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和贺知章《孝经》技法比较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过庭和贺知章都是唐代小草艺术的代表人物,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世立下标杆。贺知章在当时是与张旭齐名的书法家,如今他的书法真迹仅存《孝经》,且两幅作品风格较为相似。本文对《书谱》和《孝经》进行技法上的比较,以增进对小草艺术的认知程度,并希望对自己的认知和实践有帮助。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
  孙过庭,名虔礼,字过庭,陈留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博雅能文,隶书、草书、行书兼善,尤善草书,作品除《书谱》外,还有《千字文》和《景福殿赋》流传于世。《书谱》在中国古代书论中的地位相当高,可以说,《书谱》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搭建了书学理论的框架,为整个中国书学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唐代诗人,书法家。一提到贺知章,就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诗名如雷贯耳,所以他为世人所知的是他的诗人身份,忽略了他书法家的身份,殊不知在当时,他是与张旭齐名的书法家。如今能见到的贺知章书法真迹仅存《孝经》,其墨迹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本文通过比较孙、贺二位在结体、笔法、章法、墨法上的异同,从中获取唐代小草书法风格的审美意趣,以此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笔法
  《书谱》的关键在于它的笔法。孙过庭是二王书法的继承人,起笔、收笔、转笔都承自二王。米芾曾经这样评价《书谱》:“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可见《书谱》完全继承了二王之法。唐代李嗣真在《九品书人论》中用八个字概括了贺知章的草书风格:“纵笔如飞,酌而不竭。”《孝经》的笔法也是传承二王,但是在里面还夹杂了汉简与章草的写法风格。将《孝经》与二王草书、张旭狂草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贺知章的草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二王的规矩,又不如狂草一般张狂,是一种张狂且内敛的结合,从二王到颠张,贺知章的草书在其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孙过庭草书使转处有方有圆,当然更多的是方圆结合,比如“好”字左半部分转折处,并非一带而过,而是运用方折,与右半部分的圆转交相呼应。方折和圆转是楷书笔法和篆书笔法在草书中的延续,只方不圆显得呆板不灵动,只圆不方则过于圆滑,没有节奏感。孙过庭在处理方圆问题上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线条粗细的变化,二是行笔方向的改变。贺知章的《孝经》也是方圆结合,但比《书谱》运用了更多方折的笔法。比如“也”字,《书谱》中的“也”字(图1)比较圆转,只在起笔位置略方,方起的一笔撑起了整个字。《孝经》中的“也”字(图2)转折处皆为方笔,整个字显得很硬朗,透露出锋利的笔触。两字对比,《书谱》中的“也”宛如柔弱的女子伫立在人群中,《孝经》中的则是个矮小的男子,虽个子不高,但锋芒毕露,不可侵犯。
  《书谱》中有一种很特殊的笔画,叫作“节笔”。这是一种三角形的笔画,露锋入笔,逐渐加大力度下按,使笔画加粗,然后突然收笔,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覺。比如“太”(图3)、“文”(图4),节笔非常明显。《孝经》中也有这样的笔画,比如“十”(图5)、“二”(图6),有种酣畅感。
  《书谱》中开篇一段用笔沉稳,中规中矩;中段时,笔势放纵,笔断意连处增多;到了后半段,不计工拙,尽情挥洒,酣畅淋漓。《孝经》前半段也同样较为平正,运笔文雅清新,行笔速度和缓,后半段运笔速度就开始迅捷,犹如蜻蜓点水,笔尖在纸上疾走,不会因为它是世人敬仰的儒家经典而有所搁置。
  二人在作书时,同样笔力劲键,善于用腕,所以笔画流畅且富有变化,爽利而有弹性。孙过庭《书谱》字径较小且俊拔刚健,所以毛笔应该用狼毫。羊毫柔,不容易表现出其用笔的特点。贺知章用笔的转折处很有意思,出现了肥笔,厚重的笔画与细韧的笔画形成鲜明的对比。孙过庭《书谱》中最有特点的应该是横画和节笔。横画先重重按下,写出顿笔,再顺锋出笔,使一个笔画出现两种变化,神采顿生。两人的起收笔都非常干净利落,两个作品都逾千字,全都一气呵成,神采飞动,这离不开二人平常的积累和卓越的文采功底。
  二、结体
  结体上,《书谱》中的独体字以平正为主,当然,这里的平正并不是楷书那样的四平八稳,是有变化的。比如“安”(图7)字,上下攲侧,上半部分呈上扬姿态,最后一笔用力下压,重重的一笔将整个字拉了回来,整体还是较为平正的。又比如“尝”(图8)字,上半部分上扬,下半部分下探,上下摇曳。“古”(图9)字,下半部分的“口”明显偏离中心,但是因为中线上的横画极力上扬,“负负得正”,整个字的重心是很稳的。《孝经》中也有这样的奇正变化,“开”(图10)三笔横画向上扬,最后一笔竖画拉长,将整个字归于平正。“三”(图11)字虽三个横画都向右上扬,但重心仍在中线上,且墨色加重,整体还是平正的。另外《书谱》中很多字通过开合来表现变化。“劣”(图12)字上半部分充分张开,下半部分收紧,一开一合,整个字就有了张力,有了节奏变化。《孝经》中有许多开合收放的字,但比《书谱》要少很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孝经》的行笔速度比《书谱》要快得多。
  王羲之草书中很多左右结构的字都处理成错落式的,《书谱》也完美继承。《书谱》中的“观”(图13)字左收缩,右伸展,《孝经》中的“观”(图14)字左放右收。在书法作品中,对比是普遍存在的,比如粗细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等。在《书谱》中,经常可以看到块状的粗笔画与细笔画的对比,如“怀”“端”“规”(图15)等。《孝经》中也有这样明显的粗细对比,如“行”“夜”(图16)。
  《孝经》中有很多左俯右仰的字,比如“幼”(图17)字,左边线条硬朗且向右侧倚,右半部分向左上仰起,撇画向下拉长字的线条,使其在平正中富有变化,又略带章草气息,比如“三”“国”“爱”“君”“年”等。
  说起草书,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連带,笔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是非常重要的。书谱中的“不”和《孝经》中的“不”都有笔断意连的部分,尤其《孝经》,虽是小草,但是在连绵的笔意中带着奔放的狂草气息。
  总的来说,孙过庭的《书谱》更大程度地汲取了二王草书的精髓,形神兼备,比之二王,用笔又更加爽利,整体骨气与遒丽兼得,清新与刚健并存。贺知章的草书则更大程度上把握二王结构的神似,清爽而率真,用笔痛快,点画不羁,略取隶意,左俯右仰,结体较为紧凑。
  三、墨法
  《书谱》中的墨色变化燥润交参,前半段润笔较多,温润流美,后半段枯笔较多,锋芒毕露。与《书谱》相比,《孝经》的墨色变化更加明显,前半部分同样润燥参差,可以看出运笔速度较为和缓,到了中间部分,运笔速度明显加快,似乎顾不得蘸墨书写。每每写到墨色变淡,加水再写,又变淡再蘸墨,所以墨的浓淡干湿变化非常明显。这也说明了贺知章对《孝经》的内容已经铭记于心,无需思考,无需斟酌,痛快下笔,浑然天成。
  四、章法
  孙过庭《书谱》章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断”。行与行、字与字,笔断意连,字字独立。《书谱》不似一般的草书,为了显示空灵的感觉,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比较远。《书谱》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较近,但整体并不拥挤,通过笔画与线条之间的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疏密变化和开合收放变化,形成了字与字、行与行、整段乃至通篇的章法节奏。
  《孝经》文章写在有边框的行中间,整齐又不显得拘谨,自然而生动,整体章法比较顺畅,比《书谱》的连贯性强,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也更加近。比起《书谱》的“断”,《孝经》的连带更加明显,多则七八字交相映带,但因其为边界所困,行气变化就没有《书谱》那样丰富了。
  五、结语
  孙过庭和贺知章同处于唐朝这个文化鼎盛的时代,在当时就已经有所传扬。《书谱》中:“时称识者,辄以引示。”贺知章就更有名气了,李白曾将贺知章与王羲之比较,唐代书论家窦氏兄弟也对其多加赞赏。薛稷认为“凡草,阎阎之风”,却对贺知章的草书情有独钟,由此可见其声名。就现在来说,《书谱》的艺术价值可能要更大一点,因为从书法作品本身来说,两者不相上下。但就作品内容来说,《孝经》书写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书谱》书写了孙过庭的书学思想,提出了许多独到的书学理论,可以说是书论与书艺的珠联璧合。《书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中国书学理论成熟的表现。两幅作品风格大致相似,在细节之处却大有不同,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贺知章的《孝经》收藏于日本皇宫,在2006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孝经》才首次回到国内。这是我国文化珍宝之殇,是历史惨痛的教训,这也提醒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使我们的历史珍宝不再流落异国他乡。
其他文献
摘要:形式美被广泛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之中,并能被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形式美,在今后的创作与设计当中,应该熟练地掌握且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且实用的作品。  关键词:设计;艺术;形式美  一、设计艺术中美的概述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已经被应用到了设计的各个领域,它属于整体美学之一,设计艺术中的美学主要是通过视觉表达来给人们呈现设计项目的美与艺术性。设计艺术中的美
期刊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意识到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
期刊
摘要: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与手段,讲解员作为文物内涵的解说者,是文物和参观者联系的重要纽带。这就给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保证讲解的准确性,还要根据文物特点,应用极具艺术性和创新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参观者兴趣,提升讲解效率。  关键词:文物讲解;艺术性;策略;博物馆工作  作为人类文明档案的收集场所,博物馆已经不再只是大众视线之外的特殊文化现象,而是渐渐成为大众
期刊
摘要:晋祠博物馆为遗址性博物馆,由于其展品的特殊性,在表现形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功能范围,提高其社会化、公众化的效率,使博物馆的参观者有不同的选择,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晋祠。我们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挖掘晋祠博物馆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结合多种展览方式,为晋祠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关键词:晋祠博物馆;多媒体;信息;展示  博物馆以收藏、展示和研究自然与
期刊
摘要: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基地,同时也是肩负着文物保管与价值挖掘责任的重要部门。但是传统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将自身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当前的陈列布展设计模式给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思考角度。  關键词: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工作创新  在进行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针对博物馆的功能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探索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的优势,让更多
期刊
期刊
摘要:太行山文书自2013年被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太行山文书作为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新兴的民间文献,目前已经被整理汇编出部分研究成果。但当前太行山文书在整理编研方面出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高等人才稀缺等情况,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太行山文书的开发利用,在发掘整理方面需要培养相关人才、加强数字化的应用等。  关键词:太行山
期刊
摘要: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示”部甲骨文数量较多,“示”部大多与祭祀有关,由此可见商周时期中国祭祀文化的兴盛。本文以“示”部甲骨文的字形、字意以及引申含义为例进行分析,论述“示”部甲骨文与商周祭祀文化的关系,同时阐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示”部甲骨文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示”部;甲骨文;祭祀文化;大学语文  2020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國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习
期刊
摘要:蚕桑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之一,其通过丝绸之路,更是在整个世界文明之林大放光彩。蚕桑文化纵横中华五千年,早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历史中作出了无数的贡献。但随着近年来蚕桑传统产业的衰落,如何攻坚克难、突破重围、找到传承途径,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嘉兴的蚕桑文化为例,探讨了将其更好地发展下去的新途径。  关键词:蚕桑文化;非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华民族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江南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要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让蓝印花布进入大众的视野,为人们所知。让人们在旅游中,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创新;蓝印花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