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之所以教师会对小学生的数学的教育要格外严苛,因为这对提升小学生運算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却存在严重的“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笔下误”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同时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运算
一直以来,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除了在小学考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在向小学生传递着最具使用价值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训练真正发挥了数学计算的价值,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信息技术光速般的发展造成小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独立运算能力直线下降,具体体现在运算“眼高手低不稳定、不准确、不够快”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更进一步地对数学课程的学习。
一、风趣个性化教学情景搭建,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运算
小学数学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运算理论知识多为公式、口诀和法则,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免枯燥一些。然而如果想要推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那么势必是“学习未动、兴趣先行”,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设备为他们搭建风趣、个性化的教学情境,真正的顺应小学生天性去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运算能力。比如公式法则精推细敲成游戏,变身加减乘除运算口诀为顺口溜,甚至可以将一些关于一位数、二位数加减法设置成小游戏、小故事以动态卡通图片、视频的形式演示,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爱上数学运算,理解运算从而轻车熟路驾驭数学运算。
二、数学运算层层递进式教学法三步走
(一)传授运算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是独有的运算定律、性质使得学习程序化、有规则可循。诸如小数或数位的名词概念、运算规律、法则及公式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望得到提升。但是当下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关于定律、性质讲解如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不能够清晰的认定律性质的意义,更不能触类旁通的运用。比如,在进行数的加减乘数运算的讲解时,如果对于数位、整数、小数、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分数单位等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在整数与小数加减法进行笔算时肯定没有数位对齐的意识,在做小数作为除数的除法运算时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使除数化小数为整数进行运算。
(二)抓典型树规范,有的放矢多练习
当小学生对数学中基础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典型例题,针对每个定律、法则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口算、估算、简算能力的规范化训练。
其中口算最为基础,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先用方法打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督六脉,比如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且会凑整式的进行二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熟练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进而运用“举手抢答”、“你出题我来答”的计时比赛,进行数组相乘、使用乘法分配定律、四则混合运算等不断赋予学生新技能,提高数学运算口算的能力。
快速的口算能力奠定了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那么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则更有助于小学生自我检查减少运算失误率。比如在将为小数的除数化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如果出现“33÷4=”时,教师必须逐步的给学生灌输“估算”的意识,定不要急于鼓励学生动手计算,因为32÷4=8、36÷4=9,那么33÷4的结果一定比8大比9小,步步推理,小学生既能得出正确答案,同时又能养成自我检验的好习惯。
在对口算、估算充分熟练后,可以鼓励学生简便运算,以此充分的理解掌握运算法则,变换不同的公式对简单、单一的加减法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从而实现加减乘除混合的复杂运算。
(三)规范小学生运算行为,养成三大运算好习惯
数学运算中一个小数点、一个小括号都对运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对学生的运算行为严格规范,让学生既理解题目的字面要求,又要理解其中的运算规则、定律,掌握运算方法,通过口算、估算、简便计算等针对性极强的训练养成对运算步骤、运算结果不断检查从而避免眼高手低、笔误等各种问题。总之养成好好审题、认真检验、仔细验算的三大好习惯,从而提升数学运算准确率。
三、学以致用,培养小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其实数学是应用性最强的学科,数学运算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授课命题,换言之,将生活中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代入到数学题目中进行问题设置。比如说在进行方程式解题的讲解时,完全可以结合与“方程”相关的知识点,设置问题,具体如下:小明和妈妈去水果店买橘子,橘子3元一斤,给了店员20元钱,店员又找零5元,回去所称橘子4斤,请问买的橘子是多了还是少了?结合具体场景,小明会首先想假设能够买x斤橘子,给店员20元,找回5元,也就是x斤橘子总共花了15元,准确列出方程3*x+5=20,不难接触x=5,由此可知,本应买5斤橘子而实际只有4斤,当然少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更能够让小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感,加深对数学方程式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四、结束语
如何对小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进行“稳准快”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真正做到让小学生对数学运算感兴趣、能理解、会方法、多练习、养成运算好习惯,为以后数学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雅.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00157-00157.
[2]杨爱莉.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2017(3):00040-00040.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运算
一直以来,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除了在小学考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在向小学生传递着最具使用价值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训练真正发挥了数学计算的价值,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信息技术光速般的发展造成小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独立运算能力直线下降,具体体现在运算“眼高手低不稳定、不准确、不够快”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更进一步地对数学课程的学习。
一、风趣个性化教学情景搭建,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运算
小学数学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运算理论知识多为公式、口诀和法则,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免枯燥一些。然而如果想要推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那么势必是“学习未动、兴趣先行”,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设备为他们搭建风趣、个性化的教学情境,真正的顺应小学生天性去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运算能力。比如公式法则精推细敲成游戏,变身加减乘除运算口诀为顺口溜,甚至可以将一些关于一位数、二位数加减法设置成小游戏、小故事以动态卡通图片、视频的形式演示,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爱上数学运算,理解运算从而轻车熟路驾驭数学运算。
二、数学运算层层递进式教学法三步走
(一)传授运算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是独有的运算定律、性质使得学习程序化、有规则可循。诸如小数或数位的名词概念、运算规律、法则及公式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望得到提升。但是当下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关于定律、性质讲解如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不能够清晰的认定律性质的意义,更不能触类旁通的运用。比如,在进行数的加减乘数运算的讲解时,如果对于数位、整数、小数、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大小变化、分数单位等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在整数与小数加减法进行笔算时肯定没有数位对齐的意识,在做小数作为除数的除法运算时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使除数化小数为整数进行运算。
(二)抓典型树规范,有的放矢多练习
当小学生对数学中基础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典型例题,针对每个定律、法则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口算、估算、简算能力的规范化训练。
其中口算最为基础,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先用方法打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督六脉,比如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且会凑整式的进行二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熟练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进而运用“举手抢答”、“你出题我来答”的计时比赛,进行数组相乘、使用乘法分配定律、四则混合运算等不断赋予学生新技能,提高数学运算口算的能力。
快速的口算能力奠定了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那么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则更有助于小学生自我检查减少运算失误率。比如在将为小数的除数化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如果出现“33÷4=”时,教师必须逐步的给学生灌输“估算”的意识,定不要急于鼓励学生动手计算,因为32÷4=8、36÷4=9,那么33÷4的结果一定比8大比9小,步步推理,小学生既能得出正确答案,同时又能养成自我检验的好习惯。
在对口算、估算充分熟练后,可以鼓励学生简便运算,以此充分的理解掌握运算法则,变换不同的公式对简单、单一的加减法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从而实现加减乘除混合的复杂运算。
(三)规范小学生运算行为,养成三大运算好习惯
数学运算中一个小数点、一个小括号都对运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对学生的运算行为严格规范,让学生既理解题目的字面要求,又要理解其中的运算规则、定律,掌握运算方法,通过口算、估算、简便计算等针对性极强的训练养成对运算步骤、运算结果不断检查从而避免眼高手低、笔误等各种问题。总之养成好好审题、认真检验、仔细验算的三大好习惯,从而提升数学运算准确率。
三、学以致用,培养小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其实数学是应用性最强的学科,数学运算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授课命题,换言之,将生活中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代入到数学题目中进行问题设置。比如说在进行方程式解题的讲解时,完全可以结合与“方程”相关的知识点,设置问题,具体如下:小明和妈妈去水果店买橘子,橘子3元一斤,给了店员20元钱,店员又找零5元,回去所称橘子4斤,请问买的橘子是多了还是少了?结合具体场景,小明会首先想假设能够买x斤橘子,给店员20元,找回5元,也就是x斤橘子总共花了15元,准确列出方程3*x+5=20,不难接触x=5,由此可知,本应买5斤橘子而实际只有4斤,当然少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更能够让小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感,加深对数学方程式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四、结束语
如何对小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进行“稳准快”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真正做到让小学生对数学运算感兴趣、能理解、会方法、多练习、养成运算好习惯,为以后数学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雅.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18):00157-00157.
[2]杨爱莉.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2017(3):00040-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