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合作搭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坚实桥梁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561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已经不单单是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各地博物馆教育在借鉴西方博物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区域文化背景以及博物馆所在地的经济政治情况,呈现出不同特色的馆校合作形式。这些合作关系基本上都是以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为开发教育活动的蓝本,活动具有非常浓厚的本馆特色,与学校教育结合并不紧密,往往在活动开展实施—一到两次以后就被束之高阁,活动延续性较差,这严重影响了馆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探讨馆校合作的关键纽带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希望通过分析双方教师的合作机制以及山西博物院“教师分享团”运行现状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馆校合作;双师合作;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
  1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背景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必须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效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爱国主义,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根据对象可分为成人教育、青少年教育、幼儿教育等。博物馆教育常用的实物性教学是以形象化的文物、标本反映出科学的内容和事物的面貌,展品组成的展览则为观众从直观上、感性上认识事物提供了条件。山西博物院是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就将与学校的合作作为社会教育活动的重点,从最初与定点学校的点状合作到和一些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馆校合作项目朝着系统、专业的方向发展。
  2 馆校合作中双方教师合作的必要性
  2.1 教育人员是双方教育资源研究、开发、实施的一线人员
  教育的实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从政策制订、管理监督、实施评价到推广延伸,每一个环节的运转,都需要人的参与。学校教育中,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是学校的老师,这些老师的年龄、性别、教龄、教授科目甚至有无子女、子女的年龄以及社会经历都会影响其教学的方方面面,其推荐或在班级实施的校本课程以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应当是比较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就博物馆教育而言,学校老师对博物馆的认知对于其班级的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2 合理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在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下,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有国家统一调配标准,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无限的学生需求始终是教育资源配置如何更高效的终极难题。尤其是在知识共享的信息时代,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接受了比较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比如“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做中学”等,这些学习方式需要大量实体教学资源和适配的教学环境来支撑。①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机构,其展览资源、教育资源以及场馆资源都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
  3 双师合作的可操作性及主要困境
  3.1 山西博物院“教师分享团”的基本框架
  山西博物院“教师分享团”由山西博物院教育部门组织,由太原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在校老师,以及热爱博物馆有志参与博物馆馆校合作事业、具有相关教育资质的热心人士自愿参与的公益社团组织,旨在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丰富的博物馆教育资源,促进馆校合作,辅助学校教学,为在校师生提供可参与、可创造、可开发、可展示的博物馆教育平台。该活动项目分三期进行,包括筹备研发期、实施评估期和提升推广期。三期进程预估要在五年内完成。
  前期筹备阶段开始于2016年年底。前期筹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①建立项目框架,包括“教师分享团”章程、团标、《教师分享团手册使用指南》、博物馆教师手札、项目方案等。
  ②项目资源整合。课程输出以知识元素为单位,可由教师自由选取组合应用于课堂,类型包括课程PPT、课程教具、教材、文本、图片、历史剧剧本等。
  ③教师资源调查分类。根据调查分析和已有馆校合作经验分为合作关系教师群体和潜在合作教师群体,合作教师又分为广泛参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教师和深入合作开发过可持续性项目的教师。
  ④搭建教师合作平台。以部分教师所在学校为项目单位,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馆校共建基地,通过学校行为为老师走进博物馆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⑤扩大宣传影响。
  3.2 双师合作的主要困难
  3.2.1 博物馆教育的普及程度低
  根据2018年《山西博物院馆校合作情况》中在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即便是已经加入“教师分享团”的教师群体,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了解也存在盲区。参观博物馆小于等于5次的教师占比重最高,为46.8%,甚至存在少部分教师不知道博物馆教育中有馆校合作这一项。
  3.2.2 教师合作意愿与合作可能性不匹配
  根据2018年《山西博物院馆校合作情况》中在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馆校合作中的教师群体可分为合作预判效果较好的教师和潜在合作教师群体。根据已有的馆校合作经验,合作预判效果较好的教师,往往是那些参观次数较多、参观目的为个人兴趣且愿意在课堂上加入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教师。①教师们对于馆校合作的期待和意愿与其实际作为合作伙伴的意愿是不匹配的。
  3.2.3 缺乏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
  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是组织间的合作,主体之间产生联系除了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规范,还应该有科学的运行机制,如研究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目前由于博物馆与学校的管理机构不同,双方的管理运行方式不同,而且缺乏合作的决策,双方很难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一些能够在自主意识下愿意主动合作的学校也属于偶发情况,延续性、深入程度较差。
  4 解決困境的几项建议
  4.1 合理的合作计划设计为双师合作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良好的合作主体,即双方确定合作目标,该目标可以包括长远目标和一些短期目标。②目标的实现形式和最终合作成果的形式也很重要,最好符合馆校双方的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明确的目标下,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实施人员,这些人员的具体工作一定要明确,最好制订流程表和进度表,利于双方督促完成彼此负责的工作。
  4.2 以有效评估为指导的合作方式为双师合作提供科学的合作依据
  馆校合作的评估体系包括政府行为性评估、馆校内部的自我评估以及第三方评估。这样由上到下、内外结合的评估体系,有利于馆校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政府行为性评估是比较理想的由上而下的、合作状态下的评估方式,可以从整个博物馆行业来进行横向对比,提出更为有效的评估建议。馆校内部的自我评估是合作双方通过协商,与合作目标同时建立的评估体系,有一定的特异性,不适用于其他地区的馆校合作,这样从合作内部进行的评估,可以及时、快速地纠正合作运行机制中的不适处,保证合作运行始终在设定的目标轨道内。
  4.3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双师合作的外部动力
  因为博物馆的公益性质,很难为馆校合作双方的教育人员提供额外的物质激励。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激励或者荣誉激励为这些人员带来一些隐形的激励。与此同时,可以关注双方教师的在馆校合作中的兴趣点,对这些兴趣给予鼓励和支持。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教育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试金石,在和正规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对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实施、推广都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双方教师的合作无疑是馆校合作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优质的双师合作不仅为未来的馆校合作模式标准化积累经验,也是从经验总结规律的必走之路。能够将机构合作中的“人”在早期合作中很好地锻炼、保护、激发,对合作的弹性和活力都是最好的保障。期待未来的博物馆和学校能够有更持久、科学、充满火花的合作,为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博物馆知识体验。
其他文献
摘 要:陶瓷是中国璀璨文化的瑰宝,展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文明。为了帮助外国观众更好地享受陶瓷盛宴,桂林博物馆推出了中英陶瓷名称说明牌,但馆内陶瓷名称译文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目的论的视域研究桂林博物馆陶瓷名称译文存在的问题,探究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今后陶瓷名称英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陶瓷英译;桂林博物馆;目的论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博物馆作为典藏、展示及研究
期刊
摘 要: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花鸟纹执壶是扬州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根据文物的病害状况,制定保护修复步骤,恢复其完整性,做到保护修复视觉效果“远看一致、近看有别”。这件执壶也是扬州出土的大量长沙窑瓷器之一,可见唐代长沙窑瓷器通过扬州转运,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关键词:长沙窑;保护修复;模印贴花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扬州博物馆对馆藏陶瓷器进行了全面整理、拍照和基本信息采集。
期刊
摘 要: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博场馆如何在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同时开发旅游产品、刺激旅游消费、开拓旅游市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博场馆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调阅研究和网络数据汇总,分析了文博行业在现阶段发展上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从“互联网+”与文博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文博品牌以及文博IP作用全域旅游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讨论
期刊
摘 要:元代龙泉寺是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现存较早建造的藏传佛教寺庙,在元、明、清三代非常兴盛,属典型汉式寺庙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保存有许多元代历史文物,为研究元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现已成为塞外著名的旅游景区。  关键词:元代;龙泉寺;塞外;典型汉式风格;藏传佛教;寺庙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对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
期刊
摘 要: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博物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与优化,不仅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为博物馆培养未来的观众。信息时代为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更多元化、更灵动、更发散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文章立足于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如何在社教活动中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自主性思考,构建馆校契合的快乐课堂。  关键词:博物馆;儿童教育;自主性思考 
期刊
摘 要:文章简明扼要介绍了王大凡的主要生平事迹及艺术风格。通过对其作品粉彩乐天诗意图瓶的题材内容、构图形式、笔法设色等进行阐述赏析,展现出王大凡中年阶段瓷上绘画的典型艺术风格及审美特征。同时,对定制者杜重远和受赠者穆藕初二人关系交集进行简单梳理,揭示出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其礼馈性质。此瓶不仅是王大凡匠心之作,还见证了20世纪历史风云变幻以及杜重远与穆藕初的云天高谊,其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
期刊
摘 要: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是博物馆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是文化遗存的附属档案。为永久性保存和便捷利用这些资料,博物馆采用专业高清扫描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扫描数据化,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满足当前研究、整理、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方便随时随地共享交流,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博物馆;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数据化  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博物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全新的方式开展博物馆管理、服务工作。中小型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占比大、分布广,承担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等任务。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发挥广大中小型博物馆的作用,需要每个基层博物馆人不断地实践和摸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型博物馆;应用  从电子计算机到互联
期刊
摘 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学科,生态学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与再利用要平衡,而文化生态学在文化遗产维度上强调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达到平衡的状态。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程度良莠不齐,如何实现保护与再利用的平衡,是我国工业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知识与理论,来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光
期刊
摘 要:天一阁博物馆历来以收藏明代地方志、科举录著称。近年来,天一阁博物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如今已成为浙東第一家谱收藏中心。自2017年起,天一阁博物馆启动家谱修复工作,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要求挑选出亟待抢救的家谱,编制规范科学的修复方案,展开有序的修复工作。文章以浙江遂安《湖峰王氏宗谱》的修复为例,展现家谱抢救性修复的全过程。  关键词:天一阁;修复;加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