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大学担负着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应用型大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健全途径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趋势逐渐形成,国际间的合作和竞争日趋激烈,为保障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保障中国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方针。创新性国家战略的核心在于创新,应用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担负了顺利推进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的重任。
一、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相关理论课程方面,多数高校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同一院系的理论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不符合双创教育课程指导;再者,针对理论课方面还存在专业课占比重过高,选修课等占比过少,造成学生在综合理论的运用上缺乏系统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严重的局限性;第二,在相关实践课程方面,仍有部分高校对其认识不到位,仍遵循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可有可无的教育观念,没有将实践课程独立出来而是将其当作理论课程的补充课程;也有部分高校受自身体检限制,不愿意投入相关场地和资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不够理想[1]。
(二)教育制度不健全
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相关计划准备不充分。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各大高校为了充分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都做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教育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例如,开设的课题项目在选题等方面大多由相关教师决定,学生参与度较少,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单单做浅层次的实践然后写了论文就能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呆板。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实践功能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对此仍没有较大的改善,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成果自然不尽人意,在课堂实践环节要么应付了事要么受制于教学环境的制约不能有效的开展,在实践检验方面仍多采用固定试题库内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疏于理解,实践能力不能有效提高的现象;第三,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相对于专业理论课程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口,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的落实,应用型高校学生日趋增多,原有的教师与学生比例已经出现严重不协调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专业性上面,原有的教师多偏向于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的教育经验,这些都是与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不相符合的[2]。
(三)“双创”文化氛围的缺失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笔者走访附近的几所大学,发现只有个别院系象征性的挂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横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可能已经有所重视,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大多仍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与之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得学生更加难以认识到其重要性,即使立了课题项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面对困难也更加容易依赖于导师。“双创”文化氛围的缺失对于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內在动力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面要打破固有壁垒,宏观上要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发展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成果,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专业壁垒,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教育,使得人才逐步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对教学结构进行有机调整,使得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完成共享与交流,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学生团体,对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二)完善教育制度
针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完善,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随意性、应付性教学,针对创新创业的教育制度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对于创新创业的课题项目的开设学生应该和老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而不是导师的一言堂,要建立系统的教育模式和检验方法,学生要走出课堂,参与课外实践,论文的撰写要独立完成,确保学能所用,用有所感。其次,要改变呆板的教学方法,老师要从指导者变为聆听者,处于学生的角度,知学生之所想,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好的想发要敢于表达,善于总结,彻底改变老实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成果检验阶段,要创新题库,多出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实体,鼓励开卷考试,力争尽可能的将理论性试题转变为实用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答案的实体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针对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的问题,要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最大化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积极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吸引有能力的毕业生留校深造担任讲师,在教室的选拔方面要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吸纳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造者,一方面可以派遣本校没有创业经验的老师去企业参加实地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吸纳企业优秀创造性人才来校担任指导教师,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首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开来,采用横幅、告示栏、互联网等形式告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多举办创新创业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相关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才来校开设讲座,多途径全方位的将学校打造成具有浓厚双创文化氛围的创新型校园,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双创的知识与经验。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薛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175(03):65-66.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健全途径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趋势逐渐形成,国际间的合作和竞争日趋激烈,为保障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保障中国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方针。创新性国家战略的核心在于创新,应用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担负了顺利推进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的重任。
一、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相关理论课程方面,多数高校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同一院系的理论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不符合双创教育课程指导;再者,针对理论课方面还存在专业课占比重过高,选修课等占比过少,造成学生在综合理论的运用上缺乏系统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严重的局限性;第二,在相关实践课程方面,仍有部分高校对其认识不到位,仍遵循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可有可无的教育观念,没有将实践课程独立出来而是将其当作理论课程的补充课程;也有部分高校受自身体检限制,不愿意投入相关场地和资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不够理想[1]。
(二)教育制度不健全
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相关计划准备不充分。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各大高校为了充分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都做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教育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例如,开设的课题项目在选题等方面大多由相关教师决定,学生参与度较少,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单单做浅层次的实践然后写了论文就能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呆板。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实践功能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对此仍没有较大的改善,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成果自然不尽人意,在课堂实践环节要么应付了事要么受制于教学环境的制约不能有效的开展,在实践检验方面仍多采用固定试题库内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疏于理解,实践能力不能有效提高的现象;第三,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相对于专业理论课程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口,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的落实,应用型高校学生日趋增多,原有的教师与学生比例已经出现严重不协调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专业性上面,原有的教师多偏向于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的教育经验,这些都是与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不相符合的[2]。
(三)“双创”文化氛围的缺失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笔者走访附近的几所大学,发现只有个别院系象征性的挂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横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可能已经有所重视,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大多仍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与之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得学生更加难以认识到其重要性,即使立了课题项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面对困难也更加容易依赖于导师。“双创”文化氛围的缺失对于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內在动力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面要打破固有壁垒,宏观上要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发展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成果,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专业壁垒,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教育,使得人才逐步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对教学结构进行有机调整,使得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完成共享与交流,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学生团体,对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二)完善教育制度
针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完善,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随意性、应付性教学,针对创新创业的教育制度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对于创新创业的课题项目的开设学生应该和老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而不是导师的一言堂,要建立系统的教育模式和检验方法,学生要走出课堂,参与课外实践,论文的撰写要独立完成,确保学能所用,用有所感。其次,要改变呆板的教学方法,老师要从指导者变为聆听者,处于学生的角度,知学生之所想,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好的想发要敢于表达,善于总结,彻底改变老实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成果检验阶段,要创新题库,多出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实体,鼓励开卷考试,力争尽可能的将理论性试题转变为实用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答案的实体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针对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的问题,要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最大化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积极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吸引有能力的毕业生留校深造担任讲师,在教室的选拔方面要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吸纳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造者,一方面可以派遣本校没有创业经验的老师去企业参加实地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吸纳企业优秀创造性人才来校担任指导教师,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首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开来,采用横幅、告示栏、互联网等形式告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多举办创新创业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相关社团组织,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才来校开设讲座,多途径全方位的将学校打造成具有浓厚双创文化氛围的创新型校园,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双创的知识与经验。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薛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175(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