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把卖点讲错了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顾客购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在现实的销售工作中,销售者却一再的强调自己的钻头多么多么好,而对客户关注的墙上的洞却视若无睹。据一项权威的数据调查显示:99%的人都把卖点讲错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听到销售员这样说他们产品的卖点:服装行业——款式新;医药行业——无副作用;餐饮行业——味道好;广告行业——覆盖率高;快递行业——送货快;家电行业——性价比高;I T 互联网——性能稳定;网商平台——保真无假货;汽车行业——安全性好。
  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是卖点,其实都不是!为什么说这些不是卖点,原因很简单,有说自己的产品“款式老”的吗?有说自己的产品“有副作用”的吗?有说自己的产品“效果不好”的吗?有说自己的产品“性价比低”的吗?有说自己的产品“不安全”的吗?没有。既然没有,别人这样说,你也这样说,又怎么能突出你产品的好呢?为什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年,和客户讲了这么多,而客户没感觉呢?就是因为我们说的这些内容都不对。既然如此,到底该如何寻找产品卖点?
  你原来经常说的质量好、效果好、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这样的词是不是产品的好处?卖点是从这些“好处”往前倒推,比如你是不是想告诉客户你的产品效果好?那么就从效果好这个点往前推,是什么让产品的效果好?或者是怎么个好法?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倒推,推到不能再推了,就是产品的卖点了。
  我曾经有位学员是做饲料的,这个人姓朱。当时我在和朱经理进行模拟销售的时候,他就向我说自己的饲料效果好,猪吃了长肉快。当时我就追问他是什么让饲料的效果好,朱经理的回答是,因为饲料里添加了美国进口的紫兰中草药。
  大家可能对紫兰不太熟悉,紫兰是一种中草药,可以显著提高猪血液里的含氧量。血液里的含氧量提高了,就可以解决猪圈里的氨气问题,进而有效促进猪的快速生长。那么“紫兰”是不是就是朱经理所售饲料的卖点?但是朱经理一开始在向我销售的时候并没有提到“紫兰”,他告诉我的是产品的效果好。
  在朱经理的销售思维里,他并没有把紫兰看作是自己产品的卖点,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卖点的存在。那么“紫兰”就可以作为朱经理所销售饲料的卖点,也就是选择产品的标准。换句话说,选择猪饲料,要看饲料里是不是含有“紫兰”。所以,在提炼产品卖点时,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优于别人的地方。这一点十分明确,就是你选择的那个卖点一定是优越于别人的产品,就是要比别人的强。第二,立刻可以验证的地方。对于客户而言,他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更愿意相信自己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所以你的卖点就需要是可以被证实的内容,让其能够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客户的面前,让客户有最直观的感受。第三,没有形容词用名词或是量化词。只要满足这三个标准都可以作为卖点,作为选择产品的标准,成为核心竞争力。
  我有一次给吉利汽车培训,吉利汽车旗下有一个系列叫帝豪。帝豪有一款车型,这款车有七个安全气囊并且在车后面加有防撞钢梁。就这款车而言,大家觉得它的卖点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七个安全气囊和防撞钢梁?大家想一下,在发生撞车的时候我们有权利决定撞前面、撞后面、撞左面、撞右面吗?我们肯定是没有权利决定的,那么这个时候七个安全气囊环绕在你四周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全方位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这是不是就是这辆车优于其他车型的卖点?再从这款车的防撞钢梁上来说,一般的家庭轿车后排座位坐的什么人?基本上是孩子和老人。如果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孩子和老人危险不危险?并且后面还有油箱,危险系数是不是又会进一步增加了?那么,如果加有防撞钢梁就可以瞬间把撞击力传到车的左面和右面,有效地保证后排人员的什么?安全。目前,汽车市场中,能够有七个安全气囊以及加有防撞钢梁的汽车,大部分都是 40 多万到 50 多万,而十几万的只有帝豪。介绍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这款车多多少少有点感觉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你把选择产品的标准,也就是卖点定为七个安全气囊和防撞钢梁,然后也让客户这样认为,当客户再到其他的汽车4S 店去选购汽车时,问的问题有可能会变成:“你的车有几个安全气囊?有防撞钢梁吗?”如果对方的安全气囊是四个或者两个,会不会影响客户的选择?如果再没有防撞钢梁,是不是有可能也会对客户的购买产生影响?但如果只是和客户介绍车的安全性很好,即便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提到过七个安全气囊或防撞钢梁,客户只是认为帝豪车的安全性好。当客户再到其他的汽车4S 店去选购汽车时,问的问题有可能是这样:“你们的车安全性怎么样?”对方回答一定是安全性很好,因为不可能会说不好,就算是没安全气囊也不会说安全性不好。这个时候客户有可能就会误认为安全性都很好。
  我们原来说了太多没有标准的,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效果好”,都说好。你会发现,有的客户会这样说:人家也说好,你的怎么这么贵啊?因为我们并没有把产品真正的卖点说出来,同时,那个卖点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客户选择的理由。
其他文献
滴滴拿到苹果10亿美金的投资,旧贵族和新霸主的握手激发了无限的想象。苹果对滴滴投资的战略性出发点和目的都分别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滴滴和苹果两个角度看看过去两年分别发生了什么。  苹果生态战略改变  从滴滴的角度看,其发展势如破竹。有一组数字:目前每天的订单量已经超过1100万单,服务3亿用户,在中国400个城市运营,注册司机1400万人。可见,以滴滴的发展速度,以及背后阿里和腾讯的实
期刊
现代社会流行讲故事卖故事,好故事都是有价格的,它是隐藏在经济活动中的情感商品,而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一个有好故事的企业,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一个有故事的产品,在市场也更具明显优势,更容易传播开来,因为我们感性的大脑更容易被故事感动。  众所周知,产品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最大的战略,当我们拥有一款不错的产品,该如何在网络渠道吸引消费者眼球?当我们成功地售卖产品时,如何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感情?讲一个好的
期刊
仅仅成立不到一年,魔方招聘就完成了二轮融资,资本的青睐、快速的成长,对于很多初创公司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佳绩。而这一切,对于魔方招聘创始人郝耘琦来说,并不意外,在他看来“招聘行业目前是红海,竞争比较激烈,特别容易快速产品同质化。而魔方招聘以独特的产品创新,开创了招聘业在线面试的先河,从而占领了差异化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平台用户,缜密的产品布局也适应了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规律。所以,解决了行业痛点、占领了市场
期刊
资本眼中的“独角兽”企业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转型和升级方向在哪?哪些行业、哪些地区更容易出现“行业独角兽、市场大鲨鱼”?你是否身在其中?面临互联网和资本双重革命时期,下一个千亿级独角兽企业产生的行业趋势与机会何在?未来的市场大鲨鱼到底是谁?  自“独角兽”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成为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便成为了几乎所有有野心的创业公司的梦想,而能从一只独角兽公司成长为一条市场大鲨鱼更是
期刊
企业也不知道哪些可以做成爆款?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爆款?如何才能挑选出爆款?如何才能创造出爆款?基于此,笔者为那些老企业,归纳出五种整合企业自身既有优势和资源,创造出爆款的方法:  1、聚焦经营主线,创造出爆款  有一些企业,或者因为战略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或者因为经营意识欠缺的问题,或者因为单纯采取模仿和跟随策略的问题,或者市场上需要什么就不断推出什么的问题,最终导致企业产品一大堆,动辄三五百个单品。
期刊
为何顶级企业会耗费巨资寻找爆款,为什么一个爆款就能养活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企业。甚至是有的企业80%的利润都来自于企业的爆款。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我们一定要有发现爆款的眼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爆款的机会在变,创新的方式也在变,企业该如何抓住机会,打造出引领整个企业发展的超级爆款?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通过多年发展之后,不管其规模的大小,都会形成一定的优势,积累一定的资源。这种优势和资源,也许是技术
期刊
宗教追求也好,理想也好,都是内在自我激励的动力。“士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才有坚韧不拔之力。”说的是要先有一个理想和志向,才会有一直实践下去的毅力。做生意也一样,能否坚持做下去,不在于生意的好坏,而在于追求的理想是否高远。  当年我们在海南做企业,同时在做的还有几十万家企业,但是坚持到现在的,只剩下几百家。100家民营企业里面,能够活五年以上的,只有7家;如果还要做成优秀的民营企业,那就只有2家;如果
期刊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可能成为公司并购案中的“阿咯硫斯之踵”。因文化存在不可调和的差异导致并购最终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然而在实际的并购后整合中,大多数公司仍只关注如何在运营上尽快形成合力,并没有积极地应对文化上的差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首先,与运营和财务等职能相比,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企业文化的问题。此外,在并购过程中,大多数高管都会超负荷工作
期刊
如何平衡企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或称之为长期和短期利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听起来很哲学、很战略,也很虚,其实不然,它几乎是管理者每天要做的事。  平衡企业的长短利益  比如,每到年底做预算时,管理者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明年市场情况不乐观,按今年业务完成的情况看,明年业务不会有太大增长。可是怎么向董事会汇报呢?那些高高在上的董事们很难接受一个没有增长的预算。再说了,今年实际完成的情况比预算已经差
期刊
对多数企业而言,削减成本已经成为日常运营的必要组成部分。企业会反复进行成本削减,追求合理化。它的精神在于“用更少做更多”,以大幅提高生产力。  根据我们的经验,若结合公司高层设定的明确目标,并进行自下而上员工动员,这种战略性做法可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关键之一在于授权各阶层员工贡献想法与力量。由跨功能团队评估有待削减成本的领域,同时有选择的增强某些优势,这种做法可超越渐进性改善,创造突破性的成果。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