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维度考量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党从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有效实践模式,应从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几个方面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维度考量。需要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着力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夯实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为正当法治提供组织保障;开展对宪法和政党法的学习,提高依法治党的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政党法治;政党现代化;考量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党从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考量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果及对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有效实践模式,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客观的评价维度。
  一、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政党法治是政党依法管理政党组织和规范政党行为的有序政党治理,以及由此在政党内形成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追求。政党法治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政党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科学化的政党运行机制,还是一种上升为价值目标的政党精神。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探索法治化的政党治理新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就实际上提出了执政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党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就必须加强政党治理,建立起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对此,政党法治以其现代化价值目标和强大治理功能不仅成为执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机制,而且也是执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首先,政党法治能够实现政党管理现代化。这里的政党管理主要是指对政党内部的管理,包括对政党组织、政党成员和政党资源的管理。笔者认为政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组织结构的稳定化、成员权利与义务的法制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其核心问题是党内民主的有序实现。政党法治能够减少党内民主管理的随意性,实现党内民主的法制化和稳定化。政党法治通过政党法和国家宪法规定党的组织结构,规范和协调党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保障党内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党内和谐,保持一种有序治理的现代民主模式。
  其次,政党法治能够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简单地说,政党运行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党际交往和政党实践中对政党权力的依法规制。与政党管理相比,政党运行更能体现政党的发展价值,是政党权力的社会作用过程。政党运行依赖制度支撑,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制度现代化,即政党在制度建设中要始终面向时代发展,始终保持制度的稳定性。政党法治有利于推进政党制度法制化进程,形成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保证制度规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党法治通过对政党制度的依法规范,使政党权力有了一个高效而稳定的实践载体,提高了政党运行的现代化水平。从深层意义上讲,政党法治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对政党权利进行保护,对政党权力进行约束,旨在按规律治理政党”。[1]
  再次,政党法治能够推进政党执政现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现代化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包含“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2]的现代化在内的政党执政建设的综合性概念。可见,执政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政党法治不仅是一种符合现代要求的政党治理模式,更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政党执政理念。政党法治反对“人治”,坚决抛弃传统的以“官”和“权”为本位的国家治理形式,以法治精神为指引,通过构建法治方略、建设法治体制、丰富法治资源、创造法治环境等推进政党执政的法治化。特别是对于在法治精神贫瘠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法治更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走向执政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见,政党法治既是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政党法治不排斥道德和人文关怀,不是对法治的绝对崇拜。它是把现代法治精神纳入到政党治理,使政党建设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政党建设新模式。所以,政党法治也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政党法治已经超出了政党治理的一般意义,而是与国家执政相联系的政党权力社会运行的现代化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历史任务,目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执政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政党法治作为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和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尺,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时代考量。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政党法治为考量维度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实践命题,表明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境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的现代化水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如何评价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积极成果,如何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评判尺度,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考量标准。   第一、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制度化考量。政党制度是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我们党的各项建设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P333因此,建设、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既是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建设实践中,只有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纳入到制度建设中,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进程,与此同时也才能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已经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好制度,但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反反复复走了许多弯路,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好的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所以,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特别是通过政党制度法制化来实现政党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推进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这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意。政党法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党制度的法制化,它能够克服政党制度建设中的随意性,防止以制度为载体的政党权力的滥用。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看,政党法治不仅能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应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为此,我们党通过不断学习,可以把先进的思想、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制度创新中去,特别是实现把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法治理念同政党治理有机结合,将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内涵。据此,正是在制度环节上,政党法治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评价维度。
  第二,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民主化考量。民主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意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可见,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执政党成员民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问题,这是政党民主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做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提高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和党内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党内民主的实现又会带动人民民主,为党的民主执政奠定社会基础。
  民主与法制历来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从社会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法制的保驾护航,特别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制的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民主的生态现状。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是保证政党成员对党内权利享有的平等性以及政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3]P331政党法治崇尚平等,富含法制原则,充分保障政党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对等。所以,政党法治虽然表现为对政党治理的法制化,但体现的最终价值却是对民主的保护和推动,在政党的民主化建设中具有工具价值的味道。从这一点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政党法治具有了辩证统一性。因此,政党法治作为具有普适价值的政党治理与建设模式,在政党民主化建设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评判参照体系。
  第三,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法制化考量。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5]P511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素质,提高政党治理的法制化水平。在国际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毫无疑问,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法制建设,没有关于党的立法,就无所谓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导。正是在这一要求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必然内含了对法制的学习、对法治理念的培育、对依法治党能力的提升等政党建设内容。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各国政党建设的实践来看,要想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政党治理和发展体系,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人治”的风险,推行法治,走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道路。为此,许多国家的政党都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律来规制政党行为,把政党管理与政党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也正是政党法治在政党治理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运行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大党,始终从世界发展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党的创新性建设,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与其它一些国家政党相比,我们党的法制建设有明显不足,“人治”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法律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政党成员的法制素养,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党内迅速生长。这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排除“人治”风险,走法治治理道路的思想基础。所以,政党法治在法制化维度上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考量。
  第四,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现代化考量。所谓政党现代化,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6]P293政党现代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在不断努力并希望达到的发展目标。对于有着七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想实现执政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就必须首先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之路。因而,政党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一个高水平执政党的综合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吹响了我们党向现代化进一步迈进的号角。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就成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学习型政党的深层目标。   政党法治能够使政党治理始终保持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状态,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以,它理应成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方向。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本身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使学习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规范,并在法制支撑下以有效的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开展对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的系统学习实现党的创新建设,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可见,无论从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学习型政党对政党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出发,政党法治都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应该最终达到的现代治理状态,体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执政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三、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推进政党法治
  政党法治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维度考量,那它也是我们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要努力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政党法治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样,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有计划地推进党的法治治理进程。
  第一,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夯实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进行政党建设的思想源泉,也是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特别是那些有关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包含了思想、制度、文化、法治等诸多内容,是对党进行法治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它的深入学习既能有效地防止政党法治在运行中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党法治建设道路,也能使政党法治从中获得大量的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能够为政党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会不断地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推动政党法治进程,实现政党法治创新。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的一些人文思想和道德精神,可以直接转变为某种法治理念,为政党法治的有效运行提供价值支撑。
  第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政党法治提供组织保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的重要环节。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必然要求政党组织具有丰富的法治理念和科学的现代知识。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党成为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政党组织,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在现代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持续创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推进政党法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由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就是要在组织内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推动力;其次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在实践中创新,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党组织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会有力地推动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进程。
  第三,开展对宪法和政党法的学习,提高依法治理政党的能力。政党法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政党的依法治理。这就要求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法治观念和相应的法律知识,否则政党法治就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和说教。因此,要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建设就要在全党内大力开展对宪法、国家法律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全党的法律素养和依法治党的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党法律学习的首要内容。一方面,对宪法和国家法律的学习有助于全党把握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在我国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大量的有关政党的条款,它们在党的权利和义务、党的领导、党的秘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它们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充实全党的法律知识,提高党的法律应用能力。这种对宪法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政党法治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强我们党依法执政的有效性,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总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回答的不仅仅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类型的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然而,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效果以及它在推进政党现代化中的有效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客观评判。政党法治作为与政党现代化相统一的政党治理理念和政党治理模式,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系统的制度架构。正因为如此,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形成了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综合评判尺度。无论在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还是在现代化维度上,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考量既有观念形态的价值考量,也有实践形态的工具考量。这也是政党法治能够评判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成效的重要原因。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既是我们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实现现代化运行的模式选择。我们要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实现我们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韶兴,张垚.论政党法治建设的价值意义[J].理论学刊,2005(1).
  [2]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8-2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哀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马兆明(1959—),女,山东文登人,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立志(1976—),男,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县域农村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促进了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的均衡发展。然而,布局调整也调整导致了偏远小规模学校和中心学校间办学条件不均衡,加剧了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间教师资源不均衡,进而引发了新的群体间教育发展不均衡。为改善这种状况,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坚持公平和均衡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加
期刊
摘要:诈骗的行为手段完全可以由不作为的形式构成;行为人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告知义务不能仅囿于刑法理论中四种形式上的义务,民法领域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也是不可忽视的义务来源之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应结合社会中的交易习惯以及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不作为诈骗中假设的因果关系与普通诈骗有很大不同。不作为诈骗罪的有责性,不仅体现在价值论中,也体现在保证人理论中。不作为诈骗罪属于不真正不作为犯,因此,完善不真正不作为犯的
期刊
摘要:抗战结束,随着国民政府猪鬃统制政策的废除,猪鬃经营进入自由贸易时期。期间,四川猪鬃产业开发从区域走向全国。猪鬃自由贸易的实施,巩固了我国猪鬃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开启了在海外的自主销售,奠定了中国猪鬃外贸的近代化转型。  关键词:战后;猪鬃;开发与经营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抗战爆发后,基于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通过“核定牌价、控制收购、管制运销、限制存储等举措
期刊
摘要:我们长期处于女性美学的包围之中,习惯于小巧、精致、典雅,不喜欢大气、粗犷、有力。认为前者文明、美,后者野蛮、丑陋。这种女性化的审美观,在根本上削弱人的生命活力,削减人的奋斗意志,让人越来越变得娘娘腔。尼采对这种衰弱病态的女性美学观进行了重估。提出了高扬以力量、勇敢为核心的男性美学,拯救女性美学的弊端。  关键词:尼采;性别;女性美学;男性美学  B83  一、一个障碍  在尼采的著作中,有大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以及民族间人口流动的加快,多民族社区已成为东部地区城市社区的一种重要类型。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使得社区民族工作逐渐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而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加强组织统筹,找准定位、创新方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创新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C95 文
期刊
按语 2013年元月19日,由人民网陕西频道、《新西部》杂志社、陕西省社科院西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部学刊》杂志社协办的首届“西部市县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会上,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区县的书记、区县长、宣传部长,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共同探讨了西部市县发展中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成功模式及困惑”等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振中教授
期刊
摘要:道德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性是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准确理解从“阶级的道德”到“公民的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也才能为从“公民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的转变开创
期刊
摘要:历史类博物馆在我国数量众多,在博物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西安博物院为例,从藏品的保护、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与服务三方面讨论历史类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藏品保护要以安全为基本原则,陈列设计要独树一帜,并运用多种手段实现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历史类博物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学习的场所。  关键词:历史类博物馆;问题;西安博物院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历史类博物
期刊
摘要:民族学研究范式的热议不绝于耳。民族学工作者立足于田野经验,重要的是要有恪守真诚的态度。应具备基本的素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需要建立与被调查者的亲密关系。不应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日常应酬上。  关键词:民族学; 田野;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田野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一群体,通过参与观察和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研工作。谈及
期刊
摘要:城市形象传播是指把城市形象设计开发的系列成果付诸实施,广为传播,让新的城市理念扎根在城市居民和关注城市发展的人群心中。它具有系统化、整合化、过程化、连续化、差异化的特征。城市形象必须借助媒体的传播力、策划力、公信力、影响力,重视与受众的沟通,助推城市品牌的打造。襄阳媒体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在政治传播、城际传播、文脉传播、新媒体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关键词:媒体;城市形象;传播;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