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情感因素实践经典诵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初中诗文诵读内容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关注教材文本、学生生本和教师师本等多种制约因素及相互作用,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情感要素、研讨学生生本具体学情、推出多元诵读技巧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诵读指导。从情感角度展开教学突破,在诵读训练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深究教材,挖掘文本情感要素
  诗文诵读要展示文本情感要义,自然要求诵读者对文本内容有深刻体悟。初中生对文本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师需要深入到教材核心,对文本内涵展开全面探究,挖掘作者情感和文本人物情感因素,向学生传递文本情感,为学生展开情感诵读做好坚实铺垫。教师不妨利用多种媒介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诵读示范信息,让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展示和宣泄,以提升自身诵读品质。
  苏教版八年级上冊《甜甜的泥土》,文本内容本应该是一个悲剧,父母离异,遭受继母的虐待,这样家庭背景,如何能够演绎出喜剧色彩呢?作者却独具匠心,用较为轻松的气氛渲染,给读者带来一些轻松的感觉。在诵读指导时,教师给出了有针对性地引导:继母是可恶的,亲娘是可亲的,那一丝丝甜意,当然是来自亲生母亲的关爱,这是支撑孩子心理的擎天柱。血浓于水,真情可以化解一切苦难,读出这样的情感,才能准确给主人公定位。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诵读训练,不断矫正语气语调。学生展示诵读,大多能够准确把握情感维度。有学生怀着极为矛盾的心理,诵读最后两段,其表情流露中,既有失望之情,又有欣慰之情,情感把握非常到位,诵读有极强的感染力。
  教师深度解析教材,从情感角度展开诵读引导,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走向,训练效果得到有效彰显。学生能够顺利感受文本情感,不仅给诵读找到了情感表达节奏,对深入感知文本内涵,历练诵读技巧,增长语文认知,都发挥了重要助力作用。
  二、研讨学情,启动生本情感引擎
  初中生对诵读有一定认知,教师在诵读训练设计时,需要对学生诵读认知基础展开充分的学情调查,特别要关注学生诵读中情感赋予情况,应该成为诵读教学的关注焦点。学生展开诵读时,情感展示很容易呈现格式化,认为“拿腔弄调”就是情感诵读,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要充分体现文本人物或者作者情感,需要诵读者有感同身受的情感展示,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诵读,其操作效果会更为显著一些。
  学习《枣核》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作者情感难以把握,教师展开针对性设计: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并让会唱的学生演唱这首歌。引入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发动学生就作者爱国情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最后是让学生诵读课文片段。教师给出具体要求:落叶归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人,对祖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是非常强烈的,诵读时,用唱《我的中国心》那样的情绪,把海外游子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学生实际操作时,语气语调具有较强感染力,给人以情感浸透。
  教师用歌曲引导,渲染了良好气氛,将文本情感和生本情感进行了有效接轨,课堂呈现高度和谐,也为情感诵读做了良好铺垫。教师针对性引导,也为学生指明了操作方向,丰富了学生认知体验,课堂操作呈现高效性。
  三、推新方法,塑造情感诵读技巧
  诵读需要一定技巧,抑扬顿挫从不同角度给出总结,这也是初中生学习诵读的最重要切入角度。情感诵读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展示,如果单纯强调抑扬顿挫诵读技法,很可能给人带来“不适感”,无论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都需要灵活运用,避免出现机械化倾向。诵读要提升感染力,唯有真情流露,才能引发听众心灵触动,这样的诵读才是最有价值的。
  季羡林笔下的《幽径悲剧》,很像是作者的随手涂画,但却凝聚其刻骨的情感记忆,这条幽径遭遇荼毒只是表象,给作者心灵留下的创伤,恐怕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于是作者借助写“幽径”,表达了内心的悲愤,那个年代,多少美好被践踏,多少善良被亵渎,这其中滋味是读者难以体味到的。教师给学生展开文本解析,对作者情感展开演绎性推演,让学生找到情感启动引擎。学生在反复阅读体验中,逐渐找到情感表达的途径和出口,随即展开课堂诵读展示活动。在具体操作时,学生没有了轻松的表情,诵读气氛的凝重,表明学生对诵读情感的把握是正确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对诵读作用的最为直观的解读。特别是在古诗文教学中,强化文本诵读,不仅能够深度挖掘文本情感因素,还能够顺利调动学生主体学习意愿,形成丰富的语文核心素养。重视古诗文情感诵读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须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界牌初级中学(224561)
其他文献
目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目前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欠缺自我动手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显然这样不利于培养新一代的全能型人才。因此,进行语文的多元化教学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教学思维的多
期刊
读、品、说、写是我们基于活动教学模式,引导初中生学好散文的四把钥匙。本文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谈谈笔者对这种基于活动下的散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开展朗读活动,培养感知能力  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遣词造句美必须通过学生的朗读活动自主感知。这里的感知不能靠灌输,也不能让老师单纯讲授,必须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生成。学生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纯挚美好的心灵与文本氛围的
期刊
“审美与鉴赏”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它要求学生“能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倪文锦)。  本文试以顾晓蕊的散文《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在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
期刊
《芦花荡》教了两次,每次都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一天集体备课,教研组长说他准备讲最后一段中的“英雄的行为”,这让我一下子有如醍醐灌顶,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豁然明朗,我果断地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抓出“这场英雄的行为”。  走进文本:  环节一:朗读最后一段“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学生读后,问:“如果我们用关键词阅读法来阅读这篇文章,你会
期刊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妨慢些走,“慢”其实是等待。如若语文教师灵活运用“等待”这种教学策略,必能创造出一个动静结合、和谐生辉的亮丽课堂。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你听过交响乐吗?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乐曲起伏跌宕,给人无限遐想。我常被其中变化旋律着迷,如清风拂起涟漪,然而,霎那间,音乐走向高潮,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来前面的那段低吟徘徊只是为了作一个铺垫,等待时机喷涌而出。这段话让笔者联想到麦田,脑海里呈
期刊
“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作为描述父爱的一篇精品散文,即便穿越到过去或者将来,《背影》这部作品都会被奉为永恒的经典。具体来说,通过对文章的感悟,笔者认为其经典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与人物情节设定  提到写作主题,要看一下朱自清在写作《背影》前的社会背景。1917年,朱自清20岁,此时其祖母因病去世。正如文章所写:“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而朱自
期刊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不但词句优美,意境雄浑、大气,而且在里面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写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主要艰险。笔者认为,类似于这样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表面的含义只是其中一方面,除此以外,还应当让学生得以从文本的学习中,学到历史知识、诗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如今的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使初中生得以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从网络资源中进一步完
期刊
文学作品是一个人心灵的镜子,是一个人性格的缩写,是一个人经历的剪影。文学作品风格常常反映作者的所思所想,展现作者对于世俗的态度观点。因此,阅读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文章时,只有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性情、处境、经历,读者才能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的作者,读懂文字背后的故事,实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灵魂上的共鸣。  一、知人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是集写作、绘画、书法之大成的“天之骄
期刊
所谓作文指的是作者在思维运转的模式下,借助语言的方式来将自己对于某一个主题的看法或认知进行记录书写的活动。从体裁上看,一般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审视当前初中生作文状况,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出现了“套话”、“套路”、“标准化好词好句”等“特色”,部分学生为了追求习作的高分而陷入到“套路化作文”的写作方式中,这无疑给广大教师一个警醒:应尽可能地将生活元素引入到作文教学中,以构建“生活化
期刊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通常是回归教材,回归课文,回归双基。对于语文学困生而言,他们往往既要面对着自己语文基础薄弱、不善于总结归纳、不喜欢提问质疑等主观困难的挑战,又要面对复习时间紧、复习任务重、教师复习手段单一等客观困难的制约。教师要让学困生摆脱低效的复习状态,激发他们语文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一言堂”式的复习模式,借助小组合作复习的方式,让学困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扎实提高他们的语文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