的相关概念。
环节三:实验探究,理解概念
电解水的成功,使人们意识到电可以用于化学研究,科学家戴维思考:电可以分解水,那么电对于盐溶液的作用又如何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对电解CuCI2溶液其阴、阳极的产物进行大胆猜想,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猜想结果。
同学们根据电解水过程中设计的电解原理对CuCI2溶液进行分析,但是对其阴、阳极产物的判断各不相同。为了验证大家的猜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确定电极产物,书写电极反应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I2会污染环境,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改进的措施进行讨论,又教师和学生确定可行性方案。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电可以分解水,CuCI2溶液中存在溶剂水,为什么电极产物没有H2和O2?从而过渡到离子放电顺序的学习。
环节四: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科学家戴维电解CuCI2溶液得到了金属Cu,那么电解NaCI溶液能否得到金属Na呢?戴维若想得到金属Na应该怎么办?
环节五:归纳总结,建构体系
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组织本节课涉及的电解、电解池、电能、化学能、阴极、阳极等概念。并在分析电解H2O、电解CuCI2、电解NaCI溶液的基础上总结解决电解质溶液问题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生活中电池的使用和电解法的时代背景引入,首先,从微观的角度对电解水的宏观事实进行分析,初步认识电解原理的相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由宏观到微观、由静态到动态。通过电解水初步建立电解模型,再用电解模型对电解CuCI2溶液的产物进行猜测、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然后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学生的猜测,并对实验的改进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通过对“电解NaCI溶液能否得到金属Na,如何用电解法制备金属Na?”问题的分析,完善了电解概念,同时也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三、对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我们知道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通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们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是了解科技发展背后涉及的原理等,这样不但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热情,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等。
2.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以学生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课堂教学前教师应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个教学内容不可能发展学生所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素养教育即可[2]。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庄德刚.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7(07):77-80.
作者简介:王春梅,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
1.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