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特点,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校企合作形式、教学实施手段与教材开发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教材开发;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无疑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才能适合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除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外,在办学模式上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早在2009年,人社部就决定在全国25所技工学校、五个专业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我校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行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审请了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进一步探讨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与实施方法,研究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2009年人社部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时,就下发了《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工学一体化的开展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所以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革,是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一线教学实施,笔者认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转变,由过去专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为专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学生要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方法能力;二是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通过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职业标准中学习,在行为导向中学习,边做边学,边学边教,做中学,学中做;三是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使实训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一、教学行为与生产行为合一、学生与工人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四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转变,教师所用的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学材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学科性的教材变成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任务书、工作页等形式的教材,更容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是促进实训管理方法的转变,在实训管理中融入企业的7S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实训现场与企业生产现场的氛围融合;六是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专业不再由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习课等若干门课程构成,而是打乱原有的课程体系,变成若干个模块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等。七是实现管理内涵的转变,注重柔性的教学控制与核心能力的培养,把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八是课程评价形式不同,原来是学生的学科成绩由考试决定,现在变成多元化评价方式,由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学生的成绩更多地关注过程评价。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师资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重要环节,是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持续特色发展的源动力;二是要有充足的实训场地,按照“学习工作站”的建设要求,把每个一体化教室进行合理分区,划分出学习资讯区、工具材料区、学习讨论区、实训操作区、成果展示区、教师示教区等若干个区域,以满足学生讨论、交流、检索、实训、展示等教学过程的需要;三是要有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实训设备,实训设备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载体,至少保证一个小组有一台工位,否则,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学习工作任务,也就无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达不到应用的教学效果;四是要有与教学計划配套的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需要按照“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开发出符合“工学一体化”要求的课程体系;五是要有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工学一体化”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学材,是学生进行任务活动的指导手册,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材。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开发
工学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要融合实践操作与工作思维培养于一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目前,对于试点专业,人社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试点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专家进行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对于成熟的试点专业,我们可以直接选择试点专业的教材,而对于非试点专业,学校要根据学院的设备情况,自行开发教材,对于这部分专业,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及企业一线经验不足,开发出的教材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根本没有开发教材的能力,或者不知道从何着手去开发教材,达不到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我认为某一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获取,来源于对这个职业的深入研究,研究这一职业工种的行为领域,挖掘出行为领域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环境保护、劳动合同、法律等等,将这些内容一一罗列出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工学一体化实施的基础,要保证工学一体化教学真正有实效,必须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大多处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十分有限。大家都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非常成功,双元制的核心就是执行两套教学计划,学生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培训,在学校期间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在企业期间按企业的培训规则组织培训,企业是按照培训规则对学生进行严格培训的,在企业实现的是教学活动,而不是顶岗实习,这是和我国的校企合作最大的区别。目前在国内要在企业完成这种形式的培训,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上的支持,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在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搬到学校里,将工厂车间里的培训项目搬到学校的一体化教室里,从而在校内完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教学项目,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五、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某一职业的学习领域设计出来后,学习目标就明确了,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和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习领域细化成若干个学习情景,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习领域的最小单元,通过一个个学习情景的教学,逐步达到学习领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涉及典型的职业问题、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要体现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相结合、要覆盖完整的职业行为,即:了解、规划、决定、执行、检查、评定,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所有在一个学习领域教学的教师,共同研究设计学习情景。
总之,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人社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行和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是目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实施、更大效力地发挥其作用,需要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一体化师资培训讲义》;
[2] 《德国师资研修班培训资料》。
基金项目:
项目资金来源: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编号:zjc18005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教材开发;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无疑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才能适合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除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外,在办学模式上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早在2009年,人社部就决定在全国25所技工学校、五个专业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我校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行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审请了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进一步探讨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与实施方法,研究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一、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2009年人社部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时,就下发了《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工学一体化的开展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所以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革,是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一线教学实施,笔者认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转变,由过去专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为专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学生要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方法能力;二是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通过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职业标准中学习,在行为导向中学习,边做边学,边学边教,做中学,学中做;三是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化,使实训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一、教学行为与生产行为合一、学生与工人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四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转变,教师所用的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学材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学科性的教材变成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任务书、工作页等形式的教材,更容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是促进实训管理方法的转变,在实训管理中融入企业的7S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实训现场与企业生产现场的氛围融合;六是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专业不再由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习课等若干门课程构成,而是打乱原有的课程体系,变成若干个模块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等。七是实现管理内涵的转变,注重柔性的教学控制与核心能力的培养,把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八是课程评价形式不同,原来是学生的学科成绩由考试决定,现在变成多元化评价方式,由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学生的成绩更多地关注过程评价。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师资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重要环节,是校企合作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持续特色发展的源动力;二是要有充足的实训场地,按照“学习工作站”的建设要求,把每个一体化教室进行合理分区,划分出学习资讯区、工具材料区、学习讨论区、实训操作区、成果展示区、教师示教区等若干个区域,以满足学生讨论、交流、检索、实训、展示等教学过程的需要;三是要有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实训设备,实训设备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载体,至少保证一个小组有一台工位,否则,学生无法完成规定的学习工作任务,也就无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达不到应用的教学效果;四是要有与教学計划配套的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需要按照“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开发出符合“工学一体化”要求的课程体系;五是要有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工学一体化”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学材,是学生进行任务活动的指导手册,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材。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开发
工学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要融合实践操作与工作思维培养于一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目前,对于试点专业,人社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试点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专家进行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对于成熟的试点专业,我们可以直接选择试点专业的教材,而对于非试点专业,学校要根据学院的设备情况,自行开发教材,对于这部分专业,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及企业一线经验不足,开发出的教材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根本没有开发教材的能力,或者不知道从何着手去开发教材,达不到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我认为某一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获取,来源于对这个职业的深入研究,研究这一职业工种的行为领域,挖掘出行为领域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环境保护、劳动合同、法律等等,将这些内容一一罗列出来,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工学一体化实施的基础,要保证工学一体化教学真正有实效,必须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大多处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十分有限。大家都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非常成功,双元制的核心就是执行两套教学计划,学生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培训,在学校期间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在企业期间按企业的培训规则组织培训,企业是按照培训规则对学生进行严格培训的,在企业实现的是教学活动,而不是顶岗实习,这是和我国的校企合作最大的区别。目前在国内要在企业完成这种形式的培训,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上的支持,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在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搬到学校里,将工厂车间里的培训项目搬到学校的一体化教室里,从而在校内完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教学项目,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五、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某一职业的学习领域设计出来后,学习目标就明确了,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和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习领域细化成若干个学习情景,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习领域的最小单元,通过一个个学习情景的教学,逐步达到学习领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涉及典型的职业问题、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要体现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相结合、要覆盖完整的职业行为,即:了解、规划、决定、执行、检查、评定,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所有在一个学习领域教学的教师,共同研究设计学习情景。
总之,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人社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行和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是目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实施、更大效力地发挥其作用,需要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一体化师资培训讲义》;
[2] 《德国师资研修班培训资料》。
基金项目:
项目资金来源: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编号:zjc18005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