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骨清像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积山石窟北魏西魏造像自成一格,具有“秀骨清像”特点,这些满含感粢力的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在分崩离析的时代后,佛教的盛行,人们的精神状态,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促成“秀骨清像”风格的重要因素,文章就此做了相关的分析。
  “秀骨清像”在佛教造像中指一种艺术风格,由南朝宋明帝时的皇家宫廷画师陆探微提出,在顾恺之“清赢示病”的维摩诘形象上发展而来的造像样式。这种艺术风格很快在北魏的佛教石窟和鎏金铜像作品中显现出来,成为那个时代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和风格——北魏时期的造像风格。麦积山建于北魏晚期与西魏时期的石窟造相普遍呈现出这种时代风格。
  北魏晚期以后至西魏时期代表性的窟有第140,139,126,121,123,133,142,147等,这些佛像差不多都做成俯首下视、面容娟秀、体态端庄、慈祥智慧、和蔼可亲的形象,形成了典雅、秀丽的麦积山艺术风格,面部长圆、造型清秀、颈部细长,外披汉族风格的袈裟。神情祥和庄重,面露微笑,富有人情味,具有典雅优美的南朝风格。
  麦积山石窟现存北魏洞窟80余个,晚期最为典型的是第121洞窟在窟内角隅的菩萨像和弟子像,菩萨像头梳双环髻,清秀的脸庞略低垂的脑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菩萨穿着世俗妇女一样的装束。披巾在膝部交叉后,又绕着双臂飘然下垂。身体修长,胯部微微扭动,表现出柔美的身姿。菩萨身边的弟子像,脸庞比菩萨略显圆润,细眉长眼,还有大大的双耳,都塑造得生动传神。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做拍手状,似乎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的一对亲姐弟一般,使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自然之感。
  西魏统治仅二十多年,麦积山石窟凿于西魏的洞窟约20余个,西魏时期的佛像完全变成了美丽、善良的母性形象。第123窟一对供养童男童女颇具个性化,“能够使人忘记是在看泥塑,仿佛是面对着一个活的人。我们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她,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她。容或在人们的想象中闪现过这样的形象。”
  一千三百年前出现了这样具有写实性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活人的形象,那些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创造才能是可惊的,我们不禁要追问:是怎样的时代孕育了这些饱含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当时创作这些作品的无名艺术家是怎样理解生活?他们怎样服从题材的要求而又突破它的限制,借助佛像的制作寄托自己的感情、愿望?在这些微妙的佛像中,又寄托了他们怎样的希望和理想呢?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玄学就是在这种儒学失落的动乱年代应运而生。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鄙弃仕途,看重学问追求精神的自由,清谈玄理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佛像塑造的瘦削身躯,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慈神情,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完全是当时的门阀土族审美理想的体现。不满足自然朴素的模仿,追求超自然的境界,表达“画外意”,讲求气韵生动,疏简韵雅,这种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必然十分推崇“秀骨清像”。
  北魏西魏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在文化上显得浅薄,没有形成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但经过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已得到了高度的解放,虽为魏晋南北朝时段的尾声,但仍与魏晋思想、心理结构一脉相承。
  佛教早已在东汉明帝年间自印度传入中国,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较大发展。正如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王侯贵族,弃象马如脱展;庶土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骄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高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娣绣,土被朱紫而已哉”。秦州麦积山这一时期雕造之盛,装饰之富丽,也超过以往。
  从地域上看,“秀骨清像”兴盛于南方,而后波及全国。麦积山所处地理位置在丝绸之路东段,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有内地高僧来麦积山活动,《梁高僧传》玄高传有“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察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北魏景明三年(502)前后,洛阳沙弥法生来麦积山造像。这些都说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是频繁的,在这种交流中,内地的、南朝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传到麦积山,是合乎情理的。与此同时,作为外来艺术的佛教艺术,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自然要与当时当地的主流审美风格相结合,所以,风靡社会的“秀骨清像”风格在佛教艺术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此外,还有一种说法:“魏晋之世,两国不通”,天竺佛像传人也就少了,人们看不到天竺佛像,这大概也是戴逵父子、顾恺之改革佛像成功的因素之一,没了天竺佛像样式,“百工”只好取戴、顾的师范。而“秀骨清相”风格正是首先起于戴逵,经顾恺之而发展到陆探微。最终完成了这一佛教艺术造像型式。
  北魏西魏这些“秀骨清像”的造像还显示出彻底的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甚至于透出七情六欲的众生相。例如北魏127窟左壁龛佛两侧胁侍菩萨“秀骨清像”面带微笑,和睦慈祥,她们已不是人们心目中,离我们遥远佛国中的神像,佛菩萨已降临人间,深入社会,普度众生。第121窟中的菩萨与弟子的形象,作者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描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令人感觉不出庄严神圣的气氛,完全是一幅人间生活的风俗画。还有133窟面带甜美而神秘微笑的小沙弥。虽然民间艺人的塑造技术不是很成熟的,但在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方面有长处。而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形象,由于它们朴实、生动、有情趣而容易为当地人民所接受。表现方法更为自由,较多地摆脱了佛教仪轨的限制。
  “麦积山那些静坐着的,眼光向下、永远微笑着的佛像或菩萨,似乎是在沉思,似乎陶醉在某种幸福的冥想里,似乎存心不和观赏者发生关系,观赏者却不能不被那特别而不普通的神态所吸引。”凝视这些温婉敦厚而又风骨傲然的佛或菩萨,他们幸福地瞑想着,睿智地微笑着。
其他文献
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400家珠宝展商共同揭開了意大利维琴察9月珠宝展的序幕。作为全年三大珠宝展之一的9月展,代表了“意大利制造”的特征和品质:珠宝艺术形象地展示了意大利珠宝的专利技术,传统工艺和专业精神,意大利设计和制作也由此以品质珠宝的创造力而成为全球珠宝行业的全景图。  作为改革和创新的一部分,维琴察9月珠宝展增设了“新潮流”展示厅,从空间到珠宝都体现了潮流视野,由14位年轻设计师倾情演绎
期刊
大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以其境内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古为昌州州治近400年,今属重庆市辖县。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i030龛(窟),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
期刊
1.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旅游业蓬勃发展,给旅游纪念品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纪念礼品日益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数据显示,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中,纪念礼品销售额占旅游总收入比例超过30%,而我国仅占旅游总收入的5%。显然,国内旅游纪念品行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上旅游纪念品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产品雷同和品质低劣
期刊
“礼是天地之序”——《礼记·乐记》。礼仪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既是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立,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来往的一种和谐关系和环境,另外,礼仪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习俗特征。孔子认为, “不学礼,无以立”。在弘扬我国优秀礼仪文化的同时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宣传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更需要通过礼仪文化包括礼品文化来展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期刊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利用纤维状植物的茎杆编制生活用品。《诗经》中就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的诗句。在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的器壁上,清楚地印有“十”字、“人”字纹等篾席的模印。  草编工艺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因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在民间流行十分普及。 周代时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礼记》
期刊
錾花是指通过锤子和錾子在比较光滑平整的金属正反两面进行敲击,形成肌理及线条、浮雕或凹雕等表面效果,实现精细复杂图案的一种金银细工工艺。英文翻译为Repoussage,源自法语词汇“repousser”,意为“反复推压”。  錾花工艺的历史可以上溯至青铜时代,在不同的时代,亚述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尼泊尔、印度、中国以及欧洲洛可可时期,都出现过优秀的錾花工艺作品。就工艺本身的特点来说,錾花
期刊
髹漆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漆制作他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具——漆碗。可以说,漆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物质形式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多次承担着国际交流中形象大使的功能,在人类历史上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扬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行业中一支重要的流派,两千多年来,几经风雨,几度彩虹,已经
期刊
于泾从事玉雕工作35年,所作玉器不计其数,且大多数散藏在国内外藏家手中,对此他并不为憾,至今仍然读书琢玉不缀,所作种类计观音、仕女,动物、压厢(春富),现代人物等,在业界影响深远,  于泾大师每天的工作是从他那间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氛的工作室里开始的,长年累月,城市的喧嚣、人心的匆匆,于大师视若天之浮云,转瞬即逝。  人成就一生,必会遭劳其筋骨,挫其锐气之难,此谓常理,然在于大师的脸上却看不出半点疲
期刊
近年来,收藏界刮起了一股收藏象牙艺术品之风,而梁肖友先生的象牙细刻作品,正是收藏家们苦苦寻觅的对象之一。但事实却又难令收藏者如愿,特别是想收藏有梁肖友落款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但令人惊喜的是,不久以前,梁肖友之子梁世倬先生带来了几件梁肖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艺术创作颠峰时期精刻的象牙细刻书画作品,使我有幸一览了梁肖友先生象习:细刻艺术的风采。  梁肖友,名保熹(1904~1979),祖藉杭州,生于苏州
期刊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珠山出土‘明三代’官窑瓷器特展”于4月25日在上海世华艺术馆开展,14日在位于复兴中路1199号明园文化艺术中心四楼的上海世华艺术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古陶瓷专家刘新园主持展品开箱仪式,将极为珍贵的宣德官窑斗彩鸳鸯莲池盘放入展台。  此次展览由景德镇考古研究所、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与复旦大学文博系联合主办,在展览中欣赏到江西瓷都——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址出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