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上讲坛十多年,以前对计算没有做过深入的探究,总觉得计算重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套用一下运算定律就解决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价值。但通过近几年连续担任小学数学高段教学,我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现象一:当学生在四年级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如像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简便,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很多学生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0.62+4.5)=9.62-0.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
  现象二:学生对题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大部分都能准确运用,如:13.4×99+13.4=13.4×(99+1),但在文字题中如果出现101个13.4减去1个13.4,生列式为13.4×101-13.4×1,可是计算时却选用常规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很少使用简便计算。
  现象三:学生简便计算中常犯以下错误,如○11.25×32×2.5,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2只看数,不看清运算符号,乱用简便方法,如:25×4÷25×4=100÷100=1;4.9+0.1-4.9+0.1=5-5=0。
  仔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一味机械地进行程序化训练,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负迁移,只要貌似就用学过的方法牵强地套用,二是不会灵活运用。我们进行简便教学时片面地注重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练习有余,探索不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弊端,到底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的简便计算能力?我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作为简便计算教学的核心。所谓简便计算意识是指学生面对一个运算问题,能从多个起点产生多种联想来开拓运算途径,并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算途径、获得运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为此,我对简便计算做了深入探究,我结合现行教材的基本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简便计算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一、生活经验是基础
  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定,更多的是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与最自然化的理解。那么我们在教学简便计算运算时应该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自发需求。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学背景力求生活化,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购买63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甲列式为:55×63+45×63=6300(元);生乙列式为:(55+45)×63=6300(元),然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学生除了得出两种算法有相同的结论,都可以适用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两种东西的单价正好凑成整数时,把它们共合起来,再乘更简便。从而得到了一种优化的解题方案,显然学生所达成的这种共识是源自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场景,学生的头脑中才会留下深深的烙印。简便计算并不是仅仅为了执行一种指令,而是出于一种解题策略选择上需求,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自主体验是关键
  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最简便的解法。
  例如;在教学完“除法的简便计算”后,在拓展练习时,要求学生计算1200÷25,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思维,把25分解成5×5的积,即为1200÷(5×5)=1200÷5÷5。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想一想:这道题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呢?生很快列出(1200×4)÷(25×4)=4800÷100=48。通过此题的两种简便计算训练,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简便计算成功的乐趣。
  当然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简洁美,然而在数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学生接受的前提是建立在自主充分体验的前提下。
  三、辩证思考是提升
  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潜心挖掘教材内涵,改变教学思维定势,接受辩证教学观,拓宽自身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辩证思维需要,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学生思维才“活”,才有创造性。
  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仔细观察数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佳策略,如:在同学们会做1.8×2.58+1.8×1.42的基础上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变题为1.8×2.58+18×0.142、1.8×29.9+0.18等。
  总之,简便计算一直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的内容,是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養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法则、性质、规律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从孔子的话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使用启发式教学,我浅谈如下: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數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
期刊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1+1=1,或1+1>2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
期刊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是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处理令人担忧。尽管新大纲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恰恰要儿童发挥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着。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的提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实施情趣教育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唤醒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从利用具体物件、利用图片强化记忆、创设多种情景、开展游戏活动、运用信息技术等来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情趣教学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兴趣教学法探究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期刊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直接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如何使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成果?如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积极参与,确定目标,自我调整,自由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进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呢?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  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只看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