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PDGF)两亚基 ( A, B) 和α和β两种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四种蛋白在 8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PDGF A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中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15.2± 5.6)% 和 (18.9± 4.1)%,而 PDGF B分别为 (22.4± 7.4)% 和 (25.5± 6.5)%.从正常皮肤到增生性瘢痕,两亚基含量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明显 (P >0.05). PDGFR α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中的阳性率分别 (36.7± 4.3)% 和 (44.2± 5.8)%,而 PDGFR β则分别为 (15.3± 4.8)% 和 (22.9± 5.2)%,两种蛋白在瘢痕中的表达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正常皮肤 (P< 0.05). 结论增生性瘢痕形成可能与 PDGFR α和 PDGFR β蛋白高表达有关,而 PDGF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狼疮鼠肾小球Ⅰ型胶原 (ColⅠ )和Ⅳ型胶原 (ColⅣ )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F1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 2周检测小鼠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造影对微波治疗后肝癌血管的显像效果。方法  15例肝癌 ( 2 4个病灶 ) 1~ 2次微波治疗后经外周静脉注射Levovist观察癌内及癌旁造影前后的血流显像 ,并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临床应用的90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远期疗效及供区的功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
目的 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 ,分析病毒性肝炎与胆石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统计本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确诊的乙型肝炎住院病人 5 10例 ,与同一时期非乙肝病人 3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增生性瘢痕和慢性溃疡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增生性瘢痕和慢性溃疡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慢性溃疡组织
目的提出重睑术后粘连畸形的概念及其治疗原则,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组30例重睑术后粘连畸形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度,根据其形成特点,采用抽除缝线、眶隔脂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内试验中 ,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蒸馏水 ,氟组大鼠注射氟化钠 ,染毒剂量为 2 0mg·kg- 1 ·d- 1 ;体外试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整合与p16的关系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 3 5例肝癌、癌旁组织及 3 1例肝硬化组织中HBVDNA及其
目的 观察p53基因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系 973照射后G2 期阻滞以及药物 7 Hydroxys taurosporine(UCN 0 1 )是否能去除此阻滞并增加放射敏感性 ,探讨UCN 0 1增加放射敏感性的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4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平置管4 d体温降至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下降,引流5~10 d,所