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为共同体意味着什么r——基于杜威共同体理念的讨论

来源 :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对于学校来说,共同体这一属性蕴含何种意义?分析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在教育上的应用,可帮助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核心旨意.聚焦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内涵,根据杜威共同体思想,阐释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回顾共同体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基于共同生活的共同体、意义共同体与想象共同体,以及杜威构建的“社会中的共同体”的内涵与实现途径.以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为例,展示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体现,如学校成为经验交流与传递的场所、课程作为经验的载体,以及作为合作者的教师.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揭示了学校教育对于建设民主社会的价值,这对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践行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承载电影影像的胶片逐渐被硬盘代替,影视技术宣告正式迈入数字化发展阶段。近年来,影视技术得到了革命性发展,3D、4K、数字动画、120帧等概念先后变成了各大影院的标配放映技术。从技术层面来讲,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无疑是集各类影视前沿技术之大成者,本文将从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切入,分析这些技术发展给观众带来了哪些新的观影与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帧率;技术融合;CG技术   中图分类号:J9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多种方式助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于不同阶段工作重心的不同,“标准”工作本身在称呼及概念上不尽相同,客观上导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陷入了一种“标准丛林”。从关系范畴出发,可以探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五种关系,即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认识起点上存在着一与多关系,在动力来源上存在上与下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存在内与外关系,在复杂性思维上存在静与动关系,在研究思路与空间上存在横与纵的关系。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关系范畴思考是一种理论透镜,也是行动上的冷静“返回”,力图实现从有限到无限
摘 要:本文立足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1》的叙事风格,主要分析《风味人间2》对其的延续与改变,得出《风味人间2》在《风味人间1》的基础上,继承了凸显地方性的故事化叙事、凸显民族性的碎片化叙事和凸显世界性的全球化叙事的叙事特点;并且有着凝聚性语言的升华性叙事、具象化主题的限定性叙事和平等性增强的国际化叙事的叙事创新。  关键词:《风味人间2》;叙事风格;延续与改变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始终贯穿着“扶教育之贫”与“依靠教育扶贫”两个相互渗透、互相依存的逻辑内涵,并经历了注重普惠性和补偿性的教育支持时期、强调专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帮扶时期、重视全面性和精准性的教育发展时期三个主要变迁阶段。基于集体行动的主导性、政策网络的高密性、制度建设的复杂性三种变迁动力特性,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呈现出稳定的制度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理念。
学科育人目标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即以培养“专业人”为取向的“学科专业育人目标”和以培养“普通人”为取向的“学科普通育人目标”.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偏离了应以
对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聚焦两个问题:一是从“标准建构”与“标准建设”的二维框架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二是标准化建设需要坚持何种工作方法论.基于
置身于一个层层嵌套的计划之中,学校时间表达为一个封闭的、具有固定节奏和严格秩序的循环圈.学生生活在一种被时间饥荒文化支配的时间生态中,它由精细的时间表、教师职责时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所分离与重组的时空为背景,把广西环江毛南族歌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毛南歌曲对毛南文化的传播作用,进一步探究毛南歌曲文化借助传者与受者处于同一平台的互联网进入“脱域——再嵌入”的现代传播模式前后的传播特点,并具体分析其利用互联网完成再造境,从而打破地域文化传播壁垒,对毛南文化进行再传播的过程。  关键词:毛南歌曲;毛南文化;脱域与再嵌入;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03 文
摘 要:现代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流行文化也在新媒体语境下以全新的姿态蓬勃发展起来。然而,相比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条件下,流行文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范式,为适应这种新情况,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也必然需要转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媒体流行文化研究中所主要采用的几种社会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实例,主要包括田野调查法、对照实验法和模型分析法。通过具体分析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新媒体
摘 要: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传统。作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仁学思想就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意蕴。朱熹的生态仁学思想以“天地以生物为心”为核心原则,由“以生言仁”确立“物”的伦理地位。进而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体系。朱熹的仁学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问题的解决有着诸多启示。进一步探求朱熹仁学思想与生态文化相关联的深厚意蕴,能够为现代中国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