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秦淮景》中的民歌元素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jiawo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苏南民间小调《无锡景》为研究方向,深入探讨了电影《金陵十三钗》插曲《秦淮景》中的民歌元素。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认识本曲“前世今生”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谱面分析结合方言与评弹的演唱技法,塑造歌曲的形象与情感基调。其次深入探究每一句的气息咬字、强弱快慢、发声方法、歌曲处理等演唱思维方式,并将之融合进中国地方小调的传统旋律色彩,从而能够使演唱者更加严谨细腻、贴切生动地演绎与诠释歌曲的意境色彩。第二部分旨在探究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电影艺术及新媒体中的运用,带给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新思考,在符合观众审美的同时又体现了古为今用、传承与发展的民歌新潮流。
  《秦淮景》是作曲家陈其钢根据江南小调《无锡景》改编而来,选本歌为研究主题,一是旨在加强对江南小调及苏州评弹的学习,因为小调及曲艺对于民歌演唱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是民歌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探究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使人重新思考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做到既符合观众审美,又顺应古为今用、传承与发展的民歌新潮流。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演唱技巧,一是从谱面入手,歌词采用吴侬软语的江苏方言演唱,结合苏州评弹“说噱弹唱”的行腔走字,初步探索歌曲的强弱、快慢、衬词的演唱方式;二是从情感角度入手,把握歌曲的艺术风格,将自己带入歌曲之中,着重把握感情基调,更完美地诠释歌曲。
  一、《无锡景》的概况与演唱技巧分析
  (一)《无锡景》的来源与发展现状
  《无锡景是江浙一带极具代表性的民间小调之一。其母调为“无锡景调”,在南方又被称为“侉侉调”,清末时经优伶、戏子盛演,方言声韵皆极具讲究,口口相传,在江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音乐内容多为歌唱地方民俗风情,传入无锡后,将无锡当地的风景填入歌词中,便出现了“无锡景调”的代表性民间小调《无锡景》。到了清末,“无锡景调”已传遍我国大江南北,尤其在苏锡、华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流传甚广,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迥异,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异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曲调,较出名的有湖南民歌《侉侉调》、扬州小调《卖油郎》《五更歌》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无锡景》也慢慢衍生了不同曲调,但并无固定歌词,皆由演唱者即兴发挥,于是笔者整理了近代以来的经典演唱版本:最早可查的版本是1921年由湘林四小姐演唱,百代唱片公司灌录的《无锡景致》;再是1935年,无锡籍歌唱家王美玉演唱《改良无锡景》,由高亭公司发行,歌词描述的是当时无锡城经贸繁荣、交通便利等,这一版本使《无锡景》歌词初具雏形;1939年周璇使用无锡景调改编录制《花开等郎来》;而近代以来真正使这首地方小调广为流传的是由歌唱家蔡红虹于1994年录制的《无锡景》,用苏州评弹的方式演唱,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苏南民歌的风格特征;2004年无锡歌手朱虹以一首《苏州好风光》声名鹊起,该曲以《无锡景》为基础改编,为民歌新唱的代表作品之一;2011年,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陈其钢为其作曲,再创作《无锡景》为《秦淮景》,让这首无锡小调真正走出江南,为全国人民所知晓。
  (二)《无锡景》的谱面与演唱分析
  整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单乐段的分节歌形式、五声宫调式。四个乐句均趋于下行,每句落音分别为宫、徴、角、宫,前两句顶真,最后一句与前奏基本一致,有旋律的再现感。节奏多以前后十六、四十六伴有附点、切分的节奏搭配。整体旋律细腻悠扬,旋法曲折,歌词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无锡当地人文风景为基础,融合吴语方言为润色,并大量加入“吧啦、呀、嘛、仔”等语气衬词,使歌词不仅符合吴语官话的韵律,更有江南软糯柔婉及口语化和叙述性的特点。
  古人云:“腔曲何处最百媚,广陵山水吴越声。”因此,在学习和演唱《无锡景》时,最重要的便是把握到吴侬软语启口舒绻、收音纯细的行腔走字与入声讲究。从历史文化语言特性分析,吴语保留全部浊辅音,极近中古雅音,继承中古汉语的四声八调、清浊对立等华夏传统的古典语音规范。正因为这样的方言作为载体对整体曲风有着直接的影响,人们更要着重把握浊辅音的咬字方式,声音不能太靠外,像含着一口氤氲的水汽,并找到其中的度,否则会显得声音过于苍白与无力,才能体现出《无锡景》抒情委婉的意境色彩。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江南独特的传统曲艺——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弹词与苏州评话的总称,弹词用吴音演唱,一唱三叹,抑扬顿挫,娓娓动听,极具古典和地方特色。《无锡景》便充分吸取了这一特征,因此演唱时人们要做到轻清柔软,音色细腻醇润,收放有度。
  同样,学习《无锡景》的气息运用尤为关键,歌唱任何歌曲的过程都离不开气息,气息是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歌唱中灵活地驾驭和使用气息,才能让流动的气息为歌唱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反之,一旦没有了气息的支撑,声音就会过于苍白与单薄,甚至会破坏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渲染力。例如,在《无锡景》中,人们要根据旋律及歌词的走向,有效地控制每一个气口的呼吸,并着重关注气息的深度,才能输出更好的声音效果,做到声断气不断、气段情不断地把握意境色彩,更完美地诠释歌曲。除了把握气息,人们还需注重情感的共鸣,根据不同的歌词判断情感的色彩。例如,《瀛孺杂志》记载,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这就是很好地把握了歌唱中情感的度,才能使听众身临其境,陶醉其中。
  二、民歌新潮流
  (一)保护与传承
  “无锡景调”的与时俱进,带给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保护的新思考。无论是在電影艺术中的运用,或是改编为男声四重唱的《无锡水韵》,甚至“无锡景调”衍生出的系列歌曲《无锡景》《侉侉调》等,这些“新民歌”在传播方式、舞美表演、文学性、艺术性等方面都在原有“无锡景调”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风格,同时不失传统旋律特色。
  同样,有更多类似“无锡景调”的地方民歌不断与时代接轨,朝着音乐元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茉莉花》《绣荷包》《孟姜女》等。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这些民间小调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传播手段的进步,不断吸收新时代的审美元素,直到走向世界的舞台。
  (二)在新媒体中的运用与传播方式
  民歌与京剧、杂技等都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美的旋律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最悠久、最真实、最直接的写照。例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十五国地方民歌的合辑。但受限于生产力及科技水平,紧紧依靠劳动人民口口相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传播范围极其狭窄,导致大量民间瑰宝渐渐流失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令人甚为叹息。
  当今社会,口口相传这种古老的传播方式愈来愈少,而新媒体的传播逐渐兴起。一是电视电影传播,在中国电视电影发展过程中,受到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情节发展中广泛使用,以此这些“小众”的地方民歌开始被大众所了解并接受。二是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其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达到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结语
  本文大致阐述了“无锡景调”的发展及现代传承模式。无论是在《金陵十三钗》中的运用,或是衍生出的系列歌曲《无锡景》《侉侉调》等,都极具民族特色,曲式结构非常严谨与细致,展现出独特、优美的传统旋律色彩。因此,这些“无锡景调”的同宗歌曲,备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在歌唱中,人们要充分了解《无锡景》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将这部作品的情感色彩、内心思想完美地演绎出来,从而感染每一位听众。
  (武汉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日夜书》是韩少功一部非常深刻、厚重、思想性极强的作品,书中刻画的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极富个性和极具人性深度。《日夜书》中关于知青那一部分非常生动活泼,但到后知青时代普遍枯萎了,“日”象征着“知青时代”,“夜”象征“后知青时代”,知青们在“知青时代”的回忆和当下“后知青时代”的境遇交叉进行,构成一种相互参照的关系。  韩少功的《日夜书》从基调上来说是非常沉重的,小说以主人公陶小布的视角,讲述了马涛
期刊
将桃花作为文学题材,通过隐喻与描摹的方式进行陈述,这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中有着较为广泛与深刻的应用。本文从桃花文学意象的内容入手,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桃花文学形象塑造展开分析,将魏晋、唐代、宋代、明清这四个时期的桃花意象风格进行论述,在探究桃花题材文学价值的同时,阐释这种借物咏情的文学表达形式。  桃树凭借其艳丽的花朵与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我国有大面积种植。在古代文学中,对于桃花的吟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期刊
从今人对“吟诵”的定义来看,其更多指的是一种读书方法。而从古人对“吟诵”的记载来看,  其更像是读书方式的统称,包括“歌”“唱”“诵”  “读”“吟”“咏”“哦”“叹”等。吟诵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意行调、文读语音”等规则。古人云:七分诗三分读。实际上,古人作诗往往也是在“吟”与“诵”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吟诵对于古诗文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古诗文的吟诵,人们能更好地体悟其语言、
期刊
群众文化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阐述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并从文化素质、群众力量、群众生活等方面探究了群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国家、人民的共同追求,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谐发展的社会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期刊
王安忆作为我国新时期的一位标志性女作家,在近年来的大量作品中,她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精神,笔触没有离开过日常生活中的老百姓,在大众的故事中,作者寻求着价值判断,逐渐将自己的人文思想传递给读者。本文结合王安忆的一些代表作,从其对老百姓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在平庸生活叙述中的理性光芒两个方面,对其中的人文关怀元素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概述  王安忆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位标志性女作家。在其近年来的大量作品中,她坚守
期刊
作为一种由新闻和散文共同孕育而成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生活事件通过文学艺术的力量,真实、及时地反映出来,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其在揭露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现实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之一,在这种形势之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增强报告文学的传播渠道,以及在内容传播上,如何更好地彰显多元化发展主题,提升读者的阅读,成
期刊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把杂艺专述为一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对于孔子游艺思想的发展。虽然他同孔子一样认同“艺”在性格修养方面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辅助士族生存的手段,强调“适可而止,不可专精,免受其累”。本文从内容、方法两个方面阐释这种发展与变化,旨在反映颜之推具有个人独特观念的游艺思想。  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在群雄割据的政治条件下变得矛盾复杂。颜之推作为一个有着历仕四朝奇特经历的人,生逢乱世,大
期刊
2017年12月15日,电影《芳华》在中国上映,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换挡风波,但还是在本年度的年末点亮了荧屏,点亮了中年人的青春回忆,也在上映后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许多中年人破天荒地拥进影院,热泪盈眶地回忆着他们的青春时光,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芳华。《芳华》不仅仅以独特的历史时空吸引着中年人,也吸引着充满好奇的年轻一代。它是目前商业电影横行的话语电影的清流,给人们带来了清新的文化和历史气息,使人们心
期刊
司空图是我国晚唐诗人、诗论家,其美学著作《二十四诗品》流传至今。他在《二十四诗品》中列举出二十四种审美范畴,在我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文以《二十四诗品》中的“高古”“典雅”“清奇”三个词条为例,通过分析《二十四诗品》中的审美取向,浅析司空图的美学思想。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作于唐末乱世。司空图早期仕途道路还算顺遂,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当时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是“
期刊
“孔颜乐处”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经过先秦儒家的发展,儒家形成了高尚的精神情操、崇高的审美境界以及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境界,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孔颜乐处”出自《论语》中孔子对其弟子颜回的夸赞,孔子见其弟子颜回虽居陋室,喝粗茶,吃淡饭,但是每天仍然过得很欢乐,于是他称赞颜回“乐而忘忧”。而随着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孔颜乐处”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