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hai10m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比观察CT与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方法 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在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记录其诊断结果,并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比较CT与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CT的诊断准确率为65.00%(13/20),MRI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19/20),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MRI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MRI对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CT MRI 诊断 准确性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类型,是指同一椎间隙水平发出的神经根被椎间盘突出物压迫[1]。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且疼痛程度较深,可能会累及髋部、腹股沟及大腿前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股四头肌的萎缩,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2]。临床检查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较多,如X线、造影、CT等,其中最常用的是CT检查,笔者就采用CT与MRI对本院收治的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51.32±2.16)岁,最短病程3周,最长病程2年,平均病程(1.05±0.34)年。20例患者共有突出部位20个,其中8例为外侧型,4例为内侧型,8例为混合型。临床症状:患者下肢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放射性疼痛及腰痛,同时伴有间歇性坡行,直腿抬高有阳性症状。其中急性发病9例,疼痛逐渐加剧5例,反复性发作6例。
  1.2 方法
  在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前,均进行CT及MRI检查。
  1.2.1 CT:采用Ge公司生产的全身螺旋CT机。先对患者的侧位进行定位扫描,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椎间隙的中心线进行平行扫描,按顺序对患者的椎间隙扫描:L3~S1,均扫描4层。相关参数:间距1.5mm,厚度3mm,电流(157.5±17.5)mA,电压为130Kv,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加层扫描或者对其他椎间隙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进行诊断。
  1.2.2 MRI:采用Ge公司的生产的核磁共振扫描系统。在扫描前,嘱咐患者将金属物品摘掉,患者取仰卧位,并放松身体,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定位,定位后嘱咐患者不要移动。采用腰椎脊柱专用的线圈,扫描的方位包括横断面、冠状面T2加权像、腰椎的矢状面T1及T2加权像,对L3~S1进行横断面扫描时,应顺带对邻近椎体的上下缘椎弓根扫描。T1加权的参数:回波时间为17ms,重复时间为450ms;T2加权的参数:回波时间为80ms,重复时间为3500ms,厚度及层间距均为3mm。
  1.3 评价指标
  记录CT及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结果,并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平均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种方法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准确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P小于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诊断结果有1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65.00%(13/20),MRI诊断结果有19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5.00%(19/20),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CT诊断中,4例为Ⅰ度,2例为Ⅱ度,3例为Ⅲ度,4例为Ⅳ度;MRI诊断中,8例为Ⅰ度,4例为Ⅱ度,3例为Ⅲ度,4例为Ⅳ度。MRI诊断Ⅰ度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比较特殊,其发病率是腰椎间盘突出的10%左右,早期临床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不深,所以临床经常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治疗失败或者最佳治疗时间被延误[3]。随着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深入研究及影像学发展,CT技术及MRI技术的提升与应用,临床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有进一步的提高,临床每年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总结也逐渐增多,但依然需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临床一直采用CT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检查与诊断。CT能对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及程度进行清晰的显示,但如果突出物在椎间内或者椎间孔外时,相近的神经根和神经节与突出物的密度无明显差别,导致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出现误诊情况。同时在进行CT检查时,需要对上下椎弓根在内的薄层进行扫描,以免出现漏诊,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冠状面重建。在不满意CT诊断准确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CT椎间盘造影,其诊断准确率会有明显的提升。
  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大的优势,MRI的多平面技术能清晰显示椎间孔内的结构,还能明确神经根与突出物椎间的界线,同时根据方位的调整能获得最理想显示突出物的图像,其中冠状面显示的图像最为清晰,而且还准确的反映了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对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有准确的诊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推荐临床采用MRI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图像信息。
  参考文献
  [1]郝健.CT与MRI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2):96-98.
  [2]张勇,陈晓荣.CT与MRI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对比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3):4378-4380.
  [3]白来运.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医药与保健,2014,22(7):44,36.
其他文献
以中苜1号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含有CryIA(a)/CryIA(c)基因、半夏凝集素(pta)基因和bar基因的双价抗虫植物表达载体p3300-Bt-pta导入苜蓿子叶中,在含除草剂的
【摘 要】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效果。方法:从本中心慢病管理档案中随机抽取40例符合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分析对比两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中医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中,有12例约占60%的疗效显著,有7例占35%的患者有疗效,而1例患者无效,占试验组人数的5%。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中,
利用AFLP分子际记技术,对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正、反交F1及其染色体加倍植株的DNA多态性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1对适宜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AFLP扩增,共获得430
1944年至1949年,他应邀在日内瓦音乐学院举办钢琴大师班(后由马加洛夫继任).开始时他有点紧张,因为他对这样的任务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对音乐的完全奉献、对帮助年轻音乐家的
【摘 要】 目的 对比研究利培酮与氯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我院精神科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分组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各33例。其中利培酮组单独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氯氮平组患者使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简明精神病量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97%以上,治疗效率无显著差异
【摘 要】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療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钙蛋白Ⅰ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8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
【正】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为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服务。几年来,黑龙江省二轻系统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体会是: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密切
2013年4月12日-14日,为加强呼吸系统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相互交流,促进benchtobed和bedtobench相互转化,由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生理科学会和湖南省医学会
有人说:蜉蝣在烈日当空的夏日,早上9点出生,晚上5点死亡——终其一生,它都没有明白什么是黑夜。如果让它的生命再延续5个钟头,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