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华 中铁撬开30年财源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lsea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益3.5万亿铁建大投资
  面对“4万亿投资计划”,中国中铁将如何调整企业战略?他们的投资会流向哪里?他们对所处的产业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他们自身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革?他们是否做好未来政策回调的准备?本刊独家追踪中铁的演变,亦在探索中国的产业龙头是如何应对中国商业史上正在发生的巨变。
  
  大型央企国航、东航、中铁、中铁建等去年接连爆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汇兑损失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中铁(601390.SH、0390.HK)2008年9月30日发表告称,因公司外汇的结构性存款、特别是汇率迅速下跌的澳元造成的影响,公司发生了人民币19.4亿元(约合2.84亿美元)的损失。同期,中国铁建(601186. S H、1186.HK)也表示,因外汇贬值,在三季度蒙受了3.2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对于这一事件,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长石大华对《英才》记者坦言:“国际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我们受到了重大的国际影响,有外币在外面,肯定有风险,这是不可抗拒的。人民币对相应的外币都在贬值,即便钱放在那里不动,也要自然贬值。”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限制因素的影响,使许多中国企业海外的金融资产遭遇汇率振荡时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增大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汇兑风险。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批准中国中铁将100亿外汇结汇调回国内使用。
  在今年4月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报告中,中国中铁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加了80%,营业额同比增长了60%,这一重大的利好消息,吊起更多投资者的胃口。自国家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整个资本市场对基础建设类公司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铁道部提出,2012年前,铁路基建年均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一消息,给在中国铁路建设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中国中铁,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想象空间。
  盛宴已经开始,中国中铁蓄势待发。石大华粗算,今后三年,仅我国铁路计划总投资规模会超过3.5万亿元,重点建设一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无疑,占据我国铁路建设40%-45%份额的中国中铁将是大赢家。同时,高速发展的城市地铁、高速公路、市政建设,也让中国中铁如虎添翼。
  面对市场的突然放大,有外界开始担心中国中铁的资源和产能不足,但石大华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对此,他打了一个比方,“中国中铁有着充足的科技、设备、人才和品牌实力,社会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动脑子想办法,充分利用杠杆原理。一个人背不动1万斤,我们要用杠杆把它撬起来。”
  石大华说:“中国中铁既是一个忠实奉献者,也是一个直接受益者”。
  在这轮不少学者认为可与美国当年的“罗斯福新政”相提并论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确实使一批基建企业受益。那么,他们将如何调整企业战略?他们的投资会流向哪里?他们对所处的产业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会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他们自身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革?他们是否做好未来政策回调的准备?本刊独家追踪中铁的演变,亦在探索中国的产业龙头是如何应对中国商业史上正在发生的巨变。
  


  
  3.5万亿大投资如何撬动
  
  石大华要求中国中铁迅速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准备大干,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干好。
  在中国中铁员工都摩拳擦掌的时候,中国中铁高管则显得冷静许多,对于很多投资者询问4万亿投资里中国中铁能获得多大份额时,他们的回答比较审慎。
  “我们希望公司是一个均衡、持续的发展,而不是跳跃式的发展。一方面,我们不敢保证项目资金能完全到位,工程款的回收对我们来说可能面临着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开这么多项目,我们就需要配更多的设备,但如果出现政策回调,设备无法合理衔接,必然出现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对外租赁也没有市场。”在这些话语中,无疑能读出中国中铁的高管层已经意识到了机遇中的风险。
  因此,石大华在今年初,就要求中国中铁迅速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准备大干,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干好。话很朴实,却蕴含着中国中铁的历史传承。
  早在1998年,中国中铁就在突如其来的市场里抓住了机会。
  当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做出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加快铁路建设的决策,在公路、水利、铁路、通信等的总投资达到2.8万亿以上。铁道部紧急部署,要求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工程项目。五年投资2500亿元,比1976年至1995年十年间对铁路建设总投资的1842亿元还高出658亿元。
  如今的情形仿佛是10年前的轮回。对此,中铁开出了规避风险的三剂药方:
  首先开出的是常用药方,加强集中管理,挖掘和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好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组织能力。中国中铁现在有正式员工28万人,劳务人员150万。石大华说:“虽然现在很多人喊累,但我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对此,中国中铁对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调整,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剂是老药方,以现场管理为重心,全面加强施工生产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推进工程项目扁平化管理,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益。这是多年来中国中铁一直未松懈的地方,石大华在其主编的《历史性的跨越》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发生在1987年的“布鲁革冲击波”,这是中国施工管理模式的启蒙,也是中国中铁管理方式变革的开端;
  这第三剂是现代药方,实行融资和资金集中管理调度使用,发挥集团效益。实行大宗物资材料集中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实行大型设备集中采购调配,优化资源配置。而这些措施会降低生产成本,让“高投入、低利润”的铁路建设行业有所改观。
  


  新老药方的辨证实施,再一次为中国中铁产能的释放注入了催化剂。
  而这些,只是杠杆的支点,最终撬动3.5万亿的,还是中国中铁的施工能力和水平,由成立于1950年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发展而来的中国中铁,承接铁路建设已有59年历史,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不计其数,用石大华的话来表述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隧道技术、桥梁技术在中国中铁。”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这条由中国中铁承建的铁路跨越青藏高原,穿越高山、大河以及冻土层,历时五年方建成;2003年至2008年间,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一座全长36公里的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南北两岸向大海延伸,被誉为“世界第一桥”。
  诸如此类的工程,为中国中铁积累了深厚的科技实力。在中国铁路建设上,标书分为两种:一为技术标,一为价格标。前者讲求技术能力,后者追求的则是造价低廉。
  在技术实力支撑之下,石大华的要求也让人看到中国中铁削减成本的诉求。中国中铁2008年实现毛利率10.49%,低于2004、2005、2006年的毛利率,但是同比2007年的10.33%有0.16%的提升。
  现在石大华下决心要做的,是缩减四级及以下的法人机构,现在中铁四级以下法人机构还有600多家,对于庞杂的组织架构,石大华说:“施工企业管理链条短是不可能的,但长肯定是不合理的。”
  
  经营模式大调整 怎样扩张
  
  如果单单盯着未来的3.5万亿投资,将会让中国中铁面临长期发展的风险,使多年改变经营结构的变革付诸东流。
  问题的关键是度过铁路建设密集投资的这三年之后,中国中铁将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可能的政策回调?
  如何摆脱多拿点任务就是管好了企业的思路。石大华对大干形势下的中国中铁早已有了布局。“一心寄托于形势好了再去发展,那样的企业肯定缺乏战略性思维。投资规模上来就拼命干,投资规模下去,我们饭都没得吃。”这是中国中铁曾经历过的发展阶段。
  五年前,当时在中国中铁正在努力成为中国建筑业龙头企业,而国内外建筑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正在快速向建设总承包、特许经营方式转变,带资承包、实物支付、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等资本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并开始进入中国的建筑市场。
  与之相适应,全球一些大型建筑承包商正在向以建筑业为核心、适度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建筑业的两大巨头——法国布依格公司和万喜公司,营业收入中工程承包业务收入不到50%,更多的收入来自多元化经营。长期高速增长的法国万喜公司,主营业务已经形成了特许经营、能源、公路、建筑四大部分,其成功的策略是经营重点向高利润区域转移,公司投融资业务的营业额虽然只占总额的17.4%,但是却创造了约60%的利润;而坚持专业经营战略的瑞典斯堪斯卡公司、日本鹿岛和大成建设,则在全球最大承包商的排名上持续下滑。建筑企业经营结构变革的时代悄然到来。
  此时,中国中铁的企业营业额虽然已经跃居中国建筑企业第一,但还是得依靠国家内需政策拉动下的规模扩张式发展,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国内建筑业产业链条的中游,以建筑施工为主,产品结构单一。
  因此,中国中铁以及所属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对突破单一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向建筑业上游拓展的摸索。
  2001年4月,中铁五局以投资、建设、运营的B O T模式投资建设了重庆渝邻高速公路,2004年7月建成通车,收费期限25年;2002年初,中国中铁与大桥设计院组成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方式中标柳州市双冲特大桥项目,合同总造价1.97亿元,于2004年8月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中铁第一个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
  2005年是中国中铁向上游拓展力度极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中铁总部运作的投融资项目合同额就已超过200亿元。
  在现在的情形之下,如果单单盯着未来的3.5万亿投资,只能说明石大华为中国中铁改变经营结构所做的变革付诸东流。好在经历了五年发展,中国中铁已经在建筑业上游扎下了根。
  正是由于在建筑业上游迈出的步子,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中国铁路建设回调期,中国中铁的发展不会停步,他们已经开始了新的布局,将未来发展寄托在所投资的上游项目上。
  石大华告诉《英才》记者,中国十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是中国中铁建造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高速公路建设,至2007年底,共修建公路99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00公里。
  进入20世纪以来,在中国中铁的业务构成中,公路建设的营业收入不断攀升,并很快成为排在铁路建设之后的第二大主力业务板块。
  在当前阶段,中国中铁投资的高速公路项目面临着压缩,“铁路项目不会减少,城市轨道交通也不会减少,但我们会适当控制公路投资项目。因为公路价格比较低,虽然我们能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但投资回报率比较差的项目我们不会接。”这是中铁高管给出的解释。
  中国中铁前期以BOT方式投入了多条高速公路项目,集中于广西、云南等地,已开通的高速公路项目7条,总里程达到了600多公里。虽然现在还处于前两三年的亏损期,不过石大华对此相当乐观:“三五年以后我们慢慢就开始赚钱了,而且可以经营二三十年。”
  
  多元化大发展 谁最赚钱
  
  在多元化之路上,中国中铁选择了房地产和矿产开发。
  中国中铁是一家有多元化传统的企业,在中国中铁员工的表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的一些发展史:中铁二局万达汽车制造厂,从一个小型汽车修配厂起家不断发展,1998年起,已经开发出20多种旅行车,累计完成营业收入7.54亿元;中铁五局充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在贵州、长沙投入资金,着力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些企业的成立和发展,都是出于中国中铁成立之初的困窘,乃至于生存的压力。1998年底,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4.4%,高于当年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10多个百分点。许多部门租用铁道部附近一所小学里的旧楼办公,很多员工住在原为防空洞的地下室。
  而这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往往会在市场上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缓解公司压力,甚至超越公司原主营业务。
  石大华多年前就提出,将中国中铁从一个单一的建筑企业,改造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建筑企业集团。“目前,我们中国中铁纵向上中下游链条比较完整,横向经营布局比较合理,我们已经彻底改变了企业的面貌,我们的竞争能力、发展潜力,抗风险能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个简单的施工企业是不能和我们比的。”在多元化之路上,中国中铁选择了房地产和矿产开发。
  房地产业务是近年来中国中铁经营布局中迅速成长的重要板块之一。2007年2月,“中铁置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成立。4月30日,股份公司以中铁置业为核心,成立了中铁置业集团。随即组建了中铁置业理事会,全公司53家二、三级成员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加盟,中国中铁房地产资源实现了全面整合。
  在此基础上,中国中铁出台了房地产《战略发展规划》,制订了“将房地产业打造成为总公司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到2011年,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前10名;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到2016年,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前5名。
  而矿产资源开发同样会成为中国中铁新的利润增长点,石大华对《英才》记者说:“我们的金矿、煤矿都在开采,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今后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铁资源分公司组建于2007年2月,中国中铁由此开始构建中国中铁矿产资源板块。预期三年后,资源公司将成为全公司利润贡献最高的一家子公司。
  2008年5月,中铁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中国中铁矿产资源板块旗舰,资源公司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市场竞拍,竞购以及基建投资与能源开发联动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赤峰、呼伦贝尔等地区获得了27个矿权;完成了蒙古国萤石矿收购,启动了澳大利亚红土镍矿项目。全公司投入矿产资源开发资金16.82亿元。特别是2008年6月,中国中铁与刚果金政府签订“资源换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后,中国中铁控股的华刚矿业公司拥有了刚果金五大铜钴矿的矿产权。
  中铁的高管有时会接到投资者电话,询问为何中国中铁投资矿产资源,他们把矿产开发称之为相关多元化,具体原因从给投资者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来:“我们修的隧道里程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打通了一条地下通道,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打一条隧道,就像开发一座地质博物馆,几十年下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矿山开发要比开隧道简单,以我们打隧道的经验从事矿山开采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中国中铁有足够的实力和技术来做。”
  现在问石大华这两个业务板块中哪个盈利能力更强,他脱口而出:“房地产”。石大华说,中国中铁的房地产项目起步虽晚,但起点很高,中铁所从事的房地产开发不仅仅局限在单个楼盘的开发,而更多是一座旧城的成片改造和一座新城的建设,这样就不会和一般的房地产商竞争。
其他文献
吉利收购DSI,属于典型的价值型收购,而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却让人摸不准其自身定位。    李书福拾“零”落地,李炎买“马”存疑。上半年,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传言漫天,但其中手段与效果,谁高谁低,悬念却不多。  今年3月间,吉利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澳洲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的全资收购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时隔3月后的又一起跨国收购——四川腾中重工对通用旗下悍马品牌的收购,却被业界普遍看淡。  腾中重工
期刊
倘若不是在“危机感”的驱遣下不断进行优化变革,在中国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或许新奥早已夭亡。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新奥及其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一直很低调,见诸媒体的报道也是凤毛麟角,在民营企业很少进入的城市燃气领域,新奥何以游刃有余?它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这似乎给很多“猜测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王玉锁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却说,用“成功”的“成”字来讲新奥集团还
期刊
面对一个遭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产业,面对一个信心指数暴跌的航运市场,投资者要问:中国远洋目前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人们不禁好奇,一个曾被称为全球最会赚钱的航运公司是如何面对巨额亏损的?一个三次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到底是大还是强?但摆在魏家福面前的现实问题或许是:中远集团未来10年怎么布局?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一年来的洗礼,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
期刊
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之间,存在差异的不仅是制度。    “2001年,我刚刚来到香港做投资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帮我买新股。我当时非常激动,但是后来才知道,香港的新股不值钱,在这里盲目认购IPO新股的投资者都是刚从内地来的菜鸟。”  在深圳五洲宾馆,一位颇负盛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对笔者谈起刚刚移师香港的糗事,感叹道:“主要是A股市场打新股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那里太疯狂了。”  现在,就连证监会都认为,A
期刊
台湾科技界最高龄的CEO  类似台积电这样制度完善的公司,都无法顺利交棒,谁还敢相信,接班这件事是玩真的。    6月11日,有台湾“半导体教父”美誉之称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又多了一个新职务——台积电CEO。这个职务原本是四年前,由张忠谋亲手交给了他的接班人蔡力行,可是四年过后,张忠谋又把它从蔡力行手上收了回来,台积电发生了什么事?  已经78岁的张忠谋,原本应该是在家中含饴弄孙,他却重披战袍,再
期刊
TCL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遇到的问题。    李东生力挺国际化的同时,从2009年春天开始,中国企业家纷纷进入海外市场,跨国大收购滚滚向前。  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  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姜汝祥看来,“T C L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T C L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遇到的问题。在如今并购迭起的浪潮中,重新审视T C L跨
期刊
在金融风暴和日元升值双重危机下,松下、索尼、东芝等各大日系巨头无不深陷亏损泥潭,日立也难以独善其身。    年过花甲的日本人大野信行,现在每天清晨要坚持学习两个小时的汉语,他的办公室、住处、甚至车里,有关中国经济方面的著作、报告和简报到处都是,其中《中国CEO》一书是他的最爱。  今年4月1日,大野信行正式接手日立中国区新任掌门人的时候,8cm厚的“日立中国事业汇报书”成为这位日立中国“救生员”收
期刊
《英才》:你曾经讲,中国的风电行业发展要看政府政策?  武钢:风电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受政府的影响至少大于50%。现在推动中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就是国家特许权。国外也用过这样的方法,但仅仅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后来就完全市场化了。国家现在强调产业布局的调整,而风电产业有很多优势。高科技、制造业、可再生能源,这几个很关键的要素比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再加上一些传统的行业面临变革,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期刊
经历两次IT萧条期的职业经理人反思  十年间,富士通渐渐进入中国,但在武田春仁看来最关键的和最难的问题都是融入中国。     从大学进入计算机专业,30多年来武田春仁一直沉浸在0与1的理性世界中,他说感性的世界是自己比较缺乏的。可中国让他发生了改变。  50岁不到,武田春仁就被派到中国,出任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也就是那一年,他开始学习弹钢琴。  今年6月,武田春仁正式退休,他依
期刊
全球采暖行业老大躲过危机      最初的90多年里,“威能兔子”是黑白的,直到1993年,这只兔子变成了绿色,“节能环保”开始成为威能的关键词。    在汽车行业工作了20年的德国人罗夫·林巴赫(Ralf-Otto Limbach),于2007年10月加入威能集团——全球最大的采暖设备生产商,并出任CEO。  林巴赫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明智:“全球的能源,大致有30%消耗在汽车中,40%消耗在建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