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处亦可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学阶段倡导的年级部管理模式风云骤起,至今方兴未艾,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毋庸讳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所派生出来的课题,原先各学科教研组的功能转换与重置,教研组长在新形势下如何更科学履责等等,成为笔者及同人需要与时俱进所考虑的议题。平心而论,在级部管理模式实施的初期,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教研组与备课组之间“条”与“块”关系的认识与操作确有些瞻前顾后,既担心耽误了面上的规定动作,又顾虑所谓“越俎代庖”而影响了与备课组成员的业务关系。仿佛在一夜之间,语文教研组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学校决策层安慰稍有资历的语文老师的虚职、闲职,教研组的功能濒于边缘化,小而言之制约了学科建设,大而言之对学校整体的发展产生反向蝴蝶效应。
  以上罗列种种可能存在的现象其实不足为奇,实为新事物诞生初始的常态,笔者所在的单位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阵痛”。作为教研组的负责人,也曾经被同行戏称为满头青丝的“老子”——无为而治,其实就是无所作为。短暂的尴尬过后,笔者开始尝试语文教研组长在新背景下的角色定位,觉得有所“小为”,敝帚自珍亦无必要,现有几点做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国家课程标准的坚决拥趸者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语文教研组长不是教育行政干部,而是学校母语学科教育业务上的典型代表。乍看上去似乎和“国家课程标准”等战略性、宏观性的策略相去甚远,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行业准则,只是它是代表着国家正面诉求、符合本国公民终身发展取向的公共意志。从这一点出发,语文教研组长就是国家意志与价值取向的执行者、捍卫者和拥趸者。
  语文教育的本质性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则大矣,笔者在此无力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语文教育(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每一个“人”,眼光不能高,但眼界可不能低。语文老师不应以本为本,而应以“标”为本,以“标”为纲,着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助推学生精神成人的同时完成自身的专业成才。所以说,语文教研组长不必一味拘泥于某一单元课文的重点与次重点乃至非重点的甄别遴选与扬弃,不能仅仅充当组内教师研究课的召集人,更不必囿于对某某“木乃伊”级别的古典词汇进行考据论证,而应站在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的高度,对业务上的细节审慎对待、拿捏得当,对是否彰显课标的教材进行有理有据的大胆取舍。唯有在科学决策下的慎重考量,方是解放一线语文老师的终极捷径。
  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
  桃李满园的老师固然是令人羡慕的,既有学生的精神成人,又有自身的专业成才更是令教育人神往的。但是,如果是仅仅教会、教好了一帮学生而自己的专业发展毫无进展,那将是一大遗憾,唯有师生的共同进步才是美好的动人图景。在这一体现个人价值实现的标尺的衡量过程中,语文教研组长不是其间的旁观者,而是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引路人。
  1加强青年教师随堂课的笃实引领
  老教师要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从语文课堂的基本规律出发,以自己特殊的事业眼光,帮助年轻教师挖掘出课程的精彩之处,使他们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出最丰富的信息,以便共同探究出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在要求学生把科学知识读懂学透,努力让师生追求更高的境界,让课堂焕发人格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2加强教研组内研修的实效性
  作为教研组长,拥有年级备课组长所不具备的优势,应因地制宜,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组内特级教师学科、学科带头人以及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正能量。通过有效的示范和引领,循序渐进地提升组内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争取学校行政支持,设法创造条件,在率先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业内专家来校授课,抑或是听评课,多方位、立体式提升组内教师技能、技艺。
  3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加快组内年轻教师成长的速度
  课题研究,尤其是极富研究推广价值的规划课题研究,由于其所属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由于其研究内容的周期性、长期性,也基于一个学校科研基础的考量,有时并非一个备课组成员所能够胜任的。作为起码联系三个年级语文老师的教研组长,就应在此时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整合组内资源,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在教育科研的常见范式、课题研究的基本要义等方面顺势而为,力求有所作为。笔者曾经参与主持过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组内老师纷纷加盟。在可感可知、兴致盎然的课题带动下,都能够静下心来,沉下身去,从“形而下”迈向“形而中”甚至“觊觎”“形而上”,令众人在以上几个层面均受益匪浅。
  三、组内“社会”关系的黏合剂
  语文教研组长不是教育行政干部其实并非自己的缺憾,在一定层度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因工作态度和育人业绩的良好基础,于上而论,教研组长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大都保持着顺畅的工作乃至私人关系;于组内而言,他们因为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和备课组长、业务骨干以及所有同行更是朝夕相伴、休戚与共,可以说是贴心的“战友”。在这个少说十几人、多至四五十人的团体中,日积月累,不经意间便形成了几个微缩版的“社会”圈子。当然主要是基于脾气秉性、教学风格等志同道合或不谋而合。
  我们必须承认以上现象的客观存在,作为学校行政有时可以静观其成,在通常情况下对工作无所影响甚至有所裨益。但因教学风格取向的相似造成的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往往成为制约学校语文课堂效益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更有甚者,因为所谓业务“圈子”的固化,可能引发组内的“保守主义”滋生,进而大行其道。在此情况下,学校管理层未必便于直接刚性干预,作为学校与普通教师的桥梁与纽带的教研组长当仁不让大有可为。组长不是行政人员,在与教师交流时没有障碍,组长有时又胜似行政人员,可以表述其想说而不便说出的想法,更何况,组长还一定会把教师的心声在第一时间予以上传,为学校对症下药提供笃实支撑。事实证明,在诸多的实践中,这条沟通的“绿色通道”总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诚然,在中学阶段级部管理制度不断修正、完善的今天,教研组长、尤其是作为重要基础学科的语文教研组长,在各方角色的不断磨合消弭、交融甚至角力的过程中,必将赋予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渐趋浓稠的意蕴。只有在学校一线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育观念甚或理论思想的指引下,且行且思,再探索再作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226500)
其他文献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通常是回归教材,回归课文,回归双基。对于语文学困生而言,他们往往既要面对着自己语文基础薄弱、不善于总结归纳、不喜欢提问质疑等主观困难的挑战,又要面对复习时间紧、复习任务重、教师复习手段单一等客观困难的制约。教师要让学困生摆脱低效的复习状态,激发他们语文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一言堂”式的复习模式,借助小组合作复习的方式,让学困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扎实提高他们的语文复习
期刊
对初中诗文诵读内容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关注教材文本、学生生本和教师师本等多种制约因素及相互作用,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情感要素、研讨学生生本具体学情、推出多元诵读技巧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诵读指导。从情感角度展开教学突破,在诵读训练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深究教材,挖掘文本情感要素  诗文诵读要展示文本情感要义,自然要求诵读者对文本内容有深刻体悟。初中生对
期刊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教学重点比较分散的学科,数量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较大的提升。在这种条件下,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此,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阅读量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 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在如今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努力提升阅读能力,并逐渐养成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
期刊
竞争一直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适当的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进取意识,从而增强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初中语文课堂引入竞争机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段帮助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生的合作竞争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这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就从组内竞争、组间竞争、竞争方式这三方面出发,谈一谈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良性竞争。  一、创
期刊
钱梦龙老师告诫我们:“主体学习的主动性要用一把扇子扇旺”。笔者感慨颇多,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在课堂中“扇旺”教学的“那把火”。  一、“堆柴”,着眼最近发展区的铺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应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新信息的意义,构建新的知识。以往的预习大多停留在生字词的记忆以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如果学生真的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建议下,作为教师,教书的目的也应该更加明确,那就是通过我们的教想办法达到不需要教
期刊
传统守旧的语文教学陷入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窘境,这样的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甚至抛弃了语文,他们的眼里渐没了灵动,他们的心因分数变得敏感脆弱,他们的脚步不会为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停留。有鉴于此,我们应主动转变教学习惯,创建有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  一、强化语文教师的生命意识,做点燃学生生命激情的“火把”  “生命课堂”理论认为:课堂是供人类各种思想碰撞交流的平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
期刊
我们常说,老酒历久愈香。而文言文这壶老酒却不知何时失去了它馥郁的香气,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我们应该做的便是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文言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用“新瓶”装“老酒”,重新焕发其香韵。  一、创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文言文教学创新的先决条件。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带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只有教师。要注意的是“传授”并不是教学的中心模式,一味的灌
期刊
晏子面对楚王应对自如,纪晓岚在君王面前娴于辞令,周恩来应对外国记者妙语连珠,众多古今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考试体制的影响,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的时候宜乎双方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字中不偏废任何一个字,才能收相互促
期刊
针对初中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遵循贯彻文本精神,认真解读文本,探索“要素作文”,以“环境描写有规律”、“文末对话见主题”、“处处点题,紧密扣题”、“巧分段现结构美”等四要素规范初中学生的写作,并且提倡做好写作底蕴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要素作文”的构建和意义  中学生的作文是指令式写作,是在规定的情景中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以提高或者测量写作的能力。中学生的作文多属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