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心出发 回归教育本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不过孩子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更加需要认真、细心的呵护。人之初,性本善。儿童作为人生的起点,拥有纯真,善良,美好等可贵品质(比如饱满的生命力、爱的奉献力、温暖的笑容和真挚的情感)。在《幸福的种子》、《爱弥儿》、《解放孩子的潜力》、《童年的秘密》等以儿童为本的作品中,看到了儿童的美好人性。因此,新课程改革应以人为本,以课堂为起点,把课堂当成教育改革的阵地,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儿童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行下,儿童自由、快乐、丰盈下茁壮成长。
  一、以生为主体,还课堂于学生
  (1)还课堂于学生——舒展“儿童灵性”。课堂是儿童的天地,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学习浩瀚无边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让儿童种下幸福的种子。从琼·拜比,周有关,丁声树等语言学家的伟大著作中,知道儿童是最好的语言专家,对于语言的学习有无限的潜力,有巨大的语文学习潜能。他们善于开口,属于模仿,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堂上,与其说,老师在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讲并没有什么很大的作用,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慢慢的喜欢上学习这个行为,这样才会从被动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状态,才能够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能够让自己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下,减轻语文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让学生在语文中开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探索,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实现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叶圣陶说:“教师之位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孙双金说:“大胆地说,对与错都要表扬。”而教师常把一整堂课讲的满满的,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性,造成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不感兴趣等,无法真正的掌握知识点或者学完。因此,课堂大气,加强与学生互动,诱导学生思考,发表见解才能够解放“儿童的天性”,才会有足够的空间舒展“儿童灵性”。
  (2)鼓励多元解读——绽放“儿童心灵”。纵观我们语文课堂枯燥无味遍地见,学生兴味索然便是。语文课堂中闭目塞听、童心泯灭、置若罔闻让课堂缺少了活跃的气氛,缺失了浓浓的学习氛围。陶行知指出:“我们发现儿童有创造力,认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孙双金老师说,儿童在课堂上“小手常举,小脑常动,小口常开”。把课堂活跃下,和孩子进行互动,和孩子探讨知识,和孩子聊知识,把童心唤醒,把兴趣激发,把创造力打开,让孩子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想象,能够埋下幸福的种子,能够看到知识的魅力。在童心与童心的碰撞下,在语文的精神殿堂上进入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世界里,去感受语文带来的知识盛宴。笔者在 “老师有白头发了怎么办说一说”的问题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尊重学生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学生置身在自由,主动的情境里,对语文的丰富知识应用下,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罗列出了充满诗意,多姿多彩的答案。课堂上,热烈的气氛,浓浓的学术氛围,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语文成为了传授知识的纽带,成为了创新价值的体现。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与应用,成了心灵对话。
  (3)让课堂其乐融融——横溢“儿童趣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便是学生本身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它能够打开智慧之门,把课上的轻松,愉快,让学生喜欢,就能够让课堂生机勃勃,让学生如沐春风,兴趣盎然。把课上枯燥,无味,学生就昏昏欲睡,无动于衷。教师如果能够把课上的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加强和学生互动,在提起孩子的兴趣下,能让孩子徜徉其中。于永正老师的课童心未泯,溢满童趣,让课堂氛围满满,与孩子一起快乐中学习,打开了孩子对知识的求索,令儿童爱上学习,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二、以师为主导,走进学生童心
  (1)以师为主导,用儿童视角解读文本。文本情感复杂,读者解读千人千面。在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的时候,必须要将孩子作为主体,从儿童的角度,儿童的本性,儿童的思维去想、去解读、走进、浸润实践于语文教学中。这样,就能够用童心依旧与孩子进行相处,进行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播。孩子会的,让他活学活用。不会的点波迷津,让孩子拨开云雾见青天,进入知识的新天新地里。
  (2)以师为主导,让儿童视野超越文本。儿童语文知识的习得来源于文本来源于教师的解读,在以师为主导下,让儿童的视野超越文本,是语文教学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儿童更好的掌握浩瀚无边知识的方法。要让儿童在理解文本下,更好的把文本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要让儿童把文本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点进行衔接,更是透过文本看清事情的本质。让儿童的知识得到丰富、心灵得到滋润、想象力的激发,舒展生命的灵性。打破固有的条条款款,世俗的偏见,让知识成为人生方向的指明灯,照亮儿童的内心世界。
  总而言之,我们的儿童教育、语文教育要以儿童文本,要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培养,要从童心未泯的心态,和儿童一起去学习知识,要从“发現儿童”的角度,让语文的实践能够真正的落实到位,而不是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教育,应该加强“儿童本位”这种核心教育思想,对学习实践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第三学段“习作”部分目标表述为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但一直以来,习作教学仍像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感叹的那样: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学生闻习作则“色变”,教师改习作则“头痛”。为了走出这个困境,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现将我关于作文教学的一点粗浅的想法与同仁分享。  一、生活是孩子
期刊
近几年来,在听过的语文课中,成功的课都与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的程度深,参与的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反思:现在的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情况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训练意识增强了,但是,在教学中,“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没有得到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教师只重视“双基”(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
期刊
要学好英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好词汇,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完全是在“死记”单词,完全是在孤零零地记忆单个单词的意思,没有把单词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活记”。他们虽然能知道一个词的发音、词义、词形.却不知道到底如何正确地加以使用。因此还需要一种新的词汇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词汇语境教学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曾经走入过一个误区,那就是所谓的
期刊
作文一直是令師生头痛地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地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地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认真开展实验,通过将近28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由于作文要“写自己想说地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地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期刊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提问作为检测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可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进行课堂提问的策略主要包括集中学生课堂精力,建立师生和谐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三方面。  关键词:课堂提问 小学数学 课堂精力 师生关系 自主思考  教学过程是
期刊
摘要:數学在小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是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而且还会对学生在之后其它方面的学习和理科思维思考上有着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时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动力。生活化教学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具有简单、通俗、高效等优点,在实用性上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进步。教师要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最大程度的去理解和接受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的主线。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中高年级学生整体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错误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发现:要提高计算能力,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要重点加强口算、估算和笔
期刊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国学经典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很大比重,如今国学经典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点。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顺应了当今时代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教育改革的内容要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增加我国中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我国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团结。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老师讲、学生听,分工明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因素质不同,收获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高效课堂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不应该只是教师授课,只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指导,才能实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通过思考而来,产生新想法的时候,积极探索才能拓宽思路,把语文学活。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正是当下语文教学中所追求的,就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作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提问  一、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意识方式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基础作用。语文学习体现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