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国的谋士里,刘晔算是资历最老的“另类”:他是曹操、曹丕、曹叡三朝元老,都被引为心腹,颇受重用;他的点子总是层出不穷,而且百发百中,可惜的是,其中的90%都胎死腹中;这种情况持续了太久,年轻时他没有为此发疯,年老时反而为此疯了。
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刘晔是他的秘书。当时的汉中一带还是穷山恶水,交通不便,出征后的曹操便很有些后悔,因为他的军粮总是捉襟见肘。他想撤兵,便找了个理由安慰自己:“像这等崇信妖邪之国,很不开化,能有什么发展前途?我军现在又粮食不继,还不如赶紧撤军。”他准备自己先走,让刘晔随后督军,渐次撤回。
刘晔本已为这场战争做足了准备,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很不甘心,而且粮道不通,即使撤军也是白白地浪费军力,于是快马追上曹操,坚决挽回局面:继续进攻。最后两军交锋的结果很让曹操意外,甚至有些失望:一场硬仗也没打成,张鲁就逃跑了。这让曹操很有些一拳打空的失意,此时,一种没有对手的巨大悲哀像一道闪电一样袭击了曹操。
秘书刘晔却没有任何失意,而是有些失控,因为热血沸腾。他滔滔不绝地向曹操游说,趁此士气高涨而刘备入蜀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拿下蜀地;如现在不取,稍一拖延,凭诸葛亮之智、关羽张飞之勇、蜀地易守难攻之势,必为后忧。
一向英明神武的曹操也许还没从那种失意中醒过来,也许是对多年戎马倥偬的生活感到了厌倦——毕竟,他此时已经58岁。汉中之战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外出征战,此后他生命中最后的8年,他只用来享受位极人臣的晚年——这一次,他竟然拒绝了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才有了后来日益强大的蜀国。不知道被拒绝后的刘晔会不会感到些许寂寞和遗憾,尤其是多年以后,他亲眼看到蜀国与魏国分庭抗礼之时。
曹操没有来得及更多地拒绝刘晔就戴着满身的军功章死掉了,但他似乎把拒绝刘晔的任务像遗产一样留给了曹丕。在曹丕短暂的7年皇帝职场生涯中,又给了刘晔足够寂寞的空间,但让他最寂寞的还是关羽死掉之后发生的事。
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一度让魏国君臣谈“羽”色变,后来竟败于吕蒙之手,这让魏国的将军们跌碎了眼镜。曹丕曾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茶话会,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伐吴。99%的军事评论员指出,蜀国小弱,名将唯有关羽,此君一死,刘备肯定不会出兵。
刘晔在同事们眼中,是个总喜欢和大家唱反调的人。他说,据他掌握的情报,刘备非出兵不可。结果是刘备仿佛早就跟他这位本家串通好了一般,真的出兵了。这让那些持不同意见又想看点热闹的人,脸上很不好看。
这时,南方的孙权动如脱兔,一面发出全民动员令,拉响了举国御敌的警报;一面派人出使魏国,表示甘愿俯首称臣。曹丕很高兴,他的臣子们好像比他更高兴。朝堂之上,他们的笑容是灿烂的,语调是轻松的,气氛像过节一样。
但刘晔却始终像个不和谐音符,夹杂在那些欢快曲子里格外引人注目。他说:“吴地远在江、汉,向来有不臣之心。现在他内外交困之际,发使求臣,如何可信呢?不如趁机袭取,否则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啊!”这些话就像冬日里的一盆冷水,浇在刚有暖意的曹丕头上,产生了雪上加霜的效果。皇帝皱皱眉头,又跟别人找乐子去了。
尽管刘晔还有更坚实的理论做基础,但曹丕不仅没有出兵袭吴,还为孙权加官晋爵,晋封吴王。这简直就像在存心与刘晔为难,曹丕虽然早过了青春期,但“叛逆”的劲头儿一点没减。
魏明帝曹叡似乎特别器重这位老臣,这让刘晔颇感欣慰。刘晔年纪大了,为人处世也与年轻时大异其趣,也许他学乖了。皇帝提议伐蜀,大家都说不可以,刘晔也跟着说不可以。但他与皇帝单独聊时,却大谈“可以”。这给曹叡造成刘晔“老糊涂了”的假象。
中领军杨暨和曹叡私交甚厚,还非常敬重刘晔,拿他当偶像。杨暨是“不可伐蜀论”的最坚定支持者,于是,他向曹叡诚恳劝谏,但曹叡不以为然地说:“你一介书生,岂知军事?”这伤了杨暨的自尊,便搬出老臣刘晔,说刘晔也是反对伐蜀的。但曹叡的回答让杨暨很意外:“刘晔和我说蜀国是可伐的啊!”
杨暨那股子认真劲儿上来,非要把刘晔找来当面对质。但奇怪的是,刘晔当着他们二人的面一言不发,就跟突然老年痴呆了一样,由于不能随便刑讯逼供,所以皇帝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后来,刘晔单独见曹叡时,很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个年轻人:“征伐一国,这是军事绝密,我连睡觉都担心说梦话泄露出去,陛下怎么能随便就对人提起呢?”曹叡为此向他道了歉。
刘晔出了宫,就去找了杨暨,批评他说,你的确是个直谏之臣,但你的方案没采纳,就该仔细想想原因,怎么能跟皇帝如此较真呢?杨暨也为此向他道了歉。
这件事后不久,曹叡耳边就起了流言,说刘晔不尽忠,只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蒙蔽视听。流言的制造者还给皇帝提了个万无一失的建议:陛下试着和他谈一次,正话反说去问他些问题,如果他的说法和陛下真实想法一样,那他就是清白的,如果他总是顺着陛下的意思,那他的动机就有些说不清了。
曹叡照做了,但历史没有记载他问了刘晔什么问题,测试的结果竟是这位老臣晚节不保,他因此被渐渐疏远了。史书上说,经过此事不久,刘晔就发疯了,最后忧郁而死。
临终时的刘晔才对自己说,我脑袋里装的不是智慧,是寂寞。
编辑/梁宇清
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刘晔是他的秘书。当时的汉中一带还是穷山恶水,交通不便,出征后的曹操便很有些后悔,因为他的军粮总是捉襟见肘。他想撤兵,便找了个理由安慰自己:“像这等崇信妖邪之国,很不开化,能有什么发展前途?我军现在又粮食不继,还不如赶紧撤军。”他准备自己先走,让刘晔随后督军,渐次撤回。
刘晔本已为这场战争做足了准备,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很不甘心,而且粮道不通,即使撤军也是白白地浪费军力,于是快马追上曹操,坚决挽回局面:继续进攻。最后两军交锋的结果很让曹操意外,甚至有些失望:一场硬仗也没打成,张鲁就逃跑了。这让曹操很有些一拳打空的失意,此时,一种没有对手的巨大悲哀像一道闪电一样袭击了曹操。
秘书刘晔却没有任何失意,而是有些失控,因为热血沸腾。他滔滔不绝地向曹操游说,趁此士气高涨而刘备入蜀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拿下蜀地;如现在不取,稍一拖延,凭诸葛亮之智、关羽张飞之勇、蜀地易守难攻之势,必为后忧。
一向英明神武的曹操也许还没从那种失意中醒过来,也许是对多年戎马倥偬的生活感到了厌倦——毕竟,他此时已经58岁。汉中之战是他最后一次大规模外出征战,此后他生命中最后的8年,他只用来享受位极人臣的晚年——这一次,他竟然拒绝了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才有了后来日益强大的蜀国。不知道被拒绝后的刘晔会不会感到些许寂寞和遗憾,尤其是多年以后,他亲眼看到蜀国与魏国分庭抗礼之时。
曹操没有来得及更多地拒绝刘晔就戴着满身的军功章死掉了,但他似乎把拒绝刘晔的任务像遗产一样留给了曹丕。在曹丕短暂的7年皇帝职场生涯中,又给了刘晔足够寂寞的空间,但让他最寂寞的还是关羽死掉之后发生的事。
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一度让魏国君臣谈“羽”色变,后来竟败于吕蒙之手,这让魏国的将军们跌碎了眼镜。曹丕曾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茶话会,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伐吴。99%的军事评论员指出,蜀国小弱,名将唯有关羽,此君一死,刘备肯定不会出兵。
刘晔在同事们眼中,是个总喜欢和大家唱反调的人。他说,据他掌握的情报,刘备非出兵不可。结果是刘备仿佛早就跟他这位本家串通好了一般,真的出兵了。这让那些持不同意见又想看点热闹的人,脸上很不好看。
这时,南方的孙权动如脱兔,一面发出全民动员令,拉响了举国御敌的警报;一面派人出使魏国,表示甘愿俯首称臣。曹丕很高兴,他的臣子们好像比他更高兴。朝堂之上,他们的笑容是灿烂的,语调是轻松的,气氛像过节一样。
但刘晔却始终像个不和谐音符,夹杂在那些欢快曲子里格外引人注目。他说:“吴地远在江、汉,向来有不臣之心。现在他内外交困之际,发使求臣,如何可信呢?不如趁机袭取,否则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啊!”这些话就像冬日里的一盆冷水,浇在刚有暖意的曹丕头上,产生了雪上加霜的效果。皇帝皱皱眉头,又跟别人找乐子去了。
尽管刘晔还有更坚实的理论做基础,但曹丕不仅没有出兵袭吴,还为孙权加官晋爵,晋封吴王。这简直就像在存心与刘晔为难,曹丕虽然早过了青春期,但“叛逆”的劲头儿一点没减。
魏明帝曹叡似乎特别器重这位老臣,这让刘晔颇感欣慰。刘晔年纪大了,为人处世也与年轻时大异其趣,也许他学乖了。皇帝提议伐蜀,大家都说不可以,刘晔也跟着说不可以。但他与皇帝单独聊时,却大谈“可以”。这给曹叡造成刘晔“老糊涂了”的假象。
中领军杨暨和曹叡私交甚厚,还非常敬重刘晔,拿他当偶像。杨暨是“不可伐蜀论”的最坚定支持者,于是,他向曹叡诚恳劝谏,但曹叡不以为然地说:“你一介书生,岂知军事?”这伤了杨暨的自尊,便搬出老臣刘晔,说刘晔也是反对伐蜀的。但曹叡的回答让杨暨很意外:“刘晔和我说蜀国是可伐的啊!”
杨暨那股子认真劲儿上来,非要把刘晔找来当面对质。但奇怪的是,刘晔当着他们二人的面一言不发,就跟突然老年痴呆了一样,由于不能随便刑讯逼供,所以皇帝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后来,刘晔单独见曹叡时,很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个年轻人:“征伐一国,这是军事绝密,我连睡觉都担心说梦话泄露出去,陛下怎么能随便就对人提起呢?”曹叡为此向他道了歉。
刘晔出了宫,就去找了杨暨,批评他说,你的确是个直谏之臣,但你的方案没采纳,就该仔细想想原因,怎么能跟皇帝如此较真呢?杨暨也为此向他道了歉。
这件事后不久,曹叡耳边就起了流言,说刘晔不尽忠,只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蒙蔽视听。流言的制造者还给皇帝提了个万无一失的建议:陛下试着和他谈一次,正话反说去问他些问题,如果他的说法和陛下真实想法一样,那他就是清白的,如果他总是顺着陛下的意思,那他的动机就有些说不清了。
曹叡照做了,但历史没有记载他问了刘晔什么问题,测试的结果竟是这位老臣晚节不保,他因此被渐渐疏远了。史书上说,经过此事不久,刘晔就发疯了,最后忧郁而死。
临终时的刘晔才对自己说,我脑袋里装的不是智慧,是寂寞。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