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和女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8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某个夜深人静、月白风清的晚上,温柔的月光匍匐入室,留下半边桌影。耳畔依稀听到棕榈树宽大的叶片舞动出“哗哗”声,半开着窗棂的红叶帘蓦地掀起,须臾盖过桌影,地上不规则的图案顿时像极了瞬间跃起的浪涛舔舐桌腿。案上的孤灯不卑不亢,冲淡些许黑暗,房间里有青灯、长卷、月华,还有高大的墙影。此时,一位散发清香、妩媚可人、身穿红裙的女子,捧一碗温茶,神色安然地徐徐走来,她踩得很轻,生怕踏破了如梦一般的月华。
  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景象大概如此吧,这是古今文人墨客期盼的美事,追求的目标,一朝梦里得到,醒后数日不忘,还为此劳心费神。于我看来,文学和女人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它们是那么相近,那么不可分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食物。如果《红楼梦》里女人太少,贾宝玉就不会那么遭人喜欢;如果《聊斋志异》里没有狐妖,那么故事的趣味就会减掉一半;如果作家尽写男人、政治、功名,那么作品就成了无聊的经文,作家当然也很快埋没于历史的烟尘,荒冢一堆,无人问津。世界上没有哪一位文学家不喜爱女人,不喜爱女人的文学家难得写出经典作品。文学家的风流韵事频频发生,范例就不一一举出,虽一时招人白眼,但多年以后反成了人们纪念他们的佳话,可见文学家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不需任何加工的艺术。
  文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有人就有世界,有世界就有文学。一颗青草是不是文学? 植物学家看到的是种类,生物学家看到的是内部组织,普通人看到的是颜色和形状,而文学家看到的是有别于现实世界并赋予它以人的特性,草开始有了灵魂,万物皆有灵。人沮丧时,草便垂头;人高兴时,草便舞蹈。连一棵无关痛痒的草都要倾注感情,可见这人多么慈善,慈善最容易让人想起母亲,想到了女人,女人和文学这时走到了一块。你若不懂女人,那是做不得文学的。你看古代的文人为什么多和青楼女子交往要好,道理即在于在此。树叶飘落是文学,它划过空气的轻柔曼妙即是女人,所以诗人多半有一颗女人心。非此,他的诗篇是不会让你感到缠绵欲绝、如梦如幻的。用女人的情怀做艺术,它产生的效果必能撼动人心。
  孩提时代,我很天真的认为,全世界的女人大概像我母亲一样贤淑,事实不然,时间告诉了我女人也分三六九等。上等女人是一首优美隽永的诗,她含情一笑,可以胜遍人间无数,甚至全世界的花开也是因为她笑的缘故。中等女人是一首清新典雅的散文,她素日生活的家务操劳,剪辑其温馨的片段,组编成幸福的画面,平凡之中呈现出不凡的品质,给人传达了深远的哲理。下等女人是一篇耐读而令人深思的小说,她人生当中的艰难困苦、起伏跌宕、爱恨情仇,演绎了世事沧桑和无常莫测。女人的美本质上接近于艺术的美,无论她的身体还是举止神态都充盈了艺术之韵。兴许有人问那女人为什么不都是艺术家,借用苏轼的话回复:“只缘身在此山中”。且艺术家也需要天分,并非每个女人都有。
  文学是孤独者的幻想,是孤独者与上帝的对话,是一颗心对另一颗还没有出现的心的诉说。红袖添香是非常文学的事情,书房里用功的时候还有美女相伴,非诗即画,很难让人不生嫉羡。纵览古今文学大师,他们的言论无不谈到孤独之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当一个文学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他的心神是容不得任何实在之物的,也就是说“红袖添香”的情景只能发生在文学家的创作进入化境时段——现实与虚构合为一体。照此看来,红袖添香的浪漫唯美大概只有外人和俗人之见了,或者是文学家处身孤独中的南柯之梦——想象罢了。文学和女人看似水乳交融,实质上是水火不容,兼得者难免多生困苦,像顾城,像徐志摩,像林清玄,像拜伦……这些文学家的情感阅历并不顺遂,因而“自古才子多风流”就不见为怪了。
  有时,我害怕走进女人,唯恐失去了文学;有时,我也害怕耽迷文学,唯恐失去了女人。文学和女人使人愉悦,也使人痛苦,世间上的事情总是这么难解!
其他文献
我只能在这世上一次  某个路口  而你不在  年轻时的放手  惟信相忘于江湖  最后才知道  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谎言  谎言  一旦变得美好  信的人就多了  可越好的谎言  真相都太惨白  所以,你一直都不愿信  结果,我的谎言却最真实  而你还是没有相信  还是离我远去  追逐  繁华的都市里  满城落寞与忧伤  我会随风而逝  你也会随波而流  当有一天  停下脚步的时候  天空没了颜色
期刊
【摘 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本文围绕“什么是人权, 怎样构建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简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点,并对我国如何建设有保障的社会主义人权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人权;我国人权发展;特点;建议  作为普遍的人类权利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全国各有数控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应结合本地区生产企业状况,推进本院的现代学徒制建立,为当地及国家制造业服务。  【关键词】学徒;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职业技师院校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1、概念。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教
期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确指出:“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州名沧浪洲”。我的故乡,便是郦公所述,素有沧浪之地、“中国水都”之称的鄂西小城丹江口,这里山林丰茂,涓流密布,物产丰富,碧水长流。千百年来,那一汪青绿仿佛自云端旖旎而来,将尘世的纷扰化作一抔洁净的故土。勤劳质朴的小城人栖息于汉江的臂弯,祖祖辈辈在这里耕作、捕鱼,每天来往于汹涌的江水之上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背景下,为促进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江西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应探索出适合我院现实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能教学平台,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岗培养”教学模式来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进我院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数控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国特色现代学
期刊
一、菊  我爱傲骨高洁的梅,她香蕊蘸雪寒中笑,剪风裁冰只报春;我爱清淡素雅的兰,她幽居野谷深林下,任是无人也馨香;我亦爱虚心劲节的竹,她“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然而,我最爱的还是清逸脱俗的菊——  我爱菊,她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月季的娇艳妩媚,但她以隽美多姿,淡雅清纯之品性见美于人。她本性质朴,却将丰富的色彩奉献给世界。她黄的高贵,红的奔放,白的淡雅,绿的清灵,墨的端庄···
期刊
【摘要】:《红楼梦》与《西游补》分别是中国古典小说写梦的巅峰之作和世界第一本意识流小说,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两书的结构和寓意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这样的一个总体框架和寓意下,两部小说在细节、表现手法和对“情”的认识上都有诸多一致之处。本文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和比较试图对这种相似性的表现进行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西游补》;相似性  曹雪芹是否读到过《西游补》,还未找出确凿证据,但《红楼梦
期刊
【摘要】:每种艺术情态的产生与流变都有它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因素,无论起源,婵变,以及其过程中闪耀着的万点繁星,无不折射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所滋养着的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哲学文化,美学思想。花鸟画是美的,虽不长反映社会现实,却也在一动一静,一呼一吸之间,抚慰着你我疲惫的心灵。  【关键词】:花鸟画;流变;艺术情态  一、花鸟画起源  自人类历史有迹可循时,花鸟画最为图腾崇拜的形式与上古智慧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大的名声。《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之一,凭着塑造出的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构建的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营造出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备受读者的喜爱。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可见《哈姆莱特》的深刻和厚重内蕴。哈姆莱特的形象成为了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他的“复仇王子的命运”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进行
期刊
【摘 要】贵州毛南族是贵州唯一的人口较少民族,其人口发展问题应备受关注。从毛南族的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年龄构成、人口行业及职业构成、人口科学文化构成状况为基础,分析贵州毛南族人口与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方面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寻求解决毛南族人口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有力措施。  【关键词】毛南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特征  毛南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贵州毛南族的前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