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主动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的有个性化的过程。
  关键词:自主创新思维;学生持续发展;体会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交流创新成了当今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主流。就此,依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体会。
  一、 教师要树立新时代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1. 还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课堂空间,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
  课堂本身就是为学生设立的,教师也是为了学生,新课程改革也不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更多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操作中掌握知识,使教学成为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为了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因为一个人能否积极思维,发展自己的个性,是受多方因素影响的。学生在课堂中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方式、思想观念,也是最深刻的,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因此在平时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喜欢听某某老师的课,不喜欢听某某老师的课。”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思维观念,要求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和谐的互动的课堂气氛,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留有质疑、设置疑惑、调动学生的思维触角;要求教师留有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这才是符合现代学习方式——主动性学习。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教師首先应明确学习是谁的事情,其次是确立如何教会学生会学习。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从各种不同角度加以点拨,久而久之,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便可能渐渐形成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质疑的思维定势。反之,如果教师主讲,教师当主演,教师讲得天花乱坠,演得很精彩,如明星笑星那样精彩,可学生主动体验有多少呢?再说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占的时间多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必然也就少了,学生自主的时间少了,学生忙于接受,忙于记忆,哪有时间思考问题呢?长久下去学生成了什么呢?不就成被动接受的“容器”吗?不仅如此长久了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好表现、好思考、没有得到表现,好胜的个性没得到老师的赞赏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和抵触情绪。学生对学习便渐渐失去兴趣。
  2. 树立新的教学观,改变教师角色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的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要求。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压制学习独立要求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甘当老黄牛,默默奉献如春蚕,如蜡烛,强调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容易使教师重于本学科知识的传授,轻视了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的应用;重讲解,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查和评估。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地位和角色,而历史教学又有自身的特点,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过去的不可重现,无法借实验再现,这些特点给历史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但它又有一些优势,那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创新。依据这些特点,历史教学如何改变教师角色呢?我认为:第一步应让学生多阅读课文的资料、图片。第二步是根据内容提出要求。要求可包括:(1)有不懂的问题请做注明;(2)有新的发现请做说明;(3)有不同看法,新的设想请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第三步是由学生发言或讨论。第四步,教师点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主体活动者是学生,教师成了协助者了,成了评委了。
  3. 教师要还给学生更多的表现创造的机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电灯灯丝的材料,曾实验了一千多种材料,这不正说明了他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却说:“我知道了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一个正学文化,学做人,长知识的青少年,在他的成长过程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炼,这样的青少年才会更有奋进、刻苦和探究的意志。但在现实的生活和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失败或过错很不能宽恕和容忍。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文化知识、能力水平,给学生多些机会和赞赏,学生也许能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一个教训,也许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获得力量和信心,学生也会更有胆量,更主动地探索,更大胆地幻想和尝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也许就从此开始了。
  4. 要有学生胜过教师的学生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千多年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就为我们道明了这么一个道理。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经过教师方法的传授。学生一旦掌握方法,经过长期的探究,他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和新的发现。应该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在长期的探究中逐渐培养而成的,一旦学生有某一方面的突破的新发现,有些教师就表面上是高兴,而心里却难以认同学生这样的水平和能力,有的教师还可能给予一些讽刺和挖苦,对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样学生还会探索,还有兴趣去创新和发现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只要学生努力探究会胜过老师的观念,多在学生成功的面前多说几句“你确实比老师还行,你比我想得更深刻”来激励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胜过教师的欲望,学生有了这种欲望就不怕他不会创新。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萌发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一个“危险时期”,可塑性很强,可以说“半生不熟,半熟不生”,在学生看来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感兴趣,好胜、好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激发。   1. 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直观教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理解较为复杂的难以想象的以及时间很遥远的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
  历史教学中直观手段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有实物、模型、图片、图表、挂图、幻灯片、电视录像等。如通过石器、陶器、铜货币、墨迹等实物的展示,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逻辑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耳眼等器官的功能和大脑的积极思维的作用,也可增强学生的兴趣。
  2. 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学习方式就是学生自己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会自己学习。建立兴趣小组,教师便可依据小组要求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趣味性的猜谜语:囚禁苏武——(打一历史人物)关汉卿;大地旅行——(打一历史人物)陆游;脱离险境——(打一古代地名)临安;互相矛盾——(打一古代地名)开封,像这样一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中掌握,学生的情绪也就高涨起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就有了兴趣,保持在较高的兴奋点上学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持续地学习方式便在学生身上形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在可持续学习方式的学习中渐渐提高。
  3. “五分钟故事活动”
  “五分钟故事活动”是指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一则与本课相关的故事。“五分钟故事活动”,时间虽短,故事内容短小而精悍,活动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同是又能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
  三、 充分利用当地历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1. 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通过亲身的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情况,认识历史的发展过程,体会历史与现实的区别和联系。运用博物馆的实物形象讲述,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川景物,武夷山历史博物馆里有春秋时期的船棺,汉代的遺物等,朱熹纪念馆里有朱熹生平的著作及后人对朱熹理学研究的成果。学生参观这些地方,在讲解员的解释说明下学生考察、探究的兴趣极容易被调动起来,极易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2. 充分发挥遗址的建筑等历史资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考察探究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在武夷山有古汉城遗址、九曲溪船棺、天车架、上梅古民居、曹墩民俗村、洋庄乡坑口村的福建省委址、赤石暴动遗址等,带学生到九曲悬崖船棺,既可使学生了解关于春秋时期武夷山的居民风俗、古代社会生活等,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两千多年前,当时人们是怎么能把棺木放到二三十米高的悬崖峭壁当中的呢?奥妙是什么呢?又如赤石暴动遗址的参观,会促进学生思考当时暴动为什么会选择在武夷山赤石这个地方,赤石有什么有利的地理、地形因素,经过实地考察既可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又容易使学生获得真知。
  参考文献:
  [1]于友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简介:
  范传英,中学一级,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考证了志主与韦氏家族之关系:即属《元和姓纂》所记的大小雍州房世系,并纠此书之误。述及志主家族成员官职及相关问题,可补史载之阙;是研究长安韦氏家族问题的一份重要文献。
本文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最后的灵魂画师”厄普代克代表作品“兔子系列”中《兔子归来》中出现的几位女性的形象分析,从美国社会背景入手,通过历史变迁,阐述六十、七十年代的女
顺利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外,同时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这一过程在机制的框架内顺利实现.本文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管理这一角度来
佛说:人人皆可成佛.我信,但我不是佛.我不能无视一切,看空一切!rn我还有梦,就像这段日子总是梦到那座庵院一样.从不久前重回古镇,听到原先的老住持已于年前圆寂的消息起,我的
(一)rn这一天从女儿的啼哭开始.rn女儿的啼哭是遥控器的开关,老婆第一个接到指令,一跃而起,先是给换尿布,后把一个乳头塞进女儿嘴里,女儿止住哭声,贪婪地吸吮起来.rn随后老婆
除了温暖的南国,我们总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周期性重复的诗题之中:每年冬天,在不可企及的高度,那些冰清玉洁的白色花朵,常常在夜晚凌空飞舞,悄然降落.它们用哑语的手势,把雪莱的
摘 要:当下的历史高考试题中,材料情境不断创新,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被引入,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深入的复习备考建议,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在不断加大,疲于应付。如何才能“减负增效”,从纷繁复杂的复习建议中抓住最为主要的问题呢?在此,删繁就简,简要谈谈科学备考、高效复习的“一定之规”。  关键词:史料处理;三个文本;两套教材;四个误区  一、 引言  在当下的历史高考试题中,材料情境不断创新,史学研究新
目前,中国高职院校多注重对工科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这很大的制约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适合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实
一、飞翔的石子:读《夜无虚席》rn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许多年前,当印象派作为一个画派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画家只是在那里乱涂乱抹.那个时候,有些评论家站
摘 要:伴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创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解决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好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尝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