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如此大量的古诗文被选进教材,并在全国推行,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祖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视。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笔者就深感现在的小学生积累的古诗文都太少了?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古诗文,热爱古诗文,从古诗文中汲取到文化的营养,从而更好地把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开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文化传播者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命题。
未来的语文该怎么教,学生该学习什么?有学者专家提出“语文学科发展人文底蕴素养,主要表现为: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汉字、汉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理解、尊重、借鉴多元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表现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并创造美好的形象和情感。”①怎么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部编教材的学习,落实对古诗文的积累呢?笔者结合现实中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不拘泥于字词句的解释,重视诵读
就像前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由此可见,朗读的好处真的很多。但是怎么读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高年段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甚至允许他们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有益的改编或者续编。譬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中的《我想》时,让同学们在充分理解诗歌之后,仿写一两节,然后把自己仿写的诗歌插入原诗当中进行朗诵,学生们对朗读诗歌的兴趣明显大增,读起来也变得有板有眼,入情入境了。在教学古诗或者古文时,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
2.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朗读技巧是一门学问,是一个专业。新课标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有感情”,学生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因为它需要利用停顿、节奏、语音语调的变化等方式来表现字里行间流露的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老师范读,尤其是古诗文的表达方式跟我们常见的文章不一样,一些长句子的停顿方式,老师要适时地点拨,为学生扫清障碍,作出正确的示范。
二、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文本,重视拓展迁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读一首古诗,就应该识一个诗人,也就是了解诗人的生平,他的一些主要的作品,他创作这首古诗的背景故事,与他同时期的都有哪些诗人,与这首诗类似的其他诗歌或者文章也应该找出来进行对比阅读。例如教学《村居》这首古诗,可以与以下的这篇小古文对比着学习:“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灿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佳时也。”从小古文当中不难发现能与诗歌互相映衬的句子——“草长莺飞二月天”对照“时芳草鲜美”;“桃红柳绿,日丽风和”可对照“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纸鸢于村外”可对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对照一读,诗歌的意思更明了,同时也接触到了一篇读来朗朗上口的小古文,积累了成语。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春日里,人们都有一些什么活动呢?老师就可以借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春天里的传统风俗和节日习俗。其次,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篇小古文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学生就可以联想起以前学过的古诗,如《春日》、《咏柳》、《江畔独步寻花》等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继续拓展,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模仿“中国诗词大会”,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飞花令”的竞赛等等。
三、不拘泥于老师的教,重视学生的自学
有些古诗文的内容、句式、表现手法、审美情趣,乃至诗人的生平遭遇,创作背景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了解。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好学生去预习,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先提前探究,如在小学阶段我们接触了很多李白的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能力水平,布置好预习的问题的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李白其人,以及豪放派的詩词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预习问题:1、诗人李白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写下了这首诗,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后世是怎样评价李白的这首诗的?3、以往你还学习过哪些描写山的古诗?请找出来读一读,比一比,与李白的这一首诗有什么异同?
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所得,通过讨论、分享,老师的引导来学习这首古诗,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不拘泥于传统笔头检测形式,重视开发多元的评价方式
学习古诗文的一大难点是背诵,老师可以开发一些趣味性强一点的评价方式,例如在班级里开展竞赛,每周,每月评出“背诵大王”,给与优胜的学生适当地奖励;也可以分小组进行竞赛,让同学之间进行互相督促;班与班之间也可以竞赛;还可以发动家长也参与到古诗文的背诵中来,和孩子一起背诵优秀的古诗文,评比出“书香家庭”。总之,可以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多元的评价,努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多掌握文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让学生以后在初中、高中学习篇幅更长,内容更艰涩的古诗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笔者就深感现在的小学生积累的古诗文都太少了?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古诗文,热爱古诗文,从古诗文中汲取到文化的营养,从而更好地把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开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文化传播者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命题。
未来的语文该怎么教,学生该学习什么?有学者专家提出“语文学科发展人文底蕴素养,主要表现为: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汉字、汉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理解、尊重、借鉴多元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表现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并创造美好的形象和情感。”①怎么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部编教材的学习,落实对古诗文的积累呢?笔者结合现实中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不拘泥于字词句的解释,重视诵读
就像前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由此可见,朗读的好处真的很多。但是怎么读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高年段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甚至允许他们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有益的改编或者续编。譬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中的《我想》时,让同学们在充分理解诗歌之后,仿写一两节,然后把自己仿写的诗歌插入原诗当中进行朗诵,学生们对朗读诗歌的兴趣明显大增,读起来也变得有板有眼,入情入境了。在教学古诗或者古文时,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
2.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朗读技巧是一门学问,是一个专业。新课标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有感情”,学生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因为它需要利用停顿、节奏、语音语调的变化等方式来表现字里行间流露的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老师范读,尤其是古诗文的表达方式跟我们常见的文章不一样,一些长句子的停顿方式,老师要适时地点拨,为学生扫清障碍,作出正确的示范。
二、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文本,重视拓展迁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读一首古诗,就应该识一个诗人,也就是了解诗人的生平,他的一些主要的作品,他创作这首古诗的背景故事,与他同时期的都有哪些诗人,与这首诗类似的其他诗歌或者文章也应该找出来进行对比阅读。例如教学《村居》这首古诗,可以与以下的这篇小古文对比着学习:“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灿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佳时也。”从小古文当中不难发现能与诗歌互相映衬的句子——“草长莺飞二月天”对照“时芳草鲜美”;“桃红柳绿,日丽风和”可对照“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纸鸢于村外”可对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文对照一读,诗歌的意思更明了,同时也接触到了一篇读来朗朗上口的小古文,积累了成语。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春日里,人们都有一些什么活动呢?老师就可以借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春天里的传统风俗和节日习俗。其次,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篇小古文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学生就可以联想起以前学过的古诗,如《春日》、《咏柳》、《江畔独步寻花》等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继续拓展,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模仿“中国诗词大会”,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飞花令”的竞赛等等。
三、不拘泥于老师的教,重视学生的自学
有些古诗文的内容、句式、表现手法、审美情趣,乃至诗人的生平遭遇,创作背景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了解。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好学生去预习,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先提前探究,如在小学阶段我们接触了很多李白的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能力水平,布置好预习的问题的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李白其人,以及豪放派的詩词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预习问题:1、诗人李白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写下了这首诗,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后世是怎样评价李白的这首诗的?3、以往你还学习过哪些描写山的古诗?请找出来读一读,比一比,与李白的这一首诗有什么异同?
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所得,通过讨论、分享,老师的引导来学习这首古诗,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不拘泥于传统笔头检测形式,重视开发多元的评价方式
学习古诗文的一大难点是背诵,老师可以开发一些趣味性强一点的评价方式,例如在班级里开展竞赛,每周,每月评出“背诵大王”,给与优胜的学生适当地奖励;也可以分小组进行竞赛,让同学之间进行互相督促;班与班之间也可以竞赛;还可以发动家长也参与到古诗文的背诵中来,和孩子一起背诵优秀的古诗文,评比出“书香家庭”。总之,可以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多元的评价,努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多掌握文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让学生以后在初中、高中学习篇幅更长,内容更艰涩的古诗文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