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代理模式是混合制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药市场过去二十年一直保持17%~20%的快速增长(除反商业贿赂的2006年外)。但是,南方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增速继续放缓,市场拐点在今年下半年出现,明年日子依旧不会好过。
  代理模式变革时刻
  决定未来代理制模式发展方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外部的政策因素。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决定了目标医院未来的属性,而目标医院的属性决定了在这些医院里销售什么产品,以及如何开展销售。医保的控费控量决定医药推广的品类结构和销量。
  2015年是拐点,因为五年一轮的招标变革又来了,新的变革会彻底改变未来三年市场格局。未来对医院的开发,不管代理商也好,自营队伍也好,必须要在招标之前完成对目录的确定,和对终端确标、确量,有可能未来还会面临新一轮议价。
  按照传统的代理销售思维,在过去的2009~2010年招标周期中,企业一般在中标前后找代理商,通过代理商向科室打报告,打完报告等药事会,药事会后院长签字入院,再开展推广上量,这个周期一般是一年半到两年。而如今,招标模式的变革将最终引发销售模式的变革,未来部分医保产品的销售和上量很可能在招标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这就是未来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新的政策下,医药工业企业到底要找什么样的代理商?如何构建代理体系?如何在未来进行学术推广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原来的底价代理模式下,渠道功能分配是以代理商为主,以工业为辅。在一系列新政策的影响下,未来的代理制可能走向佣金制,走到正常开票,而恰恰因为代理模式中资金结算模式的变化,所有的体系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未来代理商将从正常渠道分离出来,只承担一部分职能,这就是未来渠道的结构。
  有些厂家对独家品种代理依旧采用底价经销模式,这种模式对独家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种损伤,但底价经销模式对工业企业来讲是最安全、经营风险最低、财务部门最愿意接受的一种代理结算模式。在底价经销模式下,代理商需要完成财务处理、税务处理等功能,期间所有的风险都由代理商来承担。但是,一旦正常开票,所有的风险将回归工业企业。不过,在回归过程中,工业企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可以把产品的生命周期进一步维护得更好,因为,渠道中的资金流、物流、票据流、信息流全部在工业企业的掌控中。
  理清责权利
  未来代理模式的发展其实是对渠道功能进行重新划分。责、权、利如何分配?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由谁来承担?如何和代理商进行分工(包括组织上和功能上的)?理清这几个问题,是未来代理制模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构建未来代理模式需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未来企业的代理模式是混合制代理模式。不同企业的不同品种,在不同的产品生命阶段、不同地区都可能采取不同的代理模式。所以企业在进行代理模式规划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灵活而又具有针对性地,基于产品类型和区域战略进行代理模式设计。未来,底价和高开以及自营和代理在很多公司将会并存,这是未来代理模式的新常态。
  第二,代理模式的战略选择。一定要清楚代理销售模式是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营销战略,以及代理模式在这个企业的战略地位。有些工业企业把代理模式作为销售补充模式,代理模式的结构设计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扁平化的;如果代理模式是作为主要的营销模式,那么代理模式的机构设计就有可能是完整、复杂的。
  第三,基于风险管控模式下的代理设计。对代理商最核心的需求是安全,工业企业选择代理商时,一般把风险可控和有风险管控意识作为代理商最重要的筛选标准。构建风险防范体系,核心在于终端的促销方式,它决定风险的高低。如果采取高定价高回扣的方式,未来财税处理的难度将会非常高。如果引入专业化学术推广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那么未来代理模式风险分担将变得非常合理。
  第四商业渠道管控的问题。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代理模式下商务渠道的构建,必须重视一个核心部门的建设—商务部。底价代理时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票据流都在代理商的管控中,工业企业几乎都没有管控权。关键的发货指令跟产品信息所有权密切相关,发货指令也由代理商发出。另外,代理商高开的全额增值税发票构成了公司的资产,在上市公司定期做审计的时候,一旦代理商不承认该应收账款,该公司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未来的渠道结构则已经发生变化,代理商不需要一定控制物流、信息流,所以工业企业可以选择和代理商一起协同合作,共同管控商业渠道。在与代理商之间商业渠道模式的构建中必须思考如何构建代理商、商业、工业三方之间的关系。
  第五佣金代理制下的财税处理。财税处理的核心环节是所得税处理的形式和成本。所得税处理的关键点是促销资金返还时间节点。这必须通过与代理商谈判确定,必须弄清究竟是发货后返还,进医院后返还,还是医院产生纯销后返还。对结算点的管控就意味着对代理商的管理和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六代理制下的专业化学术推广。代理制下推广活动的组织、执行以及效能和自营体系的完全不一样,需要大家重新思考。自营体系下的终端学术推广可控性和执行力很强,但代理制是组织间营销,是不同法人之间的活动,而且代理商往往是短视的,所以,专业化代理商选择是代理制下学术推广的核心。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品种在代理制模式下都需要做学术推广,不做学术推广的,原来给出的那一部分价格空间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渡给带量采购?
  中国医药市场的代理销售模式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医改的深入和互联网介入,随着医药市场出现新拐点和新常态,未来代理模式将呈现规范化、多模式化、低风险化、专业化等特点,必将成为工业药品销售最重要的渠道模式。
其他文献
医药并购基金:机会,任性  随着轰轰烈烈的并购战火延烧,去年资本市场出现了一股成立并购基金热的浪潮。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去年成立的并购基金数量比前几年成立的总和还要多。在医药行业,这个现象更为突出。  2014年12月,爱尔眼科与中钰创投合作设立规模10亿元的并购基金,主要应用于投资、经营、管理眼科专科医院及其供应链服务。加上之前参与投资前海东方爱尔产业并购基金以及华泰瑞联并购基金,这已经是爱尔
期刊
北京的冬天,如果没有大风,没有雾霾,阳光倾泻整座城市,美好而奢侈。采访康辰药业(以下简称“康辰”)董事长王锡娟的当天,就赶上了这样的好天气。  王锡娟喜欢红色。精干短发配着暗红色对襟短外套、酒红色围巾,在接受《E药经理人》独家专访几个小时里,王锡娟一直笑意盈盈。带领企业经历跌宕起伏之后,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王锡娟才会恰到好处地驾驭并诠释好红色:夺目但不耀眼,温暖而不张扬。  今年是康辰营销提出“双
期刊
年终岁末,总部位于泰州的民族医药巨头扬子江药业集团高歌猛进,捷报频传:在11月份新发布的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百强榜上,“扬子江”荣登化学制药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榜首位;在12月12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扬子江以903分的得分名列中国生物医药榜品牌强度得分第1名,以103.9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生物医药榜单第2名,仅次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一连串的荣誉和光环,见证了扬子江人胸怀梦想、奋力
期刊
创新、并购、整合,医药产业重组大戏渐入高潮!  战略、方法、利润,医药企业或隔空对决,或贴身肉搏!  这个行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给予投身其中的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如此强烈的考验。  以往,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业绩驱动因素多数来自于产品,一到两个较好的产品,往往能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  而今,不着眼于创新,不懂得利用资本,不善于整合资源,就很难说能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踏准节奏,博得先机。这一点在近些年
期刊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年报的陆续发布,2013年销售额10强的名单出来了。这一年,没有太大的惊喜,与2012年相比,辉瑞和默沙东因为正在面临的专利悬崖和战略重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动了几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出艾伯维后,无缘前10强,礼来得以进入榜单,同时,拜耳的排名向前进位。  不过受到去年专利悬崖的影响,今年的销售额10强仍然算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排名。其中,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
期刊
2014年是政策多变之年,同时也是政策不定之年。伴随着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医改在市场化旗帜的引导下稳步推进,重点更加明确,各项配套工作的方向不断调整,新政层出不穷。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低价药政策、取消最高零售价、医保支付价格等政策对药品集中采购的影响深远。各省在变化的形势下,结合各地实际开展了广泛的对药品集中采购的探索。药品集中采购政策面临政策拐点。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从2000年开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第一批CRO公司在中国建立,随后,CRO蓬勃发展。CRO公司多为海归建立,这一过程引入了国际上新药的研发标准,培养了一大批药物研发人员。中国国内的研发机构也快速与国际研发接轨,无论在人才和硬件上均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在同一时期,中国的投资领域也蓬勃发展。大量的留学生回国创业或加入到中国药企开展研发工作。人才、研发硬件和资金领域的长足发展综合在一起,促进了药物研发的快速增长。到今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特点决定了创新成为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不创新要死,全部创新死得更快的说法让很多企业感到困扰与迷茫。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尚不健全,特别是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融资和财税等支持手段依然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较大风险。尽管如此,坚持走创新之路,永不言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线是决定企业能否占据市场至高点的唯一出路。那如何才能在产品开
期刊
我国的涉外医药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资本合作、产品和技术引进以及对外许可。在资本合作方面,中国经历了“因为体制限制而选择合资”“摆脱政策限制后外企纷纷独资/并购”“为突破政策瓶颈又转而合资”的三个阶段,近年来逐渐陷于胶着状态。  在涉外许可方面,早期研发项目居多,可以深度剖析的完整案例甚少,尚待时间检验。而涉外医药项目引进,从90年代初中国医药产业摆脱计划经济开始,逐渐繁盛至今,大概经历了30个春秋
期刊
热战“伟哥”市场洗牌  2014年5月12日,枸橼酸西地那非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中国市场打了三十年交道,这段辛弃疾的词恐怕是辉瑞最难消化的中国文化。值得玩味的是,词中既道出万艾可曾垄断中国抗ED(勃起功能障碍)药物市场,不可一世的过去;也有面对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不可避免地被国内药企来势汹汹抢滩市场的现在;更有甚者,打头阵抢生意的广药白云山已经以“金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