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晋祠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构想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晋祠博物馆为遗址性博物馆,由于其展品的特殊性,在表现形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功能范围,提高其社会化、公众化的效率,使博物馆的参观者有不同的选择,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晋祠。我们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挖掘晋祠博物馆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结合多种展览方式,为晋祠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关键词:晋祠博物馆;多媒体;信息;展示
  博物馆以收藏、展示和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的文物为主要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情趣。如今,我国已有上千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博物馆被人们熟知。博物馆馆藏网站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自诞生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馆藏展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博物馆为主体,探索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展品,还展现了文化内涵。博物馆的目的是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挖掘展品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课程设计,展品具有了立体感和趣味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保护博物馆展品
  展示的文化背景往往体现在展品身上,若展品本身并不能取胜,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等动态的方式,以简短的文字展示文化,并将图片和动画相结合,充分激发游客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博物馆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保护展品。
  (二)多媒体技术能够改造博物馆展品
  以多媒体为基础的虚拟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改变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使之更加直观。面对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保存它们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虚拟技术使展品“再生”,不是忽视对展品的保护,而是提供一种更加先进、舒适和划算的方式。通过集成和传播虚拟博物馆展览,可以有效地防止现实中的意外伤害。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博物馆展览,既避免了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又不会对原有环境造成破坏,促进了商业展览的发展[1]。
  二、晋祠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晋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价值独特。由宋、元、明、清至民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建筑类型范例,还有彩色塑像、壁画、碑刻等国宝。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人文化系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晋祠是王张天下的所在地,晋祠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展览展示、安全保卫、绿化美化、文化交流、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晋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建筑、彩塑、壁画、碑刻等都是唐宋以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堪称宋代建筑的典范(图1);鱼沼飞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现存唯一的十字形古桥梁;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是殿和亭相结合的古建筑。此外还有对越坊、水镜台、胜瀛楼等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宋元彩塑100余尊,其中位于圣母殿的宋代彩塑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北宋宫廷流行制度、宫廷生活、宫廷服饰、宫廷彩塑的研究很有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元代乐伎像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乐队造型群,对研究杂剧与元代古乐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母楼的鱼美人像、老君洞的三清像等古代造像,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历代碑刻400多通,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文艺、文学、文化等各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是珍贵的研究资料。《晋祠藏华严石经》由武则天亲自作序,经文中出现了14个武周造字,对比勘武周造字有着重要的意义。晋祠博物馆目前有96株古树名木,其中千年古树30株。据碳14科学测定,西周早期种植的周柏和长龄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期的槐树,历经1500多年的风霜雨雪,现在仍枝繁叶茂[2]。
  三、晋祠陈列现状探析
  (一)晋祠陈列的内容与方式
  与传统的历史博物馆不同,晋祠博物馆的展览以古建筑群、园林为主,展览的技术也十分有限,每个晋祠建筑都配有彩塑、壁画、碑文、楹联、匾额等附属文物。古老的晋祠里有许多古树名木,从西周到现在,最早的古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并一直存活到今天。晋祠的建筑类型也很丰富,既不同于北方园林的雄伟壮丽,又不同于南方园林的小巧秀丽,使晋祠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因此,晋祠主要表现为内部建筑,与建筑相连的古树名木和文物展示手段也相对简单。展出期间,严格执行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给文物展览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比如传统的媒体和VR技术的应用等,但并非全部都是这样,展品必须符合晋祠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本身相结合才能显得生动。很多前卫的设计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是不能实现的,以至于展示出来的晋祠风格是古朴的,没有多少现代元素可供借鉴。除晋祠博物馆是不可移动文物外,还有董寿平美术館、傅山纪念馆、王氏祠堂等,将展柜、灯光、操作程序等常规展示技术应用于展柜造型、展品布置、灯光点亮、展览设计等,为提升展览的视觉效果作出了努力和贡献。美的色彩与展品本身融为一体,给人愉悦享受。三晋廉吏展设在关帝庙,以记事录的形式展出。展览作品采用暖色调,在灯光下给人温暖的感觉,历史人物的画作与文字的描写配合得很好,给人一种和谐的美,让人感觉亲近。此外,部分展览馆使用多媒体设备,例如,在董寿平美术馆和傅山纪念馆安装液晶电视,播放傅山和董寿平的生平事迹,增添了展品的装饰性,拓展了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展示效果。为了丰富展览内容,董寿平美术馆在展览上与博物馆展示空间紧密相连。不仅展示了董老生前作品,还模仿现实中的比例,用硅胶塑像和生活用品再现了董老在书房的生活场景,使游客观看了董老书画精品后,还可以看到他生前的生活场景,更好地了解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格魅力[3]。   (二)现有晋祠展示的局限性
  晋祠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独特性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例如,在晋祠圣母殿中展出的北宋彩塑,因为一直都在殿中,所以是相对独立的。游客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步行带起的灰尘对彩塑本身是非常有害的。为了保护文物,我们采用了远距离参观方式,游客只能隔着栅栏远看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无法近距离观看。在圣母殿南面的水母楼二楼有一组明式彩塑,水母楼为明代建筑,通向二楼的通道又陡又窄,考虑到游客的安全,无法近距离观看。另外,印刷品“晋祠彩塑”所表现的彩塑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印刷品只能表现水平,不能表现整体。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构想
  (一)挖掘自身优势,创造独具特色的展示内容
  例如,作为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既是宋代的代表建筑,也是宋人的代表作,因此,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独特的展示内容。在晋祠这座古代建筑博物馆里,可以找到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方法。将修复后的建筑结构建成三维模型,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展示,是建筑最清晰、最直观的教学实例。此外,西周以来,晋祠多次被改建,在每个建筑中,都可以看到晋祠发展的历史,历代晋祠在形式和发展程度上各有不同。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晋祠各个建筑、古树进行记录,并建立一系列互动仿真平台,通过拖动时间轴的路径,模拟晋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模大小,也就是晋祠的演变过程。并且,晋祠有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晋祠发展历史最直观的展现[4]。
  (二)以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因此,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充分展示。首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接入各种渠道,扩展内部局域网,在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建立无线AP和无线网络。其次,开发IOS、Android Develop Wince等智能终端的客户端程序,创建信息服务器,通過虚拟演示,让游客看到晋祠介绍、晋祠参观指南、晋祠介绍等数据,使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无线接入,还可以从信息服务器下载自己的移动用户程序或智能终端,实现晋祠博物馆的浏览和查询功能。观众在离开晋祠博物馆后,其内容会储存在智能终端中,直到被删除。最后,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合作,我们可以在乡村建立博物馆WiFi热点,让观众在任何地区都能用到无线网络。合作内容就是运营商利用晋祠信息进行推送服务,游客在关注晋祠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博物馆开通WiFi、数据服务后,会收到晋祠博物馆信息,包括晋祠介绍、票价、天气等,供游客参考。如此,运营商和晋祠博物馆就成了双赢的局面,晋祠博物馆还将推出广告,让观众可以得到最佳的服务。在前两种网络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了多种可能,丰富了网站内容,包含各种数据资源。游客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索晋祠博物馆网站及信息,了解自己接收的网络设备。我们馆也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加强对晋祠的宣传。
  五、结语
  尽管晋祠博物馆所处的展览环境有限制,但它整合各种资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晋祠博物馆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信息平台,在晋祠博物馆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晋祠博物馆提供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田瑞媛
  1981年2月生,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文博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陈列展览。
  参考文献
  [1]胡永祥.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6(21):185.
  [2]陈仕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137-138.
  [3]陈谷铨.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报告,2019(02):139.
  [4]王子恒.博物馆展陈列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1):234.
其他文献
摘要:碧玺凭借高透明度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构成的美,如落入人间的彩虹,被人们称为风情万种的宝石。人们赋予它富贵、权力和幸运的意义,从古至今,碧玺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品种之一,被称作十月生辰石。  关键词:宝石;运用研究;碧玺  一、碧璽的性质  碧玺,英文名是“Tourmaline”,还被称作电气石,源自古僧伽罗语的Turmali。电气石是一类硼硅酸盐的结晶体,包含铝、铁、钾、钠、镁、锂等元素。碧玺能够
期刊
晚清画家陈崇光对于今天大多数学画者而言是十分陌生的,“籍籍无名”的陈崇光到了近现代也只是一些人眼中的“晚清小名头”。我们很少能在现有的画史中发现陈崇光的名字,一些通行的画史要么简单地把他和虞蟾等人归为太平天国壁画作者,要么干脆不提及,所以陈崇光的名字更多出现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扬州的一些地方史志当中。但如今,人们开始对陈崇光关注起来,不仅因为他曾经做过国画大师黄宾虹的老师[《黄宾虹年谱》中有载:“时郑
期刊
摘要:当代新型方志馆是一个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与现状综合性地情展示的场所。伴随方志馆的发展壮大,以广东省方志馆为代表的新型方志馆,地情展示实物展品、藏品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积累少、底子薄等实物藏品收集起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方志馆实物藏品收集要界定其收集的范围、制定其收集的计划、紧扣地方特色收集实物藏品、深入挖掘实物藏品信息、拓宽实物藏品收集途径5大对策,以期更好地发
期刊
摘要: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作为“高密三绝”之一,其造型独特、色彩明亮艳丽、制作工艺复杂,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当地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文创设计为视角,通过探寻聂家庄泥塑文化历史发展、聂家庄泥塑的艺术特征及聂家庄泥塑文化的应用困境等,对聂家庄泥塑文化的创意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具有类似传统文化资源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聂家庄泥塑;设
期刊
摘要:我国的文化形成已有千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古代建筑能够反映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古代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艺术价值非常高,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古建筑的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精神的开发上,希望能够利用时代痕迹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文章主要对古代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促进古代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给我
期刊
摘要:邮票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法国,1878年8月15日,清政府发行了我国首枚邮票“大龙邮票”,标志着我国邮政系统开始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物流交通的不断进步和邮政系统的逐步完善,邮票的作用已不仅局限于邮资的凭证,方寸之间的票面被赋予了传播文化信息、领略风土人情、纪念重要事物的媒介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民间美术形式开始淡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甚至面
期刊
摘要:如今,次时代美术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大游戏公司都把次时代游戏定为游戏开发的主要方向,更美、更真、更沉浸成为次時代游戏的主要追求目标。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孕育了灿烂文明,历史文物则是这些文明最好的见证。将次时代游戏技术运用到历史文物中,能让历史文物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承,也会促进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本文以侯马陶范为例,使用次时代游戏技术对陶范数字化传承进行了研究,通过次时代游戏技术还原历史文物的
期刊
摘要:形式美被广泛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之中,并能被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形式美,在今后的创作与设计当中,应该熟练地掌握且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且实用的作品。  关键词:设计;艺术;形式美  一、设计艺术中美的概述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已经被应用到了设计的各个领域,它属于整体美学之一,设计艺术中的美学主要是通过视觉表达来给人们呈现设计项目的美与艺术性。设计艺术中的美
期刊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意识到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
期刊
摘要: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与手段,讲解员作为文物内涵的解说者,是文物和参观者联系的重要纽带。这就给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保证讲解的准确性,还要根据文物特点,应用极具艺术性和创新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参观者兴趣,提升讲解效率。  关键词:文物讲解;艺术性;策略;博物馆工作  作为人类文明档案的收集场所,博物馆已经不再只是大众视线之外的特殊文化现象,而是渐渐成为大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