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南部的塔甘罗格市,父亲是个小商人。1876年他父亲经营的杂货铺几近破产,为了逃债,举家迁居莫斯科,留下契诃夫一个人在家乡完成中学学业。
契诃夫不喜欢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是个粗暴的人。但他热爱善良的母亲,他说他的心“是母亲给予的”。
从1876年到1879年的三年中,契诃夫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举目无亲、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贴补食宿费用,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去当家庭教师。他在困苦与屈辱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这种过早的生活磨练,也使得契诃夫早早地看清了吐态炎凉,早早地产生了维护人的尊严的自觉。
契诃夫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1880年,在他考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后不久。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契诃夫第一次投稿是为了赚取稿费给母亲买生日蛋糕。第一篇作品发表之后,契诃夫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数量十分惊人。光1883年一年,契诃夫就有120篇作品问世,其中85篇发表在由列依金主持的《花絮》杂志上。所以1887年12月27日,契诃夫写信给列依金说:“《花絮》是我的圣水盆,而您是我的教父。”
契诃夫为什么感激《花絮》杂志的主编列依金呢?因为依金给他提供了一个磨砺自己简洁文风的机会。列依金对契诃夫提出了很具体的约稿要求:作品不要超过一百个句子,而且每篇作品都要有幽默感。所以,契诃夫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属于幽默小品。但在这些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里,也不乏传世精品,如《变色龙》。
《变色龙》的主角是警官奥楚蔑洛夫。他刚出场时颇有点威风,走过的地方,“四下里一片沉静”。但就在这个无声的天地里,突然爆发了一个狗咬人的“非常事件”——一条白毛小猎狗咬伤了首饰匠赫留金,警官先是装出捍卫法律尊严的架势,厉声质问“这是谁家的狗”,扬言要惩治狗的主人。但一听说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他立即态度大变,方寸大乱。契诃夫没有让将军直接出场,但这种含蓄的表现更加引人深思:面对将军豢养的小狗尚且奴态可掬,那么在将军本人面前他该会如何摇尾乞怜呢?
在幽默与讽刺的作品背后,站着一个冷眼观察世界、揭露社会病象的契诃夫。而在抨击礼会病象的同时、作者也热烈地呼唤着没有经过歪曲的人性的张扬。
1886年是契诃夫创作色彩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这一年《苦恼》问世,标志着契诃走从嘲笑庸俗的社会心理突进到了对普通人的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注。契诃夫的主要小说不再是从前的幽默小鼎,而是深沉思索人生问题的现实主义力作。
1888年契诃夫又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草原》。以往契诃夫的小说篇幅都不长,而《草原》是部洋洋洒洒数万言的中篇小说。契诃夫解释《草原》的创作构思时说:“一个艺术家的全部精力应贯注于两种力量:人和自然。”《草原》给契诃夹带来了很大的荣誉,这一年他获得了普希金文学奖,文学创作的成功更加激发了契诃夫的一个心愿:要做一次远游,亲身体验人问疾苦。他决定到远离莫斯科的萨哈林岛去做一次考察,那里集中关押着流放犯人。1890年4月20日,契诃夫告别家人,踏上了奔赴萨哈林岛的漫长旅程。6月27日炙诃夫乘船漂流到了黑龙汀上,并在我国的瑷珲古城稍做逗留。就在这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了他对黑龙江的印象——
“这就是黑龙江。悬崖、峭壁、森林,无数的野鸭以及多种叫不出名来的长喙的精灵。荒无人烟。左岸是俄国,右岸是中国……我在黑龙江上漂流1000多俄里了,欣赏到了如此多的美景,得到了如此多的享受,即使现在死去我也不觉得可怕了。”
契诃夫于1890年7月11日到达萨哈林岛,在岛上逗留了三个月零两天之后,坐海轮途经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归固,2月8日回到莫斯科。归来之后写出的第一篇小说是《决斗》,小说结尾处,主人公阐述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是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会把他们抛同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推动着他们前进。谁知道呢?也许,人终于会达到真正的真理。”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进人了高潮期,他先后写出了多幕剧《海鸥》《万尼亚舅舅》和《三姊妹》。在《海鸥》中契诃夫提出了“物质与精神结合在美妙的和谐之中”的理想。《万尼亚舅舅》中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名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尤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在《三姊妹》里契诃夫把“对于美好生活的淄望”表现得更加鲜明。
就在契诃夫的创作进入辉煌期时,他的身体却越来越糟糕,但病鹰并没有影响契诃夫的创作热情。1896年,他写了一篇非常抒情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1898年契诃夫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三部曲《套中人》《醋栗》和《关与爱情》,批判庸人的人生观、幸福观,喊出了“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的豪言。
1903年,契诃夫完成了《未婚妻》。1904年,契诃夫写出了他的绝笔作《樱桃同》。这是一出现在在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被演出的戏剧经典。契诃夫在写作这个剧本的时候,天才地意识到,在这个破旧布新的时代,在迎接新生活与告别旧生活的时刻,人类不得不与一些像是“樱桃园”一样美丽的事物告别。
1904年5月,契诃夫出现了严重的哮喘和心力衰竭的症状。6月3日,契诃夫偕妻子出国,到德国的疗养胜地巴登威勒养病。7月2日凌晨,契诃夫醒来,自知大限已到,让妻子去请医生。医生匆忙赶来,契诃夫用德语冲他说:“我要死了。”医生采取了抢救措施,但已无济于事了,遂吩咐给病人喂点香槟酒。契诃夫呷了口香槟,说:“我好久没有喝香槟了。”他喝完一杯香槟,侧身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他的妻子随即去邮局给家里发了电报:“安东突然死于心力衰竭。死得安详,毫无痛苦。”
契诃夫不喜欢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是个粗暴的人。但他热爱善良的母亲,他说他的心“是母亲给予的”。
从1876年到1879年的三年中,契诃夫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举目无亲、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贴补食宿费用,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去当家庭教师。他在困苦与屈辱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这种过早的生活磨练,也使得契诃夫早早地看清了吐态炎凉,早早地产生了维护人的尊严的自觉。
契诃夫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1880年,在他考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后不久。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契诃夫第一次投稿是为了赚取稿费给母亲买生日蛋糕。第一篇作品发表之后,契诃夫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数量十分惊人。光1883年一年,契诃夫就有120篇作品问世,其中85篇发表在由列依金主持的《花絮》杂志上。所以1887年12月27日,契诃夫写信给列依金说:“《花絮》是我的圣水盆,而您是我的教父。”
契诃夫为什么感激《花絮》杂志的主编列依金呢?因为依金给他提供了一个磨砺自己简洁文风的机会。列依金对契诃夫提出了很具体的约稿要求:作品不要超过一百个句子,而且每篇作品都要有幽默感。所以,契诃夫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属于幽默小品。但在这些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里,也不乏传世精品,如《变色龙》。
《变色龙》的主角是警官奥楚蔑洛夫。他刚出场时颇有点威风,走过的地方,“四下里一片沉静”。但就在这个无声的天地里,突然爆发了一个狗咬人的“非常事件”——一条白毛小猎狗咬伤了首饰匠赫留金,警官先是装出捍卫法律尊严的架势,厉声质问“这是谁家的狗”,扬言要惩治狗的主人。但一听说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他立即态度大变,方寸大乱。契诃夫没有让将军直接出场,但这种含蓄的表现更加引人深思:面对将军豢养的小狗尚且奴态可掬,那么在将军本人面前他该会如何摇尾乞怜呢?
在幽默与讽刺的作品背后,站着一个冷眼观察世界、揭露社会病象的契诃夫。而在抨击礼会病象的同时、作者也热烈地呼唤着没有经过歪曲的人性的张扬。
1886年是契诃夫创作色彩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这一年《苦恼》问世,标志着契诃走从嘲笑庸俗的社会心理突进到了对普通人的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注。契诃夫的主要小说不再是从前的幽默小鼎,而是深沉思索人生问题的现实主义力作。
1888年契诃夫又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草原》。以往契诃夫的小说篇幅都不长,而《草原》是部洋洋洒洒数万言的中篇小说。契诃夫解释《草原》的创作构思时说:“一个艺术家的全部精力应贯注于两种力量:人和自然。”《草原》给契诃夹带来了很大的荣誉,这一年他获得了普希金文学奖,文学创作的成功更加激发了契诃夫的一个心愿:要做一次远游,亲身体验人问疾苦。他决定到远离莫斯科的萨哈林岛去做一次考察,那里集中关押着流放犯人。1890年4月20日,契诃夫告别家人,踏上了奔赴萨哈林岛的漫长旅程。6月27日炙诃夫乘船漂流到了黑龙汀上,并在我国的瑷珲古城稍做逗留。就在这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了他对黑龙江的印象——
“这就是黑龙江。悬崖、峭壁、森林,无数的野鸭以及多种叫不出名来的长喙的精灵。荒无人烟。左岸是俄国,右岸是中国……我在黑龙江上漂流1000多俄里了,欣赏到了如此多的美景,得到了如此多的享受,即使现在死去我也不觉得可怕了。”
契诃夫于1890年7月11日到达萨哈林岛,在岛上逗留了三个月零两天之后,坐海轮途经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归固,2月8日回到莫斯科。归来之后写出的第一篇小说是《决斗》,小说结尾处,主人公阐述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是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会把他们抛同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推动着他们前进。谁知道呢?也许,人终于会达到真正的真理。”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进人了高潮期,他先后写出了多幕剧《海鸥》《万尼亚舅舅》和《三姊妹》。在《海鸥》中契诃夫提出了“物质与精神结合在美妙的和谐之中”的理想。《万尼亚舅舅》中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名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尤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在《三姊妹》里契诃夫把“对于美好生活的淄望”表现得更加鲜明。
就在契诃夫的创作进入辉煌期时,他的身体却越来越糟糕,但病鹰并没有影响契诃夫的创作热情。1896年,他写了一篇非常抒情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1898年契诃夫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三部曲《套中人》《醋栗》和《关与爱情》,批判庸人的人生观、幸福观,喊出了“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的豪言。
1903年,契诃夫完成了《未婚妻》。1904年,契诃夫写出了他的绝笔作《樱桃同》。这是一出现在在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被演出的戏剧经典。契诃夫在写作这个剧本的时候,天才地意识到,在这个破旧布新的时代,在迎接新生活与告别旧生活的时刻,人类不得不与一些像是“樱桃园”一样美丽的事物告别。
1904年5月,契诃夫出现了严重的哮喘和心力衰竭的症状。6月3日,契诃夫偕妻子出国,到德国的疗养胜地巴登威勒养病。7月2日凌晨,契诃夫醒来,自知大限已到,让妻子去请医生。医生匆忙赶来,契诃夫用德语冲他说:“我要死了。”医生采取了抢救措施,但已无济于事了,遂吩咐给病人喂点香槟酒。契诃夫呷了口香槟,说:“我好久没有喝香槟了。”他喝完一杯香槟,侧身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他的妻子随即去邮局给家里发了电报:“安东突然死于心力衰竭。死得安详,毫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