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的启示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io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团结协作中自主研究,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探究兴趣 授之以“渔”
  小学有篇课文叫《乌鸦喝水》,故事大意是:乌鸦口渴,要喝瓶子里的水,但瓶高口小,欲喝不能。他见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把小石子一个个衔进瓶子,瓶子里的水位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到了水。故事虽然简单,但蕴涵的道理,颇耐人寻味。假如我们把学生比作乌鸦、知识比作水,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决不能只是端出知识之水,让“乌鸦”顺顺当当地喝,更不能把“水”往“乌鸦”嘴里灌。新课标中确立教育的主要特点不在于知识的储备,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善于学习。
  那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探究过程。
  1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以往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习惯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得迷雾雾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及活泼多样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学习态度。
  1.1 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米洛斯的维纳斯》,许多学生熟悉这尊世界闻名的塑像,这从古代残留下的艺术精品虽不完整,但在艺术上却又被看成是完美的典范,维纳斯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这些知识学生似懂非懂。因此,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学生会从审美上会产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心理。
  1.2 以美术作品的“情节”来吸引学生。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或是静物、风景,或是花鸟山水,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教师应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即介绍有关作品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1.3 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诱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景,拉近和生活的距离。这种新的审美体验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 培养问题意识,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美术教育探究性学习中重要的教学任务。
  2.1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问题并营造鼓励学生提问的气氛。教师可从知识点的广面、狭面、横面、纵面、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表现,同时尽量找到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用赞赏的口吻予正面的评价,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
  2.2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美术课堂上,课堂知识点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后,在理解和实践当中应让学生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2.3 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就具体的问题,学生又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互帮互助的形式,比较、分析、讨论、补充,学生在团结协作中自主研究,容易尝到探究的成果,所以要留给让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作为共同学习者和引导者,应参与讨论并总结相关知识点。
  3 把握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
  美术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尺子”,要及时的肯定不同的看法,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热爱。
  我们美术教师应由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解脱出来,创设各种条件,以学生所熟悉的景物和生活为载体,创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包容的氛围,使学生能更多地介入探究性的信息交流,体会作品的特征和艺术魅力,渗透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知识,在欣赏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每个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认识外部世界,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2 朱作仁著.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3 林崇德主编.中学生心理.北京出版社,1980
其他文献
恩格斯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语言是绿叶,思维是花朵,幼兒成长是果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用心去培养这片绿叶和花朵,让孩子们结成最健康的果实。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鼓励和启发幼儿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体现出“创造性”,在启发幼儿思维时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围中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大,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据某网报道:专家称中国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心理亚健康,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因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仅靠几次心理辅导,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
期刊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那么,究竟该如何指
期刊
【摘 要】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幼儿园班级管理关系到幼儿能否在幼儿园得到最全面的培养,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响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政策要求。实践表明,以人为本,可以激发教师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幼儿园各项管理和日常工作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基于此,文中笔者就自身工作经验对学前教育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做
期刊
【摘 要】 阐释学是对意义进行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基于阐释学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本文从《飘》的不同译本来探讨这些步骤。  【关键词】 阐释学 阐释学翻译行为 意译  1 前言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是“精确的艺术”,阐释学是“对原文意义的诱出与盗用的转换行为”。阐释学的动机是:①最初的信任;②进攻渗透;③合并;④补偿。自斯坦纳的译作《通天塔之后》置疑当时的翻译理论:
期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学英语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将结合外语学习的特点,同青少年朋友讨论如何学会学习和怎样学好英语。  1 确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语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外语不能仅靠听懂老师讲解的语言规则和难点,必须要靠大量的、反复的听、说、读、写练习,要通过亲
期刊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由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独特性,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科目,难以避免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事故发生的现实性和社会的影响性必使学校、家长、社会充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通过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对中日两国在节能方面的举措进行论述。文章分三部分展开,首先简单介绍两国政府在节能方面的对策,其次论述两国的国民意识在节能方面的差异,最后引用一些调查数据来分析两国在节能方面的不同。现在中国的能源形式并不乐观,节能势在必行。而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节能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一下。  【关键词】 节能资源 对策 能源 国民意识 消费  1 两国政府的对策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
期刊
【摘 要】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目的地指导自己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课外体育锻炼是直接展示和最终坚持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体现方式。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根据教育
期刊
【摘 要】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 语感 语言修养 感悟能力 感情朗读 语文素养  1 巧妙范读,触发语感  1.1 感情朗读,体会内涵。如《可爱的草塘》一课,在读到“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句时,朗读时我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