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天外出,回到家,发现白瓷碗里的红薯已经干死了。
   它可以靠自己的养分生长的。当初,随手把它放在一个白瓷碗里,添了点儿水,搁在墙角,终日忙碌,再注意到的时候,已是一个月后,它的叶子已是郁郁葱葱了。这次出行,忘记将它搬到阴凉处,它,历经冬春大半年光阴,终究没有逃出这个高温的夏日。
   它静躺在堆满枯叶的盘子里,黄瘦的皮肉皱巴巴的,像一具干瘪而衰老的身体。它会不会酷似我97岁高龄时去世的外婆?这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女人,曾经也红薯般鲜活饱满,滋养了枝枝叶叶的后代。年复一年,岁月慢慢儿耗干了她的养分。最后的时光里,她皮皱发枯,薄如叶片,几乎丧失了意识,整日躺在床榻,成了被时间悄然风干的活物。
   这一切,我没有目睹,而是从母亲的嘴里得知的。我相信母亲有着潜在的文学天赋,她的描述声色俱全,完全可以引领在场的人身临其境。当说到埋葬外婆的场景时,我的眼前一派凄风苦雨,耳畔传来千里之外的声声恸哭。母亲看我为之动容,潮红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隐隐的安慰,说道,别忘记你生下来是外婆第一个抱你的。
   我尽可能地去想象,在外婆的怀抱里是怎样的况味。我赤裸的小身体,新鲜得如同刚刚掰下来的嫩玉米,晒在她炽热的目光下。满月后,我离开了那个重庆小县城,七岁那年才又一次见到外婆。那时的直接印象中,她个子不高,嗓门却很大,川音火辣辣的,像她做的麻辣菜。可是间接印象中,外婆在我们童年时代的记忆中是丰富而立体的,甚至有些神圣。
   一方面来自嘴巴的记忆。外婆常在过年前给我们寄来包裹,里面有青藏高原当时吃不到的炒花生和红薯干。母亲希望细水长流,就留存一些锁在家里大红色的木箱里。我们嘴馋时,就围着木箱,用力掀开一条窄窄的缝儿,顺着它,细细闻,如一窝嗅觉灵敏的老鼠,准确地闻到花生和红薯干的味道。这时,母亲看见了,就会笑着走过来,边骂我们是馋鬼托生的,边拿出钥匙开锁,抓出一两把放在我们早已撑开的衣袋里,然后往自己嘴里塞根红薯干,慢慢嚼,这是她的最爱。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外婆这个名词,有食物的甜香。
   另一方面来自耳朵的记忆。小时候母亲教会我们做某件事,总是很骄傲地扬起脸说,这是你外婆教我的,仿佛受了莫大的恩宠;如果做事拖沓,母亲就会板着脸教训:“你外婆最討厌做事往后拖,‘早不忙,夜心慌,晚上才来补裤裆’,要不得!”她还多次告诫我:“你外婆说女娃儿要手稳,嘴稳,心稳,就是不该拿的东西拿不得,不该说的话说不得,不该动的心动不得。”
   外婆的话成了母亲一生牢记的至理名言,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于是,相册里那个梳着圆髻、穿着青布斜襟衣衫、眼神慈爱而严厉的外婆,成了母亲和我们那时的集体偶像。母亲如此依恋外婆,大概是因为她20岁就离开了故乡,随同父亲到了遥远的高原。当时条件很艰苦,牙碜的面粉,荒凉的戈壁滩,干燥缺氧的气候……不知让她哭了多少回。她与故乡的距离被迫拉开,而思念的情感却无处寄放,最后全部叠加在了外婆身上。
   母亲绣花,钩织,针线活儿,腌渍四川泡菜等样样在行,且非常出色,她秉承了外婆的聪明能干,但却后继无人。作为唯一的女孩儿,母亲试图把这一切教给我,可是我毫无兴趣。母亲不无担忧地说,要是外婆看见你这样,早就拿手指来敲你的脑壳了。啥都不会,以后怎么嫁人?
   母亲渐渐老了,吃东西越来越清淡,只是对红薯依然情有独钟。直到后来,她得了糖尿病,不得不收敛。
   外婆高龄离世,本属自然,可母亲却深受打击,终日沉郁。外婆曾是她一生漂泊的精神桅杆,一旦折断,她就像突然驶入迷雾之中,心再也无处靠岸。
   去年冬日,母亲中风偏瘫,失语。一年里,我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教她发音,都无法完成。一天,我们聊天时提到外婆,忽然听到母亲响亮地喊了声“妈妈”。回头一看,她躺在床上,泪流满面。母亲脑梗后智商大不如前,之后,我们让她说话,她就只会喊妈妈,声音细弱而模糊,像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却每每让我们眼眶濡湿。
   我又买了红薯,养在瓷碗里,放在母亲的案头。
其他文献
早晨醒来,打开微信,许多微友发来信息:“冬至快乐!”   我心里不禁打了个冷战,今天又是冬至了。   我赶紧起床,推开窗户,窗外的天空淅淅沥沥下着细雨,对面的山上传来“噼里啪啦”鞭炮聲……   又是一年冬至,我的心情随着窗外丝丝缕缕的冬雨飘起而又落下,心底一阵又一阵地疼痛。   吃过早点,我下楼去开车,妻子早已站在车边,她手提一只藤篮,篮里有一块猪肉、两个苹果、一碗斋饭、香烛纸币祭品,原来
期刊
有人在喊,声音不很清楚,人影也有点模糊,似乎喊的是我的乳名,似乎有什么急事在唤我。谁呢?——哦,是父亲,正站在老宅门前向我招手呢!竹子一丛丛在屋后立着,知了在河边高树上嘶鸣。我向老家奔去,可两腿沉重得一步也迈不开;我大叫着“爸爸”,可嗓子眼儿像被堵住发不了声。我只能跳到河里,变成一条鱼,拼命地向前游。父亲好像也跳入水中,也變成一条鱼。离我很近,又似离我很远,我总是抓不到他。心中一急,倏然惊醒——原
期刊
关于茶,我真的没有任何研究,除了所谓的“会跳舞的茶”在脑海里有一些影子,也是因为身在君山,常陪友人上岛的缘故。此外,还有小时候的瓦罐凉茶、芝麻豆子茶依然唇齿留香。我想和我一样的应该大有人在,哪怕是那些常开茶话会的人,其实,茶话会已变成了一个空壳,往往只有话而无茶,形式而已。   但我还是说得出茶的几种颜色:绿、红、黄、白、黑、青。白茶和青茶没见过。虽然也曾闲听过茶经,但毕竟没怎么在意,也懒得去记
期刊
2001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偶然得知——我一位好朋友的丈夫得了癌症。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之余,我来不及多想,立即买了水果到楚雄州医院肿瘤科探望,当看到朋友在忙前忙后地服侍她丈夫时,消息得到了证实。待她忙结束,我们寒暄几句后,怕影响病人休息,我即起身告辞。朋友将我送出病房后,小声告诉了我她丈夫的详细病情。   当晚回家,想到朋友的孩子还小,若她丈夫突然去世,怕她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时,我焦急得辗
期刊
距县城约五十公里的一所小学。   没有校门,没有校牌,短短的长满青苔的围墙,三四间破旧的教室,几块斑驳的黑板,十几张陈旧的课桌,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学校很老,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年岁了,我们只能看见屋檐下的石头被滴水滴成了一个个深洞。围墙边上的老树已许多年没发新芽。教室外的墙角长了野草花,开得瘦小。   它虽破虽老,却又神圣无比,庄严不可侵犯。因为,它是整个山村里唯一一个有国旗的地方。那像红霞、
期刊
1980年刚刚高中毕业,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父亲第一次带我回老家。按粤西北部湾海边渔村乡下的风俗,堂嫂帮我办完“拜公”的习俗程序后,我便乘坐堂兄的小木船出海看海景。在欣赏无边大海的景色时,我看到不少长在海岸边、滩涂上、浅海里一丛丛一簇簇的绿色灌木(也有个别较高的乔木)。我奇怪海水这么咸这么苦,居然有树木在海里生长,便问正在摇橹的堂兄:“怎么海里都能生长树木?那些是什么树?”堂兄告诉我:“那是家
期刊
仲夏时节,我乘着和煦的微风走进莲花村,这个位于阳山县岭背镇的村庄果然名不虚传,村前屋后全是连片的荷田,那碧绿如茵的莲叶把一幢幢小洋楼式的農舍包围得严严实实,那正在盛开的莲花,像朵朵彤云从村庄一直延伸到岭背河边……   莲花村远离县城,旧时当属穷乡僻壤,相传该村的先祖为躲避战乱和饥荒流落至此,发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且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便在此定居扎根,开垦荷田,种藕采莲。每当夏日来临,荷花绽放,
期刊
春天到了,在城市公园里,洁白的玉兰、猩红的海棠、金黄的连翘……各种花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然而,这于我似乎太过奢华、太艳丽、太不自然了。每每推开窗户,踮起脚尖眺望远处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总惦念着山洼洼里那自然而甜美的春天,心生无限向往。   好雨知时节。周末,乘着微雨,我们驱车一头扑进了大山的怀抱。滚滚车轮,追撵着初春的脚步,满载着赏春、慕春、惜春的婉约心曲,驰骋在三月缤纷的旷野上。远
期刊
夜已深,突然接到姐的来电。说,爸今天住那个女人家里了。   一时间,有点愕然,也似乎在预料之中,只是消息来得有点早,还是不由自主地“啊?……哦”。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妈在天上呢!她可知道,她打下的一片阵地,如今被另一个女人占领?   记得临终前几日,她拉着我的手说,这次我还能回家吗?若回不去了,你爸怎么过?没人催他洗澡洗头,没人给他洗衣做饭,咋过?走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期刊
我眼中的朱亭一直是色调苍茫、凝重沉静的。殊不知,待近日再次踏足朱亭之后,我突然涌有一种蕴藉心底的渊涵感,那何止是几点朱亭,无限沧桑?宛如那长长的又悄无声息的麻石古街、麻石马道,那滚滚北逝的湘江之水……   我眼中的朱亭又是深邃非凡的。翻开一页页沉甸甸的人文档案,何止是一次次魅力四射、惊现璀璨与靓丽?   朱亭,一个因朱熹而得名的小集圩,一座穿越千年历史的古色古香古镇,一片超越了历史性与地域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