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意义研究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生态问题是我国建设和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并且各地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已经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因此对于森林林木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防治工作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下面本文详细探讨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措施,进而为促进森林建设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森林虫害防治;意义与措施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被关注的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且国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森林建设中的植树造林项目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巨大的工作量和众多的工作项目也为工作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止工作。目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也有很多,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也随着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增加,所以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科研人员重要研究的工作,生物防治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我国森林建设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一、生物防治技术基本内涵
  生物技术最初是由一位匈牙利工程师在1917年所提出的,当时的主要含义是利用甜菜作为大规模养猪的饲料,通俗而言就是利用生物将原材料变为产品。在1982年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重新做出了定义,即生物技术是将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将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最终提高产品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技术。而美国政府顾问委员会对其的定义是利用生物或者是来自于生物体的物质制造或者改进一种商品的技术,其中还包括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利用微生物改良环境的技术。
  目前所研究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大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生物链的关系来进行森林虫害有效防治的具体措施,利用虫害的天敌来减少虫害的危害,具体可以利用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例如细菌除虫、培养一些鸟类来消灭虫害等等。生物技术与其他一些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例如化学防治或者机械物理防治等,其所需要的经济成本更低、防治效果更好,并且沒有任何污染物产生,另外通过这种生态环境中的敌对和生物链关系,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内部的森林生态平衡,从而形成一个适合于当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优良生态系统。
  二、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森林保护工作的重点,我国地域辽阔,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由于存在一定的经济差异,导致其各地区的林业发展水平无法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对于虫害的防止技术已经研发成熟,并且投入到大量的森林建设工作项目之中,但是一些区域由于交通不便以及经济发展不够快速的原因,导致其主要的病虫害防止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对生物防治技术方面,了解的内容少之又少,使当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较为困难,严重影响着森林的发展建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当地人们的经济收益降低,生存环境遭到极大地威胁。因此加强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运用生物链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对各种微生物技术的不断研究,可以极大程度的破坏虫害的生长环境,达到虫害防治的基本目的,为森林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同时可以保障当地居民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进而通过生物技术的无公害防治和应用,刺激当地社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技术贡献。
  三、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想要真正的将生物技术正确地运用到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之中,必须要对其所具有的优势进行详细分析,目前对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生物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森林发展建设中,重要的步骤就是植树造林过程,但是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产生虫害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可能在树种育苗时没有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还有可能是由于当地环境的逐渐恶化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增多,严重影响森林树木的生长质量。还有一些对森林资源进行破坏的不法行为也会导致虫害的产生,例如对树木的乱砍滥伐行为。对于这些复杂的病虫害问题,传统防治措施主要以化学技术为主,对树木喷洒一些药剂来杀死虫害,这样的效果看起来比较好,并且会节省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药剂的长期使用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残留,这些残留的药物对土壤以及水源都会造成较大的破坏,进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长期使用会使虫体本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长远来看效果并不好。而利用生物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虫害的天敌来消灭害虫,例如一些昆虫或者鸟类,或者微生物细菌等,相比较而言,其性价比更高。
  另一方面消除病虫害的效果较好。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和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在此要求的背景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对生态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因此生物技术在此内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一可以利用虫害的天敌培养来丰富森林的生态资源,促进森林生态平衡;其二可以有效的防止虫害再生,并且效果显著;其三生物技术可以长期使用,不用担心一些污染和抗药性的问题,有助于森林自身的虫害防治系统形成。
  四、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一)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有关细菌和真菌来进入虫害体内进而达到杀虫的目的。一般在虫害蚕食树叶的时候,细菌会趁机进入体内,然后在虫害体内繁殖进而杀死害虫,对于一些柳天蛾、白蛾及松毛虫等害虫比较有效,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真菌防治主要是将培育的菌种利用手段进入到害虫体内,然后在害虫体内产生孢子杀死害虫,这种微生物防治技术总体成本较高,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技术成本,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的是白僵菌,但是其对所需要的森林环境要求较高,只能在森林湿度达到90%以上并且温度在18~25℃才能够起到最好的效果,其他环境并不能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微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时要根据当地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来选择适合的真菌和细菌,将防治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另外在微生物防治技术中还可以利用“以菌治虫”的方式,例如苏云金杆菌,该细菌主要的工作机理是在害虫进行新陈代谢时该菌种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进而将害虫的肠道麻痹,失去一定的活动能力,另外害虫在毒素的影响下无法进食,并且一些昆虫体内的微生物会直接进入到害虫的血腔之中,使害虫患败血症死亡。但是这种微生物防治技术由于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格和标准,也没有一定的国家标准可以参考,所以这种微生物药剂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对其应用的前期应当通过国家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
  (二)生物天敌防治
  在任何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上都离不开深入森林的详细调查,这样才能够对森林内部的虫害情况掌握清楚,然后采取一定的针对性防治措施。例如在运行虫害天敌进行防治时,一般都会利用昆虫和鸟类来消除虫害,因此就需要注意这些昆虫和鸟类的生存环境保护问题,为其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其繁殖的效率进而加快虫害去除的效率。目前所应用的昆虫有瓢虫、赤眼蜂、蜻蜓以及螳螂等。鸟类的引进主要有啄木鸟、杜鹃以及山雀等,对鸟类的生长环境也应当加强保护工作,从而保证该生物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的进行并且产生一定的虫害防治效果。另外需要向周围的居民加强这种昆虫和鸟类的保护意识宣传力度,避免出现捕杀鸟类的问题出现,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生物酶防治技术
  一般的生物体内都会含有一定的蛋白酶抑制剂,主要是為了能够保证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防止外界因素破坏生物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在生物防治虫害措施方面也可以对此进行关注和发展。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目前在蛋白酶抑制剂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加深,该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中的主要应用是利用蛋白酶抑制剂的工作机理对害虫的消化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被抑制蛋白活性的害虫会因为缺少一定的氨基酸难以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走向死亡,从目前的林业发展对此技术的应用状况来看,已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价值,也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生物技术。同时在蛋白酶抑制剂生物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过程中离不开各种高科技的科研成果辅助,因此国家相关的部门和技术人员应当加大科研工作的强度和力度,将生物技术的应用预算比重在森林培育工作中逐步提升,以现代化技术的相关手段来抑制虫害的生长和破坏行为,保障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四)营林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森林的应用技术,其主要是在森林植树造林的前期对树种有效控制来达到减少虫害发生概率的一种生物技术。在植树造林之前,需要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种植区域内部情况以及土壤情况来进行科学选种,树种的选择尽量要选择一些抗病能力较强的种类,从根源上减少虫害的产生;同时在种植期间需要详细分析当地的种植情况,例如光照、养分吸收等,将这些数据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选择不同的位置来种植不同的树种,保证树种种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森林虫害问题关注力度的不断加强,相关的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加强对生物技术的应用,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为人们生存环境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晨晨.论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7):113 116.
  [2]张金萍.生物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9,9(11):116-118.
  [3]侯章艾.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15):79-80.
  [4]柯亮忠.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01):49-50.
  [5]卜力强.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6(01):138-139.
其他文献
针对园林工程项目特点,对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工程施工及养护中所面临的问题,旨在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方案,以提高园林养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构建hCGD肿瘤基因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TR421-ehCGβ,可以在小鼠体内诱生较强的特异性针对hCGβ的体液免疫反应,我们发现由该基因疫苗诱导的多克隆抗hCGβ血清可以在体外以补体
学位
摘 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林业的理念在当前环境规划的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在目前林业工作开展时,通过先进的营造林技术和合理地管理方式,把不规范的营造林管理方式变得更加科学,使森林经营工作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提高效率,达到既定的规划目标。  关键词:现代林业;管理措施;营造林方法  一、当前森林经营生产方式分析  在森林经营工作中,营造林通常采用操作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比较大,会严重的损害树木,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蔓延,松树木很有可能会大面积的死亡,给整个树林面积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破坏整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加大了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量,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各领域开始无节制地进行资源的开采与应用,但是却严重破坏着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对此,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结合我国目前生态保护情况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加大生态环保的监管力度,使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确保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度的规范性实施。同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环保力度,为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程,注重苗木培育,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加
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然而,目前,在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尚存在些许问题。在本文中,首先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效果和林木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做好林木种质资源与强化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林木种质资源;良种基地;建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发展生态效益型林业已经被提上日程。如果构建起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一方面有效提升林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传统林业发展模式向生态效益发展模式的转变。可以说,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效益型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下文中我们就从这一角度入手,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效益型;林业发展  随着林业发展水平的不断
森林资源管理对我国的林业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使生态环境得到有价值的保护,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